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需理论视角下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锦华 李雪强 +1 位作者 李涵 周博 《工程管理学报》 2019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应对装配式建筑市场失灵现象,推动其发展与应用,可通过政策激励有效增加市场发展内动力。基于经济学供需理论,分析了政策激励的必要性: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客观存在、不同主体目标冲突及产品外部性分配不均等。激励方式包括供给端激励... 为应对装配式建筑市场失灵现象,推动其发展与应用,可通过政策激励有效增加市场发展内动力。基于经济学供需理论,分析了政策激励的必要性: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客观存在、不同主体目标冲突及产品外部性分配不均等。激励方式包括供给端激励和需求端激励,两种方式既表现出一致性又各具特殊性。分析城市房价、收入水平和购房者年龄结构等对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并提出关于装配式建筑政策激励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理论 装配式建筑 供给端激励 需求端激励
下载PDF
“供给激励”还是“需求干预”?——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晓东 高扬 刘莉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7,共7页
供给激励"和"需求干预"是公共政策的两种基本途径。前者通过激励机构提供服务,后者则通过影响个人的选择行为而提高服务效率。美国联邦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面对公众不断上涨的学前教育需求,在供给激励屡次失败后,采取政... 供给激励"和"需求干预"是公共政策的两种基本途径。前者通过激励机构提供服务,后者则通过影响个人的选择行为而提高服务效率。美国联邦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面对公众不断上涨的学前教育需求,在供给激励屡次失败后,采取政策妥协态度,以干预家庭需求的方式,进行了多种政策工具的创新。本文综述了这段历史,并对其中的政策工具进行了解释,得出两个主要的结论:(1)善良的愿望并不能自动达到高效地满足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过于简单的实施战略,会带来低效率的弊病,并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2)尊重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努力进行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开放,学会妥协以实现多种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 政策工具 学前教育 供给激励 需求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