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的数据跨境流动程序性与实质性监管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文华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5期142-154,共13页
数据通信传输与处理分析技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数据流动样貌,数据流动的体量与频次以指数形式增长,流动数据的种类与格式相较之前大为丰富。基于信息技术实力、数字经济规模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考量,不同国家跨境数据监管出发点不尽相同... 数据通信传输与处理分析技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数据流动样貌,数据流动的体量与频次以指数形式增长,流动数据的种类与格式相较之前大为丰富。基于信息技术实力、数字经济规模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考量,不同国家跨境数据监管出发点不尽相同,甚至呈现截然相反的意图。无论是境外国家现行的出境审查政策,还是我国制定中的跨境监管计划,均以查阅支撑性文档形式的程序性审查为主,极少涉及功能检查、技术测试形式的实质性措施。将生命周期思想融入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策略制定,选取数据收集、数据交换、数据销毁三个环节实施监管措施,创新完善监管思路与实现路径,达到全方位、高效能、细粒度的监管目的。建议设立"数据自由贸易试验区",鼓励自贸试验区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丰富监管单位组成结构,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数据生命周期 程序性监管 实质性监管
原文传递
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之实质化建构——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创新制度落实为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立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从我国立法规定的实然状态,以及相关制度创新的应然向度来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本质差别,而检察机关在两种公益诉讼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样迥异。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进行制度建构,实现从形式前置到实质前... 从我国立法规定的实然状态,以及相关制度创新的应然向度来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本质差别,而检察机关在两种公益诉讼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样迥异。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进行制度建构,实现从形式前置到实质前置的转换,可以使其成为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的创新落实机制,扭转将行政公益诉讼本身视为法律监督手段甚至单纯法律救济手段的误读,让诉讼回归常态,成为检察机关行政监督权的一种保证方式。唯如此,才能在既有法律框架下对目前的行政公益诉讼活动提供最大化的合理性解说;才能让发动行政公益诉讼的检察机关从"我像谁"的制度茫然中,找回"我是谁"的制度自信;才能厘清围绕公益诉讼制度出现的种种迷思,让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前置程序 实质化建构 法律监督
下载PDF
来自“世界3”的知识欺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应对 被引量:7
3
作者 单勇 王熠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0-85,共16页
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和知识创造上逐渐向类似人类的方向进化。通过ChatGPT的知识代理式协助,人类开启了与客观知识世界间的双向交互,这虽然增强了知识获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但也带来了工具性的技术滥用风险和... 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和知识创造上逐渐向类似人类的方向进化。通过ChatGPT的知识代理式协助,人类开启了与客观知识世界间的双向交互,这虽然增强了知识获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但也带来了工具性的技术滥用风险和内因性的数据安全风险。这两类风险加剧了虚假信息传播、犯罪方法传授、用户数据泄露等危害行为的异化,对传统事后回应型治理模式提出挑战。对此,犯罪治理应围绕技术加速迭代与治理资源不足间的显性矛盾,以及平台权力扩张与监管力量失衡间的隐性矛盾,从“看门人义务”的体系性完善和数据安全监管义务的实质性强化出发,将立法导向内嵌于技术理性之中,探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三个世界” 数字“看门人” 监管实质化
下载PDF
论对特殊目的并购公司的监管路径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岚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认定的某种特殊类型的空白支票公司,可以通过这种公司实施跨境反向并购来帮助其并购目标企业实现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至2021年一季度,通过SPAC... 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认定的某种特殊类型的空白支票公司,可以通过这种公司实施跨境反向并购来帮助其并购目标企业实现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至2021年一季度,通过SPAC模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一趋势引起了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早期仍然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要求,后期逐渐走向通过发布指南、声明等方式进行实体性监管,而亚洲一些国家如新加坡也对SPAC模式非常感兴趣,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其SPAC模式的咨询文件中则选择了较美国而言更为严格的实体性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 信息披露 实体性监管 安全港制度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雨燕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私产入宪”,并规定国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依法对土地及公民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这一规定并未在社会实践中起到其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没有对公共利益...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私产入宪”,并规定国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依法对土地及公民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这一规定并未在社会实践中起到其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为“公益”变“私益”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公共利益的标准对公共利益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并作出相应的实体设计与程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宪法修正案 公民私有财产 私益 界定 公益 私产 土地 规定 征收
下载PDF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以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兆松 吴仁良 蒋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刑事执行监督是刑事检察监督的最后环节,是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实质化审理旨在保障刑罚执行公正。《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的出台是减刑、假释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将直接推动我国减刑、假释审理模式的... 刑事执行监督是刑事检察监督的最后环节,是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实质化审理旨在保障刑罚执行公正。《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的出台是减刑、假释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将直接推动我国减刑、假释审理模式的转型。这种审理模式能否转型成功,检察机关的定位和职能转变至关重要。在这一新模式中,检察机关要承担起“异议者”的角色,与监狱、审判机关共同构筑起一个合理的三角诉讼结构。检察机关要通过积极行使证据审查权、调查取证权,加强对监狱、法院的同步监督,突出办案重点,实行繁简分流,提高监督能力,以适应实质化审理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刑 假释 实质化审理 检察监督
下载PDF
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空壳问题及其治理——基于嵌入理论视角的个案考察
7
作者 韩艺 徐彤 石可寒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1,共12页
当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活动中心面临场地空置、建筑闲置、功能虚置、未真正嵌入乡村生活等空壳问题,如何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嵌入理论视角,构建“嵌入环境—嵌入过程—嵌入结果”解释框架,分析D县L村文化活动中心从初期空壳... 当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活动中心面临场地空置、建筑闲置、功能虚置、未真正嵌入乡村生活等空壳问题,如何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嵌入理论视角,构建“嵌入环境—嵌入过程—嵌入结果”解释框架,分析D县L村文化活动中心从初期空壳到“悬浮式嵌入”再到“实质性嵌入”乡村生活的嬗变过程,可发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空壳问题的治理逻辑:一是嵌入环境是空壳“悬浮”问题的产生根源,优化嵌入过程并改善嵌入环境是空壳问题的治理路径,上级督查是倒逼嵌入过程与嵌入环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能人带动乡村产业、生活水平提升与满足乡情文娱是嵌入的内驱动力;二是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空壳问题的治理之道在于,上级督查传导政治压力倒逼基层优化嵌入过程,多措并举强化在结构、关系、认知等维度上的嵌入,同时辅之以产业振兴与提升文化需求激发内驱动力,最终实现实质性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活动中心 空壳 悬浮式嵌入 实质性嵌入 上级督察
原文传递
试述律师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济东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在法治社会中,律师在配合司法机关作出裁判,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及在监督法官正当行使裁判权,确保司法廉洁和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律师在参与诉讼业务,保障司法公正中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
关键词 律师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司法监督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的检视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皖宁 张嘉芮 《吉林金融研究》 2022年第11期20-22,25,共4页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建设发展重要的制度基石。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仅在必要性上做出了强制性要求,在信息披露的标准、内容、流程等方面缺乏统一制度安排。针对信息披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披露内容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问题,应当落实...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建设发展重要的制度基石。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仅在必要性上做出了强制性要求,在信息披露的标准、内容、流程等方面缺乏统一制度安排。针对信息披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披露内容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问题,应当落实地方政府信息披露的法定责任,建设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实现披露质量比较,以形成互相监督和制约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息披露 依法治理 实质性监督
下载PDF
从结果与过程理性看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权永平 黄晓芳 郑敏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从结果理性与过程理性的角度,对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加以分析。说明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计监管需要从结果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此阐述了会计监管在此方面已取得的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 从结果理性与过程理性的角度,对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加以分析。说明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计监管需要从结果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此阐述了会计监管在此方面已取得的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证券市场 会计监管 会计信息质量 市场经济 会计制度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我国侦诉关系之重构
11
作者 孙启磊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1-66,76,共7页
世界各主要法治发达国家侦诉关系模式主要是"公诉主导侦查"或者"公诉引导侦查"的模式。此种模式下的"主导"或者"引导"均体现以公诉机关对侦查机关的实质性有效监督制约为后盾,符合诉讼机制运... 世界各主要法治发达国家侦诉关系模式主要是"公诉主导侦查"或者"公诉引导侦查"的模式。此种模式下的"主导"或者"引导"均体现以公诉机关对侦查机关的实质性有效监督制约为后盾,符合诉讼机制运行的一般规律,体现了现代法治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侦诉关系却呈现出一种侦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与错位。新时期,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我国应在借鉴域外相关国家侦诉关系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实质性有效监督制约为后盾的,公诉引导侦查的"侦诉协作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 侦诉关系 公诉引导侦查 侦诉协作 实质监督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12
作者 党振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1-77,共7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实现司法公开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监督和法治宣传、解决法院案多人少问题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受制于法律法规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的要求过高,对人民陪审员的职权行使、业绩考评...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实现司法公开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监督和法治宣传、解决法院案多人少问题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受制于法律法规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的要求过高,对人民陪审员的职权行使、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规定不明确,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的作用,需要从选任机制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实质性参审职能的发挥、奖惩手段的运用、培训和退出机制的健全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和加快司法文明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委员会 实质化参审 司法公开 司法监督
下载PDF
论监察法实施的刑事实体法保障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俊杰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47,共8页
《监察法》施行三年多来,在中央部署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展开,有力地推进了公权力运行法治化;但由于《监察法》诸多条款如何与刑事实体法对接尚不够明确,导致现在监察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以罚代刑""纪法混淆"... 《监察法》施行三年多来,在中央部署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展开,有力地推进了公权力运行法治化;但由于《监察法》诸多条款如何与刑事实体法对接尚不够明确,导致现在监察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以罚代刑""纪法混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监察制度的施行效果。为从实体法层面给监察制度实施提供保障,首先,要正确解读"公职人员",公职人员与《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同一范畴,理论和实务中扩大监察对象即公职人员范围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不当扩大了监察权的行使范围;其次,"有关人员"指的是各类涉案人员,其实施阻碍监察机关办案的的犯罪活动,属于监察机关的办案范围;再次,监察人员属于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能够成立相应的贿赂、渎职和其他犯罪,立法论的观点不可取;最后,要在《刑法》立法上增加《监察法》新增加的违法行为方式,适度犯罪化,在《刑法》总则增加《监察法》新增加的认罪认罚从宽处罚的情形,确定各种情节的从宽处罚梯度和力度,明确认罪认罚等预防因素对量刑的影响,以协调《监察法》与《刑法》之间的刑罚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刑事实体法 监察对象 监察人员
原文传递
行政裁决救济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中国有关行政裁决救济的规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之中,呈现出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俱有、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立法现状。在理论上,学界亦相继提出“两者择一说”“两者合一说”“新型诉讼说”等... 中国有关行政裁决救济的规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之中,呈现出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俱有、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立法现状。在理论上,学界亦相继提出“两者择一说”“两者合一说”“新型诉讼说”等多种方案。行政裁决救济有其特殊的内在机理,需回归行政裁决之本质,恪守基本的司法原理,并遵循司法最终解决、纠纷实质化解和便宜当事人三项原则。为此,较为科学和周全的制度安排应是,将“裁决结果”与“裁决行为”区分开来,采取严格的双轨制。当事人若对行政机关化解民事纠纷的“裁决结果”不服,应以民事纠纷的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若对行政机关化解民事纠纷的“裁决行为”不服,如裁决人员出现违法渎职行为,应通过行政内部监督机制或纪检监察机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裁决救济 司法权 纠纷实质化解 民事诉讼 行政监督
下载PDF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傅国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6,共12页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延伸,体现为当事人合法行使处分权与行政检察监督的复合。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具有权利救济、替代性纠纷解决和社会治理等属性,在司法办案中应当坚持合法、自愿、诉讼监督与...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延伸,体现为当事人合法行使处分权与行政检察监督的复合。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具有权利救济、替代性纠纷解决和社会治理等属性,在司法办案中应当坚持合法、自愿、诉讼监督与纠纷解决相结合等原则;坚持法律监督与争议化解有机结合,尊重正确生效裁判既判力和行政自由裁量权,以纠纷解决为导向,在法律监督过程中解决行政相对人合理诉求;坚持依法全面审查的原则,处理好纠纷解决与公权监督、公益优先与私益救济、程序正义与实体利益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在机制构建方面,应当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定位,遵循司法规律,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科学界定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范围,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效力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实质性化解 行政争议 法律监督 功能定位 范围界定 效力保障
原文传递
《监察法》立法文本评析——兼谈《监察法》实施中亟待解决的几个疑难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泰 黄鑫平 《廉政学研究》 2018年第2期160-178,210-211,共20页
《监察法》的最后定稿对比《监察法》的三稿草案,在立法技术和实质法治两方面有着巨大进步。但由于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国家权力制度构建,为确保监察制度在实践中运行的灵活性,目前《监察法》的规定总体上看相对简约、粗疏,因... 《监察法》的最后定稿对比《监察法》的三稿草案,在立法技术和实质法治两方面有着巨大进步。但由于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国家权力制度构建,为确保监察制度在实践中运行的灵活性,目前《监察法》的规定总体上看相对简约、粗疏,因此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亟待补充和解决的空白地带及疑难问题。应尽快修法确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对监察法规的制定权,进一步细化对人大代表监察权限可涉及范围及如何与人大代表的特别人身保障程序进行衔接等规定,对教科文卫体单位中的监察对象应做进一步明晰界定,廉政教育对象不应局限于公职人员,应对行政监察三项职能进行科学的界分,分解吸收。要坚持法治原则,以严格规范监察权力为前提,给予《监察法》实施必要的试错空间,立足实践,做到制度设计与实践演变严密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立法 立法技术 实质法治 《监察法》实施
下载PDF
类余额宝产品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以经济法实质正义理念为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5-38 42,共5页
类余额宝产品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有着低风险、高收益、快速申购及赎回的特征,吸引了众多金融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类余额宝产品作为一个"新生儿",在其内部交易过程中仍有着许多的法律漏洞。另一方面,对于创新事物"... 类余额宝产品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有着低风险、高收益、快速申购及赎回的特征,吸引了众多金融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类余额宝产品作为一个"新生儿",在其内部交易过程中仍有着许多的法律漏洞。另一方面,对于创新事物"先发展后规范"的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对于类余额宝产品的外部监管也相对落后。因此,笔者试图以经济法理念中的实质正义理念为视角,分析类余额宝产品本身交易和外部监管的相关法律问题,用实质公平内容指导内部完善,用平等自由、理性秩序指导外部监管,以实质公平理念以更好的完善类余额宝产品,服务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余额宝产品 实质正义理念 监管
下载PDF
实质化审理意见下减刑法律监督的新路径
18
作者 王喜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的出台,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提供了具体的方向指引。减刑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坚持全面依法审查、坚持主客观改造表现并重、坚持严格审查证据材料以及坚持区别对待。检... 《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的出台,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提供了具体的方向指引。减刑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坚持全面依法审查、坚持主客观改造表现并重、坚持严格审查证据材料以及坚持区别对待。检察系统减刑监督工作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传统减刑、假释计算缺少必要的流程指引与刚性约束、同步检察监督机制运行不顺畅、减刑方法审查重心倒挂、监督形式化等困境。因此,要通过构建大数据减刑异常监督体系、减刑异常法律监督模型监测要素、落实多部门可视化即时监督等手段,不断探索实质化审理背景下减刑监督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化审理 检察系统 法律监督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论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侦监职权配置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东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5-58,共14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旨是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倒逼着检察侦监部门强化对侦查机关(部门)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当前,侦监部门的三项职能在实践运行中存在诸多难题,如审查逮捕中立不足、功能异化、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旨是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倒逼着检察侦监部门强化对侦查机关(部门)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当前,侦监部门的三项职能在实践运行中存在诸多难题,如审查逮捕中立不足、功能异化、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知情渠道不畅、调查权疲软、处置权乏力、评价权缺失,等等。适应庭审实质化的诉讼制度改革,需强化审查逮捕的中立性,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扩大知情权,赋予侦监部门类似于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初查权以强化调查权,增强对违法行为处置的刚性和权威性以完善处置权,设置对侦查人员考评参考侦监部门评价的评价权,以促进侦查工作的依法、规范、高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侦查监督 职权配置 优化
下载PDF
浙大购置嘉业堂藏书史事考
20
作者 张凯 梁诗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36,共1页
浙江吴兴嘉业堂藏书楼得名于清帝溥仪题写的御匾“钦若嘉业”,是近人刘承幹的私人藏书楼。1924年,嘉业堂藏书楼正式落成,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因经济与战争等原因,嘉业堂藏书开始散失,其中六百多部明... 浙江吴兴嘉业堂藏书楼得名于清帝溥仪题写的御匾“钦若嘉业”,是近人刘承幹的私人藏书楼。1924年,嘉业堂藏书楼正式落成,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因经济与战争等原因,嘉业堂藏书开始散失,其中六百多部明刊本售于张叔平。1946年,张叔平濒临破产,欲出售所藏嘉业堂古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藏书楼 嘉业堂 明刊本 浙江吴兴 藏书 刘承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