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差异及页岩气储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51
1
作者 周尚文 王红岩 +2 位作者 薛华庆 郭伟 卢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0,共9页
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准确测试对于储量评价及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过去在计算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气含量时,未考虑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之间的差异。为此,基于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得出了以下认识:①当考虑吸附相体积的存在时... 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准确测试对于储量评价及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过去在计算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气含量时,未考虑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之间的差异。为此,基于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得出了以下认识:①当考虑吸附相体积的存在时,等温吸附实验并不能直接测得甲烷的实际吸附量(绝对吸附量),实验测得的应为过剩吸附量;②当压力在10 MPa左右时,过剩吸附量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这一现象是超临界甲烷过剩吸附量的本质特征。为了将过剩吸附量转换为绝对吸附量,提出了计算甲烷吸附相密度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对吸附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更好,吸附相密度的计算结果也更加合理。进而对绝对吸附量进行校正,发现绝对吸附量与过剩吸附量的差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采用低压条件下的实验吸附曲线直接进行页岩吸附能力的评价,将严重低估页岩气储层的实际吸附能力,由此提出了应用过剩吸附量和游离气量计算页岩气地质储量的新方法。结论认为:过去用老方法计算得到的页岩含气量明显大于新方法,有可能高估了页岩气藏的地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过剩吸附量 绝对吸附量 吸附相密度 地质储量 计算新方法 等温吸附 重量法 超临界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煤层甲烷视吸附量、真实吸附量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2
作者 杨兆彪 秦勇 +1 位作者 高弟 陈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6,122,共4页
煤层甲烷高压等温实验一般已属于超临界条件,由其吸附数据计算出的视吸附量不能反映真实吸附量,两者存在差异,因而由视吸附量建立的煤层气产能评价及含气性评价需要重新进行厘定。为深入研究这一差异性,基于前人成果并结合一般气体状态... 煤层甲烷高压等温实验一般已属于超临界条件,由其吸附数据计算出的视吸附量不能反映真实吸附量,两者存在差异,因而由视吸附量建立的煤层气产能评价及含气性评价需要重新进行厘定。为深入研究这一差异性,基于前人成果并结合一般气体状态方程,给出了甲烷视吸附量和真实吸附量在不同压力点下的关系式,对具体等温吸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真实吸附量和视吸附量差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煤储层吸附性越强差值越大;同时,以视吸附量代替真实吸附量求取的临界解吸压力和实测饱和度均要大些。据此认为,依据视吸附量预测深部含气量会远远低估深部煤储层的含气性,超临界条件下,深部游离气含量数值可能要远远大于以往的认识。该结论对于重新认识煤储层真实吸附性及含气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煤层甲烷 视吸附量 真实吸附量 差异 地质意义 临界解吸压力 实测饱和度
下载PDF
超临界状态下煤岩吸附/解吸二氧化碳的实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全中 倪小明 +1 位作者 王延斌 高莎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查明超临界状态下煤岩对CO2的吸附/解吸特征,能为煤层气开采现场注CO2的注入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屯留矿的瘦煤和寺河矿的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借助ISO-300型等温吸附实验仪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35℃、45℃、55℃)、最高压力达到CO... 查明超临界状态下煤岩对CO2的吸附/解吸特征,能为煤层气开采现场注CO2的注入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屯留矿的瘦煤和寺河矿的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借助ISO-300型等温吸附实验仪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35℃、45℃、55℃)、最高压力达到CO2临界压力以上时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状态下,随着压力升高,容量法测得的吸附量存在最大值,不代表煤样的绝对吸附量,而是Gibbs吸附量;根据煤岩在高压下吸附CO2的本质,计算出超临界状态下煤岩吸附/解吸CO2的真实量。超临界状态下煤岩吸附CO2的真实量与压力之间符合langmuir吸附曲线,随着吸附压力的升高,Gibbs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煤样的饱和吸附量降低;同样条件下,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对CO2的饱和吸附量大于瘦煤;超临界状态下煤样对CO2的绝对吸附等温线和绝对解吸等温线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 吸附 解吸曲线 Gibbs吸附量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负载型配合物催化剂Cu_2(μ-OEt)_2/SiO_2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孔令丽 钟顺和 肖秀芬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8,共7页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配合物Cu2(μ-OEt)2/SiO2催化剂,用化学分析、IR、TPD和超临界反应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CO2和甲醇在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及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Cu2(μ-OE...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配合物Cu2(μ-OEt)2/SiO2催化剂,用化学分析、IR、TPD和超临界反应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CO2和甲醇在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及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Cu2(μ-OEt)2中金属离子Cu2+与载体SiO2表面O2-以双齿配位键合,配体以桥基形式连接双金属离子形成双核物种Cu2(μ-OEt)2;CO2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和乙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其中乙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DMC的关键物种;CH3OH在催化剂上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醇的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超临界条件下,DMC的选择性为100%,甲醇的转化率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酸二甲酯 超临界反应 负载型配合物
原文传递
超临界条件下正庚烷的裂解与结焦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文杰 方文军 +3 位作者 李丹 邢燕 郭永胜 林瑞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759-1764,共6页
以正庚烷为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的裂解和结焦情况,着重探讨了裂解温度和雷诺数(Re)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在4.0MPa和500~65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正庚烷的裂解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裂解反应及其产物的二次反应使结... 以正庚烷为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的裂解和结焦情况,着重探讨了裂解温度和雷诺数(Re)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在4.0MPa和500~65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正庚烷的裂解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裂解反应及其产物的二次反应使结焦前驱物增加,最终导致结焦严重;在超临界条件下,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有利于抑制结焦.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分析固体焦的形貌特性,结果表明正庚烷裂解结焦主要以金属催化作用产生的丝状焦为主,丝状焦的生长是不锈钢发生渗碳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超临界 裂解 结焦 渗碳
原文传递
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保增 王培丽 +2 位作者 李晨 雒廷亮 袁晓亮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2期45-48,54,共5页
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方便地实现反应分离过程的一体化。笔者就其在聚合反应、羰基化反应、长链烷烃脱氢、废水处理、聚合物解聚、酶催化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 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方便地实现反应分离过程的一体化。笔者就其在聚合反应、羰基化反应、长链烷烃脱氢、废水处理、聚合物解聚、酶催化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 应用 聚合反应 羰基化反应 长链烷烃 脱氢 废水处理 聚合物 解聚 酶催化
下载PDF
不同组分对航空煤油物性替代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裴鑫岩 侯凌云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4-779,共6页
该文旨在建立航空煤油RP-3的热物性替代模型,为换热计算与实验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对比已有研究中的8种航空煤油替代模型,分析各模型对比热的计算结果的影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直链烷烃、环烷烃和苯类物质3类组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 该文旨在建立航空煤油RP-3的热物性替代模型,为换热计算与实验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对比已有研究中的8种航空煤油替代模型,分析各模型对比热的计算结果的影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直链烷烃、环烷烃和苯类物质3类组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各类组分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拟临界点温度处对应物性值的预测上。最后,基于理论分析比较提出了4组分物性替代模型,经实验验证,在不同压力下的比热容、密度、黏度3个物性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RP-3 物性替代模型 超临界特性
原文传递
苯-乙烯超临界烷基化反应体系在ZSM-5中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小明 黄世萍 汪文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53-1657,共5页
运用巨正则蒙特卡罗的方法研究了超临界苯 -乙烯混合体系在ZSM 5分子筛中的吸附行为 .首先模拟了苯 -乙烯混合物在ZSM 5分子筛中的吸附等温线 .苯的吸附等温线呈现出先增大 ,而后渐趋平衡 ,最后又有减小的趋势 .而苯在分子筛中的吸附位... 运用巨正则蒙特卡罗的方法研究了超临界苯 -乙烯混合体系在ZSM 5分子筛中的吸附行为 .首先模拟了苯 -乙烯混合物在ZSM 5分子筛中的吸附等温线 .苯的吸附等温线呈现出先增大 ,而后渐趋平衡 ,最后又有减小的趋势 .而苯在分子筛中的吸附位集中在弯曲通道和直通道的交叉处 ,且不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从苯在两通道的交叉处产生了“类凝结”(commensuratefreezing)现象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 .乙烯的情况有所不同 ,其吸附等温线始终呈增大的趋势 ,其吸附位随着压力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主体相苯 /乙烯比 (进料比 )下超临界的苯 -乙烯的混合吸附行为 .表明苯的平衡吸附量曲线基本上不随主体相苯 /乙烯比的变化而变化 ,而乙烯随主体相苯 /乙烯比的增大而减小 ,它们在主体相苯 /乙烯比为 3∶1时相交 .因此 ,由苯和乙烯生成乙苯的反应机理出发 ,从理论上得到了超临界条件下最优的进料比为 3∶1.此外 ,在超临界条件下 ,观察到苯的吸附位集中在两通道交叉处 ,乙烯的吸附位集中在除两通道交叉处之外的直通道和弯曲通道中 ,它们不随主体相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分子模拟 超临界 乙烯 烷基化反应 巨正则蒙特卡罗 分子筛 混合吸附
下载PDF
正癸烷与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灏 毛佳 +3 位作者 汪必耀 朱权 王健礼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4,共6页
采用连续流动装置对正癸烷和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对比研究.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对其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进行分析,计算气相产物产率和裂解转化率,并运用计算化学方法获得正癸烷和二甲苯不同化学键的键能,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 采用连续流动装置对正癸烷和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对比研究.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对其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进行分析,计算气相产物产率和裂解转化率,并运用计算化学方法获得正癸烷和二甲苯不同化学键的键能,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其裂解反应的难易程度和裂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4MPa和650、700、750℃条件下,正癸烷比二甲苯更容易裂解,正癸烷裂解产物以C1-C3小分子的烃类和氢气为主,而二甲苯裂解产物主要为乙苯、甲苯和其它芳香类化合物;键能计算结果表明,正癸烷碳链骨架的C-C键能和C-H键能均较小,裂解反应的诱发步骤应该是C-C键断裂,而二甲苯苯环上C-C和C-H键能均较大,裂解诱发步骤应该是侧链甲基脱氢反应.因此正癸烷裂解反应以C-C键断裂和脱氢反应为主,二甲苯裂解主要发生侧链甲基C-C键断裂和脱氢反应,而芳环则比较稳定,理论计算键能分析与裂解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癸烷 二甲苯 超临界 热裂解 键能
下载PDF
单滴燃料高压着火与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志豪 贾义 +3 位作者 李智博 朱宇东 陈占耀 胡二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1,155,共8页
采用挂滴法对正常重力条件下正十七烷液滴的高压着火与燃烧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嵌入液滴内部的热电偶和高速相机分别记录了液滴温度变化和液滴发展情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液滴着火区域减小且靠近液滴表面,燃烧火焰... 采用挂滴法对正常重力条件下正十七烷液滴的高压着火与燃烧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嵌入液滴内部的热电偶和高速相机分别记录了液滴温度变化和液滴发展情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液滴着火区域减小且靠近液滴表面,燃烧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增多,火焰宽度减小;在亚临界压力下液滴温度曲线在着火时突变,之后会维持一段较为平坦的过程,而在超临界压力下液滴温度曲线斜率较大,液滴界面温度超过了燃料临界温度;环境压力小于0.6倍临界压力时,液滴着火温度随着压力的提高迅速升高且在临界压力附近温升停止,而环境压力大于1.2倍临界压力时,液滴着火温度随着压力的提高继续升高;亚临界压力下液滴燃烧时间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迅速缩短,此时相平衡控制着液滴燃烧速率,而超临界压力下液滴燃烧时间不再继续缩短且趋于稳定,此时液滴已不存在相变过程,扩散系数开始影响燃烧速率。该结果可为高压环境中发动机着火及燃料燃烧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液滴 燃烧 超临界 液滴温度
下载PDF
碳氢燃料的超临界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笑梅 池海 +2 位作者 方文军 郭永胜 许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66-670,675,共6页
以正壬烷为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恒容热裂解,跟踪裂解转化率和产物分布,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燃料热稳定性的影响.正壬烷热裂解气体产物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丙烯;液态产物中则以链烷烃、烯烃和环烷... 以正壬烷为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恒容热裂解,跟踪裂解转化率和产物分布,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燃料热稳定性的影响.正壬烷热裂解气体产物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丙烯;液态产物中则以链烷烃、烯烃和环烷烃为主,并可检测到芳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液体产物中芳烃的含量,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结果相互印证,芳烃含量随裂解转化率增加呈指数变化,表达了燃料热稳定性和裂解规律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正壬烷 超临界 恒容裂解 热稳定性 芳烃检测
下载PDF
近临界条件下苯/丙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祥燕 董梅 +2 位作者 张业 秦张峰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66-68,共3页
以Hβ分子筛为催化剂 ,对比研究了苯与丙烯分别在超临界相和近临界液相的烷基化反应。结果发现 ,由于超临界流体对焦炭前驱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稳定性明显提高 ,经 114h反应后仍保持较高活性 。
关键词 HΒ分子筛 超临界反应 烷基化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gas kick with high H_2S content in deep well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宝江 公培斌 王志远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 phase transition, from a subcritical state to a gaseous state, of the natural gas with high H2S content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H2S component in the drilling fluid will make the multiphase flow behavior very di... : phase transition, from a subcritical state to a gaseous state, of the natural gas with high H2S content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H2S component in the drilling fluid will make the multiphase flow behavior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ure natural gas-drilling fluid two-phase flow under the gas kick condition in a deep well.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H2S component in the natural gas, a multiphase flow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a typical case of a well depth of 4 325 m, the density of the 100%-H2S natural gas can be 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0%-H2S natural gas,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100%-H2S natural gas is 13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0%-H2S natural gas. These will make the detection of the gas invasion more difficult. While the invasion gas moves up along the wellbore to a certain position,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 release of the dissolved gas may cause a rapid volume expansion, increasing the blowout risk.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isks of a gas kick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wellhead back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ulphide supercritical condition SOLUBILITY well control multiphase flow
原文传递
超临界RP-3航空煤油热物性替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扬 刘源斌 曹炳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8-1054,共7页
为准确预测RP-3航空煤油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物性,本文在四组分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基于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提出了两种构建航空煤油替代模型的方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在预测不同热物性上的性能。关注的热物性包括密度、黏度... 为准确预测RP-3航空煤油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物性,本文在四组分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基于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提出了两种构建航空煤油替代模型的方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在预测不同热物性上的性能。关注的热物性包括密度、黏度、比定压热容以及热导率。结果表明对于密度和黏度,两种方法均能得到高精度的替代模型;对于比定压热容,GA构建的模型精度更高,而ANN构建的模型表现反而变差;对于热导率,但由于缺乏跨临界区的实验数据,GA可以通过约束适应度函数使模型仍能准确预测伪临界温度,而ANN的灵活性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 航空煤油 超临界状态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十氢萘的超临界裂解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燕 王勤 方文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以十氢萘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550~610℃和0.1~3.5MPa条件下的热裂解过程.实验表明:不同温度(特别是相对较高的590和610℃)下,十氢茶在0.1~2.0MPa压力下的转化率增加较为显著;十氢萘热裂解的主要气体产... 以十氢萘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550~610℃和0.1~3.5MPa条件下的热裂解过程.实验表明:不同温度(特别是相对较高的590和610℃)下,十氢茶在0.1~2.0MPa压力下的转化率增加较为显著;十氢萘热裂解的主要气体产物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和碳原子数大于3的组分(C3+)等;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甲烷、乙烯的含量随压力增加而降低;乙烷、丙烷、丙烯和C3+的含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裂解的气相产物中烯烃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液相产物主要包括环戊烷类、环戊烯类、环己烷类、环己烯类、苯类、茚类、萘类和十氢萘异构化产物等.根据液相产物的主要成分,推测了可能的裂解过程.由十氢茶双自由基引发,自由基通过氢转移、伊断裂、异构化、脱氢和加成反应等方式继续反应形成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型碳氢燃料 十氢萘 超临界 裂解机理
下载PDF
超临界状态下轻烃介质火灾工况泄放量的确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洋 高珊 方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8,共5页
以丙烷进料保护罐为例,讨论一种有效的方法确定一个充满轻烃的液相容器在火灾情况下,达到超临界状态后的泄放量。文中分别采用手算模型和计算机动态模拟模块确定该工况下的动态泄放量。将传统方法计算数据与上述2个方法得到的泄放量数... 以丙烷进料保护罐为例,讨论一种有效的方法确定一个充满轻烃的液相容器在火灾情况下,达到超临界状态后的泄放量。文中分别采用手算模型和计算机动态模拟模块确定该工况下的动态泄放量。将传统方法计算数据与上述2个方法得到的泄放量数据进行比较,传统方法比2个动态方法得到的火炬排放量超出约30%。合理地使用动态方法确定泄放量可有效地避免设置过度的火炬管网尺寸,同时通过动态方法还可为安全阀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状态 安全阀泄放量 火灾工况 动态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工况高压调节阀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忠云 郝娇山 +2 位作者 王伟波 何武 张奋强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年第8期320-324,共5页
超临界高压调节阀是超临界萃取装置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长期在压差30 Mpa以上的工况下使用,其溶煤CO_(2)介质在超临界状态下存在气液混合,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结冰,发生冰堵,现场对阀门泄漏等级要求高,同时对安装空间及阀门重量也有所... 超临界高压调节阀是超临界萃取装置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长期在压差30 Mpa以上的工况下使用,其溶煤CO_(2)介质在超临界状态下存在气液混合,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结冰,发生冰堵,现场对阀门泄漏等级要求高,同时对安装空间及阀门重量也有所要求。传统阀门结构由于制造及装配配合公差造成推杆和阀杆同轴度误差较大,对装配技术要求较高,从而导致压差超过30 Mpa时阀门很难达到V级泄漏要求。通过刮刀结构,球面浮动连接结构,防转结构,特殊密封结构等设计有效解决阀门同轴度问题,防转要求、内漏问题、阀门震荡问题,自清洁,冰堵,降压降噪,执行机构配置过大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超临界高压阀门的密封及防转问题,更是对其他高压压力容器的研究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工况 超高压 高压阀 结构紧凑 密封可靠 高精度 刮刀结构 防冰堵
原文传递
不同相态CO_2形成的泡沫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裴辉 张赞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3-145,10,共3页
CO2具有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3种不同的相态,不同相态CO2产生的泡沫外观和稳定性差异较大。通过高温高压可视化泡沫仪研究了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下CO2泡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态CO2形成的泡沫形态介于气态CO2形成的泡沫和液态CO... CO2具有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3种不同的相态,不同相态CO2产生的泡沫外观和稳定性差异较大。通过高温高压可视化泡沫仪研究了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下CO2泡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态CO2形成的泡沫形态介于气态CO2形成的泡沫和液态CO2形成的乳状液之间。随着温度升高,CO2泡沫的起泡体积、半衰期降低;随着压力增加,特别是在超临界态条件下,CO2泡沫的起泡能力和稳泡能力都明显增加。在泡沫封堵试验中,超临界态CO2形成的泡沫阻力因子高于气态和液态CO2形成的泡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 超临界态 相态 可视化泡沫仪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参数的整定
19
作者 李小青 马小曼(指导)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21期28-30,共3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不同添加物下整定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参数自动整定方法。通过催化元素对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计算催化剂残余的活性,以此分析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状态。确定失活因子,研究其在不同... 针对传统方法在不同添加物下整定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参数自动整定方法。通过催化元素对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计算催化剂残余的活性,以此分析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状态。确定失活因子,研究其在不同压力催化剂下的失活动力学方程,通过经验凑试法,计算动力学参数,并对参数余差进行消除,避免误差对自动整定造成干扰。令催化剂失活的效果修改比例度为0,设计具体整定流程,由此实现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参数自动整定。设置两种不同温度下的添加物,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所提方法的整定结果精准度最高可达到90%,能够为化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条件 催化剂 失活 动力学参数 自动整定
下载PDF
超临界乙烯在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的工程问题
20
作者 匡顺强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概述了物质超临界状态的定义并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物性。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某两化工厂之间的超临界乙烯互送管线,确定了该互送管线的合理的起始输送温度范围并建议地面以上管道保冷。通过Aspen Plus软件设计规定功能,模拟分析出... 概述了物质超临界状态的定义并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物性。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某两化工厂之间的超临界乙烯互送管线,确定了该互送管线的合理的起始输送温度范围并建议地面以上管道保冷。通过Aspen Plus软件设计规定功能,模拟分析出新增的超临界乙烯输送管线只需提高设计压力而无需另外考虑设置热膨胀安全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状态 乙烯 超临界条件 长距离输送 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