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重移相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效率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攀攀 徐泽涵 +2 位作者 王莉 高利强 王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720-4731,共12页
为提升双有源桥(DAB)DC-DC变换器的效率和动态响应速度,在三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从三重移相控制下的DAB工作模式中,选出两种作为变换器的实际工作模式,并引入新的外移相角,用以降低变换器建模和后续优... 为提升双有源桥(DAB)DC-DC变换器的效率和动态响应速度,在三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从三重移相控制下的DAB工作模式中,选出两种作为变换器的实际工作模式,并引入新的外移相角,用以降低变换器建模和后续优化设计的难度;然后,分析这两种模式的工作特性,推导各自模式下的传输功率模型、电流应力表达式和软开关约束条件,借助Karush-Kuhn-Tucker条件法,求出满足最小电流应力和软开关条件的最优移相比组合;之后,建立输出电压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当前电压电流信息预测下一时刻输出电压,以改善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最后,搭建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混合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三重移相 全功率范围 软开关 电流应力 动态性能
下载PDF
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效率优化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向真 王锦秀 +2 位作者 孔令浩 杜燕 张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39-6251,共13页
通过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控制,同时兼顾对DAB变换器的电流应力进行优化,来提升DAB变换器在输入输出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的整机效率。首先详细分析DAB变换器实现ZVS的电感电流约束条件,并获得传输功率范围... 通过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控制,同时兼顾对DAB变换器的电流应力进行优化,来提升DAB变换器在输入输出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的整机效率。首先详细分析DAB变换器实现ZVS的电感电流约束条件,并获得传输功率范围;对比分析升压和降压运行场景下的软开关约束条件对传输功率的影响,以软开关功率范围最大为指标优选移相控制方式;然后基于优选的移相控制方式,为了进一步降低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提出零电压开通-电流应力优化(ZVS-CSO)算法,求解得到ZVS区域内电流应力最小时对应的移相比,并从理论上对比验证了优化效果;最后在StarSim硬件的环平台以及实物平台上对所提优化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宽电压范围 零电压开通 开关损耗 电流应力 导通损耗
下载PDF
新扩展移相角下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攀攀 徐泽涵 +3 位作者 高利强 戴诗科 陈立正 王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737,共11页
为提高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的效率,降低其控制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控制的最小电流应力闭环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依据两侧全桥输出电压间的相位关系和桥内移相角的大小,重新定义新的移相比,以确保移相比... 为提高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的效率,降低其控制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控制的最小电流应力闭环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依据两侧全桥输出电压间的相位关系和桥内移相角的大小,重新定义新的移相比,以确保移相比与传输功率的正相关性;接着,基于开关管的通断顺序,对DAB的进行工作模态的划分,并择优选出两种作为其实际工作模态;然后,利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法实现在软开关条件下全功率段的电流应力优化,并与新的移相比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更为简洁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最后,搭建DAB仿真模型及实验样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但具有控制简单、易实现的特点,同时能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最小电流应力控制和开关管的软开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扩展移相 全功率范围 软开关 电流应力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直流并网的谐振升压变换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波 陈武 +3 位作者 曹远志 崔红芬 吴小刚 胡仁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谐振变换器由于可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关而十分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直流并网技术的谐振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LC并联谐振网络可实现很高的电压增益,同时不仅具有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和近似零电压关断以及... 谐振变换器由于可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关而十分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直流并网技术的谐振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LC并联谐振网络可实现很高的电压增益,同时不仅具有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和近似零电压关断以及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的优点,而且具有开关管和谐振网络的电压应力不超过输出电压一半的特点。此外,相比于传统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小。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讨论了谐振网络参数的选择,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工作原理和谐振网络参数选择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升压 新能源 软开关 电压应力
下载PDF
开关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雪山 杨静 张鸿儒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文中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恒功率控制和恒电流控制的过载保护电路,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短暂过载场合的延时锁定关断过载保护电路,实验证明此电路工作于保护模式时开关元件无开关应力,...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文中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恒功率控制和恒电流控制的过载保护电路,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短暂过载场合的延时锁定关断过载保护电路,实验证明此电路工作于保护模式时开关元件无开关应力,为高峰值负载电源过载保护电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打嗝模式 开关应力 锁定保护
下载PDF
前牙区平台转换种植体不同种植深度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群英 杨秋燕 +1 位作者 杜志斌 陈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平台转换种植系统的模型,分析平台转换种植系统应用于前牙时,不同加载时种植体植入不同深度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Solidwork2007设计软件和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平台转换种植体分别在植入...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平台转换种植系统的模型,分析平台转换种植系统应用于前牙时,不同加载时种植体植入不同深度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Solidwork2007设计软件和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平台转换种植体分别在植入牙槽嵴水平、牙槽嵴下1 mm(minus1)、牙槽嵴下2 mm(minus2)时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常规种植体为对照组。结果平台转换种植体中牙槽嵴顶骨质的应力值随种植体植入深度加深而有效降低,且比常规组小,而常规组随种植体深入种植应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垂直加载下,各个模型中平台转换基台的应力分布基本相似,与种植深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而常规基台的应力分布随着种植深度的下移呈逐渐上移的趋势;各个种植深度中两组种植体、松质骨的应力分布情况基本相似,与种植深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在平台转换组中,皮质骨的应力分布随种植深度的下移而下移,而常规组中应力始终集中于牙槽嵴顶与基台相接处没有变化,且其应力分布比平台转换组集中。水平加载下各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与垂直组相似,不同的是基台、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主要集中在他们相应部位的唇侧。皮质骨中,唇侧的应力明显较垂直加载组集中。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植于牙槽嵴顶下水平可以改善牙槽嵴顶应力分布情况,比常规种植体有明显的优势,水平方向的分力将增加牙槽嵴顶骨组织受力,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转换 种植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应力分布
下载PDF
Ⅱ类骨质中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周围骨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强 李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Ⅱ类骨条件下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平台转换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以及Mimics 10.01、Solid Works 2007等软件实体建模技术,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 14.0... 目的分析Ⅱ类骨条件下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平台转换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以及Mimics 10.01、Solid Works 2007等软件实体建模技术,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 14.0建立包含平台转换种植体及上部结构和中切牙牙冠的Ⅱ类骨质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5种不同植入深度装配,分析垂直100 N及斜向100 N两种加载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不同加载下,种植体周围骨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平台与骨密质接触区,随植入深度加深从牙槽嵴顶向下转移,减轻了牙槽嵴顶的负荷。在植入牙槽嵴顶下1 mm时最大Von-mises应力有效降低。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最大Vonmises应力显著高于垂直载荷下的应力大小。结论临床中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时应将颈部平台置于牙槽嵴顶下骨密质中。在Ⅱ类骨质中低于牙槽嵴顶1 mm有利于减轻种植体颈部边缘牙槽骨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平台转换 种植深度 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感模块的Boost变换器 被引量:5
8
作者 冷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115,共6页
针对新能源领域中对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需求,基于开关电感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oost变换器。本文对该变换器工作时的电流回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各种运行参数(电压增益、开关管和二极管电压应力、电感电流应力等)进行了... 针对新能源领域中对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需求,基于开关电感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oost变换器。本文对该变换器工作时的电流回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各种运行参数(电压增益、开关管和二极管电压应力、电感电流应力等)进行了严密的公式推导与呈现。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高、电压及电流应力较小等优点。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该变换器工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 BOOST变换器 电压增益 电压应力
下载PDF
Electromechanical cracking in ferroelectrics driven by large scale domain switching 被引量:4
9
作者 CUI YuanQing YANG We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957-965,共9页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ree regimes for cracking in a ferroelectric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 under combined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 In the loading,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r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ree regimes for cracking in a ferroelectric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 under combined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 In the loading,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reaches almost twice the coercive field of ferroelectrics. Thus, the model of small scale domain switching is not applicable any more, which is dictated only by the singular term of the crack tip field. In the DCB test, a large or global scale domain switching takes place instead, which is driven jointly by both the singular and non-singular terms of the crack-tip electric field. Combining a full field solution with an energy based switching criterion, we obtain the switching zone by the large scale model around the tip of a stationary impermeable crack.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witching zone by the large scale model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y the small scal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large scale switching zone, the switch-induce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and the transverse stress (T-stress) are evaluated numerically. Via the SIF and T-stress induced by the combined loading and corresponding criteria, we address the crack initiation and crack growth stability simultaneously. The two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roughly coincide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electric ceramics large scale domain switching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 crack initiation crack growth stability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transverse stress
原文传递
考虑弹簧应力松弛的高压断路器运动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黎小峰 巫世晶 +3 位作者 李小勇 赵灯 李巧全 李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5-1583,共9页
针对操动机构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严重影响高压断路器的可靠运行问题,以ZN12型高压断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对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该断路器的分合闸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 针对操动机构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严重影响高压断路器的可靠运行问题,以ZN12型高压断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对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该断路器的分合闸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开展断路器弹簧应力松弛试验,确定弹簧蠕变本构模型中的参数。将数值求解得到的服役后期弹簧应力松弛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研究分合闸弹簧长期应力松弛后对断路器操动机构动触头时间-位移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松弛对分合闸运动行程影响较小,但会显著延迟分合闸运动时间,尤其是对分闸过程影响更大。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的设计和高压断路器检修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分合闸弹簧 应力松弛 运动特性
下载PDF
芦丁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孝平 沈小艳 +2 位作者 李博文 刘天宇 王志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2期4201-4206,共6页
目的:探讨芦丁(Ru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AngⅡ处理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构建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模型。将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 目的:探讨芦丁(Ru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AngⅡ处理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构建表型转化和炎症反应模型。将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Rutin组(100μM),AngⅡ组(1μM),Rutin+AngⅡ组(100μM,1μM)。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芦丁对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ooth muscle protein 22-alpha,SM22α)、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收缩型标志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降低、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水平升高,炎症相关因子MMP2、MMP9、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NRF2和HO-1表达水平降低,NRF2及NF-κB的磷酸化增加。此外,相较于AngⅡ组,Rutin+AngⅡ组收缩型标志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升高、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水平降低,炎症相关因子MMP2、MMP9、IL6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NRF2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芦丁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电压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双重移相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建 张海燕 +1 位作者 孙忠鸣 宋飞宇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为降低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提高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压型双重移相控制方式。首先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原理,推导出内、外移相角与输出功率、电压的关系,深入分析了IGBT实现软开关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 针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为降低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提高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压型双重移相控制方式。首先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原理,推导出内、外移相角与输出功率、电压的关系,深入分析了IGBT实现软开关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满足软开关的条件下,对于给定电压实现最小回流功率的双重移相控制策略,得出内、外移相角的计算方式。最后,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建立系统模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双重移相控制 软开关 电流应力 效率
下载PDF
一种单向隔离型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
13
作者 刘妍 杨晓峰 +2 位作者 谭海霞 郑琼林 五十岚征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68-4681,4717,共15页
作为隔离型单向直流变换器常用的整流器件之一,二极管结电容易与变压器漏感发生谐振,导致严重的电压尖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次侧移相的单向隔离型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UI-RSCC)拓扑,其二次侧整流单元由一个开关半桥和二极管半桥组... 作为隔离型单向直流变换器常用的整流器件之一,二极管结电容易与变压器漏感发生谐振,导致严重的电压尖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次侧移相的单向隔离型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UI-RSCC)拓扑,其二次侧整流单元由一个开关半桥和二极管半桥组成,避免了二次侧二极管振荡的产生,可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零电压软开关(ZVS)。该文在分析UI-RSCC拓扑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输入直流电容的电压均衡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输出电压控制策略及其软开关条件。结果表明,UI-RSCC可实现输入直流电容电压的自动均衡,降低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通过复用部分开关,减少了所需的开关器件数量;使用电容滤波即可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软开关,且无需额外的钳位电路。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 自动均压 软开关 电压应力
下载PDF
基于拓扑组合的开关电感Boost电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媛 高嵩 +1 位作者 陈超波 李继超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2,共6页
为提高开关电感Boost电路升压能力,改善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过大问题,从Boost电路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改进开关电感三端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一种高增益低应力基于拓扑组合的开关电感Boost电路。详细介绍了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 为提高开关电感Boost电路升压能力,改善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过大问题,从Boost电路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改进开关电感三端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一种高增益低应力基于拓扑组合的开关电感Boost电路。详细介绍了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电路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其升压能力及电压应力。PSIM软件仿真结果证明,该电路较开关电感Boost电路具有更强的升压能力,同时降低了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 高增益 三端网络 电压应力
下载PDF
Ⅱ类和Ⅲ类骨质植入深度对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宏宇 陈楠 冯广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比较植体不同植入深度时Ⅱ类和Ⅲ类骨质中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案以均衡应力分布。方法利用Abaqus 6.13分别绘制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骨块与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模型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简化模... 目的比较植体不同植入深度时Ⅱ类和Ⅲ类骨质中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案以均衡应力分布。方法利用Abaqus 6.13分别绘制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骨块与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模型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简化模型。分别加载垂直向200 N、水平向20 N的载荷,观察不同植入深度下种植体周围骨皮质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分布特征。结果当平台转换种植体上表面与骨皮质上表面相平时,可以观察到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最大von Mises应力(MVMS)位于骨皮质表面,随着种植体植入深度的增加,骨皮质内MVMS也随之移动,基本保持在种植体上表面周围的骨皮质内,并在种植体上表面位于骨皮质一半厚度时达到MVMS的最低值。结论Ⅱ类和Ⅲ类骨质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骨MVMS出现于种植体周围皮质骨内,皮质骨的应力集中则主要位于与颈部平台接触区,调整种植体植入深度可以改变皮质骨中应力集中位置。种植体上表面位于牙槽嵴下水平时,有利于减轻牙槽嵴顶皮质骨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种植 平台转换 应力分布
下载PDF
Electrical Aging Phenomena of Power Cables Aged by Switching Impulses 被引量:3
16
作者 L. Cao A. Zanwar S. Grzybowski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11-1918,共8页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aging phenomenon of cables caused by switching impulses, we aged 15 kV XLPE and EPR cable samples by 10 000 switching impulses in experiments and tested them. Plus in ...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aging phenomenon of cables caused by switching impulses, we aged 15 kV XLPE and EPR cable samples by 10 000 switching impulses in experiments and tested them. Plus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aging phenome- non under multi-stress conditions, additional EPR cable samples were aged by rated AC voltage and current with switching impulses superimposed. We used measurements of partial discharge parameters to monitor the cables’ conditions during their aging process, and the AC breakdown voltages measurement to evaluate the cables after aging. Moreover,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e changes of insulation materials after aging.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accelerated aging of cable samples had taken place. The impacts of each individual aging factor are shown through the selected measurements and comparison. The study also helps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XLPE and EPR cable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 while serving in pow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现象 开关脉冲 交联聚乙烯电缆 电源线 交联聚乙烯绝缘 电力系统可靠性 电气 交流击穿电压
下载PDF
新型单相光伏微型逆变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恒 胥飞 宋治楷 《电力学报》 2016年第4期303-307,319,共6页
对于现有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普遍使用的是反激式变换器实现DC/DC变换,但漏感和开关应力大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它整体效率,虽然现在提出啦许多方面,但在效果上并不是让人满意。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而又简单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拓扑结构,... 对于现有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普遍使用的是反激式变换器实现DC/DC变换,但漏感和开关应力大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它整体效率,虽然现在提出啦许多方面,但在效果上并不是让人满意。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而又简单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拓扑结构,由升降压斩波电路和反激式电路结合,通过分析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现能很好的解决漏感能量利用的问题,在开关应力方面有些显著的改善,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在波形方面,能很好的产生馒头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微型逆变器 DC/DC 漏感 开关应力 正弦波
下载PDF
Mechanism of DNA damage tolerance 被引量:1
18
作者 Xin Bi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AS 2015年第3期48-56,共9页
DNA damage may compromise genome integrity and lead to cell death. Cells have evolved a variety of processes to respond to DNA damage including damage repair and tolerance mechanisms, as well as damage checkpoints. Th... DNA damage may compromise genome integrity and lead to cell death. Cells have evolved a variety of processes to respond to DNA damage including damage repair and tolerance mechanisms, as well as damage checkpoints. The DNA damage tolerance(DDT) pathway promotes the bypass of single-stranded DNA lesions encountered by DNA polymerases during DNA replication. This prevents the stalling of DNA replication. Two mechanistically distinct DDT branch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One is translesion synthesis(TLS) in which a replicative DNA polymerase is temporarily replaced by a specialized TLS polymerase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replicate across DNA lesions. TLS is mechanistically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but it is intrinsically error-prone. The other is the error-free template switching(TS) mechanism in which the stalled nascent strand switches from the damaged template to the undamaged newly synthesized sister strand for extension past the lesion. Error-free TS is a complex but preferable process for bypassing DNA lesions. However,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thway is sketch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actors are being found to participate or regulate this important mechanism,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edito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AMAGE tolerance Template switching DNA DAMAGE BYPASS DNA REPLICATION Replicative stress Translesion synthesis UBIQUITINATION SUMOYLATION
下载PDF
Ⅳ类骨质中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周围骨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英 焦艳军 +1 位作者 张强 刘夏青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Ⅳ类骨质条件下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平台转换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以及Mimics10.01、Solidwork2007等软件实体建模技术,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14.0建... 目的分析Ⅳ类骨质条件下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平台转换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以及Mimics10.01、Solidwork2007等软件实体建模技术,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14.0建立按包含平台转换种植体及上部结构和中切牙牙冠的Ⅳ类骨质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四种不同植入深度装配,分析垂直100N及斜向100N两种加载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不同加载下,种植体周围骨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平台与皮质骨接触区,随植入深度加深,从牙槽嵴顶向下转移,减轻了牙槽嵴顶负荷。在植入牙槽嵴顶下1mm时最大Vonmise应力有效降低。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最大Vonmise应力显著高于垂直载荷下的应力大小。结论临床中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时应将颈部平台置于牙槽嵴顶下皮质骨中。在Ⅳ类骨质中低于牙槽嵴顶1mm有利于减轻种植体颈部边缘牙槽骨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平台转换 种植深度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Optimal Rotor Poles and Structure for Design of 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 Flux Switching Machine 被引量:2
20
作者 Wasiq Ullah Faisal Khan Muhammad Umair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D 2021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Permanent magnet flux switching machines(PMFSM)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erest and are considered as competent candidates when higher torque density is primary requirement.However,conventional PMFSMs uses... Permanent magnet flux switching machines(PMFSM)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erest and are considered as competent candidates when higher torque density is primary requirement.However,conventional PMFSMs uses excessive rare earth PM volumes which ultimately increases machine the machine weight and PM cost.Moreover,the PMs extended at the stator yoke results in stator leakage flux which degrades the performance.To suppress the leakage flux and diminish the PM volume,the consequent pole PMFSM(CPPMFSM)with flux bridges and barriers encompassing partitioned circumferential and radial magnetized PMs is proposed,thereby ensuring an alternate magnetic path for the working harmonics which improves the modulation effect and flux distribution.Moreover,the influence of the rotor pole number on seven different rotor structures namely,curved rotor,trapezoidal rotor,wide rotor tooth tip,wide rotor base width,rectangular segmented and eccentric rotor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reveals that the 12S-13P CPPMFSM with a wider rotor base offers comparatively better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Compare to the conventional PMFSM,the proposed CPPMFSM reduces the PM volume which minimizes the overall machine cost and weight,suppresses the torque ripples by 16.49%,diminishes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by 35.24%and decreases cogging torque by 32.88%.Furthermore,the torque and power density are enhanced by 7.028%and 7.025%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Machine consequent pole flux bridge flux switching machin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pole number rotor structure stress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