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结构优化——从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关系的重构出发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响立法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开展。优化立法合法性审查结构需要重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的关系。鉴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要求,应当确立形式合法性审查的优先适用地位,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实质合法性审查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判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目的性、价值性,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存在一定的张力。在很多情形下,实质合法性审查是一种目的主义导向的立法策略,不宜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只能作为例外与补充。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标准、优化法律解释技术与方法、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技巧等方式,可以减少实质合法性审查的适用,从而增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使两者关系由“并行”走向“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合法性审查 形式合法性 实质合法性
下载PDF
论解释性行政规则的司法审查
2
作者 牛佳蕊 《行政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解释性行政规则是蕴含大量行政专业性判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它往往决定了法律规范的实际含义,产生着相较于法律规范更为直接的效力,存在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法律风险,引发了诸多司法争议。为了实现有效的司法监督,其一,可引入“立... 解释性行政规则是蕴含大量行政专业性判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它往往决定了法律规范的实际含义,产生着相较于法律规范更为直接的效力,存在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法律风险,引发了诸多司法争议。为了实现有效的司法监督,其一,可引入“立法机关授权意图标准”,首先对行政机关的“制定权限”进行判断;其二,完善当前形式合法性审查标准,调整“超越职权”“抵触上位法”“权利义务”等标准的具体适用,酌情审查“专家参与”和“公众参与”等程序;其三,构建合理性审查标准体系,这包括“行政机关是否准备了替代解释”“新旧解释性行政规则是否一致”“解释是否符合立法目的”“解释性行政规则是否具有行政专业性”等审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行政规则 行政专业性 形式合法性 实质合法性 司法审查
原文传递
刑法“事先法”之理念导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道萃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6-40,58,共6页
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具有鲜明的"事先法"特征。从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看,刑事立法的事先价值判断决定了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保障法存在语义误读之嫌,刑法的正义价值要求刑法与其他部门各司其责、平起平坐。我国的犯罪概念的... 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具有鲜明的"事先法"特征。从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看,刑事立法的事先价值判断决定了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保障法存在语义误读之嫌,刑法的正义价值要求刑法与其他部门各司其责、平起平坐。我国的犯罪概念的立法模式是"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分别表明了刑法的"事先性"与"克制性"。刑法的边界是"人类行动的自觉结果",在原初意义上具有"事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事先法” 实质罪刑法定 语义 刑法正义 定性+定量立法模式
下载PDF
形式法治化与实质法治化:行政问责法治化的二维分析框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献芝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法治化,即要建构完善的行政问责法制制度体系;二是实质的法治化,即所建构和实施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符合正义、权力制衡、民主参与的价值要求。形式法治化和实质法治化的有机统一与融合... 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法治化,即要建构完善的行政问责法制制度体系;二是实质的法治化,即所建构和实施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符合正义、权力制衡、民主参与的价值要求。形式法治化和实质法治化的有机统一与融合是推进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关键所在。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全面铺展,不仅需要完整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支撑,更为要紧的则是要通过公民有效参与行政问责立法民主机制的设计,以促进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地彰显正义、权力制衡和民主参与的价值诉求,从而达成行政问责的善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 法治化 形式法治化 实质法治化
原文传递
期待可能性的法定化问题
5
作者 常凤香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起源于德国,发展于日本。我国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其中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性质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目前对于期待可能性法律地位的争论在于是否要实现形式上的法定化。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责任要素 法定化
下载PDF
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犯罪化研究——基于刑法立法、解释上的二元解构
6
作者 马骏 《电子知识产权》 2023年第5期4-15,共12页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刑法保护须通过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的犯罪化以实现。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犯罪化符合我国刑法修订犯罪化的总体趋势,与刑法谦抑性原则并不矛盾,体现了我国当代法治的基本精神。我国应选择立法路径来实现集成电路侵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刑法保护须通过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的犯罪化以实现。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犯罪化符合我国刑法修订犯罪化的总体趋势,与刑法谦抑性原则并不矛盾,体现了我国当代法治的基本精神。我国应选择立法路径来实现集成电路侵权行为的犯罪化。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统合的犯罪界定模式;在构成要件的解释上,应将布图设计解释为与权利人受保护的布图设计相同或相似的布图设计;在犯罪成立的阻却上,应充分考虑权利穷竭、独立创作、强制许可、善意侵权等犯罪阻却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侵权行为 犯罪化 布图设计专有权 实质的法益
下载PDF
走出实质解释论的迷思——罪刑法定视域中的检视与质疑
7
作者 张枝涛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实质解释论为了摆脱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从日本刑法学界引入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这一概念,应该说是不奏效的。因为根据日本刑法学理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旨在限制司法权,实质侧面旨在限制立法权,二者各司其职... 实质解释论为了摆脱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从日本刑法学界引入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这一概念,应该说是不奏效的。因为根据日本刑法学理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旨在限制司法权,实质侧面旨在限制立法权,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对权力的全面制约。法官不需要也不应当为了实现实质正义而进行实质解释,因为这原本就是立法者的职责。况且,一旦允许法官将处罚必要性作为刑法解释的根据,那么谁都无法确保法官不会为所欲为,这又必将离实质正义越来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解释论 形式解释论 实质的罪刑法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标的及其识别问题分析
8
作者 吴玺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1-65,共5页
民事诉讼标的是指法院予以审理和裁判的对象。我国的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吸收大陆法系诉讼标的理论基础,形成民事纠纷说、新二分支说、分别识别说与为实践部门普遍接纳的旧实体法说等诸学说。其争议焦点主要围绕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识别标... 民事诉讼标的是指法院予以审理和裁判的对象。我国的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吸收大陆法系诉讼标的理论基础,形成民事纠纷说、新二分支说、分别识别说与为实践部门普遍接纳的旧实体法说等诸学说。其争议焦点主要围绕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识别标准进行。从利于诉讼实践的角度出发,仍应坚持实体法学说,但诉讼标的的识别要以原告向法院提出的实体法律关系或请求权为准,未向或未能向法院提出的实体法律关系或请求权不能作为识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标的 识别标准 旧(新)实体法学说 实体法律关系 请求权竞合
下载PDF
社区矫正程序功能研究
9
作者 李戈 李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0-75,共6页
服务于个别化矫正罪犯、保护受害人、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等多重目的,作为一种实体性法律程序,社区矫正程序有限制恣意,引导和规范主体行为,弥补和发展实体法,保证民主参与的作用,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承载着权力制约、提供效率、制度... 服务于个别化矫正罪犯、保护受害人、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等多重目的,作为一种实体性法律程序,社区矫正程序有限制恣意,引导和规范主体行为,弥补和发展实体法,保证民主参与的作用,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承载着权力制约、提供效率、制度生成和民主参与等多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程序功能 实体性法律程序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
10
作者 孔春潮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5-48,共4页
程序参与原则是程序正义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是民事诉讼中辩论主义与处分权主义的综合或上位概括。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是程序主体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当... 程序参与原则是程序正义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是民事诉讼中辩论主义与处分权主义的综合或上位概括。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是程序主体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实质性程序参与就必须尽快确立辩论主义和修正处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 实质性程序参与 制度保障
下载PDF
论实质的法益概念——对法益概念的立法批判机能的肯定 被引量:86
11
作者 张明楷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96,193-194,共19页
实质的法益概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向立法者提供刑罚处罚的合法界限,因而具有批判立法的机能:一方面,应当根据实质的法益概念检视已有的犯罪构成要件,废止没有保护法益的犯罪;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质的法益概念,提出增设新罪的构成要件的... 实质的法益概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向立法者提供刑罚处罚的合法界限,因而具有批判立法的机能:一方面,应当根据实质的法益概念检视已有的犯罪构成要件,废止没有保护法益的犯罪;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质的法益概念,提出增设新罪的构成要件的合理要求。实质的法益概念既具有社会根据,也具有宪法根据,因而对刑事立法者产生宪法性的规制作用。实质的法益概念与形式的法益概念的内容相同,并非对立,因而完全可以并存,只要承认形式的法益概念就应当承认实质的法益概念;实质的法益概念具有经验的实在性,是比例原则的适用前提,而且按照比例原则进行的具体审查,不可能离开法益概念与法益衡量;比例原则本身不可能独立确定刑罚处罚的合法界限,因而不可能取代实质的法益概念;实质的法益概念并不违反民主主义,反而符合民主主义的实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的法益概念 形式的法益概念 宪法根据 比例原则 民主主义
原文传递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趋向与推进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家宏 蔡朋龙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共14页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改革必须坚持“独立社团法人实体”的目标取向。构筑“政社”新型关系,需要将单项运动协会定位于均衡公序与私序的公共法人组织,并借由法人治理结构架构、国有资产分离与调配、权利义务的明晰,构建“权责明确、制衡...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改革必须坚持“独立社团法人实体”的目标取向。构筑“政社”新型关系,需要将单项运动协会定位于均衡公序与私序的公共法人组织,并借由法人治理结构架构、国有资产分离与调配、权利义务的明晰,构建“权责明确、制衡有效、产权清晰、依法自治”的现代独立化法人自治组织。当前改革的实践,已进入攻坚阶段的抵触期,体制机制的增量改革已到临界点,需要通过制度的增量改革突破路径的“锁定”状态。法治是单项运动协会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破旧立新”的根本保障,推动当前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基于“依法治体”与“体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出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与发展的法治化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 社团法人实体化 法人治理结构 法律认定 契约让渡 民事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