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产夏玉米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今胜 王永军 +3 位作者 李登海 柳京国 毛丽华 张永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选用最新育成的矮秆、中穗、耐密性好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采取精准栽培技术措施,经受了花期高温、台风和病虫害侵袭的考验,创出了1402.86kg/667m2的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对其产量结构与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分... 选用最新育成的矮秆、中穗、耐密性好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采取精准栽培技术措施,经受了花期高温、台风和病虫害侵袭的考验,创出了1402.86kg/667m2的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对其产量结构与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分析表明,登海3719在6802株/667m2种植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d以上,粒叶比和经济系数较高,源库关系协调性较高。这充分显示了良种与栽培相结合的巨大创造力,是我国夏玉米栽培和育种上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及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任昊 程乙 +4 位作者 刘鹏 董树亭 赵杰 张吉旺 赵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70-2281,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籽粒产量形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氮素吸收能力的关系,为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性能、优化施肥量,促进玉米高产高效生产...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籽粒产量形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氮素吸收能力的关系,为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性能、优化施肥量,促进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地力条件下,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超高产玉米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HH)、农民习惯栽培管理(FP)3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夏玉米根系特性对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结果】不同栽培模式间夏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与HH、FP和CK模式相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田块SH模式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3.54%、17.50%、30.12%和3.16%、18.45%、27.72%,统计分析表明地力和栽培模式均对夏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两种因素综合影响因年份变化有所差异。两种地力条件下,夏玉米各时期群体生物量均表现为SH>HH>FP>CK。在抽雄期(VT)和完熟期(R6),SH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高于FP模式,HH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最高,氮肥偏生产力低于FP模式,但仍高于SH模式。在不同地力基础上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根系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大喇叭口期(V12)、抽雄期(VT)、乳熟期(R3)的根系干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为SH>HH>FP>CK,从V12到VT期,SH和HH模式的根长密度、根干重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增幅均显著高于FP模式,从VT到R3期,降幅均显著低于FP模式,SH和HH模式VT期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显著高于FP模式。不同栽培模式各时期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栽培模式 根系特性 产量形成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永敬 李娟 +3 位作者 陈杰忠 马培恰 吴文 唐小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6-38,共3页
沙糖桔集中了易剥皮、无核、风味浓等优点,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广东柑桔品种。但夏梢生长会诱导沙糖桔大量落果,这制约了沙糖桔产量的提高。因此,控制夏梢生长是沙糖桔栽培的一项关键保果技术措施。总结了相关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并结... 沙糖桔集中了易剥皮、无核、风味浓等优点,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广东柑桔品种。但夏梢生长会诱导沙糖桔大量落果,这制约了沙糖桔产量的提高。因此,控制夏梢生长是沙糖桔栽培的一项关键保果技术措施。总结了相关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并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沙糖桔栽培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桔 夏梢 保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夏大豆MN413单产4726kg/hm^2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杰坤 张磊 +1 位作者 戴瓯和 黄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该研究利用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高产种质MN413,在黄淮地区 (安徽蒙城 )获得亩产单产 472 6kg/h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型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 该研究利用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高产种质MN413,在黄淮地区 (安徽蒙城 )获得亩产单产 472 6kg/h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型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超高产栽培技术 MN413 品种特性
下载PDF
南宁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引种试验与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被引量:15
5
作者 严霖 黄显雅 +3 位作者 毛立彦 罗清 於艳萍 宁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33-136,143,共5页
[目的]研究南宁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引种试验与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方法]以11种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对比、统计成活率、生长形态观察等方法对其在南宁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越夏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目的]研究南宁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引种试验与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方法]以11种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对比、统计成活率、生长形态观察等方法对其在南宁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越夏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不同栽培基质、气候条件等对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影响,总结出一套适合以南宁为代表的高温、高湿地区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结果]高温热地区栽培种植十二卷属多肉植物,建议使用配比合理的栽培基质,透气性与保水性俱佳;春秋生长期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除夏季休眠期严格控水外,其余月份可使用喷水措施,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较好地提升植株的观赏价值。[结论]该研究为高湿热地区推广种植十二卷属多肉植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十二卷属 多肉植物 引种 越夏适应性 栽培管理
下载PDF
高麦茬覆盖复播效应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亢青选 王解丑 +4 位作者 孟晓民 史俊民 郭平福 臧延生 李青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高麦茬覆盖复播技术,是在机械收获后的高茬麦田,通过人工撒种、旋耕机旋耕等作业环节,达到灭茬、播种、覆盖的目的。这种复播方式既有蓄水保墒、调控地温、培肥改土、抑制杂草等土壤环境效应,又有促进夏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生... 高麦茬覆盖复播技术,是在机械收获后的高茬麦田,通过人工撒种、旋耕机旋耕等作业环节,达到灭茬、播种、覆盖的目的。这种复播方式既有蓄水保墒、调控地温、培肥改土、抑制杂草等土壤环境效应,又有促进夏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生物学效应。与常规耕作复播相比,每公顷增产夏玉米1275kg、夏大豆8265kg,增产率分别为291%和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麦茬覆盖 复播 夏作物 效应 耕作技术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盛积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14-115,共2页
根据黄淮海平原的实际,在高产的基础上提高夏大豆单产水平,实现超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生育前期通过重施底肥,提早播种,采用宽窄行密植、间苗、中耕除草和防病虫害等措施;中后期通过追施肥料、适时排灌,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关键词 夏大豆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梁枝荣 安沫平 +2 位作者 通占元 刘棋 刘长海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 ,双孢蘑菇新品种 980 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 ;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 ,提高发酵质量 ;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 ,双孢蘑菇新品种 980 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 ;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 ,提高发酵质量 ;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 50 %以上 ,产量可达 10kg/m2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夏季 双孢蘑菇 专用发酵剂 专用添加剂 栽培试验 出菇模式 产量
下载PDF
夏大豆双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思慧 曹金锋 +2 位作者 高广居 王静 孙文元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1995~1997年连续3年对夏大豆苗期摘心诱导双茎的适宜品种和密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花荚脱落观察和盆栽试验探究了夏大豆双茎高产栽培的增产机理.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技术 豆苗 花荚脱落 摘心 适宜品种 盆栽试验 试验研究 连续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玉米根系构型及抗根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永贤 周世永 吴伯志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0,共9页
通过云南典型的红壤坡耕地对土壤实施深松+旋耕15 cm(SRT)、深松+免耕(SNT)、深松+翻耕20 cm(SP1)、深松+翻耕30 cm(SP2)、旋耕15 cm(RT)、免耕(NT)、翻耕20 cm(P1)和翻耕30 cm(P2)8种耕作方式,研究对玉米的根系根条数、根直径、入土角... 通过云南典型的红壤坡耕地对土壤实施深松+旋耕15 cm(SRT)、深松+免耕(SNT)、深松+翻耕20 cm(SP1)、深松+翻耕30 cm(SP2)、旋耕15 cm(RT)、免耕(NT)、翻耕20 cm(P1)和翻耕30 cm(P2)8种耕作方式,研究对玉米的根系根条数、根直径、入土角度、根幅、生物量及根系抗拔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翻耕20 cm处理能增加玉米根条数、根系入土角度和10 cm土层处根系生长幅度,增大根系生物量,尤其是深层土壤(20~30 cm)根系生物量,同时对玉米产量也具有提高作用。深松+翻耕30 cm处理能增大根系的垂直抗拔力。因此,土壤通过深耕处理能改善玉米根系构型和分布,进而增强玉米根系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耕作方式 根系构型 根倒伏
原文传递
夏大豆品种山宁1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滑端超 黄新阳 杜亚君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45-47,共3页
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夏大豆山宁1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66.7m2种植密度1.8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出苗后70天追施尿素10kg、每12天浇水1次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在生产实际中,为增加... 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夏大豆山宁1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66.7m2种植密度1.8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出苗后70天追施尿素10kg、每12天浇水1次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在生产实际中,为增加可信性,借助产量频数分析法作进一步解析,得出山宁14号666.7m2产量大于240kg的栽培方案为:密度1.2—1.3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12~18kg,出苗后41-45天追施尿素10kg,每9—10天灌溉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山宁14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夏玉米密度及氮磷用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清斌 郑延海 +2 位作者 贾爱君 崔广泉 张鑫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7-78,80,共3页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产量高于9000kg/hm2,同时净产值超过3750元/hm2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产量高于9000kg/hm2,同时净产值超过3750元/hm2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氮肥>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氮肥 磷肥 栽培模式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静 王洪章 +4 位作者 许佳诣 刘鹏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550-4560,共11页
【目的】比较研究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冠层特性、穗位叶叶绿体结构及光合性能的差异,阐明栽培模式对上述指标的调控效应,为进一步构建高效冠层结构的夏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泰安进行,... 【目的】比较研究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冠层特性、穗位叶叶绿体结构及光合性能的差异,阐明栽培模式对上述指标的调控效应,为进一步构建高效冠层结构的夏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泰安进行,以登海605为供试品种,以当地农户栽培管理模式(FP)为对照,通过综合优化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种植方式等设置超高产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2种优化管理模式,比较3种栽培管理模式夏玉米冠层结构、穗位叶叶绿体结构及净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与FP模式相比,SH、HH模式群体上层叶片茎叶夹角小、叶向值大,中、下层叶片发育较好,叶面积指数高及高值持续期长,中部叶层光能截获率显著提高21.64%和12.63%,形成了适宜的群体冠层结构。SH、HH模式的叶绿体结构发育良好,而FP发育相对较差。SH和HH模式下穗位叶叶绿体中类囊体发育良好且数目较多,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排列整齐、清晰,细胞内膜结构完整;FP的叶绿体中类囊体发育相对较差,发育不完全的类囊体占比较大,基质片层模糊且排列不整齐。吐丝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表现为SH>HH>FP,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SH和HH模式较FP模式分别增产14.20%和4.91%。【结论】相比于FP模式,SH、HH模式产量提高的原因是优化了夏玉米群体冠层结构,保证了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与SH模式相比,HH模式减少了肥料施用量,其群体结构合理且叶片发育良好,是更有助于利用光能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栽培模式 冠层结构 光分布 光合性能
下载PDF
夏玉米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莉 李瑜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79-80,159,共3页
阐述了河北省夏玉米区高产高效的关键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平衡施肥、播种技术、病虫害防治、使用除草剂、适时收获、化控技术等。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邢强 蒋春和 +2 位作者 宋世武 希从芳 李建宾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6-41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栽培和行距配置种植方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云南省夏玉米降本增效和持续高产稳产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与等行距和宽窄行配置开展大田试验,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栽培和行距配置种植方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云南省夏玉米降本增效和持续高产稳产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与等行距和宽窄行配置开展大田试验,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地膜覆盖栽培可极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P<0.01),且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果穗穗粒质量、百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P<0.05或P<0.01)。在覆盖栽培下分别采用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果穗穗粒质量和产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覆盖栽培可提高土壤含水量、茎粗、叶面积指数、穗粒质量和百粒质量等指标,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对改善土壤温湿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优于秸秆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覆盖栽培 行距
下载PDF
延后栽培对‘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品质及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榆 杨国顺 +2 位作者 陈文婷 许延帅 谭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4,共7页
以避雨栽培8年生‘夏黑’与‘巨玫瑰’为试材,运用延后栽培技术培育正常成熟与延后成熟葡萄,测定其果实基本品质与香气物质含量,并分析香气活性值与香气特征轮廓差异。结果发现,两个品种延后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正常果,... 以避雨栽培8年生‘夏黑’与‘巨玫瑰’为试材,运用延后栽培技术培育正常成熟与延后成熟葡萄,测定其果实基本品质与香气物质含量,并分析香气活性值与香气特征轮廓差异。结果发现,两个品种延后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正常果,而可滴定酸含量与粒质量均低于正常果。正常和延后‘夏黑’中乙酸乙酯、己醛、反式-2-己烯醛含量与香气活性值较高;‘巨玫瑰’有较高含量的乙酸乙酯和异戊醇,同时芳樟醇、香叶醇香气活性值较高。香气特征轮廓图显示,‘夏黑’主要呈现果香味、清香味,而延后果较正常果的玫瑰香风味更加浓郁;‘巨玫瑰’香气特征无差异,均呈现花香、玫瑰香风味,但延后果的气味强度低于正常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夏黑 巨玫瑰 香气物质 延后栽培
下载PDF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晓艳 顾和平 +3 位作者 陈华涛 张红梅 刘晓庆 陈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7-859,共3页
苏豆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常规人工杂交育种选育的新品种,母本为中黄13,父本为中3126。2017和2018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9.2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 苏豆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常规人工杂交育种选育的新品种,母本为中黄13,父本为中3126。2017和2018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9.2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苏豆19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1.20%,粗脂肪(干基)含量为20.07%;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00007)。平均生育期109 d,属中熟、高产淮北夏播粒用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苏豆19 选育 高产 夏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提高安徽省玉米产量技术措施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猛 陈现平 +1 位作者 张建 王五洲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118-120,共3页
指出了安徽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当前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技术措施,即选用抗病、耐密、适宜粗放管理的品种类型;注意密度与行距合理配置;加强对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适期早播与适当晚收相结合,确保玉米完熟收获;着力提高玉... 指出了安徽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当前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技术措施,即选用抗病、耐密、适宜粗放管理的品种类型;注意密度与行距合理配置;加强对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适期早播与适当晚收相结合,确保玉米完熟收获;着力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夏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涝渍对夏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青荣 左璇 +2 位作者 胡程达 成林 李彤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9-490,共12页
夏花生常因汛期雨水偏多形成涝渍灾害而减产,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下涝渍持续日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为花生涝渍动态监测评估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参考。选择2019年、2020年每年6—9月,在花生主产区河南驻马店土壤质地为粘土的大... 夏花生常因汛期雨水偏多形成涝渍灾害而减产,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下涝渍持续日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为花生涝渍动态监测评估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参考。选择2019年、2020年每年6—9月,在花生主产区河南驻马店土壤质地为粘土的大田平作、垄作方式下,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将花生产量形成过程分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段,分别设计3 d,5 d,7 d,9 d灌水处理。结果表明:相同过程灌水量条件下,垄作比平作涝渍持续日数减少1~5 d,其中淹涝日数偏少3~5 d;3 d灌水处理的涝渍持续日数4~5 d,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呈正效应造成茎叶干物质积累增加;各时段涝渍影响均随持续日数的增加而加重,除百仁重涝渍影响表现为中期最大、前期次之、后期最小,其他均为前期最大、中期次之、后期最小;各处理水平涝渍持续日数4~16 d,光合参数影响幅度为1.3%~64.2%,生物量和产量影响幅度为0.6%~44.9%;垄作花生与平作花生相比,因涝渍持续日数减少而使灾害影响减小,前期各处理花生产量减少灾损达3.4%~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生 涝渍 耕作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云 徐彩龙 +5 位作者 杨旭 李素真 周静 李继存 韩天富 吴存祥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目前,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方式费时费工,投入较高,效益较差。简化栽培程序,实现大豆生产的轻简便捷和节本增效是今后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常规机械条播为对照,研究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对麦茬大豆播... 目前,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方式费时费工,投入较高,效益较差。简化栽培程序,实现大豆生产的轻简便捷和节本增效是今后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常规机械条播为对照,研究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对麦茬大豆播种质量、出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机械条播方式相比,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下,田间表层土壤平均温度降低了6.5%,平均湿度提高了12.7%。同时,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播种大豆可使大豆播种均匀度和出苗率分别提高64.8%和32.2%。此外,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简化了大豆生产环节、减少了农耗,使生产投入显著降低了41.0%,大豆生产效益显著提高28.2%。本研究表明,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可解决麦茬大豆播种难、出苗质量差和用工投入多等问题,降低了大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种植效益,本技术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淮海麦茬大豆生产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免耕覆秸 精量播种 简化栽培 生产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