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杨晓霞 陈联寿 +2 位作者 刘诗军 薛德强 陈文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50,共15页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山东有和无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合成的水汽和温湿能的收支。结果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年均2.5次。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出现暴雨的时间比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滞后。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时,中心东部有一股东南风或偏南风低空急流指向内陆。中高纬度中低层西风带环流弱,位置偏北。500hPa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在山东境内汇合。低层850—700hPa伴有低值系统影响,山东为气旋性环流控制。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中心附近的中低层偏南风急流向北伸展,绕过副高脊线直达山东。在台风中心附近至山东之间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把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在台风登陆后12—48小时内,山东暴雨区上空有大量的水汽和温湿能的净流入。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气流相汇合,产生辐合上升,造成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远距离暴雨 天气气候特征 合成分析 天气学模型 水汽 温湿能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暴雪的天气学分型及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马振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普查了1986-2000年冬季河南省70个暴雪的个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暴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建立了横槽型和两槽一脊型的暴雪天气学模型。通过对2003年2月9-10日(横槽型)和2003年3月4-5日(两槽一脊型)河南省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 普查了1986-2000年冬季河南省70个暴雪的个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暴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建立了横槽型和两槽一脊型的暴雪天气学模型。通过对2003年2月9-10日(横槽型)和2003年3月4-5日(两槽一脊型)河南省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背景、成因特征、物理量等的对比分析发现,暴雪天气一般发生在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相互调整之时,低空急流与低层切变线上气旋性曲率东扩或低涡东移是产生暴雪的重要原因,冷垫是产生暴雪的基本条件,最后给出了两类典型暴雪的具体预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天气模型 对比分析 预报特征
下载PDF
广西大范围致洪暴雨天气模型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香杏 林开平 赵江洁 《广西气象》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致洪暴雨时空分布特点和相应影响天气系统特征的分析 ,将广西大范围致洪暴雨天气模型分为 3个类型 ,提出各类模型的环流特征、入型条件和致洪暴雨产生的有利条件 。
关键词 致洪暴雨 天气模型 环流特征 广西 过程分析 低涡 切变线 锋面
下载PDF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正旺 庞转棠 +2 位作者 魏建军 杨艳萍 杨梅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4-161,共8页
通过对1989-2003年500hPa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给出了冬、春季森林火险戒严期的4种主要天气模型。根据林火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与森林火险天气密切相关的主要气象及物候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火险天气指数的等级划分。应用vb6.0软... 通过对1989-2003年500hPa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给出了冬、春季森林火险戒严期的4种主要天气模型。根据林火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与森林火险天气密切相关的主要气象及物候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火险天气指数的等级划分。应用vb6.0软件开发建立了运行稳定、精度较高的未来24~48h森林火险预测平台,采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情进行准确定位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森林防火的一些安全措施,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和林火及时扑救抢险提供积极的气象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天气模型 等级预测 卫星监测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倒伏的天气特征及预报预警 被引量:8
5
作者 梁钰 王新敏 +2 位作者 张霞 乔春贵 李树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8期220-226,共7页
通过对2001—2012年12年间7—9月造成河南省夏玉米发生倒伏的天气形势分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夏玉米发生倒伏的天气形势主要有2种,分别是强冷空气型和短时雷雨大风型。强冷空气型根据冷空气路径,可分为强中路偏东型和强西路冷空气型,此种... 通过对2001—2012年12年间7—9月造成河南省夏玉米发生倒伏的天气形势分析得知,影响河南省夏玉米发生倒伏的天气形势主要有2种,分别是强冷空气型和短时雷雨大风型。强冷空气型根据冷空气路径,可分为强中路偏东型和强西路冷空气型,此种类型造成的夏玉米倒伏范围大,但倒伏程度不一定很强;短时雷雨大风型可分为江淮倒槽型和暖低压前部偏南气流型,此种类型造成的倒伏范围一般较小,局地性较强,但倒伏程度严重,有时甚至发生倒折的情况。从发生倒伏的时间来看,强冷空气造成的倒伏多发生在8—9月,短时雷雨大风发生的倒伏多在7月—8月中上旬,以7月居多。对40个造成夏玉米倒伏个例的天气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2种不同形势下发生夏玉米倒伏的天气学模型。强冷空气影响造成的大风一般范围比较大,如果同时伴有强降水出现,夏玉米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倒伏,对产量造成较大危害,本研究重点分析了2009年8月28—29日一次强冷空气造成夏玉米发生大面积倒伏典型个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和物理量特征,给出了造成夏玉米倒伏的天气预报预警指标和农事生产建议,以期对降低夏玉米倒伏造成的灾害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大风 倒伏 天气学模型 预报指标
下载PDF
影响中国北方特强沙尘暴的环流系统分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景涛 钱正安 +1 位作者 姜学恭 郑明倩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1期14-20,共7页
使用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57~2002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33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环流系统的热力和动力结构、活动特征及高低层系统的相互配置;在此基础上,以形成触发沙尘暴强风的主要... 使用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57~2002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33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环流系统的热力和动力结构、活动特征及高低层系统的相互配置;在此基础上,以形成触发沙尘暴强风的主要地面环流系统为依据,通过分类归纳,将形成我国北方特强沙尘暴的环流系统,划分成纯强干冷锋型、蒙古气旋与干冷锋混合型、蒙古冷高压南部倒槽型和干飑线与冷锋混合型4种类型。研究结果指出纯强干冷锋型的冷锋具有典型的2型冷锋的垂直结构,冷锋后有强大的气压梯度,冷平流强烈,锋后为西北大风,沙尘暴带为西北东南方向。蒙古气旋与干冷锋混合型以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为主要特征,气旋强烈加深,在地面强风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气旋暖区及冷锋后为西南大风或偏西大风,沙尘暴带自西向东延伸,与气旋中心移动路径关系密切,冷锋后降温较弱。蒙古冷高压南部倒槽型强沙尘暴是由蒙古冷高压与河西暖倒槽相互作用形成强盛东风触发的,沙尘暴区范围较小,但稳定少动,持续时间较长。干飑线与冷锋混合型强沙尘暴是由冷锋前干飑线或中尺度低压扰动和冷锋相伴影响造成的,它可以和第、类同时发生,第、类天气尺度环流形势是产生该类强沙尘暴的环流背景。文章给出了各类特强沙尘暴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强沙尘暴 环流系统 概念模型
下载PDF
安顺市两类暴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忠明 冯新建 +1 位作者 彭波 周文钰 《贵州气象》 2016年第2期40-44,共5页
该文建立了对安顺影响最多的辐合线锋生型和冷锋低槽型暴雨天气学模型,同时通过分析相关站点的物理"配料"在暴雨发生期间的变化特征,统计出了表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物理量在暴雨发生期间的阈值。最后通过实况资料与数值... 该文建立了对安顺影响最多的辐合线锋生型和冷锋低槽型暴雨天气学模型,同时通过分析相关站点的物理"配料"在暴雨发生期间的变化特征,统计出了表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物理量在暴雨发生期间的阈值。最后通过实况资料与数值预报产品结合的方式,得到了一个预报安顺暴雨的方法。对2012年5—9月天气进行了逐日检验试报,并在2015年汛期试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安顺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试报准确率Ts=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学模型 物理“配料” 数值预报产品
下载PDF
登陆华东台风导致河南暴雨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谷秀杰 王友贺 +2 位作者 武文博 苏艳华 王迪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提供的1959—2021年的台风数据和河南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80—2021年的全国探空数据和河南省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历年登陆华东及其导致河南区域暴雨的台风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提供的1959—2021年的台风数据和河南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80—2021年的全国探空数据和河南省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历年登陆华东及其导致河南区域暴雨的台风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959—2021年年均登陆华东的台风为2.5个,最多年份有6个,最少年份无台风登陆;91.1%的登陆华东的台风集中在7—9月,其中8月的最多,有67个;登陆最早的出现在5月27日,最晚的出现在10月23日。1980—2021年共有105个台风登陆华东,其中有18个台风导致河南出现30个区域暴雨日,单站日降水量超过200 mm的有10个,占区域暴雨日总数的33.3%,最大单站日降水量为商丘站的364 mm,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18个影响河南的台风登陆点集中在福建、浙江两省及上海市,登陆福建的最多,为11个;登陆后移动方向可归纳为西北转偏北和偏西转向两类路径。暴雨期间高空风场分析显示,台风主要通过低压和倒槽两种形势影响河南。通过对台风登陆时刻及其陆上移动期间的大尺度环流场进行诊断分析,概括出三类天气学概念模型,可为今后预报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气候统计 移动路径 天气学模型
下载PDF
长春市强冰雪冻害天气系统及物理量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汪秀清 杨雪艳 +1 位作者 陈长胜 吴宪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应用1971—2000年长春气象站10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以及相应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确定长春市发生强冰雪冻害天气的标准;根据对36个历史个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的分析,建立了4种强冰雪冻... 应用1971—2000年长春气象站10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以及相应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确定长春市发生强冰雪冻害天气的标准;根据对36个历史个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的分析,建立了4种强冰雪冻害的天气概念模型:冷涡型、深槽型、浅槽型、锋区平直型;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冰雪冻害天气的物理量场、要素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冰雪冻害 天气概念模型 物理量场 要素场
下载PDF
达州冰雹天气类型统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利 夏菲 +2 位作者 蹇冬梅 张玲 朱瑞莉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S01期108-113,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对1980~2018年达州出现的89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达州地区冰雹主要出现在4~8月,其中4~5月概率最大;降雹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在午后到傍晚;降雹和地形有密切关系,主要集中在达州的中北部,...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对1980~2018年达州出现的89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达州地区冰雹主要出现在4~8月,其中4~5月概率最大;降雹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在午后到傍晚;降雹和地形有密切关系,主要集中在达州的中北部,特别是北部;冰雹天气类型有四种,分别是西北气流型、低槽型、阶梯槽型和东亚横槽型;基于冰雹天气的相关物理量指标和各天气类型下的物理量特征可作为达州冰雹预报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学模型 预报指标 物理量
下载PDF
辽宁春播期首场透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天气形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锦 阎琦 +3 位作者 张爱忠 陆井龙 田莉 林海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5期227-233,共7页
利用1960—2014年4—5月辽宁省4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春播期首场透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站透雨平均出现日期、无透雨次数和平均透雨量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透雨平... 利用1960—2014年4—5月辽宁省4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春播期首场透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站透雨平均出现日期、无透雨次数和平均透雨量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透雨平均出现日期自东向西逐渐偏晚,辽东南部最早,辽西最晚;(2)区域性透雨近55年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19日。从周期变化来看,区域性透雨初日存在14、9、5、3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区域性透雨量空间分布最多的是在总体一致的背景下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其次是中东部与西部相反的空间分布,即中东部有(没)透雨,而西部没(有)透雨;(3)辽宁区域性透雨高空环流可分为深槽型、东亚倒Ω型和短波槽型三类天气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场透雨 时空分布 天气学模型
下载PDF
南宁市极端暴雨气候背景及天气学分型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岱云 张丁丁 +1 位作者 苏兆达 冯艺昕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4期66-71,共6页
采用气象行业标准(QX/T 303-2015)方法定义南宁市极端暴雨阈值,分析其气候背景,并按主要影响系统将选取的16个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各分型的平均场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宁市极端暴雨阈值为190.9mm... 采用气象行业标准(QX/T 303-2015)方法定义南宁市极端暴雨阈值,分析其气候背景,并按主要影响系统将选取的16个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各分型的平均场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宁市极端暴雨阈值为190.9mm·d^(-1),主要出现在7—8月。(2)极端暴雨发生的年份94%均出现ENSO事件。(3)南宁市极端暴雨过程按影响系统可分为两类:台风型和切变线低涡型。(4)台风型最多为第Ⅱ类(中路)路径,季风、冷空气和两环副热带高压之间低值带的稳定维持是台风型极端暴雨的重要因素之一。(5)切变线低涡型中,副热带高压稳定使切变线或低涡移动缓慢是导致极端暴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气候背景 天气学分型 南宁市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冰冻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岱云 苏兆达 黄归兰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2期13-18,共6页
利用广西大明山2006—2020年3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对其冰冻天气特征、模型和预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的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年均冰冻日有20d,海拔越高,冰冻日数越多;大明山冰冻日数与南宁、上林日最低气温... 利用广西大明山2006—2020年3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对其冰冻天气特征、模型和预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的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年均冰冻日有20d,海拔越高,冰冻日数越多;大明山冰冻日数与南宁、上林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较好;大明山冰冻天气可分为强锋区型和强辐射降温型两类,前者可造成较严重的冰冻灾害,后者无明显的冰冻灾害;建立了大明山雨凇、雾凇、道路结冰等冰冻灾害的逐步回归预报方法,经检验大明山最低气温预报方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明山 冰冻灾害 天气学模型 逐步回归
下载PDF
抚顺短时强降水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全美兰 葛权哲 +5 位作者 隋明 马昊天 李亚中 沈斌 刘多文 宁大可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8期13-14,共2页
利用1981—2013年抚顺3个国家基本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抚顺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现章党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最多,为71次,且从年际变化来看,章党呈波动式变化,清原从2001年开始明显增加,新宾年际变化大,2010年达到最大11次,之... 利用1981—2013年抚顺3个国家基本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抚顺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现章党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最多,为71次,且从年际变化来看,章党呈波动式变化,清原从2001年开始明显增加,新宾年际变化大,2010年达到最大11次,之后迅速减小。从后半夜到早晨,午后到傍晚这2个时段是强降水的易发时间段。根据500hPa环流形势特征,抚顺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可分为4种短期天气学模型:东北低压型,占39.7%;脊前切变线型,占25.9%;副热带高压型,占25.9%;偏西气流型3.4%;其他占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 短时强降水 天气学模型
下载PDF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春明 孙颖 +1 位作者 王冰 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771-1774,共4页
西藏地区在6~8月对流云系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大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利用MICAPS提供的2005~2009年卫星云图及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将西藏地区的对流云系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2类进行研究... 西藏地区在6~8月对流云系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大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利用MICAPS提供的2005~2009年卫星云图及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将西藏地区的对流云系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2类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云系与雷暴、冰雹等对流天气的生消演变关系,结合天气实况在云系演变中的反映,归纳出了切变线、低涡、槽线和弱气压场4类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卫星云图 对流云系 天气学模式
下载PDF
大-暴雨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国利 付昌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5期147-149,共3页
拟利用1980-2000年气象资料和历史天气图,研究产生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建立天气模型,为今后的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暴雨 天气模型 个例分析
下载PDF
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天气环流特征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秀文 李月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56,共5页
利用1980~200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北方麦收区30个代表站降水实况资料,连阴雨期间亚欧范围500hPa逐日形势图和500hPa高度平均图等,分析总结了近25年来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的天气气候和环流形势特征;对北方麦收期间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 利用1980~200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北方麦收区30个代表站降水实况资料,连阴雨期间亚欧范围500hPa逐日形势图和500hPa高度平均图等,分析总结了近25年来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的天气气候和环流形势特征;对北方麦收期间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与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确定连阴雨天气的概念模型.分析表明,阻塞高压形势且贝加尔湖附近伴有冷涡是造成连阴雨天气最主要的环流特征;在500hPa地转风v场上,麦收区多处于南北风交界处;长连阴雨期间,850hPa东亚地区中低纬度盛行南风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麦收区 连阴雨天气 环流特征 物理量场
下载PDF
太行山中段的焚风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世林 王荣科 +2 位作者 郭彦波 谭建龙 石志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6,29,共5页
统计分析1956—1990年资料,得出了太行山中段焚风的月、日变化,给出了焚风的天气学模型。讨论了该地焚风与西风及太行山地形的关系,分析了该地焚风形成机制,指出了与前人所给出的焚风机制的差异。
关键词 太行山 焚风 天气学模型
下载PDF
辽宁省人工增雨天气概念模型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广元 王永亮 《气象科技》 2007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83-1992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辽宁省并产生降水的...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83-1992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辽宁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辽宁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24 h影响辽宁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概念模型 人工增雨 辽宁
下载PDF
汉江流域暴雨天气学概念模型分析
20
作者 訾丽 王志良 +1 位作者 张方伟 王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0,共8页
为提高汉江流域的降水预报能力,利用1960~2021年的降水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汉江流域暴雨的区域特征,通过典型过程选取、关键天气系统辨识等方法建立了汉江流域典型暴雨的天气学概念模型。选取了2022年汉江流域上中游暴雨过程,采用天... 为提高汉江流域的降水预报能力,利用1960~2021年的降水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汉江流域暴雨的区域特征,通过典型过程选取、关键天气系统辨识等方法建立了汉江流域典型暴雨的天气学概念模型。选取了2022年汉江流域上中游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原理辨识中高低层关键天气系统的配置及位置进而对暴雨天气学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汉江流域上中游及汉江流域暴雨多发生在5~10月,汉江流域下游暴雨多发生在3~10月,夏季暴雨发生频率均高于秋季,且汉江流域下游暴雨及大暴雨日数最多。因此,可根据暴雨的特点将汉江暴雨划分为流域型暴雨、上中游型暴雨和下游型暴雨。(2)针对汉江流域型暴雨,建立了槽前切变低涡型、低空切变急流型、槽及两高辐合型、高空深槽型4种天气学概念模型;针对汉江上中游型暴雨,建立了低空切变急流型和两高辐合型两种天气学概念模型;针对汉江流域下游型暴雨,建立了槽前切变型、偏南气流型、槽后切变型3种天气学概念模型。(3)2022年汉江流域上中游暴雨过程验证结果符合汉江流域上中游低空切变急流型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概念模型 暴雨特征 典型暴雨过程 汉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