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3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病机证治异同 被引量:6
1
作者 刁雅静 杨婧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631-1634,共4页
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分属"阳证"与"阴证"。肝气郁结是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共同病机,痰浊、瘀血是二者的共同病理产物,气血、阴阳两虚是二者共同的病机转归。二者亦有不同的病机演变过程。焦虑障碍的病机演变以"... 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分属"阳证"与"阴证"。肝气郁结是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共同病机,痰浊、瘀血是二者的共同病理产物,气血、阴阳两虚是二者共同的病机转归。二者亦有不同的病机演变过程。焦虑障碍的病机演变以"火热"为主;抑郁障碍的病机演变以"阳郁""阳虚"为主。治疗上,疏肝解郁、化痰活血、气血阴阳双补是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共同治法。同时,根据二者不同的病机阶段,焦虑障碍常采用清肝泻火、滋阴清热之法;抑郁障碍常采用辛散发阳、温补阳气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病机 证治 肝气郁结 “火热” “阳郁” “阳虚”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法术势”思想的肿瘤证治思维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奕 庞博 +3 位作者 花宝金 刘福栋 姜晓晨 恩格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4-688,共5页
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与思想筑建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法家论著为依托的“法术势”思想是当时制衡思维的直接体现。通过嬗变与汇通,发现“法术势”思想体系与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有一定关联,在“法术势”概念中,... 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与思想筑建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法家论著为依托的“法术势”思想是当时制衡思维的直接体现。通过嬗变与汇通,发现“法术势”思想体系与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有一定关联,在“法术势”概念中,法即法度,包含立法与执法2个层面含义,与中医辨治肿瘤用药之法相似;术即思维过程的体现,是对法的指导和补充,与中医辨治肿瘤思维过程相通;势即事物的发展进程,与中医辨治肿瘤进退之势相合。“法术势”思维模式的运用是归纳演绎、逻辑推理在肿瘤临床辨治思维中的核心体现,本文从肿瘤治疗之“法术势”思维出发,依托法家构建的核心理论体系,浅谈其对肿瘤证治思维的启示,以期为开展基于中医“法术势”思维的恶性肿瘤辨证论治提供又一研究思路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法术势 肿瘤 证治 平衡观
原文传递
辨治心源性耳鸣 被引量:3
3
作者 关风岭 李艳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耳鸣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多从肾精亏虚、肝火上炎等证型论治,然疗效并非尽如人意。总结近年来治疗耳鸣的经验,发现除上述证型外,耳鸣尚与心脏疾患(心肌供血不足)密切相关。从整体辨证出发,紧紧抓住耳鸣和心悸气短,胸闷,喘促... 耳鸣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多从肾精亏虚、肝火上炎等证型论治,然疗效并非尽如人意。总结近年来治疗耳鸣的经验,发现除上述证型外,耳鸣尚与心脏疾患(心肌供血不足)密切相关。从整体辨证出发,紧紧抓住耳鸣和心悸气短,胸闷,喘促的相关性,从心论治而获卓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心肌缺血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虚气流滞”学说探析产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病机及辨治
4
作者 张静 徐坤 +1 位作者 赵华 周岳君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基于王永炎院士“虚气流滞”学说,探析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睡眠障碍的病机及辨治,认为PPD患者睡眠障碍以“虚气”为本,以“流滞”为标,元气亏虚,气血相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致使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流滞体内,伤及脏腑经脉所致。... 基于王永炎院士“虚气流滞”学说,探析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睡眠障碍的病机及辨治,认为PPD患者睡眠障碍以“虚气”为本,以“流滞”为标,元气亏虚,气血相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致使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流滞体内,伤及脏腑经脉所致。剖析“虚气”与“流滞”在P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过程中互相作用、恶性往复的病机特点和演变规律,临床以“虚则理气和中补气血,实则涤痰化瘀畅经络”为治则进行论治,并从辨证选方、针灸治疗和松弛疗法入手探讨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睡眠障碍 虚气流滞 病机 辨治
下载PDF
基于恶性肿瘤复合病机观的辨病五要素与方之法无尽思维探析
5
作者 李奕 庞博 +3 位作者 花宝金 张传龙 申倩 朴炳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2-5765,共4页
辨病识机与方药配伍是中医临床诊治恶性肿瘤的重要思维方法。受制于肿瘤病机的多样性与证候群的复杂性,当前对于肿瘤的宏观认识及微观辨识错综繁杂,指导肿瘤治疗的思维体系难以归纳统一。文章着眼于恶性肿瘤病机虚实夹杂、寒热混杂、升... 辨病识机与方药配伍是中医临床诊治恶性肿瘤的重要思维方法。受制于肿瘤病机的多样性与证候群的复杂性,当前对于肿瘤的宏观认识及微观辨识错综繁杂,指导肿瘤治疗的思维体系难以归纳统一。文章着眼于恶性肿瘤病机虚实夹杂、寒热混杂、升降错杂等特征,以肿瘤复合病机为切入点,强调证之法当辨病五要素,方之法宜加减乘除。围绕肿瘤证候动态演变及其零、散、繁、杂等特点,构建起恶性肿瘤以复合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框架,重点论述恶性肿瘤复合病机内涵及辨病五要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机、辨病证、辨病势)与方之法无尽思维(方之加、减、乘、除法)在恶性肿瘤临床辨治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复合病机 辨病识机 思维方法 证治 方之法无尽
原文传递
《圣济总录》中淋证证治拾萃 被引量:4
6
作者 施雪斐 王一花 +1 位作者 蒯仂 郭晶磊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圣济总录》对淋证的证治认识较全面。以卒淋、冷淋、热淋三篇为例,浅析《圣济总录》对淋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方药思想进行总结,认为其与现代临床对淋证的认识基本相仿,但亦有不为现代临床相熟的药物,可为进... 《圣济总录》对淋证的证治认识较全面。以卒淋、冷淋、热淋三篇为例,浅析《圣济总录》对淋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方药思想进行总结,认为其与现代临床对淋证的认识基本相仿,但亦有不为现代临床相熟的药物,可为进一步丰富中医药对淋证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济总录 淋证 证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学对痘疮的认识辨治猴痘 被引量:2
7
作者 万金圣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5-719,共5页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疮 天花 猴痘 病因病机 证治
下载PDF
从痰饮病证治探仲景顾护脾胃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震洲 钱占红 +1 位作者 任存霞 荣宝山 《河南中医》 2022年第6期811-814,共4页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认为,痰饮病病机为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致水液停聚,生成痰饮;痰饮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悬饮、溢饮、支饮。治疗原则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常用甘草、大枣、蜂蜜等甘温之品补脾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认为,痰饮病病机为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致水液停聚,生成痰饮;痰饮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悬饮、溢饮、支饮。治疗原则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常用甘草、大枣、蜂蜜等甘温之品补脾护脾,苦温之品燥湿化痰,同时加入酸敛之品,与行气、消饮、通阳之品配合使用。该篇共选方20首,用药33味,分为5大类:(1)温阳化饮类,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泽泻汤、小半夏汤等;(2)表里双解类,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3)疏导肠胃类,如己椒苈黄丸、厚朴大黄汤等;(4)泻水逐饮类,如葶苈大枣泻肺汤、甘遂半夏汤、十枣汤等;(5)扶正祛饮类,如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组方时多以甘草、大枣、蜂蜜、饴糖等甘味药培补中气,使邪祛而脾胃不伤。本虚为主时,选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大青龙汤、己椒苈黄丸等,以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等护脾胃而固本;标实为主时,选甘遂半夏汤,剂型用汤剂,以甘草、白蜜以及顿服法等顾护脾胃。并且在煎药、服药注意事项当中亦不忘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饮病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 证治 脾胃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李东垣“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致诸脏病证治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子华 白云峰 +1 位作者 白宇宁 张润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214-217,共4页
以李东垣“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致诸脏病的理论作为核心论点,认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中的“阴气有余”不仅包括阴气有余之意,阴火妄盛之涵同样重要,主要有病理和治疗两大方面论证。基于《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探讨阴盛型、阴火... 以李东垣“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致诸脏病的理论作为核心论点,认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中的“阴气有余”不仅包括阴气有余之意,阴火妄盛之涵同样重要,主要有病理和治疗两大方面论证。基于《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探讨阴盛型、阴火型两种病证类型的胃肠病、肝病、心病、肺病、肾病形成病理征象的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浅析李东垣“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思想对诸脏病治疗的指导思路;对于阴气有余型脏腑病的治疗强调:①益元平阴,补脾扶阳;②阴病治阳,补中祛湿;③生阳固卫,发汗助阳。对于阴火有余型脏腑病的治疗强调:①本经引阳,病脏泻火;②阴中求阳,阳中求阴;③标本兼治,散发郁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阳气不足 阴气有余 致诸脏病 证治
下载PDF
汪廷元《赤崖医案》证治经验析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菲菲 王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69-3372,共4页
汪廷元《赤崖医案》一书被纳入到《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中,本书所辑病案大多为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特色鲜明,治病多奇验。汪延元临证效研经典,融汇各家之学;尤重脉诊,强调辨证施治;善用温补,活用参附重剂;医贵变通,详审内外虚实;重... 汪廷元《赤崖医案》一书被纳入到《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中,本书所辑病案大多为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特色鲜明,治病多奇验。汪延元临证效研经典,融汇各家之学;尤重脉诊,强调辨证施治;善用温补,活用参附重剂;医贵变通,详审内外虚实;重视饮食,注重药食同用,其证治经验对当今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临床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崖医案 汪廷元 名医经验 急危重症 疑难杂症 证治
原文传递
从三焦浅析《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茂亿 黄飞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040-1042,共3页
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眩的论述,基于上、中、下部位三焦及少阳三焦角度探讨眩晕病之因机证治,其中上焦肺气虚冷,中焦水饮、胃热、湿热上扰清空,下焦阳虚水泛、水饮内停、阴阳气血亏虚皆可致眩,最后对少阳三焦致眩进行阐释,从而... 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眩的论述,基于上、中、下部位三焦及少阳三焦角度探讨眩晕病之因机证治,其中上焦肺气虚冷,中焦水饮、胃热、湿热上扰清空,下焦阳虚水泛、水饮内停、阴阳气血亏虚皆可致眩,最后对少阳三焦致眩进行阐释,从而揭示张仲景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眩晕的不同治法,反映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三焦 眩晕 病因病机 证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痛浅识
12
作者 崔欣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9期57-59,共3页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所以民间俗称"心口痛"。常兼有脘胀不适,恶心呕吐,食纳不佳,吞酸,嗳气,大便不调等症。如《类证治裁·胃脘痛》曰:"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呕逆,不食,便难,面浮,肢...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所以民间俗称"心口痛"。常兼有脘胀不适,恶心呕吐,食纳不佳,吞酸,嗳气,大便不调等症。如《类证治裁·胃脘痛》曰:"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呕逆,不食,便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且副作用较小,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辨证治疗 中医中药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6
13
作者 李琼 刘晏 吴坚炯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概述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多样,疗效较好。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其独... 目的:概述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多样,疗效较好。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治疗 微创治疗 针灸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络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司丹丹 邵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临证指南医案》,现代临床、基础研究者将络病学说逐渐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探索疑难杂病提供了新思路,并通过先进的科研技术,使络病学说与现代医学接轨,不断探析络病证治的现代...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临证指南医案》,现代临床、基础研究者将络病学说逐渐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探索疑难杂病提供了新思路,并通过先进的科研技术,使络病学说与现代医学接轨,不断探析络病证治的现代医学含义,使其成为一门崭新而富有活力的新学科,同时如何进一步发展络病学说是现在及未来的中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学说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临证指南医案 证治内涵
下载PDF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倪朝民 何娟娟 赵翱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本文从解剖、病理和临床等方面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腰三横突在腰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末端所承受的拉应力较其它腰椎横突大,当腰部受力过大或长期不良工作体位,易引起腰三横突末... 本文从解剖、病理和临床等方面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腰三横突在腰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末端所承受的拉应力较其它腰椎横突大,当腰部受力过大或长期不良工作体位,易引起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腰三横突末端血管受累有碍于局部组织的供养,可引起或加重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病理变化。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疗法,保持良好的体位,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稳定和预防下腰痛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腰椎 腰椎 横突综合征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痹病治疗必须抓住三个环节,重点解决三大主症 被引量:23
16
作者 朱良春 《河南中医》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痹病与风湿病是同义词,包括骨与关节疾病、结缔组织病、免疫缺陷病及其他系统疾病伴发的骨关节病。在辨证施治时,必须抓住三个环节——治证与治病、扶正与逐邪、通闭与解结,重点解决三大主症——疼痛、肿胀、僵直拘挛,充分发挥中医药多... 痹病与风湿病是同义词,包括骨与关节疾病、结缔组织病、免疫缺陷病及其他系统疾病伴发的骨关节病。在辨证施治时,必须抓住三个环节——治证与治病、扶正与逐邪、通闭与解结,重点解决三大主症——疼痛、肿胀、僵直拘挛,充分发挥中医药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的优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临证体会和用药经验,对辨治痹病应解决的三个环节和三大主症逐条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病 治证与治病 扶正与逐邪 通闭与解结 疼痛 肿胀 僵直拘挛 风湿病
下载PDF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陈治英 《中国中医骨伤科》 CAS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痹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痹病患者 300 例,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试验组 200 例,追风透骨丸对照组100 例,从临床疼痛、功能障碍改善等方面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黑骨藤追风活络胶... 目的:评价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痹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痹病患者 300 例,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试验组 200 例,追风透骨丸对照组100 例,从临床疼痛、功能障碍改善等方面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在疼痛、功能障碍改善和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总有效率为 91.5% ,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反应。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是治疗痹病的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追风活络 胶囊 痹病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三辨诊疗模式”探悉 被引量:20
18
作者 庞国明 王凯锋 +3 位作者 贾林梦 谢卫平 朱璞 弓意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712-717,共6页
随着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深入,其中医诊疗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庞国明教授专长内科,主攻糖尿病的中医诊疗,通过总结40余年的临证经验,在T2DM的诊疗中逐步认识到应先行辨病诊断、确定中医病名,次... 随着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深入,其中医诊疗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庞国明教授专长内科,主攻糖尿病的中医诊疗,通过总结40余年的临证经验,在T2DM的诊疗中逐步认识到应先行辨病诊断、确定中医病名,次行辨证诊断、确立精准证型,临床无症可辨、再施精准辨体。进而逐步确立了“辨病-辨证-辨体”有机结合的“三辨诊疗模式”,研制出辨病施治的专病专药、辨证施治的专证专方、辨体调治的专体专方之“三专”系列方药,据血糖调控实况增减形成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序贯三法”。临证中,“三辨诊疗模式”和“序贯三法”有机结合,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切临床,彰疗效,为纯中药治疗T2DM的相对精准辨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病-辨证-辨体 三辨诊疗模式 纯中药 2型糖尿病 专方专药专茶
下载PDF
基于“脾胃玄府学说”慢传输型便秘证治探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岩 王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4-26,共3页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颇多,作者重新梳理了慢性便秘的证治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从中医玄府理论角度论述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与治疗,拓展玄府学说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学术思想,并将其...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颇多,作者重新梳理了慢性便秘的证治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从中医玄府理论角度论述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与治疗,拓展玄府学说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基础和临床阐释系统化,介绍应用该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经验,以利于本病的治疗和治疗思维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玄府学说 慢传输型便秘 证治探析 脾胃病
下载PDF
基于近30年临床医案探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治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冉 付春梅 +3 位作者 周冉冉 高明慧 李伊然 陶晓华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6期20-25,35,共7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近30年临床医家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医案,利用频数分析法及黄金分割法对医案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3例医案中男性患...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近30年临床医家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医案,利用频数分析法及黄金分割法对医案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3例医案中男性患者49例(43.36%),女性患者64例(56.64%),男女比例约为1:1.31。发病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丨6岁,平均年龄47.4岁。年龄在31~50岁之间的共有56例,占基本年龄医案分布的62.2%。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频次为72次,所占比例最高(63.72%);其中眩晕症37例(51.39%)、梅尼埃病16例(22.22%)、颈性眩晕9例(12.5%)。舌色、苔色、苔质、舌形分别以淡舌(59.2%)、白苔(89.2%)、腻苔(72.7%)、胖大舌(47.2%)及齿痕舌(44.4%)为主。脉象以滑脉、弦脉为主,共占总脉象的62.9%。临床表现以头晕、恶心、目眩、呕吐、纳差、乏力、耳鸣为主要症状,共占基本症状总频次的64.7%。服用剂数在0〜15剂的比率为72.3%。加味药物中出现较多的是石菖蒲23次(6.78%)、泽泻22次(6.49%)、代赭石16次(4.72%)。有70例医案用陈皮代替橘红。113例医案均记载了药后疗效,其中痊愈95例(84.1%),显效15例(13.3%),有效3例(2.7%)。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证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较多;患者以青壮年居多;症状以头晕、恶心、目眩、呕吐、纳差、乏力、耳鸣等为主要症状。半夏白术天麻汤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治疗病种有所扩展,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案 证治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