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影响近地面臭氧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蔡彦枫 王体健 +1 位作者 谢旻 韩永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通过对2008年4月2~7日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以及两个站点空气质量(O3、NOx、PM10)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O3和PM1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相关。利用一个光化学箱模式对该个例中大气颗粒物影响近地面臭氧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大气颗... 通过对2008年4月2~7日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以及两个站点空气质量(O3、NOx、PM10)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O3和PM1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相关。利用一个光化学箱模式对该个例中大气颗粒物影响近地面臭氧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升高使得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加20%~40%,导致NO2和O3近地面光解率下降20%~30%,OH和HO2自由基浓度分别减少20%~50%,造成O3净生成率下降30%~40%。研究表明,颗粒物对光化学过程的抑制造成了大气氧化能力的降低,是近地面臭氧浓度减少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光解率 近地面臭氧
下载PDF
我国地面O_3、NO_x、SO_2背景值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颜鹏 李兴生 +6 位作者 罗超 徐晓斌 向荣彪 丁国安 汤洁 王木林 于晓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61,共9页
从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龙凤山、临安大气污染监测站和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对O3、NOx及SO2首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观测.初步分析表明:3站地面O3的平均浓度、月际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因地理环境、海拔高度和... 从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龙凤山、临安大气污染监测站和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对O3、NOx及SO2首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观测.初步分析表明:3站地面O3的平均浓度、月际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因地理环境、海拔高度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平均地面O3浓度,龙凤山为34.8×10-9,临安为39.1×10-9,瓦里关山为49.3×10-9.龙凤山和临安的月平均地面O3浓度分布较复杂,在6~7月和12月~1月较低,10月底~11月初较高.而在瓦里关山,月平均地面O3浓度变化较平稳,6月份最大,12月最小.龙凤山和临安地面O3平均日变化量较大,下午浓度最高,清晨最小;而瓦里关山地面O3平均日变化较小,上午浓度略低;NOx和SO2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在龙凤山、临安和瓦里关山,3站的总平均浓度分别为2.7×10-9(NOx)和0.7×10-9(SO2),8.1×10-9(NOx)和16.1×10-9(SO2),0.04×10-9(NO2)和0.15×10-9(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值 地面 臭氧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空气污染
下载PDF
临安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关盈 樊曙先 +2 位作者 汤洁 金赛花 孟昭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利用2003年11月─2004年11月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面臭氧浓度全年总体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及浓度频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φ(O3)全年平均值为32.41×10-9,其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14... 利用2003年11月─2004年11月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面臭氧浓度全年总体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及浓度频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φ(O3)全年平均值为32.41×10-9,其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14:00左右达到最大值,约04:00出现最小值.φ(O3)月均值在春末夏初达到最大值,在12月─次年2月出现最小值.φ(O3)各月的平均振幅在夏季达到最大,说明临安本底站夏季臭氧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除冬季外,其他季节该地区近地面φ(O3)均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1996)二级标准的情况,全年超标率为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臭氧 临安 本底浓度 光化学反应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广州地面O_3浓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雪梅 韩志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8,共8页
根据大量T106观测资料,统计出东亚地区影响广州天气的两大环流型,一类是偏西气流,另一类是偏东南气流,并在这两类天气类型环流型下利用Eta模式和中-β气象预报模式对广州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影响广州地区的局地环流主要有三类:辐合气... 根据大量T106观测资料,统计出东亚地区影响广州天气的两大环流型,一类是偏西气流,另一类是偏东南气流,并在这两类天气类型环流型下利用Eta模式和中-β气象预报模式对广州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影响广州地区的局地环流主要有三类:辐合气流型、辐散气流型和热岛型。选择典型的局地环流气象场作为高分辨化学模式的输入场,模拟得到不同气象条件下广州地区地面O3浓度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辐散型流场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低,热岛环流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高。分析了两个监测站(市中心和清洁区)地面O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市中心还是清洁区O3浓度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呈现出规律性的日变化趋势;而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在相位上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环流 天气类型 地面O3浓度
下载PDF
Surface Ozone Monitoring and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被引量:1
5
作者 Lingen Bian Lei Ye +3 位作者 Minghu Ding Zhiqiu Gao Xiangdong Zheng Russell C. Schnell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background surface O3 concentrations and seasonal changes observed at the Zhongshan Station (69°22'2''S, 76°21'49''E;18.5 m), east Antarctica from 2008 to 2013 are presented. Irre... The background surface O3 concentrations and seasonal changes observed at the Zhongshan Station (69°22'2''S, 76°21'49''E;18.5 m), east Antarctica from 2008 to 2013 are presented. Irrespective of wind direction, surface O3 concentrations distribute evenly after the removal of polluted air from station operations, accounting for 1.1% of the data. These O3 exhibit the expected lowest in summer, with a peak in winter. The daily range of average O3 in all four seasons is small. The monthly mean O3 i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stations in Antarctica, with seasonal CO2 amplitudes in the order of 15 ppb to 35 ppb. Surface O3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UVB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50 and 0.57 under the 0.01 significance test.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O3 concentration during polar nights was 1 - 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polar days. Thus, the chemical effect of the aurora lights was the dominant cause of ozone destruction, showing that surface O3 observed in Antarctica has a small interferenc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atmosphere as it moves from the north through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A ZHONGSHAN STATION surface ozon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Clean Areas of China and Its Possible Impact on Crop Yields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兴生 何耑士 +1 位作者 房秀梅 周秀骥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From August 1994 to July 1995,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were measured in the clean area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eriod of crop growth, hourly mean ozone concentration, ozone concentration averaged in s... From August 1994 to July 1995,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were measured in the clean area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eriod of crop growth, hourly mean ozone concentration, ozone concentration averaged in seven hours of daytime and accumulated ozone concentration in long period have approached or overpassed the harmful level in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standard of U. S. A. and Can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n area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 Crop yield
下载PDF
海宁市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秦亚兰 何斌 +3 位作者 李可 凌佳瑶 朱情逸 丁晓敏 《科技通报》 2021年第2期7-13,共7页
基于2015-2018年逐小时的臭氧(O3)浓度、逐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数据,分析了海宁市近地面O3浓度、超标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气象资料初步讨论了气象因素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宁市O3污染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最重、夏季、秋季次之... 基于2015-2018年逐小时的臭氧(O3)浓度、逐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数据,分析了海宁市近地面O3浓度、超标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气象资料初步讨论了气象因素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宁市O3污染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最重、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轻,主要污染时段是3~10月;2015-2018年O3浓度和各级超标日数总体上呈现出不明显地下降趋势,其中春、秋季保持平稳,夏季下降不明显,冬季下降趋势明显;(2)O3浓度呈现"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最低浓度出现在06时左右,最高浓度出现在14时前后,主要超标时段是12时~17时;(3)O3浓度与气温、日照时数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则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较高的气温、较长的日照对于高O3浓度的出现具有正作用,而较高的相对湿度、较大的风速均不利于高浓度O3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超标率 气象因素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合肥和邢台近地面臭氧浓度日变化个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锦超 刘东 +3 位作者 王珍珠 谢晨波 徐继伟 王英俭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7-33,共7页
近地面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有显著危害.对合肥和邢台两地近地面臭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2003~2004年期间合肥地区臭氧浓度日变化呈现较明显的早、中、晚"三峰型"结构;2016年5~6月观测期间邢台臭氧日变... 近地面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有显著危害.对合肥和邢台两地近地面臭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2003~2004年期间合肥地区臭氧浓度日变化呈现较明显的早、中、晚"三峰型"结构;2016年5~6月观测期间邢台臭氧日变化主要呈现早、中"双峰"型结构。合肥臭氧观测站周围被树木环绕、水库包围,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引发的光化学反应不容忽视;陆地和水面之间形成的湖陆风下沉气流是形成早晚次峰的主要原因。邢台属于复合型污染地区,臭氧浓度分析应综合考虑污染源、臭氧前体物成分、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合肥地区数据研究表明,强太阳辐射、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有利于臭氧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臭氧浓度 气象因素 臭氧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