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生物分子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海明 钱凯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4-357,361,共5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以在天然状态下反映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新药分子-疾病靶蛋白等生物分子互作,如特异结合、解离、分子识别等动力学过程,为实时、动态获取生物分子互作信息,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以在天然状态下反映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新药分子-疾病靶蛋白等生物分子互作,如特异结合、解离、分子识别等动力学过程,为实时、动态获取生物分子互作信息,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阐述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相比于常规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传导、受体\配体垂钓、抗体\抗原识别、基于分子靶点特异性新药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全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互作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分子机理 生命科学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英才 袁一方 徐艳平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表面等离子体是在金属和电介质交界面上所形成的电荷层,在电磁波的激励下表面等离子体发生共振现象,影响电磁波的传播。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对化学和生物等量进行探测。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最... 表面等离子体是在金属和电介质交界面上所形成的电荷层,在电磁波的激励下表面等离子体发生共振现象,影响电磁波的传播。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对化学和生物等量进行探测。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由于具有体积小、准确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和可用于遥测等优点,SPR传感器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传感器 折射率 波导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和生物分析仪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晓萍 洪夏云 +2 位作者 詹舒越 黄子昊 庞凯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3-1159,共17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是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常用的分析手段和研究工具,与其相关的研究不计其数,发展日新月异。本研究小组从事SPR传感技术研究近十年,从初期的理论研究、仿真计算、传感器设计以及全自...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是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常用的分析手段和研究工具,与其相关的研究不计其数,发展日新月异。本研究小组从事SPR传感技术研究近十年,从初期的理论研究、仿真计算、传感器设计以及全自动SPR生物分析仪开发与应用研究,到目前的传感器性能提高、应用拓展,时刻关注着该项技术的最新动态。本文系统综述了SPR传感技术和生物分析仪的原理、结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SPR传感器的调制类型、耦合方式以及SPR成像传感器;介绍了结合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技术、改进金属膜系设计、优化数据处理算法等提高SPR生物分析仪性能的方法;阐述了SPR传感技术和生物分析仪的最新进展,包括SPR技术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的联用;列举了SPR生物分析仪在临床诊断、药物筛选、生物分子研究、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最后,分析了SPR生物分析仪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 微流控芯片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金属膜系
原文传递
用SPR生物传感器研究纤维蛋白原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5
4
作者 肖才德 隋森芳 +2 位作者 公衍道 张秀芳 赵南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5,共6页
材料表面对血浆蛋白的吸附特性 ,是研究和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依据。本文用自制的表面等离激元 (SPR)传感器 ,测量了金膜、磷脂DSPC膜、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Pellethane2 36 3 55D聚氨酯及有机玻璃膜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动... 材料表面对血浆蛋白的吸附特性 ,是研究和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依据。本文用自制的表面等离激元 (SPR)传感器 ,测量了金膜、磷脂DSPC膜、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Pellethane2 36 3 55D聚氨酯及有机玻璃膜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 ,在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为5mg/ml的相同条件下 ,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最低 ,饱和吸附浓度也最小 (表面浓度为 1ng/mm2 )。其次是裸金膜 (表面浓度为 3.5ng/mm2 ) ,再其次是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膜 (表面浓度为 3.8ng/mm2 )和Pellethane 2 36 3 55D聚氨酯 (表面浓度为 4 .3ng/mm2 ) ,吸附速度和吸附量最高的是有机玻璃膜 (表面浓度为 4 .5ng/mm2 )。结果表明 ,材料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动力学特性 ,与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密切相关。表面等离激元技术与本文采用的在金膜上铺展高分子材料的离心铺膜法和LB技术等样品制备技术相结合 ,为生物材料表面对蛋白质吸附特性的实时、动态、原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的方法 ,并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测试和评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生物传感器 表面吸附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金/钯复合膜氢敏传感器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建东 王晓萍 文泓桥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3-645,65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钯(Pd)/金(Au)复合膜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结构,与单一Pd膜氢敏传感器相比,具有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和响应度大等特点。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理论建立了Au/Pd复合膜氢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对Au/Pd复合膜氢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钯(Pd)/金(Au)复合膜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结构,与单一Pd膜氢敏传感器相比,具有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和响应度大等特点。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理论建立了Au/Pd复合膜氢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对Au/Pd复合膜氢敏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Au(2nm)/Pd(20nm)复合膜氢敏传感器所获得的最佳灵敏度比单一Pd(20nm)膜氢敏传感器提高了49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氢敏感 Au/Pd复合膜
原文传递
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婷 李腾飞 +4 位作者 秦玉昌 王静 赵祯 谷旭 佘永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获得了改善,促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该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技术、分析体系及其优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表面等离子共振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表面激元共振(SPR)传感器理论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国华 文可 牛文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共3页
在基于ATR方法的SPR传感器设计和制作的工作中,为了得到更加优化的性能,对其原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表面激元波和全反射消逝波的数学模型入手,得到了共振角的数学关系及几个结论,并以金膜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关键词 传感器 表面激元共振 表面激元波 衰减全反射 消逝波
下载PDF
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兽药残留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文林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31-35,12,共6页
 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分析生物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20世纪90年代已来,有几家实验室进行了应用该技术筛选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实时检测的特点,有...  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分析生物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20世纪90年代已来,有几家实验室进行了应用该技术筛选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实时检测的特点,有可能作为筛选方法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兽药残留检测。本文简要介绍了这种生物传感器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原理及检测某些兽药残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免疫生物传感器 动物组织 兽药残留检测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微微 陈宇春 +1 位作者 王菊英 马德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97,共3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目前在测定多氯联苯、酚类、农药、毒素和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质的方法的研究日益成熟。文章综述了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在分析环境污染物...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目前在测定多氯联苯、酚类、农药、毒素和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质的方法的研究日益成熟。文章综述了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在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SPR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环境污染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牟海维 王宏瑾 +1 位作者 王强 刘超 《光学仪器》 2011年第2期67-70,共4页
为了掌握影响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现象的因素,文中以薄膜光学理论为基础,利用Winspa11软件模拟研究Kretschman结构下,金膜厚度、待测介质折射率以及三棱镜类型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位变化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膜厚以及影响激发SP... 为了掌握影响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现象的因素,文中以薄膜光学理论为基础,利用Winspa11软件模拟研究Kretschman结构下,金膜厚度、待测介质折射率以及三棱镜类型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位变化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膜厚以及影响激发SPR现象的棱镜折射率和待测物质折射率随共振角度变化的规律,为SPR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反射率曲线 Krestchmann结构
下载PDF
药物筛选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翠 杨书程 +3 位作者 李民 刘培庆 陈缵光 张仁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4-1330,共7页
药物筛选是应用适当的筛选方法和筛选技术从海量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是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周期、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使新药研发能够持续进行的关键。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开发已成为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 药物筛选是应用适当的筛选方法和筛选技术从海量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是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周期、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使新药研发能够持续进行的关键。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开发已成为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就近年来发展的药物筛选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 高通量筛选 高内涵筛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液体折射率测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俞世钢 《光学仪器》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精确测定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做了归纳和分类,并对几种主要测定方法做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尤其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的新型光纤传感系统的...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精确测定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做了归纳和分类,并对几种主要测定方法做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尤其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的新型光纤传感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液体折射率测定等方面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 干涉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 光纤
下载PDF
SPR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颖娜 常丽萍 郭淑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6,共5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是一项新兴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可实现在线检测等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保护、食品工业等直接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诸多领域。首先介绍了SPR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工...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是一项新兴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可实现在线检测等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保护、食品工业等直接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诸多领域。首先介绍了SPR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工作原理,然后综述了SPR传感器的结构和分类,具体包括棱镜耦合式SPR传感器、集成光波导耦合式SPR传感器、光纤SPR传感器和光栅耦合式SPR传感器的结构,着重描述了SPR传感器的最新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分布式SPR传感器、光纤SERS传感器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棱镜 光波导 光栅
下载PDF
SPR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佳 周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超速离心、荧光法相比,具有实时检测、无需标记、耗样量少等特点。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药物残留,...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超速离心、荧光法相比,具有实时检测、无需标记、耗样量少等特点。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药物残留,疾病诊断以及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传感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SPR免疫竞争法研究小分子吗啡与其抗体间作用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受惠 崔小强 +2 位作者 杨帆 倪永年 杨秀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70-1774,共5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 SPR)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本文采用溶液竞争法 ,测定了小分子吗啡与其抗体作用的结合常数 K1,并计算了吗啡抗体与吗啡化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K2 .证明了多抗对抗原的亲和力较单抗大 ,并表明...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 SPR)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本文采用溶液竞争法 ,测定了小分子吗啡与其抗体作用的结合常数 K1,并计算了吗啡抗体与吗啡化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K2 .证明了多抗对抗原的亲和力较单抗大 ,并表明大分子蛋白质的存在对抗体与待测物的结合有阻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动力学 吗啡 溶液竞争法 免疫分析 抗体 止痛剂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一种新型化学检测方法的原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世康 汪鹏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近年来,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现象、由于在金属纳米材料研究以及在作为灵敏检测不同化学和生化物种信号的报告器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形成机制,特别对如何利用本方法作为... 近年来,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现象、由于在金属纳米材料研究以及在作为灵敏检测不同化学和生化物种信号的报告器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形成机制,特别对如何利用本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种检测报告器的有关问题做了较系统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金属纳米材料 化学物种检测 倏逝波
下载PDF
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守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采用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将带巯基头的35S启动子寡聚核苷酸探针修饰到镀金的Biacore芯片表面,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DNA生物传感检测系统。研... 采用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将带巯基头的35S启动子寡聚核苷酸探针修饰到镀金的Biacore芯片表面,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DNA生物传感检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表面等离子共振DNA传感器能够成功地用于转基因玉米PCR扩增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DNA生物传感 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AM) 转基因玉米 BIACORE XTM
下载PDF
帽状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桂娜 满石清 +1 位作者 刘应亮 孟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38-1742,共5页
采用真空热蒸发法在自组装的单层阵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沉积银膜制备了帽状银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对其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吡啶-(2-偶氮-4)间苯二酚... 采用真空热蒸发法在自组装的单层阵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沉积银膜制备了帽状银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对其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吡啶-(2-偶氮-4)间苯二酚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该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增强因子高达2.88×106。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制备的帽状银纳米粒子是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帽 表面等离子共振 吡啶-(2-偶氮-4)间苯二酚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发光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兵 祁宁 张克勤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5-1625,共11页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是一类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纳米材料。与有机荧光染料、量子点等发光材料相比,UCNPs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光稳定性强、荧光寿命长、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光谱带窄和光穿透深度大等诸多优点,在生物成像...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是一类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纳米材料。与有机荧光染料、量子点等发光材料相比,UCNPs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光稳定性强、荧光寿命长、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光谱带窄和光穿透深度大等诸多优点,在生物成像、传感器、激光器、光动力疗法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UCNPs激活离子的吸收截面太小,导致其发光效率偏低,限制了UCNPs的进一步应用。因而如何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增强上转换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SPR增强上转换发光的三种机制,随后重点介绍了化学法和物理法这两种SPR-UCNPs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及其在太阳能电池、生物成像、生物检测、光热治疗和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了SPR增强上转换发光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上转换 荧光增强
原文传递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晓艳 张洪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 lasm 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它具有实时监控、无需标记、耗样量极少等特点,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残留检验、临床...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 lasm 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它具有实时监控、无需标记、耗样量极少等特点,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残留检验、临床疾病诊断以及畜牧养殖业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作者对近几年国内和国际上SPR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 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