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s of a Surface Runoff Model with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for VIC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正辉 苏凤阁 +3 位作者 曾庆存 郭裕福 梁旭 郝振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Surface runoff is mainly generated by two mechanisms, infiltration excess (Horton) runoff and saturation excess (Dunne) runoff;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runoff is mainly generated by two mechanisms, infiltration excess (Horton) runoff and saturation excess (Dunne) runoff;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topography, and rainfall will result in different surfac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For a large area (e.g., a model grid size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r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hes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are commonly present at different portions of a grid cell simultaneously. Missing one of the two major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and failing to consider spatial soil variability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under/over estimation of surface runoff which can directly introduce large errors in soil moisture states over each model grid cell. Therefore, proper modeling of surface runoff is essential to a reasonable representation of feedbacks in a land-atmosphere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urface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with the Philip infiltration formulation that dynamically represents both the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within a model grid cell. The parameteriz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soil heterogeneity on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The new parameterization is implemented into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hydrologically based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 land surface model and tested over one watershed in Pennsylvania, USA and over the Shiguanhe Basin in the Huaihe Watershed i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arameteriz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artitioning the water budget between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moisture in the atmosphere-land coupling system, and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n larg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s and land-atmospheric interactions. 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the Horton runoff mechanism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subgrid-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ton runoff Dunne runoff subgrid-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soil heterogeneity land surface model hydrologic model soil moisture
下载PDF
基于涡动相关仪验证的SEBS模型对黑河中游地表蒸散发的估算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雪娇 周剑 +2 位作者 李妍 潘晓多 周彦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8-1547,共10页
在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收获主要依靠灌溉保证,灌溉绿洲的蒸散发(ET)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通过遥感估算区域灌溉绿洲的ET对于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极其重要,利用M ODIS/Terra影像,基于物理过程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SEBS),结合... 在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收获主要依靠灌溉保证,灌溉绿洲的蒸散发(ET)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通过遥感估算区域灌溉绿洲的ET对于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极其重要,利用M ODIS/Terra影像,基于物理过程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SEBS),结合WRF模式输出的气候驱动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来估算黑河中游地区的地表通量和日蒸散发(ETdaily).估算的ET用不同下垫面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EBS模型估算的不同下垫面的ETdaily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R2=0.96,P<0.001),在灌溉绿洲估算的ETdaily比实测值偏高,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绿洲土壤水分胁迫是影响ET的主要因素.模型估算绿洲作物生长期间的ETdaily和实测的ETdaily平均相对误差为12.5%,精度在观测的能量不闭合误差以内且精度比戈壁和沙漠地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蒸散发 地表通量 空间异质性 黑河中游
下载PDF
储层岩石表面接触角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曙光 刘景龙 邓颖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指出 ,储层岩石表面粗糙、非均质性及高的能量 ,使我们难以用接触角来量度它的润湿性质。由于储层岩石孔隙结构不符合毛管束模型 ,使得 L aplace公式仅在表现接触角趋近于 0°或 180°时可用于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储层岩... 本文指出 ,储层岩石表面粗糙、非均质性及高的能量 ,使我们难以用接触角来量度它的润湿性质。由于储层岩石孔隙结构不符合毛管束模型 ,使得 L aplace公式仅在表现接触角趋近于 0°或 180°时可用于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储层岩石的孔径分布。好在由于储层岩石表面粗糙使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一极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接触角 表面粗糙 表面非均质性 表面能 分形几何 储层岩石 孔径分布
下载PDF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dynamic over several different surfaces and its effects on modeling fluxes 被引量:14
4
作者 ZHOU Yanlian, SUN Xiaomin, ZHU Zhilin, ZHANG Renhua, TIAN Jing, LIU Yunfen, GUAN Dexin & YUAN Guofu Key Laboratory of Ecosystem Network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S2期262-272,共11页
Roughness length and zero-plane displacement over three typical surfaces were calculated iteratively by least-square method, which are Y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agriculture surfaces,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 Roughness length and zero-plane displacement over three typical surfaces were calculated iteratively by least-square method, which are Y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agriculture surfaces,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complex and undulant surfaces,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forest surfaces. On the basis of roughness length dynamic, the effects of roughness length dynamic on fluxes were analyzed with SEBS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changes with veget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vegetation height, LAI), wind speed, friction velocity and some other factors. In Yucheng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over the fetch of flux tower changes with vegetation height and LAI obviously, that is, with the increase of LAI, roughness length increases to the peak valu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In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LAI changes slightly,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ghness length and LAI is not obvious.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of Yucheng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changes slightly with wind direction, whil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of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changes obviously with wind direction. The reason for that is the terrain in Yucheng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is relatively flat, while in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the terrain is very undulant and heterogene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wind speed,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of Y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changes slightly, while it decreases obviously in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Roughness length dynamic takes great effects on fluxes calculation, and the effects are analyzed by SEBS model. By comparing 1 day averaged roughness length in Y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and 5 day averaged roughness length of Qianyanzhou and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with roughness length parameter chosen by the model, the effects of roughness 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FLUX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DYNAMIC spatial heterogeneity Yuch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Changbai Mountains Experimental Station.
原文传递
遥感数据时空尺度对地理要素时空变化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万昌君 吴小丹 林兴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4-1077,共14页
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对于了解和掌握地表的规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地面站点观测、实地调查等传统方式获取数据,对地理要素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该类方法往往表现的是"点尺度"观测,不能在大尺度情况下准... 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对于了解和掌握地表的规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地面站点观测、实地调查等传统方式获取数据,对地理要素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该类方法往往表现的是"点尺度"观测,不能在大尺度情况下准确地反映地表的时空变化信息。遥感卫星能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得空间连续的对地"面尺度"观测数据,然而其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使其获取的地表信息仍十分有限。同时地表的空间异质性和个别地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使得利用遥感数据对地理要素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时,时空变化分析结果会随观测尺度而发生改变。本文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方面综述遥感数据时空尺度对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产生的影响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减小时空尺度对结果不确定性影响的现行方法。可以通过多源遥感协同观测和反演、尺度转换、空间建模等方法减小空间尺度引起的不确定性;通过联合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方法减小时间尺度引起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观测地理要素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尺度 时空变化 地理要素 地表异质性 遥感 多源数据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渗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娜 蒋宇静 +1 位作者 程远方 刘日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9-1668,1680,共11页
准确地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构建了模拟真实岩体裂隙网络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模型试样,进行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渗流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 准确地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构建了模拟真实岩体裂隙网络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三维粗糙裂隙网络模型试样,进行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渗流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性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流流速的增加,模型中因惯性效应引起的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试样进出口之间水压差与流量的关系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转折点对应的临界水力梯度范围为0.015~0.195。三维裂隙网络非线性流动特性可以采用Forchheimer方程表征,其中由惯性力引起的压降与总压降的比值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当水力梯度接近1.0时,惯性力引起的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高达68.5%。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模型的整体连通性,而裂隙开度的非均匀性进一步使得流体在连通裂隙中将选择渗透性较大、阻力较小的通道优先流动,导致裂隙网络中主要流动区域面积与裂隙总面积比小于41%。裂隙表面粗糙性会降低三维裂隙网络模型的渗透性,且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渗透性降低幅度越大,但裂隙开度的增加会削弱裂隙表面粗糙性对其渗透性的影响。提出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化表征岩体复杂三维裂隙网络渗流特性提供了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网络 3D打印 渗流 表面粗糙性 开度非均匀性
下载PDF
单轴拉伸作用下层状岩石表面裂纹的形成模式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包春燕 唐春安 +2 位作者 唐世斌 蔡明 于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4-482,共9页
层状岩石的表面裂纹发端于表面自由边界,而后向着层与层之间的交界面扩展,最后止于交界面或沿着交界面继续扩展。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表面裂纹扩展现象的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再现微裂纹从萌生、扩展、贯通、成核、填充到饱和的全过程... 层状岩石的表面裂纹发端于表面自由边界,而后向着层与层之间的交界面扩展,最后止于交界面或沿着交界面继续扩展。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表面裂纹扩展现象的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再现微裂纹从萌生、扩展、贯通、成核、填充到饱和的全过程,以及层间剥离现象。首先以表面预制裂纹的模型为例,对其进行单轴拉伸加载,发现不同预制裂纹间距的情况下两裂纹间的应力分布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到新裂纹的产生模式,即裂纹是插入到表层(与已有裂纹平行),还是不再有新裂纹插入(裂纹饱和),而是产生层间剥离,或已有裂纹向下扩展,导致模型破坏。其次,对比分析模型均质和非均质情况下不同裂纹间距时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非均质材料情况下产生相同间距的裂纹所需的荷载较均质材料情况下更小,裂纹饱和对应的裂纹间距与层厚比值的临界值基本一致。最后,提取等间距裂纹形成过程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截面应力,通过分析其应力转化机制,解释裂纹饱和现象的力学机制。数值计算得到的应变与裂纹间距之间的关系拟合结果良好。研究结果还表明:产生层间开裂的裂纹间距比没有层间开裂的裂纹间距大。通过对层间的应力传递过程随着裂纹间距变化规律的探讨,研究此过程的应力传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表面裂纹 材料非均质 裂纹扩展过程 数值模拟 层状材料
下载PDF
天然棉纤维表面超微结构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超微结构的表面粗糙度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禄山 高培基 +1 位作者 时东霞 张玉忠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天然棉纤维为异质性生物大分子,其超分子结构复杂.通过对棉纤维细胞壁横切面的微观分析,发现其结构单元主要是微纤丝,异质性棉纤维超分子结构主要是微纤丝聚集排列方式的变化造成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棉纤维表面立体结构的直接观... 天然棉纤维为异质性生物大分子,其超分子结构复杂.通过对棉纤维细胞壁横切面的微观分析,发现其结构单元主要是微纤丝,异质性棉纤维超分子结构主要是微纤丝聚集排列方式的变化造成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棉纤维表面立体结构的直接观察分析也进一步确证微纤丝聚集排列方式的多样性.AFM获得的结构图像是三维立体的,其起伏变化的指标———表面粗糙度,能够定量地表征棉纤维表面超微结构(微纤丝交叉区与平行区)及其降解过程中的变化程度.对比X光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跟踪棉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AFM对表面超微结构的分析能够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具体结构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解决异质性的纤维素超分子结构与酶解效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丝 超微结构 表面粗糙度 异质性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莉 张青峰 +2 位作者 赵龙山 王健 吴发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65-2373,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尺度下(2 cm×2 cm)地表糙度在侵蚀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和定量化描述地表糙度与土壤侵蚀的相互耦合关系奠定基础,并为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耕作... 【目的】探讨微尺度下(2 cm×2 cm)地表糙度在侵蚀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和定量化描述地表糙度与土壤侵蚀的相互耦合关系奠定基础,并为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4种常见的农业耕作措施: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直线坡(对照)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地表糙度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维数方法对地表糙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基本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在整体上的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弱的空间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均表现出中等以上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自相关尺度范围为2.02—3.82 m。由空间结构特征引起的异质性占总异质性的比例较大。分形维数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具有良好的分形性质,其分形维数介于1.59和1.91之间;随坡度的增大,各坡面地表糙度的空间分布趋向复杂,空间异质性增强;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坡面的空间异质性在小尺度范围内依次增强,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结论】造成地表糙度空间异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为耕作和坡度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特征。地表糙度的空间配置格局在小尺度范围上由人为耕作和坡度、在大尺度范围上由降雨及其侵蚀过程所控制。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地表糙度与侵蚀的相互耦合关系奠定基础,并为黄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坡耕地 地表糙度 空间异质性 半变异函数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地表粗糙度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秋颖 秦富仓 +2 位作者 李龙 杨振奇 张若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2,共7页
地表粗糙度是影响地表侵蚀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自然降雨过程中砒砂岩区地表粗糙度的空间异质性,对其探索土壤侵蚀响应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裸露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 地表粗糙度是影响地表侵蚀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自然降雨过程中砒砂岩区地表粗糙度的空间异质性,对其探索土壤侵蚀响应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裸露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坡面尺度次降雨过程下的地表粗糙度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在次降雨过程中表现出中等变异性;地表粗糙度在次降雨过程中都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地表粗糙度的增加量或者减少量在坡面下坡的数值变化较为明显,说明坡面的变化是坡顶被冲刷,坡底被填充;砂粒和粉粒含量均在坡下减小,而黏粒含量增大,地表粗糙度在坡下数值变化较明显,因此,地表粗糙度的变化随着土壤黏粒的变化而变化;降雨前后土壤黏粒与地表粗糙度表现出正相关,雨后的相关性更强烈,粉粒与其关系不显著,砂粒与其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区 地表粗糙度 空间异质性 土壤粒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基于噪声的面波群速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宫猛 李红谊 +2 位作者 徐小明 李信富 贾晋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通过收集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76个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1—12月三分量的连续噪声数据,利用噪声面波层析成像的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面波群速度分布特征。首先采用多重滤波方法提取了1 000多条台站对5~50 s的三分量面波群速度频散... 通过收集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76个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1—12月三分量的连续噪声数据,利用噪声面波层析成像的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面波群速度分布特征。首先采用多重滤波方法提取了1 000多条台站对5~50 s的三分量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然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0.2°×0.2°的网格,利用O ccam方法反演了瑞利波(R-R)和勒夫波(T-T)的群速度分布。反演得到的群速度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和构造特征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清晰地揭示了地壳内部的横向速度变化。层析成像的结果显示在短周期(8~20 s)内,拥有较厚的沉积层的四川盆地表现为明显的低速特征,而青藏高原东部则表现为较高的群速度分布特征;随着周期的增加(>20 s),群速度的分布特征呈现出与短周期相反的特性,青藏高原东部下方的速度远远低于四川盆地,这可能与青藏高原东部中、下地壳低速层相关联,同时也意味着研究区域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群速度分布图上,龙门山不仅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形和构造分界带,同时也对应着高群速度与低群速度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面波 群速度分布特性 地壳构造 横向不均匀性
下载PDF
半无限介质内异质体方位探测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柴华友 卢应发 +1 位作者 李祺 刘明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异质体对波散射,分析了散射波对表面波相速度影响,结果表明:由相速度曲线扰动难以有效确定异质体方位。在表面波场中,散射波能量相对较小,不易辨别,以振源为中心,在测线上对称布置一组测点,通过两侧测点质点响...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异质体对波散射,分析了散射波对表面波相速度影响,结果表明:由相速度曲线扰动难以有效确定异质体方位。在表面波场中,散射波能量相对较小,不易辨别,以振源为中心,在测线上对称布置一组测点,通过两侧测点质点响应曲线比较,得到表面散射波场。在表面散射波场中,散射瑞利波是主要的,由散射瑞利波走时随测点位置变化可判断地下异质体的方位。最后,给出地下异质体方位测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 散射波 地下异质体 相速度 频散曲线
下载PDF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孢粉相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进功 徐金鲤 +1 位作者 冯晓萍 邓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9,共7页
选自长江口F2—F5站位的4个表层沉积物及其粒度分级(1~8Φ)样品,经过孢粉相和热解检测,探讨有机质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命运。未分级样品的孢粉相主要由木质组织、丝炭和黑团块组成,显示陆地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巨大。样品分级后,孢粉相... 选自长江口F2—F5站位的4个表层沉积物及其粒度分级(1~8Φ)样品,经过孢粉相和热解检测,探讨有机质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命运。未分级样品的孢粉相主要由木质组织、丝炭和黑团块组成,显示陆地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巨大。样品分级后,孢粉相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细粒的8Φ中无定形为主,其他粒级(2~7Φ)中主要由结构有机质组成。细粒的8Φ中具有高HI、高S2和低Tmax值的特点,表明来源于水生生物;而其他粒级(2~7Φ)有机质显示了高等植物来源和充分氧化降解的特性。在远离河口的F4和F5站位,细粒的8Φ中无定形有机质对TOC贡献约近70%;在河口附近F2和F3站位,粗粒的(2~7Φ)中颗粒有机质聚集,TOC分配比较均衡。细粒的8Φ中无定形有机质,受粘土矿物的保护可有效抵御微生物及氧化降解,能迅速地絮凝和沉降,缩短了从生物圈、水圈到岩石圈的进程,致使碳循环周期延长;而粗粒的(2~7Φ)中陆地输入的颗粒有机质,已历经充分的氧化降解,可以长期保存在沉积物中,碳循环周期最长。因此,关注沉积物中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碳循环周期的影响,这可能是开启未知碳汇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孢粉相 有机质差异 碳循环
下载PDF
Quasi-two-dimensional strong liquid-like dynamics of surface atoms in metallic glasses
14
作者 Bing Wang Xuanqiao Gao +1 位作者 Rui Su Pengfei Gu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2-109,共8页
The fast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metallic glasses(MG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mal history between atomic simula... The fast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metallic glasses(MG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mal history between atomic simulation models and laboratory-made samples, the atomic-scale behaviors of the fast surface dynamics of MGs in experiments remain uncertain. Herein, we prepared model MG films with notable variations in thermal stability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efficient annealing protocol, and investigated their atomic-scale dynamics systematically. We found that the dynamics of surface atoms remain invariant, whereas the difference in dynamical heterogeneity between surface and interior regions incr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rmal stability. Thi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ore pronounced correlation between atomic activation energy spectra and depth from the surface in samples with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In addition, dynamic anisotropy appears for surface atoms, and their transverse dynamics are faster than normal components, which can also be interpreted by activation energy spectra. Our result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strong liquid-like atomic dynamics confined to the surface of laboratory-made MGs, illuminat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surface engineering design, such as cold joining by ultrasonic vibrations and superlattic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glasses thermal stability invariant surface dynamics potential energy landscape dynamic anisotropy and heterogeneity
原文传递
广州及附近地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空间分异的景观效应探析
15
作者 黄爱琳 尹小玲 +3 位作者 王园园 朱建喜 邓丽明 林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一直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迁移是一种连贯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能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景观视角,对广州及周边5个区域的地表水进行采样,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数据,...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一直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迁移是一种连贯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能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景观视角,对广州及周边5个区域的地表水进行采样,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数据,分析各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分布特征,并以各采样点为中心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缓冲区分析,计算各缓冲区内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RDA)定量研究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与地形因子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异程度与高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越高,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高,而与坡度、坡向无明显相关关系。②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越高,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低,反之景观连接度越好,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越高。③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多数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相关性在缓冲区空间尺度达到4000 m以上时才最显著,且在4000 m缓冲区中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的解释度最高。若通过景观规划对区域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进行有效管控,景观格局调控的空间尺度应该在4000 m以上才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稀土元素 地形 景观格局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温缩等间距表面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包春燕 唐春安 +1 位作者 唐世斌 蔡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9-557,共9页
低温表面裂缝广泛存在于各种脆性材料和各个领域中,成为工程隐患或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性能,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机制,考虑到材料细观层次上的非均质性,采用数值模拟对双层模型在上层整体均匀降温和上层表面低温随时间向下传递收... 低温表面裂缝广泛存在于各种脆性材料和各个领域中,成为工程隐患或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性能,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机制,考虑到材料细观层次上的非均质性,采用数值模拟对双层模型在上层整体均匀降温和上层表面低温随时间向下传递收缩2种条件下模型的温度应力分布、裂纹扩展过程及其机制进行研究。首先以预制裂纹且上层整体均匀降温为例,研究两相邻裂纹间的应力状态,发现两裂纹的中间位置应力最大,且随着裂纹间距的减小,水平应力x?由拉应力不断减小并逐渐变为压应力,其裂纹饱和对应的裂纹间距(S)与层厚(h)比值的临界值cr(S/t)约为3.0。其次,利用未预制裂纹的双层模型,分别对上层整体均匀降温至-40℃和上层表面降温到-35℃并向下温度传导(温度冲击)2种降温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裂纹的形成模式存在相同之处:首条裂纹插入到模型上层中间,新生裂纹相继插入到两已有裂纹或者已有裂纹与端部中间附近,直至裂纹饱和;而不同之处在于,整体降温形成的裂纹不但会由表及里扩展,也会在上层中间萌生;而温度冲击形成的裂纹只会由表及里扩展,并且裂纹总数更多。研究结果再现了降温收缩条件下微裂纹萌生、扩展和饱和3个阶段以及温度冲击条件下模型中热传导的过程,通过2种温度加载条件的对比,提出采用温度传导效果更好的材料加快温度传递,有助于减少路面结构产生的表面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温度收缩 表面裂纹 等间距裂纹 材料非均质
原文传递
高管特征、吸收能力构建与创新绩效——基于高管特征差异程度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皑 康鹏胜 陶向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吸收能力的构建一直是战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华南地区电制造行业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团队异质性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高管团队异质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企业吸收能力构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吸收能力的构建战略... 吸收能力的构建一直是战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华南地区电制造行业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团队异质性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高管团队异质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企业吸收能力构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吸收能力的构建战略会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的约束,当高管团队特征表层差异较大时,吸收能力的构建效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将会受到抑制,而高管团队特征深层次差异较大时,吸收能力的构建效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将会受到强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当企业在实施吸收能力构建战略的时候,高表层异质性团队应当吸纳或内部提拔新的高管团队成员以保证战略的实施效果,高深层异质性团队应当对现有高管团队履行的角色进行细化和创新,以提升战略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特征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浅层差异 深层差异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建军 林西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朱建军林西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常州213016)关键词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分形维,化学不均匀性1996-10-28收稿,1997-03-10修回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回国留学服...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朱建军林西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常州213016)关键词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分形维,化学不均匀性1996-10-28收稿,1997-03-10修回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回国留学服务中心资助项目本院九五届毕业生于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 活性表面 分形维 化学不均匀性
下载PDF
西南地区破碎地表空间异质性刻画与空间尺度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雅君 周伟 马明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2-809,共8页
尺度效应是定量遥感领域的经典且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地表异质性的判断和明确对地表真实性检验和场站优化布设问题的前置工作。并且地表异质性的判断和计算,一般是通过一景低分辨率待检验产品与同步获取的地面测量结果或者高分辨率产品进... 尺度效应是定量遥感领域的经典且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地表异质性的判断和明确对地表真实性检验和场站优化布设问题的前置工作。并且地表异质性的判断和计算,一般是通过一景低分辨率待检验产品与同步获取的地面测量结果或者高分辨率产品进行尺度转换实现间接表达。然而,由于待检低分辨率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之间几乎很难做到完全同步。那么如何在缺乏同步产品的基础上,仅利用高分辨率产品去刻画地表异质性,是为下一步对空间异质性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该问题使用优于0.2 m空间分辨率的无人机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得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通过三次卷积升尺度算法计算获取了0.2—30 m共39个不同空间分辨率结果,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LC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数据,结合地理探测器对1 km×1 km图幅内的空间异质性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地形破碎的喀斯特槽谷区,其空间异质性评价值q的阈值存在差异,但总体上q值都随着空间分辨率的提高(30—0.2 m)由震荡趋于平稳;Mann-Kendall突变检测发现,柑橘研究所和虎头村的空间异质性突变点和q值震荡曲线的稳点阈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真实性检验 NDVI UAV 空间异质性 地理探测器 Mann-Kendall突变检测
原文传递
A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for Regional Average Runoff over Heterogeneous Land Surface Under Climatic Rainfall Forcing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晶淼 丁裕国 +1 位作者 周秀骥 李云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The mean instantaneous runoff rate over a mesoscale reg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idue between the areal mean precipitation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infiltrated into surface soil layer.A rainfall probability densit... The mean instantaneous runoff rate over a mesoscale reg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idue between the areal mean precipitation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infiltrated into surface soil layer.A rainfal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 derived from rainfall data in 1996 is used,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athematic description and empirical expression of rain water infiltration physics,in order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soil infiltra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A statistical-dynamic scheme of regional mean surface runoff is constructed.The runoff rate can be view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an precipitation and infiltration on a regional basis,and the averaged infiltration can be treated independently over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areas.For the physics of land surface water cycle,infiltration is caused by a source of wat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underlying surface.After rainfall,with part of the water transported into the soil surface layer,runoff occurs just due to the surplus from the water trapped by vegetation cover and soil infiltration.Hence,the key in calculating surface runoff lies dominantly in the estimation of water amount required for surface-layer soil.Thus,the expression for soil water flux is utilized to derive a formula for the infiltration.Similarly,from the PDF for soil moisture and precipitation,a formula of sub-grid regional mean runoff rate is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heterogeneous soil water content and climatic rainfall forcing in 1996 as well as precipitation and soil data over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also done to indentify affecting factors.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gives the runoff rates highly close to those from the Mosaic method,thereby demonstrating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tatistical-dynamic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mean runoff surface heterogeneity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tmospheric rainfall forc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