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ashan orocline, central China: Insights from the superposed folds in the eastern Dabashan foreland 被引量:14
1
作者 Wei Shi Jianhua Li +1 位作者 Mi Tian Guoli W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29-741,共13页
The Dabashan orocline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Yangtze block,central China.Previous studies have defined the orthogonal superposed folds growing in its central-western segment thereby conf... The Dabashan orocline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Yangtze block,central China.Previous studies have defined the orthogonal superposed folds growing in its central-western segment thereby confirming its two-stag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Geological mapping has revealed that more types of superposed folds have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orocline,which probably provides more clues for probing the structure and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Dabashan orocline.In this paper,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structural measurements and analyses of deformation,we have identified three groups of folds with different trends (e.g.NW-,NE-and nearly E-trending folds) and three types of structural patterns of superposed folds in the eastern Dabashan foreland (e.g.syn-axial,oblique,and conjunctional superposed folds).In combination with geochronological data,we propose that the synaxial superposed folds are due to two stages of ~N-S shortening in the west and north of the Shennongjia massif,and that oblique superposed folds have been resulted from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NW-and NE-trending folds onto the early ~ E-W folds in the east of the Shennongjia massif in th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The conjunctional folds are composed of the NW-and NE-trending folds,corresponding to the regional-scale dual-orocline in the eastern Sichuan as a result of the south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Dabashan foreland during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coeval with the northwe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Xuefengshan foreland.Integr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belt shows that the Dabashan orocline is a combined deformation belt primarily experiencing a twostag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in Mesozoic,initiation of the Dabashan orocline as a foreland basin along the front of the Qinling orogen in late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due to collisional orogeny,and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he Dabashan orocline owing to the southwe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Qinling orogen during late Jura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bashan foreland belt superposed folds OROCLINE Paleo-stress field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Late Jurassic
下载PDF
黔西南地区叠加褶皱及其对金矿成矿的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德超 刘家铎 +3 位作者 刘显凡 阳正熙 张成江 李佑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0,共5页
黔西南地区燕山—喜山运动期间发生过4期褶皱,它们通过跨褶、移褶、限褶、重褶、弯转、加强等方式叠加,在区内形成穹—盆构造,蛇形褶皱、环状褶皱等复杂的露头干涉型式。叠加褶皱对金矿田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多数矿田不仅受叠加褶皱形... 黔西南地区燕山—喜山运动期间发生过4期褶皱,它们通过跨褶、移褶、限褶、重褶、弯转、加强等方式叠加,在区内形成穹—盆构造,蛇形褶皱、环状褶皱等复杂的露头干涉型式。叠加褶皱对金矿田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多数矿田不仅受叠加褶皱形成的穹隆控制,而且大致按15~20km的等间距排列。本区叠加褶皱的深入研究,对基础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等均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地区 金矿田 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 叠加褶皱
下载PDF
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令占 田洋 +2 位作者 涂兵 曾波夫 谢国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0-503,共14页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构造变形 古应力 齐岳山高陡背斜带 利川地区 鄂西
下载PDF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召齐 朱光 +3 位作者 张必龙 陈印 魏鑫 张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1-379,共19页
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1期北西—南... 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1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第2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和第3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结合相关的地质现象,认为在这3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的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和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由此表明,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形成顺序为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巴山褶皱带 川东隔档式褶皱带 湘鄂西隔槽褶皱带 构造应力场 断层擦痕矢量分析 叠加褶皱
下载PDF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叠加褶皱及工程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德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首至下游可能渗漏路径上的挡水墙,岩溶管道式渗漏不会发生。区内第3期褶皱的首次厘定及研究,对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库首渗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构造 叠加褶皱 金沙江 溪洛渡水电站 水库渗漏
下载PDF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区褶皱分期及其对岩石地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德军 吴山 吴德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60-65,共6页
根据褶皱构造的分类、分期原则,首次将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区褶皱划分为3期:第1期为印支造山期主褶皱;第2期为印支期后层内流变褶皱,第3期为燕山期—喜山期叠加褶皱。这3期褶皱在类型、规模和特征上各具特色,晚期褶皱对早期褶皱还存在叠... 根据褶皱构造的分类、分期原则,首次将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区褶皱划分为3期:第1期为印支造山期主褶皱;第2期为印支期后层内流变褶皱,第3期为燕山期—喜山期叠加褶皱。这3期褶皱在类型、规模和特征上各具特色,晚期褶皱对早期褶皱还存在叠加关系,从而对本区构造格局的形成以及地层岩石的展布、形态和厚度变化等方面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印支期主褶皱在宏观上控制了坝区地层岩石的总体分布,第二期和第三期褶皱造成坝区岩层厚度、形态、岩性组合的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水电站 褶皱分期 层内流变褶皱 叠加褶皱 岩石地层
下载PDF
莫尔道嘎地区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覆盖—半覆盖区的构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忠义 王召林 刘海鹏 《矿产勘查》 2015年第3期268-275,共8页
莫尔道嘎地区位于额尔古纳地块的中北部,属构造面貌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叠加变形区。通过多种方法获取了点上的构造(褶皱)要素、信息资料,构建了褶皱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几何学解释,开展了(褶皱)构造剖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工作。在浅变质的新... 莫尔道嘎地区位于额尔古纳地块的中北部,属构造面貌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叠加变形区。通过多种方法获取了点上的构造(褶皱)要素、信息资料,构建了褶皱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几何学解释,开展了(褶皱)构造剖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工作。在浅变质的新元古代佳疙瘩组中厘定出3组褶皱构造。第一组(近东西向)褶皱(F1)为露头尺度的同斜紧闭剪切小b型褶皱;第二组(北北西向)褶皱(F2)成紧密线状纵弯褶皱,构成一系列区域上的复式向斜和复式背斜构造;第三组(北东东—北西西向)纵弯褶皱(F3)为中常—开阔褶皱。区域上,第三组褶皱(F3)大角度斜跨在第二组褶皱(F2)之上,形成几何学上类似Ramsy的两类叠加,表明区域构造背景已由前中生代的多块体的碰撞、拼贴环境转换为中新生代板内变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道嘎 叠加褶皱 构造解析 构造剖面 劈理 构造意义
下载PDF
朝鲜平南盆地叠加褶皱构造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金炳成 刘永江 +1 位作者 卞昌男 朴明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745,共9页
对于朝鲜平南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倒转褶皱,过去一般认为是直立褶皱的次级从属褶皱。通过对平南盆地内倒转褶皱发育区详细的地质调查,结合煤炭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地质及钻探资料,提出平南盆地内叠加褶皱的主要识别标志为:地质平面图上呈... 对于朝鲜平南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倒转褶皱,过去一般认为是直立褶皱的次级从属褶皱。通过对平南盆地内倒转褶皱发育区详细的地质调查,结合煤炭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地质及钻探资料,提出平南盆地内叠加褶皱的主要识别标志为:地质平面图上呈现不同类型的两组褶皱脊线的交叉;倒转褶皱的轴面被直立褶皱改造弯曲;直立褶皱的两翼发育的倒转褶皱表现为两组牵引褶皱。查明了平南盆地存在3个阶段的褶皱构造:第一阶段为东西向的倒转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第二阶段褶皱为东西向的直立褶皱,形成于早燕山期;第三阶段褶皱为北北东向的直立褶皱,形成于晚燕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南盆地 沉积盖层 叠加褶皱 倒转褶皱
下载PDF
西秦岭泥盆纪西汉水群、三叠纪隆务河群叠加褶皱的存在证据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伯祥 梁国冰 《甘肃地质》 2017年第2期38-43,共6页
在西秦岭泥盆纪、三叠纪地层中普遍存在着叠加褶皱,由于覆盖和两期褶皱的近共轴特征,使得这种叠加褶皱的识别和填绘长期未能得到合理解决。多期面理的识别和空间关系、小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统计,为叠加褶皱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地质体平... 在西秦岭泥盆纪、三叠纪地层中普遍存在着叠加褶皱,由于覆盖和两期褶皱的近共轴特征,使得这种叠加褶皱的识别和填绘长期未能得到合理解决。多期面理的识别和空间关系、小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统计,为叠加褶皱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地质体平面形态的透镜化和走向弯曲,是两期叠加褶皱干涉图象的平面特征。有效解析叠加褶皱,合理建立构造模型,不仅对区域构造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在指导地质填图工作的进行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西秦岭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泥盆纪西汉水群和三叠纪隆务河群,以浅变质和砂板岩夹灰岩的沉积建造为特点,地质填图中厚度巨大的假象是叠加褶皱构造叠置所成,是构造复合的结果。多期面理关系的研究和小褶皱枢纽产状的统计分析,认为有两期近共轴、小角度的褶皱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西汉水群 隆务河群 西秦岭
原文传递
新疆若羌县中坡山地区褶皱基底叠加褶皱构造解析
10
作者 吴德超 王道永 +1 位作者 邓江红 肖渊甫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8-472,共5页
新疆北山西段中坡山地区褶皱基底中元古界白湖群中普遍存在新月形、蘑菇形及线形紧闭褶皱,构造解析表明它们是由叠加褶皱形成的复杂露头干涉形式。区内第一期褶皱为NNW向、轴面东倾的同斜—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为NEE向紧闭直立-倒转背... 新疆北山西段中坡山地区褶皱基底中元古界白湖群中普遍存在新月形、蘑菇形及线形紧闭褶皱,构造解析表明它们是由叠加褶皱形成的复杂露头干涉形式。区内第一期褶皱为NNW向、轴面东倾的同斜—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为NEE向紧闭直立-倒转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背形背斜及向形向斜。该区叠加褶皱的形成与中元古代初始裂谷闭合及华力西晚期克拉通裂谷闭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叠加褶皱 褶皱基底 新疆若羌县
下载PDF
广义纵弯褶皱叠加机制、类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思清 魏显贵 刘援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2-66,共5页
早期褶皱的迁移机制和迁移型叠加类型的发现扩大了对广义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认识。广义叠加机制有多种,其中包括迁移和位移,褶皱变缓和展平,岩层变陡和变缓等。广义叠加类型中除基本类型外还有限制型、展平残留型、叠加挠曲、... 早期褶皱的迁移机制和迁移型叠加类型的发现扩大了对广义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认识。广义叠加机制有多种,其中包括迁移和位移,褶皱变缓和展平,岩层变陡和变缓等。广义叠加类型中除基本类型外还有限制型、展平残留型、叠加挠曲、共轴重褶等。本文将用几个地质实例予以说明。此外还将讨论叠加褶皱层应变和小构造的多成因和应用问题,其中包括斜纵弯应变和褶皱变缓展平引起的应变和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弯叠加褶皱 迁移机制和类型 叠加挠曲 共轴纵弯重褶皱 轴面滑动叠加褶皱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矿区中生代叠加褶皱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志军 单业华 +2 位作者 梁新权 张小琼 倪永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共12页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个世代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褶皱(轴面走向NW-NNW向)形态较为紧闭,为斜卧褶皱;晚期褶皱(轴面走向为NE-NEE向)形态较为宽缓,为直立倾伏褶皱。结合大区域褶皱构造线的分析,提出华南地区横跨型叠加褶皱的早期褶皱应为近南北向,晚期褶皱为近东西向。基于矿区内多期变形构造的交切关系、石英脉辉钼矿年龄数据以及区域相关地质事件分析,这两组褶皱构造反映了大宝山矿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陆内两次变形事件:NW-NNW向褶皱是印支早期华南板块内部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NE-NEE向褶皱是燕山早期华南板块陆内部变形作用的结果。大宝山矿区叠加褶皱变形研究不仅为研究华南大陆叠加褶皱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矿的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陆内变形 干涉类型 构造演化 大宝山
下载PDF
Z字型叠加褶皱
13
作者 代建全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东秦岭前寒武系变质岩中,发育了许多Z字型叠加褶皱。它们是由近直立的片麻岩和长英质脉形成的。不同于兰姆赛分类中的叠加褶皱。本文主要讨论它的形成条件、形态特征和叠加样式。
关键词 叠加 褶皱 叠加 样式 东秦岭
下载PDF
大巴山西北缘叠加褶皱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忠义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3-936,共14页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两期构造运动及其两期褶皱变形,确定地壳浅层发育的纵弯褶皱机制,在三维几何形态研究基础上,特别是根据同褶皱层间滑动线理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及其相互配置关系,基于叠加褶皱力学作用方式和变形干涉图像将区内叠加褶皱划分为3类10种基本样式。研究表明晚侏罗世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近垂直地跨过晚三叠世近东西—北东向褶皱(F1),是大巴山地区最主要的定型构造,构成大巴山晚侏罗纪弧形前陆褶皱山系主体;而北西向褶皱(F3)与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在其中—西部以小的角度相交,总体具非共轴的旋转应变特征,并主要表现为并置或重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干涉类型 纵弯褶皱 层滑线理 变形机制 晚侏罗纪 大巴山
下载PDF
叠加褶皱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龙 施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455-468,共14页
叠加褶皱作为地壳构造变形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对于确定多期变形和构造运动期次,探讨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内外生矿床的空间分布、形成与变形特征均有重要研究意义。在回顾叠加褶皱研究历史与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叠... 叠加褶皱作为地壳构造变形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对于确定多期变形和构造运动期次,探讨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内外生矿床的空间分布、形成与变形特征均有重要研究意义。在回顾叠加褶皱研究历史与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叠加褶皱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出叠加褶皱主要有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及剪切褶皱作用3种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的叠加褶皱,剖析了其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叠加褶皱研究的难点与可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构造样式 构造应力场 成因机制 构造模拟
下载PDF
评述几种构造图及其在煤田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16
作者 易改危 林松青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运用三维空间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小构造,尝试通过反映有小构造内容的几种主要构造图的剖析,阐明了在煤矿区研究小构造的具体方法细节与研究意义。
关键词 构造图 煤田构造 构造研究 意义
下载PDF
岳西菖蒲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构造地层序列与叠加褶皱型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存超 汤加富 高天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以大别造山带南部菖蒲地区为解剖区,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分析,建立了包括浅变质岩层、超高压变质岩片在内的构造地层序列—岩片组合。对其组成特征、界面性质、形成时代、变形序列等,进行了较系统阐明,并对叠加褶皱型式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构造地层序列 岩片组合 叠加褶皱
下载PDF
内蒙古大梁道班地区叠加褶皱构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何凡 姜振宁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6年第2期71-78,共8页
内蒙古大梁道班地区位于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和西拉木伦断裂带之间,区内广泛发育大面积浅变质岩和火山岩。该地区横跨叠加褶皱较为典型,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横跨叠加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其形态、组合关系以及产状要素... 内蒙古大梁道班地区位于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和西拉木伦断裂带之间,区内广泛发育大面积浅变质岩和火山岩。该地区横跨叠加褶皱较为典型,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横跨叠加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其形态、组合关系以及产状要素等进行半定量分析,大量统计与不同期次褶皱相配置的线理和面理数据,利用赤平投影,厘定出本区的三期叠加褶皱变形,同时建立本区的构造变形序列。认为第一期褶皱以区域规模的大型紧闭平卧褶皱为特征;第二期褶皱是在第一期褶皱的基础上发生的横跨叠加褶皱;第三期褶皱是以第二期褶皱轴面劈理和面理在走向上的蛇形弯曲为标志形成的宽缓直立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构造序列 半定量分析 大梁道班地区
下载PDF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被引量:94
19
作者 董树文 胡健民 +2 位作者 施炜 张忠义 刘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10,共8页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古应力场 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
下载PDF
赣西北修水地区构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树钊 曾佐勋 熊清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7年第3期46-51,共6页
介绍了1:5万区调成果中构造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对该区长期有争议的基底构造样式、“修水运动”、滑脱构造等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得出比较客观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 叠加褶皱 滑脱构造 修水地区 构造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