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30
1
作者 邢孟道 郭亮 +1 位作者 唐禹 臧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4,共5页
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是一种新的主动式有源成像系统,它的一个突出优势是可以获得比合成孔径雷达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接近光学图片的效果。为了研究合成孔径技术在激光波段的相关问题,给出了一种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室内实验系统,有效模... 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是一种新的主动式有源成像系统,它的一个突出优势是可以获得比合成孔径雷达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接近光学图片的效果。为了研究合成孔径技术在激光波段的相关问题,给出了一种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室内实验系统,有效模拟逆合成孔径技术的旋转目标成像技术。首先,概述了旋转目标成像的的基本原理。然后,在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技术难点基础上,改进了已有的室内实验系统,提出了收发镜头分置的系统,有效地克服了端面反射的影响。最后,给出实验系统框图和最终成像效果图,验证了所给系统的有效性和光波波段合成孔径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设计 合成孔径 实验系统
下载PDF
基于惯导系统的机载SAR运动补偿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赤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8,共7页
该文分析了典型飞机惯性导航系统(INS)的误差特性及其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运动补偿精度和高分辨率成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INS定位漂移误差是低频误差,并随时间呈级数增加。初始阶段INS漂移误差较小,与杂波锁定和自聚焦方法相结合... 该文分析了典型飞机惯性导航系统(INS)的误差特性及其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运动补偿精度和高分辨率成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INS定位漂移误差是低频误差,并随时间呈级数增加。初始阶段INS漂移误差较小,与杂波锁定和自聚焦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机载SAR高分辨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惯性导航系统 机载雷达
下载PDF
10m衍射口径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烜 李道京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5-265,共11页
分析了用于对地成像的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系统指标,采用10m口径膜基衍射光学系统以满足功率口径积的要求,用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天线模型分析了器件参数和衍射光学系统的波束方向图。针对大口径衍射光学系统存在的孔径渡越问题,... 分析了用于对地成像的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系统指标,采用10m口径膜基衍射光学系统以满足功率口径积的要求,用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天线模型分析了器件参数和衍射光学系统的波束方向图。针对大口径衍射光学系统存在的孔径渡越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高距离分辨率信号补偿聚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0m衍射口径天基SAL系统有可能对远距离特定目标进行高数据率、高分辨率成像跟踪,该技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天基激光雷达 合成孔径成像 衍射光学系统 孔径渡越补偿 雷达方程
原文传递
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合成孔径声呐运动补偿 被引量:12
4
作者 殷海庭 刘纪元 张春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运动补偿是实现高分辨率合成孔径声呐(SAS)成像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研究了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合成孔径声呐运动补偿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实际航迹的逐点补偿成像算法,该算法解决了传统的逐点延时相加成像算法不能直接应用测量数... 运动补偿是实现高分辨率合成孔径声呐(SAS)成像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研究了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合成孔径声呐运动补偿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实际航迹的逐点补偿成像算法,该算法解决了传统的逐点延时相加成像算法不能直接应用测量数据进行运动补偿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湖试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 SAS 运动补偿 惯性测量系统
下载PDF
SAR实时成像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勇伟 周良将 +2 位作者 唐波 梁兴东 丁赤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82-1886,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时成像处理中数据量大、数据吞吐率高、成像算法实现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SAR实时成像处理的共享存储器的分布式耦合系统架构,设计了高分辨率SAR实时成像中大IO带宽、高处理能...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时成像处理中数据量大、数据吞吐率高、成像算法实现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SAR实时成像处理的共享存储器的分布式耦合系统架构,设计了高分辨率SAR实时成像中大IO带宽、高处理能力、大存储容量等解决方案。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实现以及成像处理平台的测试结果,并用实测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实时成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实时成像 系统架构
下载PDF
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 王治乐 龙伟军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57-761,共5页
介绍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要阐明了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在光学波段的主要应用。归纳出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地基合成孔径系统向长基线方向发展;天基系统向超轻量化方向发展;图像处理正在成... 介绍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要阐明了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在光学波段的主要应用。归纳出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地基合成孔径系统向长基线方向发展;天基系统向超轻量化方向发展;图像处理正在成为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重点是从地基系统向天基系统转移,并被应用于更多领域。概括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各种应用方案及特点。与传统的光学系统相比,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具有如下特征和优点:可降低光学元件的加工难度和天基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发射体积和重量,可节约发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 成像技术 相位 光学系统 图像处理 地基系统 天基系统 波动光学
原文传递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光学系统和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道京 胡烜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该文对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SAL)光学系统和作用距离进行了分析。根据SAL成像特点,提出了SAL使用非成像衍射光学系统的概念,并引入相控阵模型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在压缩光路中馈源和主镜两处使用二元光学器件... 该文对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SAL)光学系统和作用距离进行了分析。根据SAL成像特点,提出了SAL使用非成像衍射光学系统的概念,并引入相控阵模型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在压缩光路中馈源和主镜两处使用二元光学器件,在口径300 mm条件下将2°接收视场信号收入光纤,对所需的相位参数和对应的波束方向图进行了计算仿真。给出了SAL作用距离方程,分析了相干探测和信号积累增益,明确了SAL具有良好的微弱信号探测能力的结论。针对实际应用需求,给出了一个远距离高分辨率机载SAL系统参数和工作模式。5 cm分辨率时,在连续条带成像模式下,其作用距离可达5 km,幅宽可达1.5 km;在滑动聚束成像模式下,作用距离可达10 km,幅宽可达1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 合成孔径成像 衍射光学系统 雷达方程 相阵天线
下载PDF
基于星载SAR与AIS信息融合的海洋监视综述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志 计科峰 +2 位作者 邢相薇 赵和鹏 周石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共8页
首先,综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自动识别系统(AIS)及基于二者信息融合的海洋监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在分析星载SAR与AIS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适于二者信息融合处理的特征层融合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星载SAR与AIS信息融合的主要... 首先,综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自动识别系统(AIS)及基于二者信息融合的海洋监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在分析星载SAR与AIS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适于二者信息融合处理的特征层融合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星载SAR与AIS信息融合的主要关键技术——多目标数据关联技术,在对传统基于位置特征的多目标数据关联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多目标数据关联方法;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自动识别系统 信息融合 海洋监视
下载PDF
拼接式反射镜共相误差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彬 陆培芬 +1 位作者 陈永和 傅雨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54,共8页
基于圆孔衍射理论,设计了一套拼接式反射镜的共相误差光学检测系统,并采用双波长窄带共相算法实现对合成孔径拼接镜的共相检测。方案中设计了圆孔掩模板、相位板和微棱镜阵列,通过数值仿真得到子镜间存在一系列台阶差时的圆孔衍射模板图... 基于圆孔衍射理论,设计了一套拼接式反射镜的共相误差光学检测系统,并采用双波长窄带共相算法实现对合成孔径拼接镜的共相检测。方案中设计了圆孔掩模板、相位板和微棱镜阵列,通过数值仿真得到子镜间存在一系列台阶差时的圆孔衍射模板图样,再将待测图样与模板图样进行相关匹配,获得当前子镜间存在的台阶差。在将检测方案应用于拼接镜检测之前,通过相位板在光路中引入已知量相位差进行模拟实验,对衍射图样进行采样和匹配;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可实现对合成孔径拼接面进行较高精度的共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圆孔衍射 共相检测 拼接镜面 合成孔径系统
原文传递
一种SAR的点目标回波生成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辉 陈天麒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星载SAR的运动规律及成像机理,建立了地球椭球、卫星椭圆轨道、卫星三轴姿态抖动模型,给出点目标的模拟方法,得到点目标的模拟数据;采用改进的R-D算法对该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得到了点目标的成像结果。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点目标 原始数据 多普勒参数估计 压缩
下载PDF
毫米波被动合成孔径成像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建飞 李跃华 王剑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53-256,共4页
毫米波被动成像技术以其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成像系统由于成像精度和成像时间的原因在很多场合使用受到限制,二维毫米波被动合成孔径成像技术采用阵列天线解决了这一不足。本文对合成孔径成像理论进... 毫米波被动成像技术以其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成像系统由于成像精度和成像时间的原因在很多场合使用受到限制,二维毫米波被动合成孔径成像技术采用阵列天线解决了这一不足。本文对合成孔径成像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以此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简易的二维被动毫米波成像样机,对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系统的成像效果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毫米波被动成像 合成孔径 成像系统
下载PDF
高分辨率多模式星载SAR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威 李春升 +1 位作者 陈杰 于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当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朝高分辨率、多模式方向快速发展的趋势,兼顾星载SAR系统多种工作模式的特点,总结星载SAR系统的星地一体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率、多模式星载SAR系统星地一体化设... 针对当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朝高分辨率、多模式方向快速发展的趋势,兼顾星载SAR系统多种工作模式的特点,总结星载SAR系统的星地一体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率、多模式星载SAR系统星地一体化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星地一体化设计流程,对雷达天线参数设计、雷达系统参数设计、雷达发射功率选择进行重点分析;以国外高分辨率、多模式星载SAR系统为例,以其总体技术指标及轨道参数为依据,设计了系统的中央电子设备参数、天线参数及波位参数,并分析了系统的性能,从而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为高分辨率、多模式星载SAR系统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总体设计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长伟 江月松 +1 位作者 刘丽 何云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根据光学综合孔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与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关系,以G o lay-3阵列结构为例,从空间域和频率域对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进行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在空间域从理论上分析光学综合孔径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对复杂目标... 根据光学综合孔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与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关系,以G o lay-3阵列结构为例,从空间域和频率域对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进行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在空间域从理论上分析光学综合孔径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对复杂目标的成像通过目标函数与点扩散函数的卷积求得,点扩散函数决定了成像质量。通过数值仿真和模拟实验取得了点扩散函数强度分布图,两者分布规律一致证明理论分析正确。在频率域研究光学综合孔径调制传递函数,理论仿真和实验取得的调制传递函数表明,空间域和频率域内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综合孔径 光学传递函数 点扩散函数 成像系统
下载PDF
合成孔径声纳重叠相位中心与惯性导航系统联合估计运动误差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羽 王朋 +3 位作者 刘纪元 钟荣兴 韦琳哲 迟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8-597,共10页
为降低运动测量系统复杂度、提高运动误差估计精度,使用回波数据与惯性导航系统(INS)数据两种数据源联合估计合成孔径声纳的运动误差,形成一种基于重叠相位中心(DPC)算法和INS的DPC联合INS算法。利用回波的多子阵空间互相关矩阵估计声... 为降低运动测量系统复杂度、提高运动误差估计精度,使用回波数据与惯性导航系统(INS)数据两种数据源联合估计合成孔径声纳的运动误差,形成一种基于重叠相位中心(DPC)算法和INS的DPC联合INS算法。利用回波的多子阵空间互相关矩阵估计声纳的前向速度,结合INS姿态角解算出DPC方法下的三向速度,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DPC算法的三向速度与INS的三向加速度,输出声纳速度的最优值,从而计算运动误差。湖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DPC与INS联合算法相比于传统的DPC算法,融合了INS的加速度数据,使速度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增加了细节信息,提高了声纳速度估计的准确性;经过运动补偿后,图像质量得到提高,目标散焦和重影的现象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纳 运动误差 重叠相位中心 惯性导航系统 卡尔曼滤波算法
下载PDF
基于LCMV算法的星载SAR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泽 周荫清 +1 位作者 陈杰 李春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距离模糊抑制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顶层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增加天线高度可以抑制距离模糊,但卫星平台往往对天线尺寸有所限制.指出了距离模糊抑制对于提高可视观测带宽度、产生高质量雷达图像的重要性,介绍了距离模糊的数学模... 距离模糊抑制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顶层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增加天线高度可以抑制距离模糊,但卫星平台往往对天线尺寸有所限制.指出了距离模糊抑制对于提高可视观测带宽度、产生高质量雷达图像的重要性,介绍了距离模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分布距离模糊度的概念,分析了平均距离模糊度与分布距离模糊度的区别,给出了应用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抑制星载SAR距离模糊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天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平均距离模糊度,也可以改善分布距离模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相控阵天线 算法 系统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回波数据的运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燕平 邢孟道 保铮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回波数据进行运动参数提取和运动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回波数据估计多个距离单元的多普勒调频率,再利用这些多普勒调频率估计值对运动参数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最后利用估计的运动参数完成视线方向和沿航向运动误差的... 提出一种基于回波数据进行运动参数提取和运动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回波数据估计多个距离单元的多普勒调频率,再利用这些多普勒调频率估计值对运动参数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最后利用估计的运动参数完成视线方向和沿航向运动误差的补偿。无人机SAR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运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运动参数估计 无人机 惯导系统
下载PDF
拼接式反射镜共焦误差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彬 陈永和 傅雨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3,共8页
基于传统的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技术,针对实验室现阶段所拥有的合成孔径望远镜系统设计了一套共焦检测系统,用于对合成孔径系统的拼接主镜进行倾斜量误差检测。由于受实验平台振动和实验环境气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系统的夏克-... 基于传统的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技术,针对实验室现阶段所拥有的合成孔径望远镜系统设计了一套共焦检测系统,用于对合成孔径系统的拼接主镜进行倾斜量误差检测。由于受实验平台振动和实验环境气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系统的夏克-哈特曼光斑质心阵列做无规则的抖动,检测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共焦。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连续帧频数据采样叠加滤波处理的方法来克服实验环境因素的影响;将采集的连续帧频数据逐帧处理,相互叠加,分析光斑质心分布规律,通过构建光斑分布图样最小外接矩形获取光斑质心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共焦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实验表明中心镜沿x与y方向的倾斜量误差数据的标准差分别从0.029 7与0.009 2降到了6.0×10-5与5.1614×10-4。最终光斑质心数据的稳定性得到了不止一个量级的提升,良好的克服了因实验环境因素导致检测系统精度损失的问题,同时也验证了共焦检测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共焦误差检测 拼接镜面 合成孔径系统
下载PDF
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在海底掩埋电缆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阳 《科技资讯》 2021年第10期68-70,共3页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域使用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底已建掩埋电缆的探测尤为重要。该文以海底排污管道敷设工程为例,在管道敷设前,对该管道路由沿线周围进行了已建海底掩埋电缆准确位置调查。工程采用GPS定位系统、合成孔径声纳和...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域使用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底已建掩埋电缆的探测尤为重要。该文以海底排污管道敷设工程为例,在管道敷设前,对该管道路由沿线周围进行了已建海底掩埋电缆准确位置调查。工程采用GPS定位系统、合成孔径声纳和磁力仪系统组合进行海底电缆探测,进一步证实了低频合成孔径声纳对海底掩埋电缆探测具有效率高、图像连续性好的特点。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海底掩埋目标物探测有较高的适用性,其船舷固定安装方式,有效减少了换能器与GPS偏移误差,能够有效提高目标位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系统 海底 掩埋电缆 探测
下载PDF
单星综合孔径定位体制原理研究
19
作者 祝鼎 成飞 +2 位作者 张雷霆 徐书尹 狄慧 《航天电子对抗》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孔径技术的单星测向定位体制,并对该体制的测向精度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高精度定位的同时提高系统灵敏度,从而有效降低天线阵列系统的复杂度。为目前单星干涉仪测向... 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孔径技术的单星测向定位体制,并对该体制的测向精度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高精度定位的同时提高系统灵敏度,从而有效降低天线阵列系统的复杂度。为目前单星干涉仪测向定位体制的多通道接收信号仅用于定位,无法有效合成提高灵敏度,导致系统规模较大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孔径 单星测向定位 测向精度 系统灵敏度
下载PD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aw Signals Simulation of Extended Scenes 被引量:2
20
作者 SunJin-yao SunHo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raw signal simulation algorithm for extended scenes is presented.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AR two-dimensional system transform function (STF). To cope with range-variant nature ...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raw signal simulation algorithm for extended scenes is presented.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AR two-dimensional system transform function (STF). To cope with range-variant nature of SAR STF and increase the speed of this algorithms, new formulas for range-variant phase corrections in range-Doppler (RD) domain are developed. In this way, many azimuth lines can be simulated with the same SAR STF. It only needs two-dimension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 code and complex multiplications. Comparing with time-domain simulation algorithm, it is very simple and thus efficient.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is algorithm is accurate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raw signal simulation - system transform function CLC number TP 751. 1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376051)Biography: Sun Jin-yao (1967-), female, Ph. 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SAR image simulation and 3D recover for SAR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aw signal simulation system transform fun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