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8
1
作者 周亮 车磊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7-2044,共18页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转型难题、支撑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键。正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经济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梳理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转型难题、支撑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键。正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经济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梳理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测度与刻画,并进一步耦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定量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 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稳步提升,由0.475增加到0.523,总体提高了10%,时序上呈现“W”型波动增加的阶段性演变特征。②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区域差异规律,不同类型城市群具有“国家级>区域性>地方性”倒金字塔式集群增长特征,形成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稳定等级规模结构。③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效率城市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低效率城市则负向溢出影响,“高高集聚、高带动低”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较为凸显,不同类型城市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时空惯性。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人文社会因素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程度大于自然本底要素,其中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和城市气温呈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效率 空间马尔科夫 时空演变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SDGs框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朱婧 孙新章 何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8,共10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以此为基础,用多领域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展。SDGs通过后,各国都将其作为自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中国政府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与国家...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以此为基础,用多领域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展。SDGs通过后,各国都将其作为自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中国政府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等实践路径有机结合。然而,SDGs的评价主体是全球和区域进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进行统一评价并不适用,亟待研究一套适合于中国情况的评估体系,一方面形成国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综合现状评价,摸清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形成对SDGs评估的对标,以促成SDGs各项目标的落地。基于此背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的出台过程、概念框架、以及评估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理论支撑,对标SDGs的各项目标和具体目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层面可持续发展进展评估的指标体系,旨在形成对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评价指标建议。选择2012—2016年为研究期,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针对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与SDGs评价目标相对应。评价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总得分在研究期内均保持增长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始终改善。总分增长较快的年份,资源环境质量改善的得分也较高,其中贡献率较大的主要是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相关的指标,通过现状评价明确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形成了SDGs框架下适用于中国评估的指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全球指标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4
3
作者 吕永龙 王一超 +1 位作者 苑晶晶 贺桂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在减贫、教育、医疗、改善饮用水源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一些全球性问题仍然严峻,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不公平性等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断深化。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16—2030... 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在减贫、教育、医疗、改善饮用水源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一些全球性问题仍然严峻,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不公平性等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断深化。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16—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文提出了推进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面临的八项主要挑战,分别是"制定科学的衡量目标的指标体系""如何将SDGs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实施SDGs的融资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综合观测和获取能力""加强监测数据规范与评估能力""建立衡量社会进步的科学指标和方法""权衡不同目标间的冲突问题""如何将视角从陆地转向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本文从基本原则、推进方法和政策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有关中国推进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新兴的全球挑战 绿色创新 示范区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红树林近50年变化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贾明明 王宗明 +2 位作者 毛德华 黄春林 路春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86-3901,共16页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解译1973~2020年中国红树林生长区的土地覆被,得出近50年红树林及其与周边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和相互转化.结合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等政策,探讨SDGs在中国红树林方面的实施进展.结果表明:由于农田和养殖池扩张等因素,1973~2000年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30199ha(1 ha=1×10^(4)m^(2))(约占1973年的62%);2000~2020年,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保护和造林,全国新增红树林9408 ha,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1973~2020年,中国滨海一直生长有红树林的陆表面积为8657 ha,仅占1973年红树林总面积的18%.从SDGs元年(2015年)到目标完成年(2020年),中国沿海新增25%的红树林;截至2020年9月,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占生长区的16%,77%的红树林得到良好的保护,国家级经济特区中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比例达80%.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停止毁林、恢复红树林的目的,中国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已基本达到了相关SDGs的规定.本工作的研究方法、数据集和结论可为监测和评估中国乃至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红树林生态系统 Landsat影像 中国东南沿海 生态保护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背景下中国人工流产和避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9
5
作者 谭晓萍 方菁 +2 位作者 肖传浩 廖爱梅 龚雪蕾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水平和避孕现状,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的生殖健康目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收集全国的已婚育龄妇女... 目的: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水平和避孕现状,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的生殖健康目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收集全国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人工流产数、活产数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报告的全国平均育龄妇女数,计算人工流产率和人工流产活产比。结果:我国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从2014年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达28.13‰,2017年略微下降;人工流产活产比的变化趋势与人工流产率基本一致,2014—2017年均在0.5以上;2009—2017年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均保持在80%,但从2010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婚但性活跃女性的避孕状况缺乏统计数据,但若干全国性调查研究显示,这部分人群的避孕方法使用不足,在人工流产总数中占较大比例。结论:尽管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较高,但人工流产指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不高,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差,未婚性活跃人群避孕需求未得到满足。建议采取措施提高有避孕需求育龄妇女的避孕质量和落实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降低人工流产率和重复人工流产率,向未婚人群提供与已婚人群"一视同仁"的生殖健康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包含性别平等和权利意识的全面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殖健康目标 人工流产 避孕现状
下载PDF
基于SDGs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37
6
作者 邵超峰 陈思含 +2 位作者 高俊丽 贺瑜 周海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之后联合国期望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发展问题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目标指标体系。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是确保实现SDGs的关键,也是各国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之后联合国期望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发展问题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目标指标体系。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是确保实现SDGs的关键,也是各国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一。受制于发展的不充分性与不平衡性,不同国家及地区在实施SDGs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目标演变为基础,梳理了MDGs到SDGs的变化过程,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机构间专家组(IAEG-SDGs)提出的全球指标框架及动态发展分析了全球层面落实SDGs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当前中国实施SDGs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指标框架为基础,统筹国家相关规划和政策行动确定的关键指标,考虑中国当前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指标的权威性及频度,对接SDGs语境下17项目标、169项子目标、231个指标的考核基础条件,对SDGs相对应的国内考核指标进行筛选,提出了构建SDGs中国本土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思路,建立了由142项指标组成的SDGs中国本土化指标框架体系。对接当前城市尺度可持续发展相关评价与考核基础,衔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立的目标指标,对中国本土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城市层面的二次本地化,建立了由71项指标组成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评估的现实需求,确定了23项关键指标,建立了由人类健康福祉指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指数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可持续性指数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技术体系,以推动SDGs在中国从理念到实践、从目标到结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评价指标体系 本土化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军泽 王帅 +2 位作者 赵文武 刘焱序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327-8337,共11页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且是整体而不可分割的,但并未说明各项目标之间是如何相关联的,因此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理清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促...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且是整体而不可分割的,但并未说明各项目标之间是如何相关联的,因此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理清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促进政策一致性实现的保障。由于我国目前关于此方面的报道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对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了较全面的了解研究背景,首先简要回顾了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过程;随后在综合分析已有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分别从“联结途径”“相互作用程度”“网络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型”以及“执行手段”等五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挑战;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的启示,主要包括:(1)明确我国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促进不同层级政府和管理部门间政策一致性的实现;(2)完善指标监测体系,消除数据缺口;(3)加快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互关系 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顾及地理空间视角的区域SDGs综合评估方法与示范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军 彭舒 +2 位作者 赵学胜 葛岳静 李志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3-479,共7页
目前世界各国正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英文缩写为SDGs),重要举措之一是利用统计和地理信息进行SDGs进展评估监测。就总体而言,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尚处于概念设计... 目前世界各国正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英文缩写为SDGs),重要举措之一是利用统计和地理信息进行SDGs进展评估监测。就总体而言,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尚处于概念设计、方法探讨和单指标、小范围试点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因素众多、技术过程复杂,既面临全球指标体系的科学理解、海量时空数据的融合处理、顾及地理视角的指标计算、基于事实的SDGs分析评估等诸多技术难题,还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多机构的沟通协调等。针对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笔者研究提出了统计和地理信息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完成了浙江省德清县践行2030议程情况的定量综合评估。既为总结当地践行SDGs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外其他区域开展SDGs定量评估监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理信息 指标 综合评估
下载PDF
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思考 被引量:19
9
作者 薛澜 翁凌飞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7,共8页
在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时,联合国全体会员国通过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3个维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善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该研究... 在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时,联合国全体会员国通过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3个维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善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该研究将"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SDGs对接,结合对国有中资企业在印尼和柬埔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地考察,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调研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执行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并推动沿线国家实现SDGs。研究认为,尽管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挑战,若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纳入联合国SDGs的框架下,兼顾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需求和关切点,寻找契合点,在政策层面上与SDGs实现对接,将有关项目融入各国政府的国家与地方发展议程,不仅能推动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同时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最终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走向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 历史机遇和挑战
原文传递
地球大数据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华东 梁栋 +2 位作者 陈方 孙中昶 刘洁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4-884,共11页
2015年,联合国通过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其为各国全面转向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然而,数据缺失、发展不均衡、目标间关联且相互制约等问题对于SDGs落实造成制约,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剧... 2015年,联合国通过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其为各国全面转向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然而,数据缺失、发展不均衡、目标间关联且相互制约等问题对于SDGs落实造成制约,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剧了各国实现SDGs面临的挑战。文章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开展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信息平台系统、SDG指标监测与评估等研究工作,并对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的科学定位、核心任务及研究内容等进行介绍。文章提出了需提升SDGs数据服务能力,加强SDG指标监测与评估科学研究,研发SDGs科学系列卫星,建设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智库,以及提供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培训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大数据 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指标监测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原文传递
推进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研究,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刚 曹植 +3 位作者 王鹤鸣 刘立涛 陈伍 王键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9,共10页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评估和路径选择,依赖于相关指标的定量评价及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的刻画。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方法基于质量守恒和生命周期思想,可以深刻地描述物质存量动态变化及其与流量的关系,分...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评估和路径选择,依赖于相关指标的定量评价及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的刻画。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方法基于质量守恒和生命周期思想,可以深刻地描述物质存量动态变化及其与流量的关系,分析资源和产品贸易及其对区域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不同资源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耦合与冲突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代谢的分析和调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有助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文章介绍了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方法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如何用于分析全球、国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中长期资源、能源和气候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从而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研究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 社会经济代谢 资源效率 在用存量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竞争申请制”: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与央地关系重构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旭峰 张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有文献对经济政策试点做了较充分的研究,然而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现有研究尚缺乏成型理论。在复杂央地关系格局下,对于需持续投入成本且成果难以界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其具有怎样的不同于经济政策试点的机制?此外,众多西方学者将美国作为政策试点研究的制度基础并视其为“民主实验室”。然而,政策试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不同体制国家中同样存在,并以多样的机制发挥作用。那么,不同国家体制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又有哪些异同?政策试点影响下中国既有的央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构?对此,本文基于最典型案例原则,选取中国与美国响应SDGs分别开展的政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识别了不同体制下试点机制的异同,指出中国基于“竞争申请制”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强化了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形成了地方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激励,保障了政策试点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政策试点 央地关系 竞争申请制
下载PDF
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海洋和滨海生态系统管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苑晶晶 吕永龙 贺桂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139-8147,共9页
海洋和海岸带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与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以促进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已被正式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几大挑战,包括如何减小陆基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 海洋和海岸带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与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以促进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已被正式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几大挑战,包括如何减小陆基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资源效率、适应气候变化和提高沿海居民的人类福祉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将海洋和海岸带融合为一个大型生态系统,利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综合考虑各个部门和多种胁迫因素的累积影响,通过建立综合的海洋观测体系,合理划分海洋功能区,按照海洋环境承载力限制陆基人类活动,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从而进一步推进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滨海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EBM) 陆海统筹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21世纪水与环境领域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旭 王钊越 +3 位作者 潘艺蓉 罗雨莉 刘俊新 杨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3-1176,共14页
水,是维系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加剧与气候变化等系列因素驱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重要议题。其中,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已被列为联合国面向2... 水,是维系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加剧与气候变化等系列因素驱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重要议题。其中,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已被列为联合国面向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但是,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和解决方案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文章结合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核心内涵与进程难点,分析和总结人工智能在水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效应,探讨利用人工智能落实水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待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并对水与环境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水安全 水环境 水系统 可持续管理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系统的结构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目标和核心指标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新 冯天天 徐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9,共10页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同时制定了232项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以及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复杂系统。文章用51个...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同时制定了232项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以及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复杂系统。文章用51个指标和中国的时序列数据,对相应的108个目标构成的关联网络进行定量化评价。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识别出17个关键目标和17项核心指标。17个核心指标可以解释51项指标95%以上的信息量。用此方法构建的核心指标既可大幅减少统计工作量,又可以达到全面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目的。建议在实施《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初级阶段将17个关键目标列为优先领域,重点突破。同时,通过强化相关目标的正协同效应和防范规避负协同效应,全面提升该落实方案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系统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指标 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 社会网络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亚洲水塔”在高亚地区的社会经济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明 张靖琳 +2 位作者 刘世伟 李晨毓 孔伟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2-1340,共9页
“亚洲水塔”是高亚地区及其下游人类活动重要的水源,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阐述并列举了“亚洲水塔”在高亚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不仅给经济发展如地区农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因其产... “亚洲水塔”是高亚地区及其下游人类活动重要的水源,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阐述并列举了“亚洲水塔”在高亚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不仅给经济发展如地区农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因其产生的水资源在高亚干旱地区具有稀缺性,亦会带来潜在资源冲突。气候变化的影响会进一步带来不确定性,由此导致的“亚洲水塔”退化将从根本上改变高亚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应对和适应变化、建立可持续发展路径应是当务之急。文章进一步阐述了高亚地区国家层面上优先关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亚洲水塔”冰冻圈服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水塔 高亚地区 社会经济影响 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及分区管控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恺 许安琪 +2 位作者 何坚坚 方创琳 刘庆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41-2454,共14页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行动方案.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环境足迹,并与基于行星边界分配的承载端相结合,评估了各国在水资源利用、土地...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行动方案.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环境足迹,并与基于行星边界分配的承载端相结合,评估了各国在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碳排放、氮排放和磷排放方面的环境可持续性.进一步测度了各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实现进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环境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SDGs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区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多数国家的土地、碳、氮、磷足迹均已超过其对应环境边界,"一带一路"地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减贫、健康等涉及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的SDGs实现程度较高,而经济增长、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等SDGs则亟待突破;与环境可持续性呈现协同关系的SDGs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而呈权衡关系的SDGs则要防范其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根据各国的环境可持续性和SDGs实现情况,识别了绿色先行、重点开发、绿色转型和风险防控四类可持续发展分区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 环境足迹 行星边界 环境可持续性 多区域投入产出
原文传递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降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凤宁 周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45-4460,共16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作为一种多尺度、多类型和多功能的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升温和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当前仍缺乏关于UGI降温作用研究方法、降温机制、尺度效应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系统性综述。为此,从尺度、方...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作为一种多尺度、多类型和多功能的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升温和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当前仍缺乏关于UGI降温作用研究方法、降温机制、尺度效应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系统性综述。为此,从尺度、方法、降温机制、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详尽回顾了UGI降温作用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局限性、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1)UGI降温作用的研究尺度可归纳为站点、建筑、街道、绿地、街区和城市6类,其中站点、绿地和街区等微尺度和局部尺度研究较多,而城市尺度关注则较少。(2)研究方法可分为温度数据获取、降温作用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三部分。其中,温度数据获取主要采用实地观测、遥感观测和模型模拟三类方法;降温作用测度可分为基于空间参考、基于时间或情景参考和基于统计关系三类;影响因素分析多采用相关分析与多重线性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此外,可探究非线性影响的机器学习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3)UGI降温作用主要依赖于遮荫、蒸散发与冷空气团平流三类机制;UGI植被物种构成与形态、UGI空间配置和外部环境是影响降温作用的三类主要因素;不同尺度降温作用的主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随着尺度扩大UGI空间配置因素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最后,研究从时空尺度、降温机制、综合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等方面讨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挑战,并强调了新型数据获取技术、组合降温策略以及城市尺度UGI系统降温作用等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热岛 生态系统服务 热环境 韧性城市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SDG 15.1.2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与分析: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伽光 林文鹏 +1 位作者 徐润浇 李鲁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5-1036,共12页
生物多样性评价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15.1.2指标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为研究区,选取物种多样性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评价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15.1.2指标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为研究区,选取物种多样性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和景观多样性层次的7个指标(生境质量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生境面积百分比、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蔓延度指数)构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对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的量化计算及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42,生物多样性高等级区域面积为526.65 km^(2),占研究区陆地面积的27.38%;研究区共28个乡镇,其中生物多样性高等级区域占乡镇陆地面积比例大于50%的乡镇有两个,分别是青浦区的华新镇和香花桥街道.②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不透水面占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为严重,不透水面占比与高等级生物多样性占比呈负相关,在植被稀少的城市和工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较低.研究显示,SDG 15.1.2指标区域得分为27.38分,距离实现2030年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目标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该研究旨在构建县级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SDGs指标本地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目标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下载PDF
中国减贫实践为世界贡献了什么——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视角 被引量:6
20
作者 郜亮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贫困问题。不管是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还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将消除贫困和饥饿作为首要目标。不管是在自身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还是在落实联合国发展目标中,中国政府对贫困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并在减贫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贫困问题。不管是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还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将消除贫困和饥饿作为首要目标。不管是在自身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还是在落实联合国发展目标中,中国政府对贫困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并在减贫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定量总结,为中国和世界的减贫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发现,中国减贫实践有四方面成效:提前完成消除饥饿目标、营养改善成绩显著、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在减贫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经验:政府高度重视、以发展经济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以规划引领和政策法规保障发展、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先行先试循序推广策略、注重对外发展合作和经验交流。针对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具体落实策略;针对中国发展中的贫困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发展目标(M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减贫实践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