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掠角对后掠机翼边界层稳定性及转捩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朋朋 黄章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3-1321,共9页
后掠机翼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对翼型的设计及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机翼后掠角是引起后掠机翼边界层横流失稳的关键参数之一.以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计算了展向无限长后掠机翼的基本... 后掠机翼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对翼型的设计及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机翼后掠角是引起后掠机翼边界层横流失稳的关键参数之一.以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计算了展向无限长后掠机翼的基本流场;通过求解Orr—Sommerfeld方程得到了扰动Tollmien.Schishting波演化的中性曲线及幅值曲线,研究了后掠角对后掠机翼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eN方法进行了转捩预测.研究发现,随后掠角的增大,横流强度和扰动幅值放大指数n均先增加后减小,且后掠角在40°~50°之间横流强度达到最大值.当后掠角在50°左右时,用转捩预测eN方法计算的幅值增长指数Ⅳ值最大,导致转捩发生所需的初始扰动幅值最小,转捩最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角 后掠机翼 流动稳定性 线性稳定性理论(LST) eN方法
下载PDF
弹箭尾翼气动减阻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宝清 张龙 +1 位作者 姚新涛 肖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为了增大尾翼弹弹道射程和打击范围,利用气动仿真与外弹道仿真计算相结合,分析了尾翼后掠角和斜切角对气动特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针对某六尾尾翼弹,利用气动仿真分析了后掠角和尾翼斜切角对阻力、升力、静稳定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仿... 为了增大尾翼弹弹道射程和打击范围,利用气动仿真与外弹道仿真计算相结合,分析了尾翼后掠角和斜切角对气动特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针对某六尾尾翼弹,利用气动仿真分析了后掠角和尾翼斜切角对阻力、升力、静稳定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尾翼产生的阻力占比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尾翼后掠角可有效减阻。当尾翼斜切角较小时,增大后掠角提高升力和静稳定性;当尾翼斜切角较大时,增大后掠角不一定可以提高升力和静稳定性。综合设计尾翼斜切角和后掠角以达到减阻效果时,需考虑尾翼前缘面积和迎风面与来流夹角。算例结果表明:40°尾翼后掠角和10°尾翼斜切角组合优化的条件下,阻力减小到原来的60%,最大射高提高了30%,射程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仿真 尾翼优化 后掠角 斜切角 外弹道计算
下载PDF
压力敏感涂料测量技术在掠型叶栅表面测压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丽敏 雷祥福 +3 位作者 杨冠华 孙大坤 常龙睿 高天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21,共12页
为了获得某掠型叶片吸力面压力分布,对一稠度为1.53,掠角为10.7°的掠叶栅进行了光路布局以及压力敏感涂料(PSP)压力测量,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算法得到了可读性高、便于数据提取的三维叶片吸力面压力分布,并和测压孔测量结果进... 为了获得某掠型叶片吸力面压力分布,对一稠度为1.53,掠角为10.7°的掠叶栅进行了光路布局以及压力敏感涂料(PSP)压力测量,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算法得到了可读性高、便于数据提取的三维叶片吸力面压力分布,并和测压孔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自主发展的光路布局方法,有效解决了叶片表面光照辐照度不均匀、拍摄视角受限的问题;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原始压敏图像以及宽范围多工况的掠叶栅吸力面全域压力分布。与测压孔测量相比,PSP测量误差在5%以内,并且PSP测量结果还捕捉到了峰值等熵马赫数位置沿弦向的迁移以及叶片尾缘的气流分离现象。对不同攻角和来流马赫数下的掠型叶片吸力面压力分布进行分析:掠型叶片在零攻角和正攻角下存在明显的径向压力梯度,促使后掠型叶片气流向前掠迁移,增加了前掠下流低能流体的能量,使得前掠更有利于延迟角区分离,后掠则更容易发生角区分离;掠型叶片在低来流马赫数下展向压力对称性良好,掠设计的影响不显著,高来流马赫数则放大了前后掠对角区分离控制效果的不同。相比传统测压孔有限的压力分辨率,PSP测量可为掠型叶片设计和流动机理分析提供丰富可靠的压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敏感涂料 光路布局 掠型叶片 压力测量 角区分离 掠角
下载PDF
小翼羽掠角对机翼增升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唐钰涵 王将升 王晋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4,I0002,共10页
鸟类会通过抬起其翅膀前缘3至4根长度较短的羽毛(小翼羽)来抑制失速和增加升力,并根据不同飞行状态改变小翼羽与翅膀之间的掠角。为应对大迎角下的机翼失速问题,本文结合风洞测力和粒子图像测速实验研究了小翼羽掠角对机翼增升效果的影... 鸟类会通过抬起其翅膀前缘3至4根长度较短的羽毛(小翼羽)来抑制失速和增加升力,并根据不同飞行状态改变小翼羽与翅膀之间的掠角。为应对大迎角下的机翼失速问题,本文结合风洞测力和粒子图像测速实验研究了小翼羽掠角对机翼增升效果的影响。风洞测力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前掠的小翼羽,适当前掠的小翼羽对机翼的增升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机翼阻力。平面粒子图像测速和体视粒子图像测速实验表明,适当的前掠角能够增强小翼羽产生的前缘涡的强度,并扩大前缘涡增升的有效机翼迎角范围,最终导致适当前掠的小翼羽对机翼的增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翼羽 掠角 风洞 粒子图像测速 前缘涡 增升 流动控制 仿生流体力学 实验
下载PDF
不同导叶参数对混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鹏 汤方平 +3 位作者 石丽建 谢传流 夏烨 段小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7,共6页
为探求不同导叶参数对混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以比转速为438的模型泵为研究对象,在模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常规导叶设计为基础,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数值模拟计算了4种不同导叶叶片数方案和7种不同... 为探求不同导叶参数对混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以比转速为438的模型泵为研究对象,在模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常规导叶设计为基础,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数值模拟计算了4种不同导叶叶片数方案和7种不同导叶片扫掠角度方案的混流泵段水力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变导叶叶片数对混流泵段外特性影响明显,不同流量下存在不同的最优叶片数,小流量工况运行时,应适当增加叶片数,大流量工况运行时,应适当减少叶片数;不同导叶片扫掠角度对大流量区域影响显著,不同流量存在不同的最优导叶片扫掠角度且随着流量的增大从-16°逐渐偏向+24°;在流量为510 L/s时,计算扫掠角度范围内对效率的影响达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导叶 扫掠角度 水力损失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变后掠角与变翼型厚度机翼的气动特性分析
6
作者 冯文正 于菲 +2 位作者 姜涛 陈尚成 关玉明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探究变形翼的组合变形对于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不同后掠角、翼型厚度的机翼模型;其次,对模型在宽广速域的扰流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最后,分析了在亚声速下机翼的升/阻力系数、升阻比、流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后掠角增大... 为了探究变形翼的组合变形对于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不同后掠角、翼型厚度的机翼模型;其次,对模型在宽广速域的扰流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最后,分析了在亚声速下机翼的升/阻力系数、升阻比、流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后掠角增大会减小升/阻力系数,但升阻比并非总是减小的趋势,速度越高,大后掠角越有优势;翼型厚度增大能够减缓大迎角下升阻比减小的趋势,对后掠角所引起的升阻比变化影响不大,当Ma=0.8时,机翼气动性能较差;同时考虑两者影响时,当Ma=0.8时,大后掠角、小翼型厚度具有较小的阻力系数和较高的升阻比,而小后掠角、大翼型厚度则更适合低亚声速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角 翼型厚度 升阻比 流场结构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flexibility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delta wings with different sweep angles 被引量:2
7
作者 LIU Yang,ZUO LinXuan & WANG JinJun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nd Fluid Mechanics Key Laboratory,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191,China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15-922,共8页
Force measurement and surface oil flow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wind tunn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exibility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delta wings with different sweep angles.The expe... Force measurement and surface oil flow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wind tunn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exibility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delta wings with different sweep angl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and the stall angle is delayed as the sweep angle increases for both rigid and flexible wings.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s of the flexible wings with a sweep angle from 35° to 50°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igid ones.The increment of the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in particular achieves 32.9% compared with the case without lift enhancement for the 40° flexible delta wing.Moreover,the surface oil flow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tall of the flexible wing of the moderate low sweep angle is accompanied by helical flow structure,while the vortex bursting appears on the corresponding rigid 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 WING WING FLEXIBILITY AERODYNAMICS sweep angle
原文传递
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优化设计方法与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帅帅 杨宇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1年第1期24-31,共8页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针对其变厚度柔性蒙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方法设计,而缺乏对蒙皮变形机理和变厚度方案优劣的分析。因此,首先对变弯度前缘设计区域进行了定义,然后开展了变弯度机翼前...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针对其变厚度柔性蒙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方法设计,而缺乏对蒙皮变形机理和变厚度方案优劣的分析。因此,首先对变弯度前缘设计区域进行了定义,然后开展了变弯度机翼前缘的蒙皮变形机理分析,总结出理想条件下柔性蒙皮的变形机理、实际变形与理想变形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变厚度柔性蒙皮方案的设计难点和局限性,最后以机理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后掠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真实翼型的变弯度前缘翼段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变形仿真分析。数值模型实现了变厚度柔性蒙皮的高精度变形,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机翼 前缘 柔性蒙皮 后掠角 变形机理
下载PDF
高超声速热流计算湍流模型性能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翔 阎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7-342,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高超声速来流下双椭球热流计算,综合分析了影响壁面热流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工程上4种常用的湍流模型:BL(Baldwin-Lomax)模型、SA(Spalart-Allmaras)模型、k-ω模型及SST(Shear-Stress Transport)模型,评估...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高超声速来流下双椭球热流计算,综合分析了影响壁面热流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工程上4种常用的湍流模型:BL(Baldwin-Lomax)模型、SA(Spalart-Allmaras)模型、k-ω模型及SST(Shear-Stress Transport)模型,评估了其在高超声速热流预测中的性能,获得了湍流模型下壁面法向网格雷诺数对热流计算的影响规律.此外,对高马赫数下不同后掠角钝舵模型进行热流计算,获得了后掠角对钝舵前缘热流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方程湍流模型相比一方程和零方程模型更适合高超声速气动热计算,其中SST模型对热流预测精度更高,总体性能更为优异;钝舵驻点线最大热流随后掠角增大呈非单调变化,在后掠角约为22°时热流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热流 湍流模型 钝舵 后掠角
下载PDF
三维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帅帅 王彬文 杨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14,共11页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该文在二维翼型柔性蒙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后掠机翼变弯度前缘柔性蒙皮的设计方法,其主要改进在于沿翼展方向对多个翼型进行同步优化、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从而...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该文在二维翼型柔性蒙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后掠机翼变弯度前缘柔性蒙皮的设计方法,其主要改进在于沿翼展方向对多个翼型进行同步优化、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从而解决了畸形变形问题,对现有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修改以适应三维蒙皮的多目标优化求解.研究表明,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柔性蒙皮的变形精度提高27%,实现其在下垂状态下的高精度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机翼 柔性蒙皮 后掠角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投影图像法对旋转体空间扫描角和转速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思国 汤更生 +2 位作者 杨辉 张龙 张俊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扫描角和转速是某伞-弹系统风洞试验中要求必须测量的重要技术参数。对伞-弹系统扫描角和转速进行定量动态测量是试验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投影图像法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一定截面积的两路正交平行光源,将旋转弹体分别投影到两个正交... 扫描角和转速是某伞-弹系统风洞试验中要求必须测量的重要技术参数。对伞-弹系统扫描角和转速进行定量动态测量是试验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投影图像法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一定截面积的两路正交平行光源,将旋转弹体分别投影到两个正交的投影屏上,利用两套高速CCD成像系统,将两路弹体投影图像同步采集并实时记录下来,试验结束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自动计算出两路图像序列角度分量,按照时序合成出每一时刻弹体的空间扫描角,并根据序列角度分量,计算出弹体的瞬时转速和全周期平均转速。利用该测量方法,在西安某所立式风洞中成功对多个型号的伞-弹旋转弹体空间扫描角和弹体转速进行了测量,取得了良好的测量结果。旋转体的静态角度测量精度为0.18°,动态扫描角测量精度控制在0.25°以内。作者从扫描角测量原理和方法入手,着重介绍该投影图像处理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际运用,给出了某伞-弹系统风洞试验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投影 扫描角 转速 图像处理 伞-弹模型
下载PDF
可变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与CFD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智杰 高则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2,共6页
变后掠翼飞机可以通过改变机翼后掠角去适应不同的飞行条件,以达到最优飞行状态,但其复杂的结构与操纵系统及较大的自身质量一直为人诟病。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两种基于滑块摇杆的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变翼型和可变翼... 变后掠翼飞机可以通过改变机翼后掠角去适应不同的飞行条件,以达到最优飞行状态,但其复杂的结构与操纵系统及较大的自身质量一直为人诟病。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两种基于滑块摇杆的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变翼型和可变翼型后掠翼飞机。通过机构分析可以得到机翼后掠角χ与滑块位移x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不变翼型驱动机构作用下的可变后掠翼,选取翼型NACA2412进行CFD仿真分析,通过曲面图,比较不同迎角下后掠角对机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的影响。当Ma取值0.5,迎角为定值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均随机翼后掠角递减,升阻比先增后减,且在机翼后掠角40°,迎角6°处,升阻比有最大值17.6。适当增大Ma,不改变最大升阻比所对应的机翼后掠角和迎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后掠翼 机翼后掠角 驱动机构 CFD仿真
下载PDF
弹性与后掠角对三角翼绕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林玄 王晋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了研究低雷诺数下微小型飞行器布局的流动机理,在水槽中对展长/根弦长之比为0.5的一系列变弹性和后掠角机翼的绕流结构进行了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雷诺数条件下,流动结构变化规律如下:随着后掠角增大,弹性翼绕流遵循&qu... 为了研究低雷诺数下微小型飞行器布局的流动机理,在水槽中对展长/根弦长之比为0.5的一系列变弹性和后掠角机翼的绕流结构进行了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雷诺数条件下,流动结构变化规律如下:随着后掠角增大,弹性翼绕流遵循"Ω涡-一对前缘涡-一对前缘涡与双涡-一对前缘涡、双涡与三涡-一对前缘涡与双涡-一对前缘涡"的变化规律,刚性翼绕流的涡结构变化规律与弹性翼相似,但不存在三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翼 弹性翼 后掠角 多涡结构 氢气泡 流动显示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扫风机构舒适性及可靠性研究
14
作者 刘汉 杨杰 薛加新 《日用电器》 2022年第5期22-26,共5页
通过对房间空调器扫风机构建立仿真模型,研究扫风叶片旋转角度对送风角度及电机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扫风叶片旋转45 °时,房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为30 °,可覆盖房间大部分区域而实现温度均衡,满足房间内人体热舒适性需求... 通过对房间空调器扫风机构建立仿真模型,研究扫风叶片旋转角度对送风角度及电机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扫风叶片旋转45 °时,房间空调器的送风角度为30 °,可覆盖房间大部分区域而实现温度均衡,满足房间内人体热舒适性需求,且电机力矩也能满足长期运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扫风机构 仿真 送风角度 力矩
下载PDF
复杂三维外形对桨叶动特性影响分析研究
15
作者 宋彬 程毅 周云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10期16-23,共8页
具有前突后掠、下反的复杂三维外形桨叶先进布局是未来直升机旋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准确预测与分析前突后掠带下反桨叶动力学特性是桨叶结构设计和调频优化的基础。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套计及前突后掠、下反的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 具有前突后掠、下反的复杂三维外形桨叶先进布局是未来直升机旋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准确预测与分析前突后掠带下反桨叶动力学特性是桨叶结构设计和调频优化的基础。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套计及前突后掠、下反的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利用UH-60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动特性影响因素如后掠角、前突后掠角、下反角和转速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揭示了桨叶结构耦合效应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后掠角会引起挥舞扭转负耦合效应,扭转频率随后掠角增加而减小;下反角会引起摆振扭转的正耦合效应,扭转频率随下反角增加而增加;与纯后掠桨叶相比,前突后掠桨叶随着前掠角的增加,扭转频率增加并减缓后掠角导致的负耦合作用,可为后续桨叶结构优化和气动设计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ILTON原理 结构耦合 前突后掠 下反角 后掠角
下载PDF
基于弯扭耦合理论的颤振频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欣 刘宇斌 +3 位作者 陈璞 沈峰 张圣君 傅向荣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12,共6页
首先,该文基于颤振研究的频率重合理论,对两组悬臂壳体结构进行了弯扭耦合模态的颤振规律研究,提出一种简便的颤振频率预估方法,并进行了两组模型校检。第一组模型控制均质梯形薄板掠角作为单一变量,对颤振模态与耦合模态进行了规律性研... 首先,该文基于颤振研究的频率重合理论,对两组悬臂壳体结构进行了弯扭耦合模态的颤振规律研究,提出一种简便的颤振频率预估方法,并进行了两组模型校检。第一组模型控制均质梯形薄板掠角作为单一变量,对颤振模态与耦合模态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并对颤振频率计算方法进行试算,为带掠角的梯形翼颤振参数初选提供了参考。第二组模型以单向铺层结构的矩形悬臂薄板的铺层角度作为基本变量,给出颤振方向性对颤振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也检验了复合材料薄板的颤振频率预算结果,为复合材料机翼设计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重合理论 振动模态 颤振频率 掠角 铺层角度
下载PDF
对爬泳划水主要阶段手掌攻角的探讨
17
作者 曾文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82-89,共8页
本文将流体力学理论应用于爬泳划水主要阶段手掌攻角的研究,通过对手掌划水合力相对值的大小以及合力偏离前进方向的偏角的大小的计算与分析,从而揭示爬泳手掌划水应采用的最佳攻角范围。
关键词 自由泳 划水路线 手模型 攻角
下载PDF
不同后掠角三角翼的静态地面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云鹏 刘沛清 +1 位作者 屈秋林 黄列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69-2675,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后掠角三角翼的静态地面效应,通过对气动力和流场特性的分析发现,随着后掠角的减小,地面对迎风面下流动的阻滞作用增强,地效导致的迎风面气动力增量也随之增大。地效导致的背风面气动力增量同样随着后掠角...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后掠角三角翼的静态地面效应,通过对气动力和流场特性的分析发现,随着后掠角的减小,地面对迎风面下流动的阻滞作用增强,地效导致的迎风面气动力增量也随之增大。地效导致的背风面气动力增量同样随着后掠角的减小而增大,但在不同的后掠角范围内,地效诱导背风面气动力增量的机理不同:中大后掠角下,其主要通过增强前缘涡强度诱导更大的吸力,而小后掠角下,其主要通过促进前缘涡向内扩散增大吸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角 三角翼 静态地面效应 迎风面 前缘涡
下载PDF
雷诺数对大后掠小展弦比飞机纵向气动特性影响修正的工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德华 赵协和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2期83-89,共7页
在非线性迎角范围内,雷诺数通过对机翼脱体涡和前机身体涡影响来改变飞机的纵向气动特性。由于现有风洞条件所限,在这一范围内,使用变雷诺数试验方法把试验数据外插到飞行值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全尺寸飞行... 在非线性迎角范围内,雷诺数通过对机翼脱体涡和前机身体涡影响来改变飞机的纵向气动特性。由于现有风洞条件所限,在这一范围内,使用变雷诺数试验方法把试验数据外插到飞行值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全尺寸飞行前缘雷诺数计算出外露翼可得到的前缘推力系数,并通过风洞试验求出试验条件下机翼上可得到的前缘推力系数,从而获得雷诺数对气动特性影响量的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翼面产生脱体涡流型或脱体涡占优(涡破裂前)所引起的非线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后掠角 展弦比 飞机 纵向气动特性
下载PDF
机翼前掠过程气动中心变化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冬 胡孟权 +1 位作者 王旭 吴章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基于一种滑轨式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采用三维N-S控制方程的有限体积法离散格式,对不同状态下飞行器的气动中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中心的位置。在相同马赫数下,总结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中心随前掠角的变化规... 基于一种滑轨式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采用三维N-S控制方程的有限体积法离散格式,对不同状态下飞行器的气动中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中心的位置。在相同马赫数下,总结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中心随前掠角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前掠角下,总结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中心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机体表面压力云图以及机翼截面压力系数分布图,分析了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气动载荷分布,总结了引起气动中心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马赫数下,气动中心随前掠角的增大,先少量后移再较大前移;在相同前掠角下,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大,气动中心均向后移动,移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选取合适的任务模式,可使气动中心仅在小范围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前掠翼 气动中心 有限体积法 前掠角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