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市街道理论日照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小瑞 江俊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7期18-20,共3页
根据黄山市的纬度、宽高比、太阳赤纬变化确定该地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利用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当地日照时数随宽高比、太阳赤纬的变化规律,发现理论上可能日照时数随宽高比的增大而增大,即楼房欲低,间距愈大,可照条件越好。对于... 根据黄山市的纬度、宽高比、太阳赤纬变化确定该地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利用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当地日照时数随宽高比、太阳赤纬的变化规律,发现理论上可能日照时数随宽高比的增大而增大,即楼房欲低,间距愈大,可照条件越好。对于不同走向的街道,以东西向日照条件最好,南北向最差。对于不同的季节,以夏至日日照条件最好,冬至日最差。日照时数从夏至日到冬至日随太阳赤纬的减小而减少。实际日照条件还需要根据其他地理因素和气象因素共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街道布局 日照时数 日照条件
下载PDF
不同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估算方法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佩 高苹 +4 位作者 谢小萍 拉巴 江旭 陈诗瑶 吴洪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太阳辐射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和能量收支等的关键因子。为了准确估算不同日照情况下的太阳日辐射量,更好地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淮安、吕泗和南京3个辐射观测站2005—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和辐射资料,... 太阳辐射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和能量收支等的关键因子。为了准确估算不同日照情况下的太阳日辐射量,更好地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淮安、吕泗和南京3个辐射观测站2005—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和辐射资料,以逐日日照时数是否为0,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无日照和有日照两类,梳理了可观测得到的24个气象因子、3个地理因子,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不同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的高度相关因子;选取3个站2005—2016年奇数年份的逐日资料样本作为建模集,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逐步回归方式,分别以太阳日辐射(GR)和日大气透明系数(太阳日辐射与天空辐射的比值,GR/SR)作为因变量建立了不同日照情况下的太阳日辐射估算模型;选取3个站2005—2016年偶数年份的逐日资料样本为组间验证集、2017—2020年的逐日资料样本为组外验证集。通过比较模型的拟合效果及其对建模集、组间验证集和组外验证集太阳日辐射的估算效果,最终确定太阳日辐射估算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无日照情况还是有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都与各气象因子普遍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在有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与日照因子呈最强的相关性,而在无日照情况下,太阳日辐射与日最高地表温度表现出最强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气温类因子。2)无日照情况下应选择以太阳日辐射为因变量、以日最高地表温度和日露点温度为自变量的估算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为0.650,对太阳日辐射的估算准确度接近75%;在有日照情况下选择以日大气透明系数为因变量、以日日照百分率和日日照时数为自变量集的估算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可达0.769,对太阳日辐射的估算准确度平均为87.60%。基于该分段估算模型,江苏地区不同日照情况下的太阳日辐射估算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辐射 日照时数 逐步回归 日照情况 估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日照环境的建筑围合式布局优化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学贤 刘腾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61-64,70,共5页
针对近年来城市建筑日照这个热点问题,运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研究的手段,通过对多种不同形式的围合式布局进行日照方面的分析研究,验证并总结了围合式布局形式的一些经验结论,以期运用这些规律来对围合式布局的规划与运用形成日照方面的指... 针对近年来城市建筑日照这个热点问题,运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研究的手段,通过对多种不同形式的围合式布局进行日照方面的分析研究,验证并总结了围合式布局形式的一些经验结论,以期运用这些规律来对围合式布局的规划与运用形成日照方面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合式布局 日照环境 优化比较
下载PDF
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媛 王小利 +6 位作者 涂亮 刘鹏飞 郭向阳 王安贵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4-664,共11页
【目的】深度挖掘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采用分子辅助方法改良热带玉米种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热带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试验材料,通过... 【目的】深度挖掘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采用分子辅助方法改良热带玉米种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热带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长日照条件(16 h光/8 h暗)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于四叶期采集幼嫩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长日照条件下,从玉米自交系T32和QR273间共鉴定出69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32较QR273的上调表达基因有3291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686个。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有24个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生殖结构发育、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发育过程、光周期/开花和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15个昼夜节律通路相关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Zm00001e030377和Zm00001e023792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高于QR273,而Zm00001e016746和Zm00001e011193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低于QR273。【结论】长日照条件下光敏型与光钝型热带玉米自交系间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鉴定出697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4个参与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及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15个与昼夜节律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通过差异性参与昼夜节律通路中的成花诱导,导致成花启动途径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热带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的关键遗传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玉米自交系 光周期 差异表达基因 长日照条件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