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燕 崔社怀 +2 位作者 沈渝菊 周沪明 文仲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1-263,26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损伤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SP-B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标本及肺泡... 目的:分析急性肺损伤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SP-B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标本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的动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急性肺损伤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BALF中SP-A、SP-B含量显著降低,且血清中IL-6含量升高与BALF中SP-A、SP-B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急性肺损伤中IL-6分泌的升高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含量的降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炎症细胞因子IL-6可能通过影响SP-A、SP-B的表达产生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IL-6 肺表面活性蛋白-A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犬肺损伤程度的影响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B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毅 段蕴铀 +4 位作者 胡晓红 韩志海 张新红 芮萌 王宇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犬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程度的影响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B(SP-A、SP-B)的变化.方法 成年杂交犬24只,按单纯气胸、胸腔注入淡水及海水制备3种犬AU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TNF-α、...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犬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程度的影响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B(SP-A、SP-B)的变化.方法 成年杂交犬24只,按单纯气胸、胸腔注入淡水及海水制备3种犬AU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TNF-α、IL-6、肺组织及血清中SP-A、SP-B含量的变化,实验终点处死动物后行肺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P-B于肺内的表达.结果 海水浸泡组及淡水浸泡组均引起低氧血症,海水组缺氧程度比淡水组严重(P〈0.05).2个实验组动物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并且海水组重于淡水组.2个实验组BALF中SP-A、SP-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SP-A、SP-B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肺内SP-B阳性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减少,其灰度值明显弱于对照组,这种改变程度在海水组及淡水组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引起的肺损伤程度重于淡水浸泡和单纯气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浸泡 淡水浸泡 表面活性蛋白A 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大剂量氨溴索对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犬体内SP-A、SP-B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毅 邹曰坤 +2 位作者 蒋富强 张齐 刘于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溴索,CG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肺组织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致伤后6h后氨溴索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中SP-A、SP-B含量均较实验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氨溴索治疗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SP-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能诱导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ALI犬肺内SP-A、SP-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浸泡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 氨溴索
下载PDF
西格列汀通过上调TTF-1/SP-B通路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川 杜发旺 +6 位作者 姚宇 李丽 何高燕 王汉超 王勤 熊伟 朱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 探讨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状态下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 inhibitor,DPP4I)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组(DPP4I组)... 目的 探讨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状态下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 inhibitor,DPP4I)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组(DPP4I组)、内毒素组(LPS组)和LPS+DPP4I组,每组8只。采用气道内注射LPS建立小鼠ALI模型,72 h后获取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评分,采用Diff-Quik染色对肺泡灌洗液(alveolar larage fluid,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使用湿/干比(W/D)检测肺水肿程度,使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肺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B,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气道内注射LPS干预72 h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肺损伤评分增加,肺水肿指标W/D显著升高,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肺组织中TTF-1和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DPP4I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与LPS组相比,LPS+DPP4I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均明显更低,肺组织TTF-1和SP-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更高(P <0.05)。结论 在小鼠ALI模型中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能通过上调肺组织TTF-1促进SP-B分泌,减轻肺损伤和炎症反应水平,为DPP4I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与肺表面活性物质-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和平 郑跃杰 +5 位作者 农光民 刘萍 黄丽 马红玲 姜含芳 张建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protein,SP)-B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protein,SP)-B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患儿共67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无关的因呼吸道感染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02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SP—B全外显子和侧翼区高通量测序法对所有病例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SP—B基因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型均可检出3种,CC、CT及TT型,病例组所占比例分别为67.16%、25.37%、7.46%,对照组分别为56.86%、35.29%、7.84%,两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981,P=0.371);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9.85%,对照组为74.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288,P:0.256)。对照组SP-B基因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突变频率为43.14%(44/102),与人类基因组千人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平均值5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欧洲千人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53.88%、南亚千人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45.50%和美洲整体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41.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东亚千人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26.39%和非洲千人人群数据库基因突变频率8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B基因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外显子4(T131I)位点的基因突变频率与种族人群和地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 基因多态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b JL童
原文传递
高体积分数氧致慢性肺疾病新生鼠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表达及其对表面活性蛋白-B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冬梅 佟雅洁 薛辛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损伤状态下,肺组织内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方法新生鼠160只,依据吸氧体积分数(FiO2)分为4组:实验1组(FiO2=800 mL·L-1)、实验2组(FiO2=600 m... 目的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损伤状态下,肺组织内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方法新生鼠160只,依据吸氧体积分数(FiO2)分为4组:实验1组(FiO2=800 mL·L-1)、实验2组(FiO2=600 mL·L-1)、实验3组(FiO2=400 mL·L-1)、空气对照组(FiO2=210 mL.L-1)。每组分别于实验1d、3d、5d、7d、14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TAT3水平,反转录-PCR检测SP-B水平。结果高氧暴露使SP-B mRNA表达异常,实验1组1d、3d SP-BmRNA水平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实验1组5d、7d、14d SP-B mRNA水平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实验2组5d时SP-B mRNA水平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与空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肺组织STAT3蛋白的表达高氧刺激3 d明显增加,5d、7d差异更为显著(Pa<0.05)。实验组SP-B mRNA表达与STAT3呈明显正相关(r=0.892,P<0.001)。结论高氧肺损伤的早期伴随有信号转导酪氨酸蛋白激酶STAT3通路的激活发挥其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SP-B合成、分泌信号可能是STAT3途径转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分数氧 肺损伤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骆玲 王导新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14期865-867,共3页
在临床中,暴露在导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相同危险因素下,只有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且不同的个体预后不同。人们推断基因多态性在人类对ALI的易感性和预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不同的基因... 在临床中,暴露在导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相同危险因素下,只有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且不同的个体预后不同。人们推断基因多态性在人类对ALI的易感性和预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不同的基因多态性在人类对ALI的易感性和预后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TTF-1相关蛋白26磷酸化位点对人SP-B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柴新群 邓飞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TAP26)对人肺表面活性蛋白-B(hSP-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分别突变掉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S48,S66,T219和T167S168),并获得TAP26的4个相应突变体;通过体外细胞共转染和荧...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TAP26)对人肺表面活性蛋白-B(hSP-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分别突变掉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S48,S66,T219和T167S168),并获得TAP26的4个相应突变体;通过体外细胞共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分别检测上述4个突变体对hSP-B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TAP26比较,突变体质粒TAP26(T167S168→V167A168)、TAP26(S48→A48)和TAP26(T219→V219)分别与hSP-B基因启动子共转染后所测荧光素酶活性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当DNA浓度为400 ng的突变体质粒TAP26(S66→A66)与hSP-B基因启动子共转染后所测荧光素酶活性值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突变体质粒TAP26(S66→A66)不能促进hSP-B的表达,从而TAP26的S66蛋白激酶C(PKC)位点是TAP26移位到细胞核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相关蛋白26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基因调节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平 张建新 +3 位作者 巩建平 李兰芳 金普乐 丁翠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所致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变化及硫化氢(H2S)对PS的影响,探讨H2S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6组(n=8):空白对照组、LPS组、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LPS+PP...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所致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变化及硫化氢(H2S)对PS的影响,探讨H2S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6组(n=8):空白对照组、LPS组、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LPS+PPG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LPS组给予LPS,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和LPS+PPG组分别在给予LPS 3 h时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氢硫化钠(NaHS)或炔丙基甘氨酸(PPG)。各组均于给予生理盐水或LPS 6 h时电镜下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形态改变,检测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和总磷脂(TPL)含量、及肺组织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B、C(SP-A、B、C)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AEC-Ⅱ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BALF中TPL的含量、及肺组织中SP-A、B、C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BALF中TP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②与LPS组比较,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AEC-Ⅱ超微结构均有所恢复,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SP-A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LPS+NaHS中、高剂量组BALF中TPL含量明显增高,SP-BmRNA表达升高(P<0.05);LPS+NaHS高剂量组BALF中TP含量明显降低(P<0.05);LPS+NaHS各剂量组SP-C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③与LPS组比较,LPS+PPG组AEC-Ⅱ超微结构仍损伤严重,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BALF中TPL的含量、及肺组织中SP-A、B、C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BALF中T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PS降低是内毒素性ALI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H2S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S对PS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内含子4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玲霞 李文斌 +5 位作者 蔡保欢 袁文浩 刘伟 徐洪涛 潘睿 常立文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proteinB,SPB)内含子4基因多态性的改变。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proteinB,SPB)内含子4基因多态性的改变。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5例BPD患儿(BPD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以及克隆测序法行SP—B内含子4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并以无肺部疾病的99例患儿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等位基因[野生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插入等位基因和缺失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野生型、变异型(插入型和缺失型)]频率在2组间的差异。研究结果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D组与对照组野生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3%(75/90)和91.9%(18e/198),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7%(15/90,其中插入等位基因8例,缺失等位基因7例)和8.1%(16/198,其中插入等位基因8例,缺失等位基因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29)。BPD组基因型频率野生型为71.1%(32例),变异型为28.9%(13例,其中插入型7例,缺失型6例),对照组野生型为85.8%(85例),变异型为14.1%(共14例,插入型6例,缺失型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P=0.036)。结论BPD患儿SP—B内含子4基因变异发生率高,提示SP—B内含子4变异可能与BPD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内含子 多态现象 遗传
原文传递
人胎肺Ⅱ型肺泡细胞中表面蛋白-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轶 黄中新 覃莉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246-248,253,I002,共5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蛋白-B(SP-B)及其调控因子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泡Ⅱ型细胞发育过程的表达特征,探讨两者对于人胎肺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调控作用。方法取16-35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B和... 目的检测肺表面蛋白-B(SP-B)及其调控因子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泡Ⅱ型细胞发育过程的表达特征,探讨两者对于人胎肺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调控作用。方法取16-35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B和TTF-1的表达特征。结果,TTF-1在胎肺16周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内,随支气管树的发育分化,远端位置的反应总是较近端者强。SP-B蛋白于18周开始表达,定位于肺泡Ⅱ型细胞胞浆内,阳性反应细胞于早、中期表达丰富;由呼吸道近端逐渐往远端迁移,且强度不断增强。发育末期至成肺中,TTF-1和SP-B阳性反应均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TTF-1参与支气管树形态发生和肺泡的发育成熟,并调控肺泡Ⅱ型细胞中SP-B蛋白的分泌,起稳定肺泡直径的作用。因此,SP-B蛋白的分泌反映肺泡Ⅱ型细胞功能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细胞 部位胚胎学 胎肺 表面蛋白-b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胎儿肺Ⅱ型肺泡细胞发育中相关活性物质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轶 黄中新 +1 位作者 覃莉 夏潮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 探讨诸细胞因子对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调控作用。 方法 12~35周胎儿肺组 织共13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R、Ras p21蛋白、BMP 4、SP B和TTF 1的表达特征。 结果 FGFR率先在发育早期... 目的 探讨诸细胞因子对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调控作用。 方法 12~35周胎儿肺组 织共13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R、Ras p21蛋白、BMP 4、SP B和TTF 1的表达特征。 结果 FGFR率先在发育早期近端支气管上皮表达。Ras蛋白于16周在近端和远端的支气管上皮有较弱表达,18 周时与FGFR一样达到表达的高峰。随着FGFR表达的增强,BMP 4开始表达。发育后期,这三者均不表达。TTF 1 因子自16周起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内,远端支气管的反应总是较近端者强。SP B蛋白在18周胎儿肺Ⅱ型肺泡细胞 内出现,伴随着TTF 1的表达,其反应由呼吸道近端逐渐往远端迁移。发育末期至成肺中,TTF 1和SP B阳性反应 均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稳定表达。 结论 FGF 10、Ras蛋白和BMP 4对Ⅱ型肺泡细胞的作用,是通过细胞外间质的 途径促使Ⅱ型肺泡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和达到形态结构的成熟;而TTF 1因子和SP B的表达,则为Ⅱ型肺泡细胞在 胎肺发育晚期已逐渐达到功能成熟的标志,与胎儿一出生即具有自主呼吸的功能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RAS基因 骨形态发生蛋白-4 SP蛋白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胎儿肺
下载PDF
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8及表面活性蛋白B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继峰 庞登戈 王晓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及表面活性蛋白B(SPB)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30只,体重12-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正...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及表面活性蛋白B(SPB)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30只,体重12-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组)和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C组)。A组气管插管后保持自主呼吸;B组和C组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B组潮气量7ml/kg,C组潮气量25ml/kg行机械通气4h。机械通气结束,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检测三组肺泡灌洗液IL-8、IL-10及SPB的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匀浆IL-8、IL-10和SPB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见A、B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累计面积达50%,肺泡结构紊乱,肺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肺泡腔融合并有大量炎性细胞聚集。C组W/D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IL-8表达明显高于,SPB浓度明显低于A、B组(P〈0.01),三组肺泡灌洗液中IL-10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PB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 IL-8介导的肺部过度炎症反应及SPB下调是新生大鼠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新生儿 白细胞介素-8 表面活性蛋白b
下载PDF
地塞米松早期干预对犬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毅 段蕴铀 +1 位作者 韩志海 刘于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所致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杂交犬16只制备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只。治疗组于海水浸泡30 min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对照组静...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所致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杂交犬16只制备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只。治疗组于海水浸泡30 min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态观察伤后动脉血气指标(PaO2、PaO2/Fi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变化及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肺微血管通透性(ELI)变化。结果伤后4 h治疗组PaO2、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EVL-WI、EL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P-A、SP-B含量在BALF中高于对照组而在血清中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能改善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ALI犬的缺氧及减轻肺水肿,其机制可能为提高肺内SP-A、SP-B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浸泡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曾凌空 李文斌 +4 位作者 潘睿 单瑞艳 周玉荣 张佳 常立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症状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B-18A/C及SPB1580C/T多态性,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复习文献比较本研究汉族与其他种族人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2008至2010年NRDS组91例,对照组182名进入分析。①SPB-18A/C基因在NRDS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0%、40.7%和48.4%,对照组分别为6.6%、31.3%和62.1%;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1.3%vs22.3%)。②SPB1580C/T基因在NRDS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63.7%和45.1%,对照组分别为30.8%、6.6%和48.4%;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vs70.9%)。③本研究汉族人、美国人、巴西人和丹麦人SPB1580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79%、35%、41%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群等位基因C频率(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汉族人、巴西人、美国人和丹麦人SPB-18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31%、58%、57%和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汉族人群SPB-18A/C及SPB1580C/T基因多态性是NRDS的危险因素。不同种族人群SPB1580C/T和SPB-18A/C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易感性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卢维城 向伟 +6 位作者 吴明 郑旭 林静 陈兴月 魏海波 詹端 李春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及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RDS早产儿和未并发RDS的早产儿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及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RDS早产儿和未并发RDS的早产儿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SP-B-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个位点多态性与RDS的关系。结果 SP-B-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多态性,与未并发RDS的早产儿对照组比较,RDS患儿SP-B 1580C/T位点基因型以CC型明显增多,(χ2=12.26,P<0.01),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χ2=11.97,P<0.01),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RDS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26倍(OR=2.26,95%CI:1.42~3.60)。两组SP-B-18A/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B 1580位点C/T多态性与RDS有关,SP-B 1580C/T可能是RDS的易感基因,携带SP-B 1580位点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RDS的风险增加。SP-B-18A/C与RD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金凤 王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8-961,共4页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监测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常规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给...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监测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常规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PS治疗,气管内给药。结果:治疗组的氧合指数(OI)明显低于常规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氧暴露时间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可促进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蛋白b 新生儿
下载PDF
Surfactant Protein B 1580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瑞成 徐永健 张珍祥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3期216-218,238,共4页
Summary: Whether surfactant protein B (SP-B)-18A/C and 1580C/T polymorphism we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After genomi... Summary: Whether surfactant protein B (SP-B)-18A/C and 1580C/T polymorphism we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After 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from blood of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the genotypes of SP-B-18A/C and SP-B1580C/T polymorphism loci were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PCR-RFLP)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otypes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P-B1580C/T polymorphism locus between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C→T mutation rate (including TT homozygote and CT heterozygote) in COPD smokers was higher than in control smokers (57.9 % vs 41.7 %, χ2=4.93, P<0.05),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otypes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P-B1580-18A/C locus between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The allele frequency (29.1 %) of SP-B1580-18A/C locus is lower than T allele (70.9 %)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Mexican, in which, the A and T allele frequencies were 85 % and 15 %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SP-B1580 T allele wa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polymorphism of SP-B-18A/C locus maybe varied with r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urfactant protein b genetics polymorphism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曾凌空 李文斌 +5 位作者 潘睿 单瑞艳 刘汉楚 周玉荣 张佳 常立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18A/C和SPB1580C/T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7例BPD患儿及103例同胎龄无BPD早产儿的SPB-18及SPB1580...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18A/C和SPB1580C/T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7例BPD患儿及103例同胎龄无BPD早产儿的SPB-18及SPB1580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SPB-18及SPB1580基因型和基因分布的差异。结果 1.SPB-18A/C基因型在BPD组与对照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45.6%、40.4%和4.9%、31.1%、64.1%;A等位基因增加新生儿患BPD的风险:AC/CC与AA/CC的OR值分别为2.3(95%CI1.2~4.7,P=0.02)和4.7(95%CI1.4~16.2,P=0.01);2.SPB1580C/T基因型在对照组和BPD组TT、CT、TT分布分别为6.8%、45.6%、47.6%和12.3%、40.4%、47.4%,对照组和B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05)。结论中国武汉汉族人中SPB-18基因多态性是BPD的危险因素,基因型为AA者是BPD易感人群。SPB1580C/T基因多态性与BPD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易感性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ATⅢ、D-D、SP-B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雪芹 汪新体 +3 位作者 方侃 胡元 曾敏 彭旭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563-2566,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肺氧合功能、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和指数(OI)及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h、48h、72h,两组患儿OI及a/APO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P<0.05),且观察组OI及a/APO2表达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D-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D-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肺氧合功能及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肺炎 新生儿 血清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