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补权利保护的漏洞——法国行政诉讼临时处分制度的晚近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延谱 陈咏熙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法国立法和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展现了法国行政诉讼临时处分制度的沿革,法国行政诉讼临时处分程序有不同的种类。中止执行性临时处分和保护基本自由临时处分是使用频率最高、权利救济功能最强的两类临时处分。这两类处分具有独特的救济... 法国立法和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展现了法国行政诉讼临时处分制度的沿革,法国行政诉讼临时处分程序有不同的种类。中止执行性临时处分和保护基本自由临时处分是使用频率最高、权利救济功能最强的两类临时处分。这两类处分具有独特的救济作用和适用范围,突破了"诉讼不停止执行行政决定"、"法官不得向行政机关下达强制令"等法国行政法传统原则,行政法官运用判例创建和发展了"基本自由"等新的法律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改革 临时权利保护 中止执行 基本自由 强制令
原文传递
死缓制度起源新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伟明 胡洪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死缓是我国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死刑制度的组成部分。关于死缓起源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对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与法律制度渊源的认识分歧。从历史发展来看,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封建时期的"明德慎刑"思想,... 死缓是我国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死刑制度的组成部分。关于死缓起源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对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与法律制度渊源的认识分歧。从历史发展来看,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封建时期的"明德慎刑"思想,而制度渊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秋审"监候"制度。但是,鉴于死缓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加以规定的,应当认为死缓制度是新中国首创。现有史料多将新中国死缓制度的起源认定为1951年5月之后,但有档案资料证明,山东省某些地方法院适用死缓的时间要更早。因此,死缓制度的起源时间应该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缓 起源 刑罚制度
下载PDF
死缓执行变更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竹怀军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刑法》第50条中的"故意犯罪"不应包括自诉案件,"故意犯罪"的查证属实应当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依法进行。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怀孕且有故意犯罪的妇女,不能核准死刑。应以法定事由发生的先后作为死缓变更的依据,解决... 《刑法》第50条中的"故意犯罪"不应包括自诉案件,"故意犯罪"的查证属实应当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依法进行。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怀孕且有故意犯罪的妇女,不能核准死刑。应以法定事由发生的先后作为死缓变更的依据,解决死缓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缓 故意犯罪 死刑缓期执行 变更 自诉案件 法定事由 查证属实 怀孕 妇女 表现
下载PDF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的重构与反思 被引量:4
4
作者 蓝永琛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0-35,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了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但由于该制度在适用的条件和程序上存在诸多弊端,导致暂缓执行制度无法很好地实现保护被拘留人合法权益这一立法目的。对此,可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了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但由于该制度在适用的条件和程序上存在诸多弊端,导致暂缓执行制度无法很好地实现保护被拘留人合法权益这一立法目的。对此,可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缓刑制度对现行的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赋予公安机关主动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的权力,以最大限度发挥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的纠错功能和救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管理 行政拘留 暂缓执行 缓刑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制度完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秦飞 柴海琴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传染性疾病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导致实际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在法律授权、执行程序、执行标准等问题上也引发了争议。基于法治思维的指引,建议将传染性疾病隔离观察纳入行政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传染性疾病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导致实际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在法律授权、执行程序、执行标准等问题上也引发了争议。基于法治思维的指引,建议将传染性疾病隔离观察纳入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扩张条件。同时,配套建立行政拘留暂缓执行风险评估机制,以属地化原则确定适用执行标准、明确拘留所权责定位与执法监督义务、制定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情形的责任追究机制,从而推动该项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拘留 暂缓执行 拘留所 疫情防控
下载PDF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异化问题分析
6
作者 孙明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5-57,共3页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一种结案方式,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方可适用,但该制度正在被异化成"结案神器""免责神器"。文章拟从职业信仰、执行法官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探...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一种结案方式,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方可适用,但该制度正在被异化成"结案神器""免责神器"。文章拟从职业信仰、执行法官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探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异化的原因,提出坚守法官职业信仰、健全法官绩效管理体系、重塑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中止执行 不作为 职业信仰
下载PDF
执行和解制度的反思与建议
7
作者 王晓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8-62,共5页
我国现行立法对执行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制不甚完善,配套制度不甚健全。执行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的和解协议具有中止执行的效力,兼具私法上契约行为与公法上诉讼行为的属性,"一行为两性质说"更契合其本质属性。在今后立法中,... 我国现行立法对执行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制不甚完善,配套制度不甚健全。执行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的和解协议具有中止执行的效力,兼具私法上契约行为与公法上诉讼行为的属性,"一行为两性质说"更契合其本质属性。在今后立法中,应该明确法院的审查义务与职责、限定协议签订次数与履行期限、赋予债务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权利、构建不诚信当事人惩罚机制,以更好地解决"和而不解"的适用困境,实现执行和解制度的立法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和解 中止执行 债务人 异议之诉
下载PDF
质疑债权凭证
8
作者 李民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5-87,共3页
债权凭证制度的出台曾一度被认为是医治“执行难的良方”,但是由于债权凭证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剥夺了当事人依法享有主张利息的权利,还在实施中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其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不良社会效果,所以有必要坚决摒弃这一制度,重塑... 债权凭证制度的出台曾一度被认为是医治“执行难的良方”,但是由于债权凭证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剥夺了当事人依法享有主张利息的权利,还在实施中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其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不良社会效果,所以有必要坚决摒弃这一制度,重塑执行中止制度,使执行中止严格依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凭证 执行中止 执行
下载PDF
死刑适用标准的体系化构造 被引量:49
9
作者 劳东燕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90,共21页
当前我国死刑适用的主导思路存在严重缺陷。对刑法第48条第1款应采取以适用死缓为通例、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解读方式;该款前句是划定"死刑圈"的标准,后句是进一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对"罪行极其严重"... 当前我国死刑适用的主导思路存在严重缺陷。对刑法第48条第1款应采取以适用死缓为通例、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解读方式;该款前句是划定"死刑圈"的标准,后句是进一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对"罪行极其严重"应从行为刑法入手来界定,"罪行"的内容包括行为的主客观侧面,但不应包含人身危险性的内容;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理解则采取行为人刑法的视角,着眼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必要转换思路从正面界定"必须立即执行"。刑法第50条第2款的规范目的是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对该款规定的适用条件,应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来解读。适用死刑时有必要采取"普通死缓→死缓限制减刑→死刑立即执行"的思考顺序。在满足"死刑圈"标准的前提下,应以普通死缓为量刑基准,优先考虑其适用;是否适用死缓限制减刑或死刑立即执行,则进一步取决于对人身危险性的评估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适用 死缓 死缓限制减刑 死刑立即执行 指导案例
原文传递
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的异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林维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6,共4页
原本用以限制、减少死刑立即执行数量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标准的混乱、其内在包含的死刑性和无期徒刑性的冲突,反而使其在实践中走向异化,并且由于司法人员对其的误用,更加加深了这一趋势。对这一悖论进行... 原本用以限制、减少死刑立即执行数量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标准的混乱、其内在包含的死刑性和无期徒刑性的冲突,反而使其在实践中走向异化,并且由于司法人员对其的误用,更加加深了这一趋势。对这一悖论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 中国 刑法 无期徒刑性 死刑制度
下载PDF
死缓适用条件设置的四维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憬宏 刘树德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8,共8页
1997年刑法第48条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立法者为死缓适用设置的两个必要条件。从立法渊源来看,死缓条件的设置总体上体现了从严格到相对灵活、从具体到相对抽象的演变,从而为司法机关更好地贯彻死刑政策(特... 1997年刑法第48条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立法者为死缓适用设置的两个必要条件。从立法渊源来看,死缓条件的设置总体上体现了从严格到相对灵活、从具体到相对抽象的演变,从而为司法机关更好地贯彻死刑政策(特别是坚持少杀)留下较大的裁量空间。从政策依据来看,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死刑政策和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政策为死缓制度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在规范含义上,应从社会危害性(包括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两个方面来理解“罪行极其严重”。从相关实证资料看,死缓适用条件的掌握不太统一,亟待最高人民法院加强死刑适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缓适用 罪行极其严重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原文传递
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定位与溯及力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1,共11页
终身监禁是依附于死缓而存在的刑罚措施。《刑法修正案(九)》对终身监禁型死缓的引入,提升了死缓制度的层次性。死缓制度的内部由此呈现出从普通死缓过渡到限制减刑的死缓再到终身监禁型死缓的轻重程度不同的衔接。终身监禁型死缓不属... 终身监禁是依附于死缓而存在的刑罚措施。《刑法修正案(九)》对终身监禁型死缓的引入,提升了死缓制度的层次性。死缓制度的内部由此呈现出从普通死缓过渡到限制减刑的死缓再到终身监禁型死缓的轻重程度不同的衔接。终身监禁型死缓不属于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措施,其应当适用于不符合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判处普通死缓又不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犯有重特大贪污受贿罪的犯罪分子。终身监禁的溯及力问题实际上是终身监禁是否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措施问题的延伸。在原本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下,不应当承认终身监禁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监禁 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 替代措施 溯及力
原文传递
中国死刑之现状与走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钊作俊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5-48,58,共5页
死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业已废止死刑 ,但中国大陆尚且存置死刑 ,并且刑事立法中死刑罪名较多 ,重刑化倾向太浓 ,进而导致刑事司法中死刑适用的泛化。现阶段中国死刑之关键不是废... 死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业已废止死刑 ,但中国大陆尚且存置死刑 ,并且刑事立法中死刑罪名较多 ,重刑化倾向太浓 ,进而导致刑事司法中死刑适用的泛化。现阶段中国死刑之关键不是废止死刑 ,而是扩大死缓适用 ,以死缓替代死刑立即执行 ,以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 ,并借助于这一契机对死刑适用进行全面革新。中国之死刑 ,在立法上大有压缩之空间 ,在司法中尚需理性与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死刑 死缓
下载PDF
论我国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以中美死刑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京春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9-54,共6页
美国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诸多成功实践可资借鉴。在我国,刑事和解可以成为裁量死刑和死刑缓期执行的重要参考因素。应当适当延长死刑案件的诉讼期间,以利于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应当允许死缓执行过程中的刑事和解。
关键词 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 刑事和解 恢复性正义
下载PDF
论终身监禁制度入刑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祥 《中国应用法学》 2019年第3期17-31,共15页
虽然《刑法修正案(九)》所规定的终身监禁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之所以被入刑,是因为其重大意义受到了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在终身监禁制度已根植于我国刑法典并付诸实施的情况下,对其重大意义的充分讨论有利于深入挖掘其价值。终身... 虽然《刑法修正案(九)》所规定的终身监禁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之所以被入刑,是因为其重大意义受到了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在终身监禁制度已根植于我国刑法典并付诸实施的情况下,对其重大意义的充分讨论有利于深入挖掘其价值。终身监禁制度是基于强化死刑缓期执行的刑罚威慑力、加重“生刑”的立法意图而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入刑有利于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利于解决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内部的不同刑罚措施之间刑罚空当过大的问题,有利于限制死刑的适用。终身监禁的适用客观上替代了部分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监禁制度 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限制死刑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蕾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8,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便出现对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存废之争。在我国诉讼实践中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与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矛盾,和国外最典型的德国和日本的诉讼(不)停止执行模式相比,我国目前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还存在很多缺陷。...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便出现对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存废之争。在我国诉讼实践中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与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矛盾,和国外最典型的德国和日本的诉讼(不)停止执行模式相比,我国目前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还存在很多缺陷。我们应确立以诉讼停止执行为原则,不停止执行为例外的立法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停止执行 公定力 公共利益
下载PDF
死刑缓期执行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志斌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死刑缓期执行,是贯彻我国"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减少死刑发挥 了积极作用。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死刑缓期执行有关适用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一些认识误 区,因而,有必要对死刑缓执行的... 死刑缓期执行,是贯彻我国"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减少死刑发挥 了积极作用。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死刑缓期执行有关适用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一些认识误 区,因而,有必要对死刑缓执行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据此,笔者着重论述了死刑缓期执行的六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 刑法
下载PDF
议狱缓死:清代秋审中“久缓”现象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丽 孙祺祺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久缓"是清代秋审中一种独特的现象。较为复杂棘手的监候死刑案件,往往历经数次甚至十数次以上的秋审尚难定案论决,或情实数次未勾,或缓决数次未减,案犯监禁于囹圄较长时间,以等待下一轮秋审获得减等或赦宥。作为秋审程序的... "久缓"是清代秋审中一种独特的现象。较为复杂棘手的监候死刑案件,往往历经数次甚至十数次以上的秋审尚难定案论决,或情实数次未勾,或缓决数次未减,案犯监禁于囹圄较长时间,以等待下一轮秋审获得减等或赦宥。作为秋审程序的一种变通措施,"久缓"是"慎狱明刑"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化死入生"的律外救济渠道,也是死刑运用宽与严的平衡机制,体现了清代司法对"议狱缓死"慎杀理念的追求,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也有效控制了清代死刑实际执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秋审 久缓 议狱缓死 慎杀
原文传递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296份死刑复核裁定书为观察对象
19
作者 单奕铭 单碧霄 《刑法论丛》 2021年第2期130-156,共27页
通过对296份故意杀人罪名的死刑复核裁定书的分析表明,在具体的死刑适用上,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犯罪客观方面的因素比犯罪动机、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影响更大。通过死刑立即执行与... 通过对296份故意杀人罪名的死刑复核裁定书的分析表明,在具体的死刑适用上,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犯罪客观方面的因素比犯罪动机、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影响更大。通过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比较,犯罪导致的死亡人数对死刑结果有显著影响,而法定、酌定的从轻情节通常被综合考虑。部分案件中,对被害人家属的经济赔偿对死刑结果有影响。在政策层面,案件性质与被害人过错对死刑结果有影响。社会舆论、死刑民意是影响死刑结果的潜在因素。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问题,须从立法、司法两方面予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罪 死刑复核 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
原文传递
刑事犹豫制度研究
20
作者 董邦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9-35,共7页
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中的重要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犹豫制度发展缓慢,需要对其进行反思。重塑我国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文明发展的要求。需要从警察微罪处分、暂缓起诉、宣告犹豫、执行犹豫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犹豫制度... 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中的重要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犹豫制度发展缓慢,需要对其进行反思。重塑我国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文明发展的要求。需要从警察微罪处分、暂缓起诉、宣告犹豫、执行犹豫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犹豫制度进行合理构架,以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犹豫制度 微罪处分 暂缓起诉 宣告犹豫 执行犹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