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同位素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0
1
作者 张应华 仵彦卿 +1 位作者 温小虎 苏建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8-747,共10页
环境同位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在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体内相互转化的水循环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导致不同水体具有不同的同位素含量。利用不同水体同位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可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方式及转化量... 环境同位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在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体内相互转化的水循环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导致不同水体具有不同的同位素含量。利用不同水体同位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可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方式及转化量。介绍了环境同位素在大气降水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之间转化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水循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水循环 地下水 地表水 降水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变化的水土流失分异 被引量:43
2
作者 黄志霖 傅伯杰 陈利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11-18,26,共9页
为了确定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及降水参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黄土丘陵区坡耕地、草地的3个坡度 (10°,15°和20°)小区连续14年的径流、侵蚀观测数据,分析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模式和降水变化的水土流失分异。试验结果表... 为了确定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及降水参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黄土丘陵区坡耕地、草地的3个坡度 (10°,15°和20°)小区连续14年的径流、侵蚀观测数据,分析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模式和降水变化的水土流失分异。试验结果表明:1)坡耕地水土流失量随坡度的升高而增加,20°小区显著大于10°和15°小区;草坡地小区的年水土流失量也随坡度变化,不同坡度小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坡耕地与草地的水土流失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坡耕地年均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为草地的1.8倍和13.9倍,与草地比较,坡耕地明显地增加水土流失风险。3)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模数受年降水变化的影响效应不同。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受少数强降水控制,年径流量、侵蚀量与年降水量、产流降水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草地的年径流量、侵蚀量分别与年产流降水量、年降水量显著相关。4)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受降水量(P)、最大30min降水强度(I30)和综合降水指数(PI30)的显著影响,但各因素的决定系数不同,影响系数次序为PI30>I30>P。草地的径流与降水变量关系与坡耕地一致,但次侵蚀量仅与I30变化的显著性影响,而与P、PI30无显著性相关。草地的水土流失量受坡度差异以及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弱,表明草地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荒坡草地采取保护措施以促进植被、土壤的进展恢复。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化与坡度、降水变量的关系更为直接,通过降低坡度、休耕和免耕等耕作模式,减少土壤扰动和增加地面植被盖度,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降水量 坡度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被引量:56
3
作者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z1期1-5,共5页
The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shows a considerable similarity to the global change, though there still exist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warming,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 The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shows a considerable similarity to the global change, though there still exist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warming,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country as a whole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r the past 50 years and 100 years, with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globe. The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trends for the last 50 and 100 years was not significant, but since 1956 it has assumed a weak increasing trend.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main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have also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change. Th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in China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nd the sum of positive radiative forcings produced by greenhouse gases is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untry-wide climate warming for the past 100 years, especially for the past 50 years. The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the 21st century using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dicate that, in the future 20-100 years,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also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CLIMATE MODELS China
下载PDF
13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区域近40a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敏 江志红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逐日地面气温及降水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AR4)的13个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及多模式集合...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逐日地面气温及降水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AR4)的13个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中国近40 a(1961—2000年)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最新全球模式对中国地区地面气温年变化及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均较好,但在整个模拟区域地面气温模拟值系统性偏低,东部地区模拟效果好于中西部;对于降水,大部分模式能模拟出中国降水的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但模拟的区域性差别较大,多数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带北抬的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模拟雨带位置偏北。新一代全球模式能模拟出温度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对温度及降水的年际变率模拟能力较低。比较多种评估指标得出,模式集合对温度的模拟效果最好,模式UKMO-HadCM3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4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 地面气温 降水 模式评估
下载PDF
铜镍合金海水腐蚀的表面与界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林乐耘 刘少峰 +1 位作者 刘增才 徐杰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7-43,共7页
采用金相(OM)、俄歇(AES)、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实海暴露试样进行探测分析,揭示了表面膜缺陷(如碳膜)、晶界缺陷(晶界析出物)等加速该合金腐蚀进程的试验现象和内在根据,特别指出影响该... 采用金相(OM)、俄歇(AES)、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实海暴露试样进行探测分析,揭示了表面膜缺陷(如碳膜)、晶界缺陷(晶界析出物)等加速该合金腐蚀进程的试验现象和内在根据,特别指出影响该合金海水腐蚀产物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其中的沿晶扩散及应变诱生调幅分解与沿晶腐蚀、沿晶脆断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合金 海水腐蚀 表面膜 沿晶扩散 界面特征
下载PDF
施用不同氮肥对坡耕地径流中N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付伟章 史衍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76-1681,共6页
以山东省泰安东北部刘家庄村坡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多次天然降雨中农田养分的流失,研究施肥处理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地增大了农田径流中氮素浓度及流失量;在相同施肥量的实验条件下,与碳酸氢铵和普通尿素相比,... 以山东省泰安东北部刘家庄村坡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多次天然降雨中农田养分的流失,研究施肥处理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地增大了农田径流中氮素浓度及流失量;在相同施肥量的实验条件下,与碳酸氢铵和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有效地降低氮素流失15%~25%;70%左右的氮素流失发生在监测的前期.合理施肥、降低表土中速效氮养分含量是减少农田氮流失的关键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农田径流 氮素流失 控释尿素 降雨量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氢氧化物表面沉淀在石英浮选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淀佐 胡岳华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48-253,共6页
采用ζ-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石英表面ζ-电位和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吸附的活性组分。表面沉淀生成后,石英表面ζ-... 采用ζ-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石英表面ζ-电位和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吸附的活性组分。表面沉淀生成后,石英表面ζ-电位变正,变正的pH值CR2对应于表面沉淀生成的pH值(pH_s),随着pH值的增加,ζ-电位再次变负的pH值CR3对应于氢氧化物固体的PZC_e。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时,CR2≤pH≤CR3是金属离子起活化作用的有效pH范围。用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时,则是起抑制作用的有效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浮选 氢氧化物 表面 沉淀
下载PDF
论干旱区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强 王胜 曾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2-400,共9页
雾、露水(或霜)、土壤吸附水、蒸馏水、毛管抽吸水、植物吐水等陆面液态水分分量是表层土壤的重要水分来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贡献甚至超过了降水量,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在综合归纳以往陆面水分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 雾、露水(或霜)、土壤吸附水、蒸馏水、毛管抽吸水、植物吐水等陆面液态水分分量是表层土壤的重要水分来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贡献甚至超过了降水量,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在综合归纳以往陆面水分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来自大气的向下水分输送过程和来自土壤的向上水分输送过程,分析各种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的输送特征和形成机制,给出区分和判别各种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的依据,探讨陆面液态水分分量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参数和陆面蒸散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露水 土壤吸附水 毛管抽吸水 植物吐水 降水量 干旱区
原文传递
基于泰森多边形法的流域面平均雨量计算 被引量:23
9
作者 颜真梅 母国宏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西南山区代表性较强的重庆市蔡家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笋溪河流域为研究流域,基于Arc 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构建研究流域16个雨量站的泰森多边形,并利用16个雨量站2015年6月降雨量资料,采用不同方法对该控制断面以上流域... 以西南山区代表性较强的重庆市蔡家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笋溪河流域为研究流域,基于Arc 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构建研究流域16个雨量站的泰森多边形,并利用16个雨量站2015年6月降雨量资料,采用不同方法对该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平均降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Arc GIS和DEM构建泰森多边形计算面雨量较传统方法更简单。在雨量站分布较均匀且降水空间分布均匀的情况下,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和算术平均法计算的面雨量结果相差不大;当降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个别站点出现了强降水情况时,由于泰森多边形法以权重来考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采用该种方法计算结果精度更高更可靠;研究成果对西南山区流域(区域)面雨量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泰森多边形 面雨量 计算
下载PDF
FY2C/D卫星反演云特性参数与地面雨滴谱降水观测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蔡淼 周毓荃 朱彬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2008年4月11-12日一次北方层状云降水过程,将FY2C/D静止卫星反演的云参数和地面同时段的雨滴谱仪的观测资料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反演得到的一些特征云参数对地面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降水发生前,云系发展,云顶抬升,云顶温度和云... 针对2008年4月11-12日一次北方层状云降水过程,将FY2C/D静止卫星反演的云参数和地面同时段的雨滴谱仪的观测资料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反演得到的一些特征云参数对地面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降水发生前,云系发展,云顶抬升,云顶温度和云黑体亮温都降低,云光学厚度增大,云参数先于地面降水变化,两者大概相差2小时。其中,云光学厚度与地面降水量和降水粒子数关系密切,其相关性比云顶高度、云顶温度和云黑体亮温的相关性都好;一般地面降水强,光学厚度一定大,若云层光学厚度较小,即便云顶发展得很高,地面几乎无降水或降水较小,但云光学厚度大时,地面降水强度并不一定都大,可能降水粒子数浓度大,地面多降毛毛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参数 光学厚度 地面降水 相关性
下载PDF
201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劭 李多 +2 位作者 刘绿柳 王遵娅 尹宜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7-485,共9页
2016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偏高1.1℃,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海冰全年处于较低水平,格陵兰冰盖和南极海冰的消融程度明显增强;海洋温度升高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海... 2016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偏高1.1℃,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海冰全年处于较低水平,格陵兰冰盖和南极海冰的消融程度明显增强;海洋温度升高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环境变化。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全球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年初多地旱情持续发展,造成粮食和水资源危机;年内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寒流暴雪和热带气旋等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在世界各地造成了严重人口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201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中国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及美国高温热浪天气两个典型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致使西南低空急流作为水汽通道将低纬暖湿气流向长江流域输送,配合同期亚洲东北部的高空槽引导高纬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长江流域强降水事件频发、汛情严重;北美副热带高压在美国境内一段时期内的稳定停滞以及低纬水汽输送条件偏差,是7月美国中东部地区高温热浪天气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 降水量 厄尔尼诺 极端事件 天气气候 气象灾害
下载PDF
Impact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iron-and aluminum hydroxides on mechanisms of phosphat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被引量:15
12
作者 Stella Gypser Florian Hirsch +1 位作者 Anja M.Schleicher Dirk Fre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75-189,共15页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highly crystalline gibbsite, poorly crystalline 2-line-ferrihydrite and amorphous iron–aluminum–hydroxide...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highly crystalline gibbsite, poorly crystalline 2-line-ferrihydrite and amorphous iron–aluminum–hydroxide mixtures in the molar ratio 1:0, 10:1, 5:1, 1:1, 1:5, 1:10 and 0:1. The OH stretching vibrational bands were utilized to analyze changes in structural and surface OH groups during adsorption, because the position of characteristic P/O vibrational bands can shift depending on reaction conditions, pH or adsorbed phosphate content.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kinetics were studied at pH6 and different initial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to achieve varying phosphate coverage on the mineral surfaces. For gibbsite the formation of AlHPO4 and Al2HPO4 can be assumed, while for ferrihydrite, a FeHPO4 or Fe2PO4 complex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FePO4 with longer equilibration time were proposed.Fe2HPO4 or a Fe2PO4 surface complex was deduced for Fe-hydroxides, an AlH2PO4 surface complex was identified for Al-hydroxide, and both displayed either hydrogen bonds to neighboring hydroxyl groups or hydrogen bonds to outer-sphere complexes. Fe:Al-hydroxide mixtures with high Al ratios showed a low phosphate desorption rate, while ferrihydrite and the Fe:Al-hydroxide mixtures with high Fe ratios had almost negligible desorption rat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within the weakly associated amorphous FeO(OH) materials, FePO4 precipitated, which was bound by outer-sphere hydrogen bonds. With high Al ratios, desorption increased, which indicated weaker phosphate binding of both inner-sphere and outer-sphere complexes and hence, either no or minor quantities of precipitate. Ferrihydrite showed a more rigid structure and a lower extent of precipitation compared to amorphous Fe-hydr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ATE ADSORPTION DESORPTION surface complexation precipitation FT-IR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CMIP5模式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敖雪 翟晴飞 +5 位作者 崔妍 周晓宇 赵春雨 王涛 易雪 林蓉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8-306,312,共9页
利用CMIP5的多模式集合资料,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了不同情景下(RCP2.6、RCP4.5、RCP8.5)中国东北地区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3种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呈显著增长趋势,中期和末期增幅较明显,冬季增幅... 利用CMIP5的多模式集合资料,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了不同情景下(RCP2.6、RCP4.5、RCP8.5)中国东北地区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3种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呈显著增长趋势,中期和末期增幅较明显,冬季增幅高于其他季节,RCP8.5情景下气温增暖最为显著,RCP4.5次之,RCP2.6最小,随着年代的推移,气温和降水年较差逐渐减小;空间分布显示:3种排放情景下各个时期的增温分布形式基本一致,由南向北逐渐增大,辽宁南部增温幅度最小,最显著地区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不同情景下气温变化率的分布形势略有不同,但均呈显著增温趋势;3种排放情景下降水距平百分率均为增加趋势,呈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经向分布特征;不同情景下的降水变化率分布形势相似,呈南大北小特征,辽宁地区增长最为明显,黑龙江西部地区增长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东北地区 气温 降水 预估
下载PDF
含碳酸盐脉石氧化铜矿的酸浸动力学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爱祥 胡凯建 +2 位作者 王贻明 王少勇 徐恒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0-766,共7页
针对碳酸盐脉石对氧化铜矿酸浸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了温度、酸度、矿石粒径、液固质量比、振荡速度等因素对含碳酸盐脉石氧化铜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酸度、高液固质量比、小粒径和高振荡速度利于矿石的浸出,但碳酸盐脉... 针对碳酸盐脉石对氧化铜矿酸浸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了温度、酸度、矿石粒径、液固质量比、振荡速度等因素对含碳酸盐脉石氧化铜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酸度、高液固质量比、小粒径和高振荡速度利于矿石的浸出,但碳酸盐脉石使得酸耗增加.考虑浸出成本确定合理的浸出条件为温度303 K、酸度35 g·L^(-1)、矿石粒径0.074~0.125 mm、液固质量比3∶1以及振荡速度180 r·min^(-1),浸出180 min后铜浸出率达53.6%.对浸出前后矿石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酸盐脉石与酸反应后在矿石表面形成CaSO_4·2H_2O沉淀,覆盖在颗粒表面,限制了矿石颗粒孔裂隙的发育.基于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对浸出动力学进行分析,发现碳酸盐脉石反应生成的沉淀阻碍了浸出反应,固体产物层扩散为浸出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65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处理 氧化铜 碳酸盐 表面形貌 沉淀 浸出动力学
原文传递
201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劭 李多 +2 位作者 王遵娅 王国复 柯宗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42,共10页
2018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偏高0. 99℃,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高值。全球冰川总量连续31年减少,南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历史低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较常年显著偏高,海平面继续加速上升,海洋热... 2018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偏高0. 99℃,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高值。全球冰川总量连续31年减少,南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历史低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较常年显著偏高,海平面继续加速上升,海洋热含量创历史新高,海洋酸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年内,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北半球异常活跃的热带气旋季、欧洲夏季持续性高温干燥天气、印度西南部的特大洪灾、澳洲东部严重旱情、欧美多地的低温暴雪以及全球多地的森林大火和强对流天气,造成了严重的人口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本文系统性总结了201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印度近百年来最严重洪灾和美国东海岸爆发性低温雨雪冰冻两个典型气候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夏季南亚季风强度偏强、控制时间偏长,8月在南亚季风槽西部位置偏北、索马里越赤道急流偏强的共同作用下,南印度洋及阿拉伯海上空的水汽大量向印度地区输送,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引发了该地区近百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1月上旬,在耦合的急流结构、强烈的海洋温度梯度以及气旋外围气温偏高的共同作用下,冬季风暴格雷森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加强,造成美国东海岸出现气温骤降、强风暴雪等剧烈天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 降水量 极端事件 气象灾害
下载PDF
氧化铁对石英砂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自力 胡岳华 徐競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用反复沉淀法和加热蒸发法制备氧化铁/石英砂改性滤料,测定了其表面的铁含量、氧化铁膜的附着性能和比表面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表面形态,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氧化铁膜的物相分析。
关键词 氧化铁 石英砂 表面改性 反复沉淀法 加热蒸发法
下载PDF
2017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劭 王东阡 +2 位作者 尹宜舟 王国复 柯宗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564,共9页
2017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位列2016年之后,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全球冰冻圈持续萎缩,冬季北极最大海冰范围创历史新低,南极海冰范... 2017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位列2016年之后,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全球冰冻圈持续萎缩,冬季北极最大海冰范围创历史新低,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历史低位。全球海表面温度显著高于常年,海平面持续上升,海洋热含量创历史新高,海洋酸化的影响持续加剧。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异常活跃的北大西洋飓风、印度次大陆的季风洪水、东非部分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全球多地的暴雨洪涝、高温热浪、低温寒流和强对流天气,2017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年份。本文总结了2017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大西洋飓风季异常活跃和美国西海岸高温热浪天气两个典型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8月底至10月初,加勒比海和热带西大西洋海温偏高,对流活动旺盛,风速垂直切变偏小,为飓风的发展加强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加之北美副热带高压出现阶段性减弱,导致4个强飓风接连登陆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7月上旬,受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东伸,东北太平洋切断低压维持影响,北美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美国西南部地区,是当地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 降水量 极端事件 气象灾害
下载PDF
青海湖北岸天然草地小尺度地表径流与降水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宝文 陈晓光 +1 位作者 郑有飞 李英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4-1079,共6页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2008年3a观测的天然草地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及大气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特性、土壤水分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6%,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径流系数夏季...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2008年3a观测的天然草地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及大气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特性、土壤水分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6%,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径流系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不产生径流;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盛夏的7-8月,年水土流失量主要由大降水造成.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量与30min最大雨强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径流量与降水量和30min最大雨强的乘积也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量的大小更多地受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共同影响,地表径流与降水前0~20cm的土壤水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降水量 降水强度 青海湖北岸
下载PDF
深圳水库群表层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鑫璇 张鸿 +4 位作者 何龙 沈金灿 柴之芳 杨波 王艳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85-2090,共6页
为探究深圳市水库群表层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含量水平,应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2年11月及2013年1月采自深圳12个水库库区中心与取水口共25个位点表层水中14... 为探究深圳市水库群表层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含量水平,应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2年11月及2013年1月采自深圳12个水库库区中心与取水口共25个位点表层水中14种PFCs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氟己烷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PFHxS)及碳链≥11的长链PFCs均未检出,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e acid,PFOA)为主要单体,库区中心和取水口ΣPFCs未见显著性差异;强降水对水库表层水PFCs有稀释作用,同时也可输入PFOA;水库群表层水PFCs含量主要受其进水口位置、水源环境及水库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虽水温与ΣPFCs含量间也有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作用弱于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水库群 表层水 强降水 水源环境 水质参数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原文传递
初春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冬燕 邓学良 赵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9-586,共8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全国160个测站降水资料,分析了2~3月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升温幅度与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2~3月地表温度升温幅度的主空间分布型为边缘升温大、中心升温小,低海拔大、高海拔小。这种...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全国160个测站降水资料,分析了2~3月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升温幅度与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2~3月地表温度升温幅度的主空间分布型为边缘升温大、中心升温小,低海拔大、高海拔小。这种升温形势与长江中下游南部降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升温幅度大的年份,长江中下游南部降水较常年偏少;而升温幅度小的年份,长江中下游南部降水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升温弱年大气环流的形势和各种天气系统的配置为长江中下游南部降水提供了更有利的水汽、动力及热力条件,其中100 hPa南亚高压强度整体偏强并向东西方向伸展,500 hPa极涡增强偏东、贝加尔湖及鄂霍次克海之间大脊增强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是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长江中下游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