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垭大坝山体抬升的形成机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兰生
金德濂
骆诗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7-1115,共9页
湖南省澧水流域娄水的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高131m,建在一区域性江垭大向斜的西北翼部,坝基下伏有厚层的承压热水含水层。水库于1998年蓄水以后,出现大坝和山体抬升变形现象,至2001年2月两岸山体最大抬升值达21.8 mm,一般为15~10mm...
湖南省澧水流域娄水的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高131m,建在一区域性江垭大向斜的西北翼部,坝基下伏有厚层的承压热水含水层。水库于1998年蓄水以后,出现大坝和山体抬升变形现象,至2001年2月两岸山体最大抬升值达21.8 mm,一般为15~10mm;廊道中抬升最大值达34.5mm,平均31mm。根据系统的监测资料,对抬升成因提出空隙水压力增高卸荷回弹扩容机制,随后在MTS刚性压力试验机上开展了岩石力学模拟试验;结合大坝所处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适合于江垭大坝抬升成因的向斜滑脱机制模式,并于2001年7月对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认为在水位变动中,下伏基础总的趋势向卸荷方向发展,升降的变幅将逐渐缩小,整体趋向稳定。大坝的监测延续至今,监测资料证实了当年的判断和预测,大坝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工程
山体抬升
水库蓄水
卸荷回弹
孔隙水压力
向斜滑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垭大坝山体抬升的形成机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兰生
金德濂
骆诗栋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省水利厅
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公司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7-1115,共9页
文摘
湖南省澧水流域娄水的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高131m,建在一区域性江垭大向斜的西北翼部,坝基下伏有厚层的承压热水含水层。水库于1998年蓄水以后,出现大坝和山体抬升变形现象,至2001年2月两岸山体最大抬升值达21.8 mm,一般为15~10mm;廊道中抬升最大值达34.5mm,平均31mm。根据系统的监测资料,对抬升成因提出空隙水压力增高卸荷回弹扩容机制,随后在MTS刚性压力试验机上开展了岩石力学模拟试验;结合大坝所处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适合于江垭大坝抬升成因的向斜滑脱机制模式,并于2001年7月对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认为在水位变动中,下伏基础总的趋势向卸荷方向发展,升降的变幅将逐渐缩小,整体趋向稳定。大坝的监测延续至今,监测资料证实了当年的判断和预测,大坝安全运行。
关键词
水工结构工程
山体抬升
水库蓄水
卸荷回弹
孔隙水压力
向斜滑脱
Keywords
hydraulic
structure
engineering
valley
lifting
reservoir
impounding
unloading
and
rebound
pore
water
pressure
syncline
ftexural
slip
分类号
TV3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垭大坝山体抬升的形成机制与趋势分析
王兰生
金德濂
骆诗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