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0年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 被引量:91
1
作者 王传池 吴珊 +6 位作者 江丽杰 许伟明 佟旭 蔡嫣然 周聪慧 童新元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3-1893,共11页
目的:了解1990~2020年近30年来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方法:系统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纳入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主要调查结果等进行... 目的:了解1990~2020年近30年来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方法:系统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纳入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主要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根据NICE推荐的研究质量评价标准以及STROBE声明第四版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①最终纳入139篇目标文献,最早发表于1992年,2007~2020年之间发表130篇(93.5%);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华北(44.6%)、中南(44.6%)、华东(33.8%)共纳入100546例冠心病患者,累计覆盖707个研究中心,住院或门诊患者占91.0%;②61.9%的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其余分别采用队列研究方法(28.0%)、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0.1%);77.7%的调查主要研究证的分布特征,其余分别为研究证或临床表征的演变规律(28.8%),研究证与理化指标的关系(15.8%),明确辨证依据(10.8%)以及研究证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5%);③主要调查结果显示,频数排名前四位的证为血瘀证(64.2%)、气虚证(57.3%)、痰浊(湿)证(37.8%)、阴虚证(26.7%),呈血瘀证>气虚证>痰浊(湿)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热证>水饮证>寒凝证>血虚证的趋势。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分布结果显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痰浊(湿)证(58.6%)和阳虚证(26.8%)比例高于其他阶段;至急性冠脉综合征阶段开始出现热证(2.8%);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气虚证比例最高(81.2%),且近1/3(33.1%)患者出现水饮证。介入术后3个月内,血瘀证比例显著下降(术前68.3%→术后1 d 46.7%→术后1周44.7%→术后1个月35.1%→术后3个月26.2%),但术后6个月又升至42.6%,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此外,气虚证成为介入术后各时间点最主要的单元证,且术后6个月比例最高达64.4%;气滞证比例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呈上升趋势,热证、血虚证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 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演变规律 质量评价
下载PDF
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恩顺 孙增涛 +1 位作者 封继宏 王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证候演变
下载PDF
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证候、证素演变规律 被引量:30
3
作者 苏泽琦 张文君 +8 位作者 张雨珊 李依聪 杜世豪 黄尚浩 高晓艺 李萍 李可歆 赵华丽 丁霞 《现代中医临床》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目的明确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证候、证素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联合应用有监督及无监督统计学方法,对恶性转化过程中非萎缩性胃炎(CNAG)、萎缩性胃炎(CAG)见腺体减少、CAG见肠... 目的明确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证候、证素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联合应用有监督及无监督统计学方法,对恶性转化过程中非萎缩性胃炎(CNAG)、萎缩性胃炎(CAG)见腺体减少、CAG见肠上皮化生、CAG见上皮内瘤变、原发性胃癌5个阶段的证候、证素进行判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 000例慢性胃炎患者;在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整体存在"虚实夹杂、由实至虚"的证候演变规律,而在CAG阶段,呈现从虚实夹杂实证偏多,到虚实夹杂虚证偏多,再到虚实夹杂实证偏多的证候演变趋势;结合证候要素的变化,气滞、热、湿、阴虚、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均贯穿从CNAG到原发性胃癌发展始终,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现气滞、热(实)→气滞、气虚→阳虚、气虚→气滞、热(虚)→血瘀、气虚的变化趋势。结论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具有虚实转化的证候、证素演变过程,其关键病理阶段为肠上皮化生,在临床进行有效的干预,实现既病防变,是阻断、逆转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恶性转化 证候 证素 演变规律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培利 王少丽 +5 位作者 张大武 杜健鹏 张蕾 付长庚 谷丰 史大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候演变规律及益气活血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595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介入术后患者按照是否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分为治疗组(296例)和对照组(29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候演变规律及益气活血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595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介入术后患者按照是否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分为治疗组(296例)和对照组(29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悦胶囊0.6 g,每日3次,复方川芎胶囊0.74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个月进行气虚血瘀证候及血瘀证评分,同时观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候评分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3、6、9、12个月气虚血瘀证候评分、血瘀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3、6、9、12个月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及3、6、9、12个月血瘀证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气虚血瘀证候评分、血瘀证评分均与终点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通过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的严重程度,实现气虚血瘀证候的低危状态,从而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法 冠状动脉介入术 证候演变
原文传递
204例ALI/ARD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英伟 李建 +2 位作者 刘恩顺 孙增涛 郑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1-913,共3页
目的:初步明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脏腑证候分布及演变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制订ALI/AR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04例ALI/ARDS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结果:①证候分布以肺系、肠系证候为主,同... 目的:初步明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脏腑证候分布及演变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制订ALI/AR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04例ALI/ARDS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结果:①证候分布以肺系、肠系证候为主,同时涉及了心、脾、肝、肾系;②随着病情发展,各脏腑证候形成一定的演变特征:肺系证候中痰热壅肺证减少,肺气虚证增加,肺热炽盛证基本保持不变,肺阴虚证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加;大肠证候中,肠热腑实证逐渐减少,肠道气滞证基本无变化,肠燥津亏证自出现后保持稳定趋势。结论:调查结果初步显示ALI/ARDS肺肠同病的临床特征,ALI/ARDS的病机特点为正气受损、气机郁滞,提示在施治时要行气兼顾益气,将通腑作为一个重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ARDS 证候分布 证候演变 肺肠相关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期间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褚福永 王阶 +1 位作者 刘红旭 李志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7-630,共4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冠脉介入前后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研究观察表,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从冠脉介入术前到术后1、4、12周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血瘀证是不稳定...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冠脉介入前后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研究观察表,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从冠脉介入术前到术后1、4、12周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血瘀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前后(术前-术后12周)最多见的中医证候;术后4周内,实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阻证、阳虚寒凝证)不断减少,虚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不断增加,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实证可再次升高并重新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术后4周和术后12周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虚实证候转化的关键时期。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虚实证候处于复杂的动态演变之中,各时点气虚血瘀证分布最多,益气活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介入 证候 演变规律
原文传递
256例原发性胃癌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24
7
作者 于慧 殷东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分析及探讨原发性胃癌的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56例胃癌患者按照未手术、术后无病、术后复发或转移进行频次分析,分别按照证候表现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中医辨证。结果:纳差、乏力、腹痛、腹... 目的:分析及探讨原发性胃癌的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56例胃癌患者按照未手术、术后无病、术后复发或转移进行频次分析,分别按照证候表现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中医辨证。结果:纳差、乏力、腹痛、腹部压痛、舌红、苔白、脉细(51.56%~75.39%)为胃癌患者最常见的证候表现。总体上胃癌的中医证候特点可概括为脾胃气虚及肝郁,兼有痰湿、胃热、肝胃不和、脾胃失和、肝郁化热、胃气上逆、胃阴虚、湿热蕴脾、脾不统血、气血两虚、脾虚湿困;未手术患者以脾胃气虚兼肝郁胃热为主;术后无病期患者以脾胃气虚为主;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以脾胃气虚、肝郁兼痰湿为主。结论:脾胃气虚证贯穿疾病始终,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医证候存在动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证候特点 演变规律
下载PDF
218例急性心肌梗死围再灌注期中医证候要素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磊 何健卓 +4 位作者 张军 郭力恒 张敏州 陈鹏 招旭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围再灌注治疗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为AMI再灌注治疗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制定AMI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选择拟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观察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时气虚证、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围再灌注治疗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为AMI再灌注治疗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制定AMI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选择拟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观察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时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滞证、寒凝证证候要素的分布频次和变化特征.结果 共纳入218例AMI患者,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11例,溶栓治疗7例.再灌注治疗前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血瘀证(98.62%)〉气虚证(80.28%)〉痰浊证(77.52%)〉阴虚证(14.68%)〉阳虚证(6.88%)〉寒凝证(2.75%)〉气滞证(2.29%);治疗后1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90.37%)〉血瘀证(76.61%)〉痰浊证(74.77%)〉阴虚证(14.68%)〉阳虚证(10.09%)〉寒凝证(3.21%)〉气滞证(1.83%);治疗后3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85.78%)〉痰浊证(50.50%)〉血瘀证(47.71%)〉阴虚证(16.97%)〉阳虚证(8.72%)〉寒凝证(1.38%)〉气滞证(0.92%).与治疗前比较,再灌注治疗后3 d气虚证明显增多,血瘀证、痰浊证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气滞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再灌注治疗具有中医活血、化痰的作用,气虚是AMI再灌注治疗后的主要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再灌注治疗 证候要素 演变规律
下载PDF
310例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有鹏 刘璐佳 +7 位作者 田春馨 陶翠玲 景伟超 施国善 刘志伟 谭杰军 曲婉莹 李志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期42-45,61,共5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同时对小儿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采集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跟踪观察患儿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 目的探讨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同时对小儿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采集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跟踪观察患儿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库,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原的流行情况。结果对手足口病患儿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邪犯肺卫证192例(62.54%),显著高于其他证候。从基线点到第3天,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持续存在概率分别为67.44%、58.73%,第3~5天,邪犯肺卫证及肺胃热炽证发病人数仍较多,且湿热交阻、心脾积热两证转移概率较高,第5~7天,向肺胃阴伤证演变的病例逐渐增多,第7~10天,大部分患儿向愈,但仍存在向阴虚的转移概率。纳入的307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检测,共测得肠道病毒通用型RNA阳性176例(57.33%);肠道病毒71型阳性90例(29.32%);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27例(8.79%)。3种病原在各中医证候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基线点观察3种病原均以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较为多见。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不同观察点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各证候中,邪犯肺卫证出现率最高。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和Cox A16均有感染,但其中以EV71为主。在基线点观察3种病原均以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证候 证候特征 病原学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晓惠 章程鹏 +1 位作者 孙易娜 吕文亮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1-57,共7页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部分非萎缩性胃炎逐步向萎缩性胃炎转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临床表现没有特征性,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难治病,也是胃癌前病变的一种。脾胃湿热证是临证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慢性萎...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部分非萎缩性胃炎逐步向萎缩性胃炎转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临床表现没有特征性,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难治病,也是胃癌前病变的一种。脾胃湿热证是临证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中期多属脾胃湿热证,发病后期多属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机总体存在着由湿热致虚,由湿热致瘀的转化趋势,胃络瘀血证在重度萎缩及肠化生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提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法在防治或截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乃至向胃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证候演化
原文传递
循生物演化轨迹,析经络超分子体属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邓凯文 陶叶琴 +6 位作者 唐闻汉 贺福元 刘文龙 石继连 杨岩涛 周逸群 常小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0,共6页
将人体置于整个自然界中,循生物演化轨迹,运用超分子化学探讨人体经络脏腑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属性。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生物体内"分子社会"中各级分子按超分子"印迹模板"自识别、自组装、自组织、... 将人体置于整个自然界中,循生物演化轨迹,运用超分子化学探讨人体经络脏腑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属性。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生物体内"分子社会"中各级分子按超分子"印迹模板"自识别、自组装、自组织、自复制作用,逐级形成各种形式的高度有序性超分子体,形成了地球上原始生物化学系统,据此不断演化,最终进化成人体。在这个超分子体形成过程中,大分子母体(主体)必然保留小分子子体(客体)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与外界客体沟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否则生命现象将无以为继,这便是人体产生经络的生物超分子化学本质。因此,人体是自然生物界的巨复超分子体,拥有进化各阶段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由此连接便形成了经络,汇聚便形成了穴位,积聚便形成了脏腑。在心血推动下,小分子客体流与经络主体按"印迹模板"的匹配性产生印迹"气析"作用,也就是客体在经络主体运行的"气"象,具各向异性作用,宏观上表现为生理、病理经络脏象及其能受药物、针刺治疗的作用规律,据此可对目前各种经络观点进行解释,并能形成统一经络超分子体假说:生物体经络及其所产生的现象是由其微观超分子体的"印迹模板"特征和自主作用规律决定,这一规律贯穿生物界始终,这便是生物体经络运行物质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脏腑 超分子 分子社会 气析 气素 证素 药素 中医药现代化 生物进化
原文传递
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强 孙增涛 +2 位作者 张弦 刘恩顺 封继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评价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演变特点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6家医院.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讧候要素的调查,纳入病例886例,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分析其病位、病性要... 目的评价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演变特点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6家医院.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讧候要素的调查,纳入病例886例,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分析其病位、病性要素特点。结果各证型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年龄14~20岁、21~30岁患者均以风哮为主,分别占52.6%、45.1%;其他年龄段患者均以热哮为主。病位要素以肺、脾、肝为主。气郁、痰、风热为主要的实性病性要素,在各个年龄段中均占较高比例(P〈0.01或P〈0.05);气虚为主要的虚性病性要素,在各个年龄段中均占较高比例(P〈0.05)。结论当代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型以热哮为主,肺热同时伴有正气亏虚、风邪致病特点,主要病位为肺、脾、肾、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证素 病位 证候演变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肺纤维化不同分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思佳 封继宏 +3 位作者 宋雅琳 王强 魏媛 孙增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6期809-812,865,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证素。以多维度GAP指标和临床分期体系为依据将IPF患者分为3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统计和比较不同阶段病性及病位证素分布情况。结果发放调查表108份,回收108份,有效89份。29例IPF临床Ⅰ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99,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93.10%),痰(浊)(58.62%)、血瘀(48.28%);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58,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44.83%)、肾(34.48%)。32例IPF临床Ⅱ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74,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90.63%)、痰(浊)(78.13%);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87,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71.88%)、肾(65.63%)。28例IPF临床Ⅲ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9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100.00%)、阴虚(92.86%);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10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肾(100.00%)、脾(89.29%)。IPF临床各期患者病性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血瘀、阳虚和寒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中血瘀、阴虚、阳虚、寒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阴虚、阳虚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IPF临床各期患者病位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脾、肾和心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结论IPF临床Ⅰ期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浊)、血瘀为主,临床Ⅱ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临床Ⅲ期病性证素以气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分期 证素 演变规律
下载PDF
从气血水理论探讨中风病分期诊疗新思路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昌明 陈健 +6 位作者 黄佳钦 李晓琳 董兴鲁 李雁 陶晓华 高颖 常静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598-1604,共7页
气血水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中风病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各个时期的风、火、痰、瘀、虚各证候要素动态变化的根本在于气、血、水三者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气血水理论,结合古代医家论述、现代研究及古今临床应用,为中风病... 气血水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中风病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各个时期的风、火、痰、瘀、虚各证候要素动态变化的根本在于气、血、水三者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气血水理论,结合古代医家论述、现代研究及古今临床应用,为中风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中风病急性期的特点为肝风,肝阳上亢,肝气有余,瘀阻脑络,血水互化,水淫玄府;恢复期为气阴两虚,余邪未清,又易痰瘀互结,郁久成毒;后遗症期为气血虚弱,虚气留滞,血行不畅。前期痰浊、水湿较盛,而随着治疗的深入,痰浊、水湿的影响逐渐减少,虚证的影响逐渐增加。在治疗中,始终应注重保持血行通畅,对体内蓄积的浊毒、瘀毒、热毒及时清理,并且在前期注重对水湿的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也应逐步注重固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气血水理论 病机 证候 动态演变 脑卒中
下载PDF
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伟珂 王至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3,共7页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研究缺乏深入分析与挖掘等问题,难以有效、客观地获得疾病证素演变规律。本文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论述了证素演变规律研究设计及方法,同时对证素演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及相关疾病证素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要素 演变规律 研究方法 综述
下载PDF
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丽 杨华升 +7 位作者 勾春燕 汪晓军 罗晓岚 张佳莹 李红艳 李侗曾 梁连春 李秀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认识4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采集患者的病史、中医证候及诊疗过程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证候演变及转归。结果46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普通型)27例,湿毒郁肺证(普通... 目的分析认识4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采集患者的病史、中医证候及诊疗过程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证候演变及转归。结果46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普通型)27例,湿毒郁肺证(普通型)13例,疫毒闭肺证(重型)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中成药26例,中药汤剂20例。早期(0~3 d)症状相对较少,但已表现出特征性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白腻的特点,进展期(4~14 d)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发热(89.13%)、咳嗽咳痰(71.40%)、口干口渴(68.60%)、乏力(60%)、咽干或咽痛(57.10%)、纳呆(54.30%),重症患者舌腻而干或少苔。恢复期(>15 d)多数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咳痰(72.20%)、口干口渴(66.70%)、汗出(50%)仍较突出,舌苔由厚转薄,苔腻的程度有所改善、苔色由黄逐渐转白,舌象改变较为缓慢。普通型与重型的中位病程分别为16.5 d(14~26 d)和25 d(21~27 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3.24±4.36)d、(19.73±2.33)d。病毒核酸中位转阴时间分别为11.41 d(4~22 d)、14.5 d(9~24 d),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病灶开始吸收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5~19 d)、15.5 d(8~21 d)。结论本病湿热证候突出,病程长,对中医不同证型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证候 证候演变
下载PDF
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及其要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玉皎 黄宏敏 王家艳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0期1679-1680,共2页
目的 观察进展性缺血性卒中0~7 d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方法 提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提取患者0~24 h、24~72 h、7d不同时点的四诊信息,观察其不同时点证候及演变规律.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 观察进展性缺血性卒中0~7 d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方法 提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提取患者0~24 h、24~72 h、7d不同时点的四诊信息,观察其不同时点证候及演变规律.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24~72h证候演变迅速,复杂多样,“痰”、“火”突出.结论 通过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在0~7 d中医证候演变的研究,对提高该时期辨证施治疗效、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证候 动态演变 预后
下载PDF
“中风”病名探源及病机沿革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永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2,共3页
急性脑血管病现在多归属"中风"范畴。为正确认识中风病的诊治,文章回顾历代文献对中风病的病因、症状以及病机的各种论述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归纳,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摈弃了外风致病学说,认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风... 急性脑血管病现在多归属"中风"范畴。为正确认识中风病的诊治,文章回顾历代文献对中风病的病因、症状以及病机的各种论述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归纳,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摈弃了外风致病学说,认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风、火、痰、瘀是其外在表现,提示人们在治疗大法中不可因"中风"之名而滥用"祛风"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机 证候 沿革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概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嘉琪 阚诗云 +1 位作者 朱雪 陈宪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作为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漫长的病程中表现出规律性的中医证候演变。疾病的阶段性、共患疾病、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体重指数等多因素均能对证候的演变造成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年文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研究... 作为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漫长的病程中表现出规律性的中医证候演变。疾病的阶段性、共患疾病、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体重指数等多因素均能对证候的演变造成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年文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疾病证候演变的规律,提高中医药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水平,为今后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精准辨证和疾病预后调摄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 证候演变 综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楠 王凯 +10 位作者 李晓丹 李亚东 郑文科 田盈 刘晓敏 薛晓雪 倪道艳 张硕 周胜元 封继宏 雒明池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归纳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天津首轮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疫情全部430例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舌象、理化检查等信息,统计在观察的第1、7、14天各临床... [目的]归纳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天津首轮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疫情全部430例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舌象、理化检查等信息,统计在观察的第1、7、14天各临床症状、舌象因子、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和频率,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归纳核酸转阴后的核心证候,并观察应用中药清金益气颗粒治疗对证候演变的影响。[结果]在感染者核酸转阴后,咳嗽、咽部不适、咯痰等呼吸道症状仍是最主要的症状,至第14天时乏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仍有超过10%的感染者遗留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症状;核酸转阴后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脾和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虚、热、湿、痰、阴虚,归纳核酸转阴后普遍存在的核心证候为气阴两虚,兼夹痰湿郁热;根据应用中药清金益气颗粒的情况,将感染者分为用药组(178例)和非用药组(252例),对两组各证素的转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到第7天时与非用药组相比,用药组的病位证素脾、肺,病性证素热、湿、痰、阴虚、气滞、血虚的频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4天时与非用药组比较,用药组的病位证素脾、肺,病性证素气虚、热、湿、痰、阴虚的频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气阴两虚,余邪未尽是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普遍存在的核心证候,清金益气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其证候,在核酸转阴后及时应用可以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变异株 核酸转阴后 证候 演变规律 清金益气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