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盐沼湿地土壤硫循环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幸颖 刘常宏 安树青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7-581,共5页
硫及硫化合物的动态循环是海岸盐沼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氧化菌(SOB)是推动硫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同时消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硫氧化菌把还原性硫化合物氧化为硫酸盐,缓解土壤中硫... 硫及硫化合物的动态循环是海岸盐沼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氧化菌(SOB)是推动硫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同时消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硫氧化菌把还原性硫化合物氧化为硫酸盐,缓解土壤中硫化物的积累,它们共同维持硫循环的动态平衡。本文综述了海岸盐沼湿地土壤中硫的存在形式、硫的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在硫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菌的生物多样性、活性测定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硫循环 硫酸盐还原菌 硫氧化菌
下载PDF
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阳 姜丽晶 邵宗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硫,作为生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维生素和抗生素等物质代谢。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包括单质硫、还原性硫化物、硫酸盐和含硫有机物。硫氧化是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 硫,作为生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维生素和抗生素等物质代谢。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包括单质硫、还原性硫化物、硫酸盐和含硫有机物。硫氧化是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单质硫或还原性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过程。硫氧化细菌种类繁多,其硫氧化相关基因、酶和途径也多种多样。近几年,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进展,但在不同层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菌 类群 硫氧化途径
原文传递
利用硫氧化细菌改良盐碱土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静 王清 +2 位作者 李晓茹 孙铁 戚倩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硫氧化细菌具有氧化单质硫及硫化物,生成硫酸的特性。根据硫氧化细菌的这种生物特性,使其在盐碱土中发生生化反应,将硫磺粉氧化生成硫酸,中和盐碱土中的OH-,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的目的。在实验中,土样分为吹填土、盐田土、农田土、绿化土... 硫氧化细菌具有氧化单质硫及硫化物,生成硫酸的特性。根据硫氧化细菌的这种生物特性,使其在盐碱土中发生生化反应,将硫磺粉氧化生成硫酸,中和盐碱土中的OH-,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的目的。在实验中,土样分为吹填土、盐田土、农田土、绿化土4组,将一定体积的氧化硫硫杆菌、排硫杆菌菌液和硫磺粉加入到各土样中,每12 h观测一次土壤上清液的pH值和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硫硫杆菌和排硫杆菌对降低土壤pH值有明显作用,使土壤pH值由7.5降低到7.2,对改良碱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硫氧化细菌 氧化硫硫杆菌 排硫杆菌
下载PDF
南大西洋深海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硫氧化特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鈜绣 姜丽晶 +3 位作者 李少能 钟添华 赖其良 邵宗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100,共13页
【目的】探索南大西洋热液环境中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并研究其硫氧化特性。【方法】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硫氧化细菌,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富集菌群组成结构,采用离子色谱法对获得的硫氧化细菌硫氧化特性进行检测。【结... 【目的】探索南大西洋热液环境中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并研究其硫氧化特性。【方法】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硫氧化细菌,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富集菌群组成结构,采用离子色谱法对获得的硫氧化细菌硫氧化特性进行检测。【结果】从南大西洋深海环境样品中共分离到48株菌,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28株,58.3%)、Actinobacteria(11株,22.9%)和gama-Proteobacteria(9株,18.8%)共3个门,其中Thalassospira、Martelella和Microbacterium为优势属。DGGE结果表明深海热液环境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且不同站位存在差异。硫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约60%的分离菌株具有硫氧化能力,可以氧化S_2O_3^(2–)生成SO_4^(2–)。获得一株硫氧化能力较强的潜在新种L6M1-5,在实验条件下可高效氧化S_2O_3^(2–),最大氧化速率可达0.56 mmol/(L·h)。【结论】南大西洋深海热液环境中可培养硫氧化细菌多样性丰富,为研究热液环境中的硫循环过程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理论参考;同时高效硫氧化菌的获得,为工业化含硫废水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热液区 硫氧化菌 多样性 硫氧化特性
原文传递
不同接种量下生物沥滤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华玉妹 李文红 +1 位作者 陈英旭 田光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污泥的硫细菌混合菌液以2%、5%、10%和20%的接种量,序批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结果表明,沥滤初期污泥pH的下降幅度和速率随混合菌液接种量增大而增大,而第4日后,4种接种量的污泥样品pH相差不大,最终稳定在1.4左右;污泥... 采用污泥的硫细菌混合菌液以2%、5%、10%和20%的接种量,序批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结果表明,沥滤初期污泥pH的下降幅度和速率随混合菌液接种量增大而增大,而第4日后,4种接种量的污泥样品pH相差不大,最终稳定在1.4左右;污泥中硫细菌对硫的利用,使SO42-浓度迅速上升,同时也有少量的重金属硫化物被硫细菌利用.硫细菌接种液可明显促进污泥中Cu、Pb和Zn的沥滤,缩短沥滤周期;接种量越大,沥滤启动越快,Zn的沥滤启动快于Cu和Pb.达到最高沥滤效率后,Cu和Zn的沥滤效果均较为稳定,而Pb则有明显的持续降低趋势.选用2%硫细菌混合菌液接种量,沥滤时间控制在5~6d,Cu、Pb和Zn的沥滤效果可达到最佳,沥出率分别为96.5%、41.4%和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沥滤 硫细菌 接种量 重金属
下载PDF
生物沥浸法去除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慧敏 李明华 +1 位作者 王凯军 常丽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研究了粪液固体浓度和硫细菌混合菌液接种量对猪粪中重金属生物沥浸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固体浓度越低,重金属沥浸周期越短,沥浸效果越好。从沥浸效果和经济效益2方面综合考虑,固体质量浓度采用70~100g·L^-1较为合适。接种... 研究了粪液固体浓度和硫细菌混合菌液接种量对猪粪中重金属生物沥浸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固体浓度越低,重金属沥浸周期越短,沥浸效果越好。从沥浸效果和经济效益2方面综合考虑,固体质量浓度采用70~100g·L^-1较为合适。接种量也是影响生物沥浸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越大,生物沥浸速度越快,但接种量小的粪样只需适当延长沥浸时间即可达到较高的重金属去除效果,2%接种量的猪粪沥浸14d时,Cu、Zn和Cd沥出率可分别达到76.9%、75.2%和47.8%。从经济角度考虑,接种量采用2%即可满足生物沥浸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浸 重金属 固体浓度 接种量 猪粪 硫细菌
下载PDF
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氧化特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杜瑞 于敏 +3 位作者 程景广 张静静 田晓荣 张晓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6-1049,共14页
冲绳海槽热液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孕育了特殊的生物群落,硫氧化细菌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在热液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硫氧化菌株的分离培养揭示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硫氧化活性... 冲绳海槽热液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孕育了特殊的生物群落,硫氧化细菌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在热液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硫氧化菌株的分离培养揭示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硫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多种培养基对冲绳海槽热液区不同沉积物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硫氧化细菌的分类地位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碘量法对典型硫氧化菌株硫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从冲绳海槽热液区样品中共分离鉴定85株硫氧化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优势属为氢弧菌属(Hydrogenovibrio)、拉布伦氏菌属(Labrenzia)、深海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和海杆状菌属(Marinobacter)。硫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7株典型硫氧化菌株对硫代硫酸钠的降解活性介于31%–100%之间,其中泰坦尼克号盐单胞菌SOB56 (Halomonas titanicae SOB56)、南极海杆状菌SOB93(Marinobacter antarcticus SOB93)、印度硫氧化粗杆菌SOB107 (Thioclava indica SOB107)和嗜温氢弧菌CJG136 (Hydrogenovibrio thermophiles CJG136)可以完全降解硫代硫酸钠。【结论】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丰富,为研究该热液区的硫循环过程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多种硫氧化活性菌株的获得极大地丰富了菌种资源,为探究深海热液区硫循环的能量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热液区 硫氧化细菌 多样性 硫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湖泊硫循环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俊松 杨渐 蒋宏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7-1191,共15页
湖泊是响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关键生态系统,是研究元素(如碳、氮和硫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环境。湖泊(尤其咸盐湖)具有硫酸盐含量高且含硫化合物种类丰富的特点,因而湖泊中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非常活跃。微生物是驱动湖泊硫... 湖泊是响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关键生态系统,是研究元素(如碳、氮和硫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环境。湖泊(尤其咸盐湖)具有硫酸盐含量高且含硫化合物种类丰富的特点,因而湖泊中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非常活跃。微生物是驱动湖泊硫循环的重要推手。因此,研究湖泊中微生物参与的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相关微生物类群构成,对于深入探索微生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湖泊中驱动硫循环的微生物(硫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种群多样性、功能基因、代谢途径、硫氧化/硫酸盐还原速率及其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湖泊微生物驱动的硫循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硫循环 功能基因 硫氧化菌 硫还原菌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柴娟娟 廖敏 +4 位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徐昌绪 刘光荣 杨生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7-251,257,共6页
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 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平均值分别为高产田土壤的53.93%,43.33%,47.32%,51.98%,44.83%,47.80%。表明我国冷浸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偏低且活性弱。但是,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6.21×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数量(平均9.28×107个/g土)高于高产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3×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的数量(平均7.32×107个/g土),说明我国冷浸田土壤中硫化氢和亚铁浓度较高。因此,只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冷浸田土壤肥力将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田 基础微生物 功能微生物 硫化细菌 铁还原菌
下载PDF
Sulfur dioxide and o-xylene co-treatment in biofilter:Performance, 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bioaerosols emissions 被引量:8
10
作者 Yongli Sun Song Xue +3 位作者 Lin Li Wenjie Ding Junxin Liu Yunping 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1-51,共11页
Sulfur dioxide(SO_2) and benzene homologs are frequently present in the off-ga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wage sludge drying. A laboratory scale biofilter was set up to co-treat SO_2 and o-xylene in the present study.... Sulfur dioxide(SO_2) and benzene homologs are frequently present in the off-ga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wage sludge drying. A laboratory scale biofilter was set up to co-treat SO_2 and o-xylene in the present study. SO_2 and o-xylene could be removed simultaneously in a single biofilter. Their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he inlet stream influence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removal of SO_2 could be enhanced when low concentrations of o-xylene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biofilter. Pseudomonas sp., Paenibacillus sp., and Bacillus sp. were the main functional bacteria groups in the biofilter.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SOB) and o-xylene-degrading bacteria(XB) thrived in the biofilter and their counts as well as their growth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amount of SO2 and o-xylene supplied.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s differed in counts and species due to the properties and components of the compounds being treated in the biofilter. The presence of mixed substrates enhanced the diversity of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bioaerosols including potentially pathogenic bacteria, e.g., Acinetobacter lwoffii and Aeromonas sp., were emitted from the biofilte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focus on the potential hazards caused by the bioaerosols emitted from waste gas treatment bio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gas treatment BIOFILTER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o-Xylene-degrading bacteria BIOAEROSOLS Pathogens
原文传递
培育土壤中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消长特征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增炎 李成保 赵安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8,共6页
通过不同含水量下潮土和褐土的培育试验,测定了土壤中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消长变化及水溶性硫、有机硫和盐酸挥发性硫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硫化细菌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有增大趋势,其消长变化与有机硫和盐酸挥发性硫的... 通过不同含水量下潮土和褐土的培育试验,测定了土壤中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消长变化及水溶性硫、有机硫和盐酸挥发性硫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硫化细菌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有增大趋势,其消长变化与有机硫和盐酸挥发性硫的含量变化有关,硫酸盐还原菌含量亦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趋于增大,潮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消长与水溶性硫含量呈显著相关,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消长曲线表明,这两类硫细菌的消长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细菌 硫酸盐 还原细菌
下载PDF
硫对铅污染水稻土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惠荣 施积炎 +2 位作者 傅晓萍 杨建军 陈英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29-1834,共6页
对含有不同浓度铅的水稻土添加硫代硫酸钠进行土培试验,研究硫作用下铅污染水稻土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硫底物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升高,呼吸强度增强,硫氧化菌的数量显著增加.硫促进了土壤中硫氧化菌等微生... 对含有不同浓度铅的水稻土添加硫代硫酸钠进行土培试验,研究硫作用下铅污染水稻土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硫底物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升高,呼吸强度增强,硫氧化菌的数量显著增加.硫促进了土壤中硫氧化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并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克隆测序表明,加硫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的特异性条带与拟杆菌、硫杆菌、β-变形菌和嗜酸菌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硫处理下土壤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结合态铅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微生物群落 硫氧化菌
原文传递
Lipids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d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found in the Dongsheng uranium deposit 被引量:7
13
作者 JIANG Lei CAI ChunFang +5 位作者 ZHANG YongDong MAO ShengYi SUN YongGet LI KaiKai XIANG Lei ZHANG Chun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1期1311-1319,共9页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mineralization. A certain amount of i15:0, a15:0, a17:0 fatty acids coexist with small amounts of i17:1ω7c and 10me16:0,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of Desulfovibrio and Desulfobacter sp.,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sandstones. The pres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 such as Beggiatoa and Thioploca, is indicated b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16:1ω7c and 18:1ω7c fatty acids. The existence of the SRB in the deposit, as inferred from the fatty acid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foss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stage pyrit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may have been favorable for the SRB to grow since ore formation (9.8-22 Ma). The bacteria may have degraded hydrocarbo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tilized hydrocarbons degraded by oxic microbes in the deposits. This process may have produced 12C-rich calcite and prominent baseline humps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25-demethylated hopanes and tricyclic terpanes. The exist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deposit may have resulted in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o sulfide, re-oxidization of the sulfide to sulfate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sulfate to sulfide.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ore-stage pyrite with δ34S values as low as-39.2‰, and the lightest sulfate (about 11‰) measured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硫氧化细菌 铀矿床 不饱和脂肪酸 微生物降解 碳氢化合物 脂类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池塘沉积物中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菌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松保 高强 +6 位作者 程海华 倪蒙 胥晴 刘梅 周聃 周志明 原居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19-2734,共16页
沉积物中微生物介导的硫循环在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的参与硫酸盐还原和硫氧化过程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目的】探究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和... 沉积物中微生物介导的硫循环在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的参与硫酸盐还原和硫氧化过程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目的】探究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和硫氧化菌(sulfur-oxidizing bacteria,SOB)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的环境驱动因素。【方法】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池塘沉积物表层(0–1 cm)、中层(10–11 cm)和底层(20–21 cm)中的细菌、SRB和SOB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细菌(16S rRNA)、硫酸盐还原菌(dsrB)和硫氧化菌(soxB)的基因拷贝数呈现着从表层到中层急剧骤降的趋势(ANOVA,P<0.05),但中层和底层样品之间的差异却并不显著(P>0.05),以及α多样性分析显示3个群体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都随深度而逐步降低,这都说明硫循环过程主要发生于沉积物的表层。γ-、δ-和β-变形菌分别是细菌、SRB和SOB的优势类群;其中SRB以Desulfobacca属和脱硫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为主,前者在表层有着最低的比重,而后者却与之相反;硫杆菌(Thiobacillus)作为细菌和SOB的优势属,更广泛地分布于中层沉积物中。RDA分析和Mantel检验揭示了影响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NO、SO、TOC和TON,而SRB的群落变异主要是由As、TON、NO和Pb所驱动,以及SOB的群落变化则主要响应了TC、NO、NH和TON浓度。【结论】养殖池塘底栖的细菌、SRB和SOB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特征可能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共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硫氧化菌 硫酸盐还原菌 多样性 垂直分布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一株嗜酸硫杆菌M4-422-6的分离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15
作者 俞添天 徐莹 +3 位作者 金佳凡 朱四东 杨季芳 陈吉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4-1288,共15页
【目的】开展具有硫氧化能力的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的分离及其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不仅可以丰富硫氧化细菌菌种资源,而且有助于加深理解嗜酸硫杆菌的分子进化与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利用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分... 【目的】开展具有硫氧化能力的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的分离及其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不仅可以丰富硫氧化细菌菌种资源,而且有助于加深理解嗜酸硫杆菌的分子进化与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利用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分离具有硫氧化能力的细菌;利用Illumina HiSeq X和Oxford Nanopore测序平台对一株嗜酸硫杆菌M4-422-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组装和基因组注释,并与一株亲缘关系最近的菌株Igneacidithiobacillus copahuensis VAN18-1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获得一株具有硫氧化能力的嗜酸硫杆菌M4-422-6。基因组注释结果显示,菌株M4-422-6基因组由1个染色体和2个质粒组成,基因组大小为2917823 bp,G+C含量为58.54%,共编码2925个蛋白。16S rRNA基因和基因组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M4-422-6代表嗜酸硫杆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功能基因注释结果显示,菌株Acidithiobacillus sp.M4-422-6拥有与菌株特性相关的众多基因,包括硫氧化相关基因、CO_(2)固定相关基因和耐酸相关基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虽然菌株M4-422-6与VAN18-1的亲缘关系最近,但两者仍拥有众多的差异基因,主要包括噬菌体抗性相关基因和移动元件编码基因。【结论】菌株M4-422-6代表嗜酸硫杆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该菌株具有同种内菌株所不具有的特有基因,并据此推测嗜酸硫杆菌种内分化可归因于对特定生态位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细菌 嗜酸硫杆菌 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原文传递
固体浓度对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亮 方迪 +1 位作者 单红仙 贾永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47-2352,共6页
采用序批式摇床,研究了固体浓度为3%-13%的底泥浓度对生物沥浸法去除污染底泥中重金属(Zn、Cu和C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体浓度增加,底泥pH值下降和ORP上升速率减缓,重金属的沥浸去除速率相应降低;沥浸过程中,当底泥pH值由5.0降至2.... 采用序批式摇床,研究了固体浓度为3%-13%的底泥浓度对生物沥浸法去除污染底泥中重金属(Zn、Cu和C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体浓度增加,底泥pH值下降和ORP上升速率减缓,重金属的沥浸去除速率相应降低;沥浸过程中,当底泥pH值由5.0降至2.0,ORP由200 mV升至520 mV时,重金属的去除率增加最为迅速;不同浓度的处理,沥浸12 d,Zn、Cu和Cr的去除率分别为60%-85%、65%-100%和17%-35%.试验发现,底泥沥浸中pH值随时间的变化符合Boltzmann方程,此方程可估算底泥酸化进程.连续提取法对脱毒(沥浸)底泥中残留Zn、Cu和Cr的形态分级显示,底泥中未沥浸去除的重金属绝大部分以残渣态存在,环境风险较低.从经济角度考虑,固体浓度10%在底泥沥浸的实际应用中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底泥 生物沥浸 硫氧化细菌 重金属 固体浓度
原文传递
铅冶炼场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硫氧化菌作用
17
作者 吴川 陈虹任 +7 位作者 陆永平 漆彦婷 李海峰 罗兴华 陈玥如 娄伟 杨卫春 李伟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50-1063,共14页
长期的铅冶炼生产活动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对其风险评估和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某铅冶炼区域的周边环境,研究重金属污染在垂直剖面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长期的铅冶炼生产活动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对其风险评估和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某铅冶炼区域的周边环境,研究重金属污染在垂直剖面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度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低污染土;无论污染程度如何,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均高于底层;相对丰度优势属包括Perlucidibaca、Limnobacter、Delftia、Hydrogenophaga、Thiobacillus、Sulfurifustis、Sphingopyxis,其中硫氧化菌(SOB)丰度较高。XRD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PbSO_(4),可能是由于SOB的富集对硫的氧化作用。这种硫循环特征可能是铅(Pb)转化为PbSO_(4)的稳定化修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炼 重金属 土壤污染 硫氧化菌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固定化硫氧化菌对海水养殖生境中硫化物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萌 赵阳国 +1 位作者 王晓琼 王君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4,共9页
海水养殖生境中由于有机质积累以及缺氧条件导致硫化物大量产生,严重危及养殖环境健康。为此,创建海水养殖系统,以沸石为载体吸附固定化硫氧化菌株,通过定位布放固定化硫氧化菌袋,探究其对生境中硫化物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海水养殖生境中由于有机质积累以及缺氧条件导致硫化物大量产生,严重危及养殖环境健康。为此,创建海水养殖系统,以沸石为载体吸附固定化硫氧化菌株,通过定位布放固定化硫氧化菌袋,探究其对生境中硫化物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剂中活菌含量为1.9×10^7 CFU/g,对硫化物的控制效果受环境温度、pH、菌剂投加量的影响较大,对温度及pH变化有更好的耐受性;在温度为30℃、pH为7.0、150 r/min的实验条件下,对硫化物的最大去除速率为8.3 mg/(g·h·L)。在海水养殖环境中,将沸石固定化菌剂平铺于土工布袋内,将布袋平铺于养殖系统沉积物-水界面,覆盖率2.5%,固定化布袋菌剂能够显著抑制环境中硫化物的产生,在缺氧条件下7 d内对硫化物的控制率达到99%。本研究表明定点布放硫氧化菌袋能够很好的控制养殖水体中硫化物,为其在海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硫化物 硫氧化菌 固定化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生物沥浸法去除不同初始pH值猪粪中的重金属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慧敏 王凯军 李明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153,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下猪粪中Cu、Zn和Cd的生物沥浸效果,结果表明猪粪生物沥浸对初始pH值的要求并不严格,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猪粪粪液即使在初始pH值为8的弱碱性条件下,其pH值也可随沥浸时间快速降低,生物沥浸12天降到1.37,Cu、Zn... 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下猪粪中Cu、Zn和Cd的生物沥浸效果,结果表明猪粪生物沥浸对初始pH值的要求并不严格,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猪粪粪液即使在初始pH值为8的弱碱性条件下,其pH值也可随沥浸时间快速降低,生物沥浸12天降到1.37,Cu、Zn和Cd沥出率可达到90.76%、97.97%和80.45%。初始pH值对重金属的沥浸速率有一定影响,降低初始pH值可以缩短生物沥浸周期,重金属的沥浸周期受不同初始pH值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u>Zn>Cd。初始pH值为5的猪粪粪液可以在9天内完成生物沥浸,Cu、Zn和Cd沥出率可达到93.83%、99.24%和7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生物沥浸 重金属 PH值 硫细菌
下载PDF
西藏热泉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甄莉 吴耿 +1 位作者 杨渐 蒋宏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9-1104,共16页
【目的】探究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硫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藏5个地热区的25个热泉样点,现场测量各采样点的水体理化参数,并采集热泉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功能基因(硫代硫酸盐水解酶编码基因:soxB)克隆文库分... 【目的】探究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硫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藏5个地热区的25个热泉样点,现场测量各采样点的水体理化参数,并采集热泉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功能基因(硫代硫酸盐水解酶编码基因:soxB)克隆文库分析方法,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硫氧化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并统计分析其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沉积物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主要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纲。研究样品中的硫氧化菌群落香农指数与溶解有机碳的浓度(R=0.489,P<0.05)呈显著正相关。另外,统计发现西藏各热泉之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其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差异明显,大多数样点的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为β-Proteobacteria,少量样点以α-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为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组成与温度、硫化物、电导率、海拔、总溶解固体和pH显著(P<0.05)相关。【结论】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广泛分布,且主要以变形菌门为主。地理隔离和理化差异导致了热泉沉积物样品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热泉 硫氧化细菌 硫循环 soxB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