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
26
1
作者
逄勇
庄巍
+2 位作者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3-2748,共6页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底泥
波浪水槽实验
FVCOM模型
悬浮物
临界切应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来酸酐悬浮固相接枝聚丙烯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正洲
刘晓峰
胡淼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采用悬浮固相法制备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单体用量、界面剂种类和用量、助交联剂、体系 pH值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单体用量增加,接枝率虽然逐渐增大,但单体接枝效率显著下降。界面剂的添加量对接枝率也...
采用悬浮固相法制备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单体用量、界面剂种类和用量、助交联剂、体系 pH值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单体用量增加,接枝率虽然逐渐增大,但单体接枝效率显著下降。界面剂的添加量对接枝率也有较大影响,适宜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接枝率,采用二甲苯作界面剂时,其用量比甲苯少。添加适量的助交联剂有助于提高接枝率。另外,体系pH值的改变也会影响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悬浮固相接枝
马来酸酐
接枝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丙烯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
被引量:
5
3
作者
廖凯荣
刘莹峰
+2 位作者
薄颍慧
姚浩
卢泽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以水为分散介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98℃和一定的搅拌速度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聚丙烯(PP)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AA)反应中主要原料组份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投料质量比为PP...
以水为分散介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98℃和一定的搅拌速度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聚丙烯(PP)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AA)反应中主要原料组份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投料质量比为PP∶AA∶BPO∶H2O=30∶2.0~3.0∶0.50~0.75∶80,界面剂二甲苯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接枝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反应时间、PP的等规度和颗粒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固相接枝
改性
接枝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固体物料脱水特性研究
4
作者
卫丽
白天添
+1 位作者
马赫
冯国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5-788,共4页
采用连续进料的脱水实验装置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的添加量、悬浮液浓度、滤室厚度对城市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能够压缩双电层厚度,并在颗粒间形成架桥,进而形成较大的絮体,降低过滤阻力。经PAC调理的污泥,其过滤...
采用连续进料的脱水实验装置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的添加量、悬浮液浓度、滤室厚度对城市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能够压缩双电层厚度,并在颗粒间形成架桥,进而形成较大的絮体,降低过滤阻力。经PAC调理的污泥,其过滤效率显著提高。当PAC添加量为4%时,过滤和压榨时间分别由原污泥的312 min和278 min降至113 min和122 min;滤液量由1 460 mL增至3 130 mL。且随着PAC剂量的增加,滤液量逐渐增加,PAC剂量11%时,滤液量增至最大4 250 mL。悬浮液浓度对污泥这类软固体体系的脱水性能影响较大,若生产工艺要求降低生产时间时,可调整悬浮液浓度至9%;当追求较高批处理量时,可将悬浮液浓度调至7%。滤室厚度对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较小,但较大的滤室厚度不利于滤饼固含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脱水后滤饼固含量,滤室厚度可稍微降低,通常可设置在30~3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城市污泥
悬浮液浓度
滤室厚度
脱水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秀红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文章对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灵敏度,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药盒稳定性、T_4质控图、T_4正常值、T_4(M)及T_4(ms)与T_4(PEG)的相关程度等放免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三种甲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组成简...
文章对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灵敏度,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药盒稳定性、T_4质控图、T_4正常值、T_4(M)及T_4(ms)与T_4(PEG)的相关程度等放免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三种甲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组成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T_4(M)和T_4(ms)均与T_4(PEG)有显著性高度相关,T_4(M)和T_4(ms)非特异结合率小,是目前国内测量甲状腺素较先进的药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药盒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薰衣草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2
6
作者
许耀祖
韦彦余
+2 位作者
王晓军
赵民安
赵海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5,共4页
以薰衣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MS+2,4-D 0.1 mg/L+6-BA 0.5 mg/L,诱导率高达100%;液体悬浮—固体培养芽分化率达92.5%,芽数/愈伤组织达6.6;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以薰衣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MS+2,4-D 0.1 mg/L+6-BA 0.5 mg/L,诱导率高达100%;液体悬浮—固体培养芽分化率达92.5%,芽数/愈伤组织达6.6;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2.0 mg/L+6-BA 0.5 mg/L+IAA 1.0mg/L,其增殖系数高达8.7;在芽增殖培养基上可直接生根,生根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液体悬浮-固体培养
再生植株
诱导率
增殖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
12
7
作者
郝惠娣
伍星
+1 位作者
孙吉兴
郭笃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3-706,共4页
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 ,对其固 -液悬浮特性的研究 ,采用试验方法测试固 -液悬浮临界转速 ,关联出临界转速方程 ,得出其放大规律。试验表明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 -液悬浮性能优于标准搅拌槽 ,在相...
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 ,对其固 -液悬浮特性的研究 ,采用试验方法测试固 -液悬浮临界转速 ,关联出临界转速方程 ,得出其放大规律。试验表明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 -液悬浮性能优于标准搅拌槽 ,在相同条件下其临界转速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龙卷流型
搅拌槽
固液悬浮
临界转速
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翼形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
被引量:
3
8
作者
徐魁
崔英德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56-763,共8页
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
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固体的同时分散。理想的混合水平不仅要求达到二者在宏观上的均匀,而且在微观混合上也要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为此对搅拌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气液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盘式涡轮桨,而在液固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使用螺旋桨,这都是为了利用各自不同的混合优势。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混合,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分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形浆
搅拌功率
反应釜
气液固三相混合
混合
全文增补中
气-液-固三相搅拦槽中液相氧传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徐魁
戴干策
陈达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年第2期17-22,38,共7页
在机械搅拌槽中使用翼形轴流桨(K4)、圆盘涡轮桨(DT)、6叶45°斜叶桨(6PTD、6PTU)(排出流向下,向上)对低粘度三相体系的液相氧传递性能与悬浮液浓度、通气水平及搅拌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作了实验研究。实验...
在机械搅拌槽中使用翼形轴流桨(K4)、圆盘涡轮桨(DT)、6叶45°斜叶桨(6PTD、6PTU)(排出流向下,向上)对低粘度三相体系的液相氧传递性能与悬浮液浓度、通气水平及搅拌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作了实验研究。实验得出:K1a∝(Pg/V)k;当悬浮液浓度没有使液相表观粘性产生明显改变时,颗粒的存在、通气量的提高都有助于K1a的提高。翼形桨由于较好的轴向分散及混合性能,在相同的搅拌功率输入下,K1a保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相氧传递
搅拌槽
气液固搅拌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叶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魁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4-51,共8页
在机械搅拌槽中,针对不同悬浮液浓度及不同通气水平的三相体系,使用斜叶浆(6PTD),研究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气体和固体的分散状态、搅拌功率的变化规律及气体在液相中的质量传递系数等混合性能。
关键词
斜叶浆
固体悬浮
搅拌功率
反应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相悬浮液中SiO_2粒子的表面吸附特性
11
作者
刘君
熊党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2-594,共3页
为了研究高固含量悬浮液制备中稀释液的选配及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纳米SiO2在两相与三相悬浮液中的光学特性,并通过对悬浮液吸光度的分析,研究了纳米SiO2对PEG(200)的吸附特性随体积浓度与制备工艺的变化。结果发...
为了研究高固含量悬浮液制备中稀释液的选配及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纳米SiO2在两相与三相悬浮液中的光学特性,并通过对悬浮液吸光度的分析,研究了纳米SiO2对PEG(200)的吸附特性随体积浓度与制备工艺的变化。结果发现,SiO2/PEG悬浮体系对220~300 nm 的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随着乙醇的加入,吸收峰展宽至400 nm,同时对400~800 nm的可见光也有一定吸收作用。以SiO2/PEG悬浮体系的吸收峰为参照,体积浓度低时,三相体系中的Si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显著;随着SiO2粒子体积浓度的升高,Si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明显趋弱。经过旋转蒸发后,3种工艺的SiO2/PEG的吸收峰强度位置变化不大,说明乙醇对SiO2粒子吸附特性的影响是可逆的,其他吸收峰的存在说明有一定量的残留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硅粒子
紫外光谱
吸附特性
高固含量悬浮液
体积浓度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
26
1
作者
逄勇
庄巍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3-27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9015)
江苏省科技厅太湖专项(BK2007742)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294019)
河海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416611)
文摘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太湖底泥
波浪水槽实验
FVCOM模型
悬浮物
临界切应力
Keywords
bottom
mud
in
Taihu
Lake
wave
tank
experiment
FVCOM
model
suspension
solids
critical
sheer
stress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来酸酐悬浮固相接枝聚丙烯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正洲
刘晓峰
胡淼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303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1CB409600)。
文摘
采用悬浮固相法制备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单体用量、界面剂种类和用量、助交联剂、体系 pH值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单体用量增加,接枝率虽然逐渐增大,但单体接枝效率显著下降。界面剂的添加量对接枝率也有较大影响,适宜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接枝率,采用二甲苯作界面剂时,其用量比甲苯少。添加适量的助交联剂有助于提高接枝率。另外,体系pH值的改变也会影响接枝率。
关键词
聚丙烯
悬浮固相接枝
马来酸酐
接枝率
Keywords
polypropylene
suspension
solid
phase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grafting
ratio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丙烯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
被引量:
5
3
作者
廖凯荣
刘莹峰
薄颍慧
姚浩
卢泽俭
机构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以水为分散介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98℃和一定的搅拌速度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聚丙烯(PP)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AA)反应中主要原料组份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投料质量比为PP∶AA∶BPO∶H2O=30∶2.0~3.0∶0.50~0.75∶80,界面剂二甲苯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接枝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反应时间、PP的等规度和颗粒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固相接枝
改性
接枝改性
Keywords
polypropylene,acrylic
acid,
suspension
solid
phas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16.3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固体物料脱水特性研究
4
作者
卫丽
白天添
马赫
冯国红
机构
山西新科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科城环保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5-788,共4页
基金
国家青年基金(21606157)
太原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0152014)
文摘
采用连续进料的脱水实验装置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的添加量、悬浮液浓度、滤室厚度对城市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能够压缩双电层厚度,并在颗粒间形成架桥,进而形成较大的絮体,降低过滤阻力。经PAC调理的污泥,其过滤效率显著提高。当PAC添加量为4%时,过滤和压榨时间分别由原污泥的312 min和278 min降至113 min和122 min;滤液量由1 460 mL增至3 130 mL。且随着PAC剂量的增加,滤液量逐渐增加,PAC剂量11%时,滤液量增至最大4 250 mL。悬浮液浓度对污泥这类软固体体系的脱水性能影响较大,若生产工艺要求降低生产时间时,可调整悬浮液浓度至9%;当追求较高批处理量时,可将悬浮液浓度调至7%。滤室厚度对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较小,但较大的滤室厚度不利于滤饼固含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脱水后滤饼固含量,滤室厚度可稍微降低,通常可设置在30~35 mm。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城市污泥
悬浮液浓度
滤室厚度
脱水特性
Keywords
aluminum
chloride
municipal
sludge
suspension
solid
concentration
filter
chamber
depth
dewater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Q028.5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秀红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出处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文摘
文章对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灵敏度,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药盒稳定性、T_4质控图、T_4正常值、T_4(M)及T_4(ms)与T_4(PEG)的相关程度等放免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三种甲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组成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T_4(M)和T_4(ms)均与T_4(PEG)有显著性高度相关,T_4(M)和T_4(ms)非特异结合率小,是目前国内测量甲状腺素较先进的药盒。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药盒
放射免疫测定
Keywords
thyroxine
RIA
kits
magnetic
T_4
antibody
suspension
solid
antibody
micropartiele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R817.46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薰衣草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2
6
作者
许耀祖
韦彦余
王晓军
赵民安
赵海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5,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高新技术资助项目(KGCX2-SW-506)
文摘
以薰衣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MS+2,4-D 0.1 mg/L+6-BA 0.5 mg/L,诱导率高达100%;液体悬浮—固体培养芽分化率达92.5%,芽数/愈伤组织达6.6;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2.0 mg/L+6-BA 0.5 mg/L+IAA 1.0mg/L,其增殖系数高达8.7;在芽增殖培养基上可直接生根,生根率达100%。
关键词
薰衣草
液体悬浮-固体培养
再生植株
诱导率
增殖系数
Keywords
Lavandula
angustifolia
Liquid
suspension
-
solid
culture
Regenerated
plantlet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
12
7
作者
郝惠娣
伍星
孙吉兴
郭笃信
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系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3-706,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 97K10 -G2 )
文摘
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 ,对其固 -液悬浮特性的研究 ,采用试验方法测试固 -液悬浮临界转速 ,关联出临界转速方程 ,得出其放大规律。试验表明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 -液悬浮性能优于标准搅拌槽 ,在相同条件下其临界转速低 。
关键词
中心龙卷流型
搅拌槽
固液悬浮
临界转速
特性
Keywords
central
tornado
flow,stirring
vessel
suspension
of
solid
in
liquid
critical
velocity
分类号
TQ051.72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翼形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
被引量:
3
8
作者
徐魁
崔英德
戴干策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56-763,共8页
文摘
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固体的同时分散。理想的混合水平不仅要求达到二者在宏观上的均匀,而且在微观混合上也要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为此对搅拌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气液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盘式涡轮桨,而在液固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使用螺旋桨,这都是为了利用各自不同的混合优势。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混合,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分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
关键词
翼形浆
搅拌功率
反应釜
气液固三相混合
混合
Keywords
new
type
axial
impeller(K4),
suspension
of
solid
,
stirred
power,
dispersion
state,
mass
transfer
分类号
TQ051.707 [化学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气-液-固三相搅拦槽中液相氧传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徐魁
戴干策
陈达美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年第2期17-22,38,共7页
文摘
在机械搅拌槽中使用翼形轴流桨(K4)、圆盘涡轮桨(DT)、6叶45°斜叶桨(6PTD、6PTU)(排出流向下,向上)对低粘度三相体系的液相氧传递性能与悬浮液浓度、通气水平及搅拌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作了实验研究。实验得出:K1a∝(Pg/V)k;当悬浮液浓度没有使液相表观粘性产生明显改变时,颗粒的存在、通气量的提高都有助于K1a的提高。翼形桨由于较好的轴向分散及混合性能,在相同的搅拌功率输入下,K1a保持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派相氧传递
搅拌槽
气液固搅拌槽
Keywords
axial
impeller
45°
pitched
blade
disk
turbine
suspension
of
soli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oxygen
in
liquid
分类号
TQ051.72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叶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魁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4-51,共8页
文摘
在机械搅拌槽中,针对不同悬浮液浓度及不同通气水平的三相体系,使用斜叶浆(6PTD),研究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气体和固体的分散状态、搅拌功率的变化规律及气体在液相中的质量传递系数等混合性能。
关键词
斜叶浆
固体悬浮
搅拌功率
反应釜
Keywords
pitched
blade
disk
turbine
the
suspension
of
solid
power
consumption
dispersion
state
mass
transfer
分类号
TQ052.4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相悬浮液中SiO_2粒子的表面吸附特性
11
作者
刘君
熊党生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2-59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72142)
文摘
为了研究高固含量悬浮液制备中稀释液的选配及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纳米SiO2在两相与三相悬浮液中的光学特性,并通过对悬浮液吸光度的分析,研究了纳米SiO2对PEG(200)的吸附特性随体积浓度与制备工艺的变化。结果发现,SiO2/PEG悬浮体系对220~300 nm 的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随着乙醇的加入,吸收峰展宽至400 nm,同时对400~800 nm的可见光也有一定吸收作用。以SiO2/PEG悬浮体系的吸收峰为参照,体积浓度低时,三相体系中的Si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显著;随着SiO2粒子体积浓度的升高,Si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明显趋弱。经过旋转蒸发后,3种工艺的SiO2/PEG的吸收峰强度位置变化不大,说明乙醇对SiO2粒子吸附特性的影响是可逆的,其他吸收峰的存在说明有一定量的残留乙醇。
关键词
纳米氧化硅粒子
紫外光谱
吸附特性
高固含量悬浮液
体积浓度
聚乙二醇
Keywords
silica
nanoparticles
UV-Vis
spectra
adsorption
properties
suspension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volume
fraction
polyethylene
glycol
(
PEG)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逄勇
庄巍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来酸酐悬浮固相接枝聚丙烯
王正洲
刘晓峰
胡淼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丙烯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
廖凯荣
刘莹峰
薄颍慧
姚浩
卢泽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软固体物料脱水特性研究
卫丽
白天添
马赫
冯国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T_4(PEG)、T_4(M)和T_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药盒的比较研究
刘秀红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薰衣草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许耀祖
韦彦余
王晓军
赵民安
赵海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液悬浮特性
郝惠娣
伍星
孙吉兴
郭笃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翼形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
徐魁
崔英德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3
全文增补中
9
气-液-固三相搅拦槽中液相氧传递性能的研究
徐魁
戴干策
陈达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斜叶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研究
徐魁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三相悬浮液中SiO_2粒子的表面吸附特性
刘君
熊党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