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02
1
作者 李达 邓喀中 +1 位作者 高晓雄 牛海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31-1537,共7页
针对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易受时空失相关、大气相位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对13景TerraSAR-X数据进行时序处理,估算并去除了... 针对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易受时空失相关、大气相位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对13景TerraSAR-X数据进行时序处理,估算并去除了残余数字高程模型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和轨道误差,分析了研究区域2012-2013年沉降速率,发现2310和1301两工作面最大下沉速率分别为40mm/a和50mm/a;分析时序累计沉降值发现,2306、2308、2310这3个工作面在2012年11月15日之前地面沉降并不明显;在2310和1301工作面分别提取3个失相干现象表现较为缓慢的候选点进行时序分析,发现沉降值和时间成线性变化关系,且开采时间越早,其沉降特性越符合线性变化;将SBAS和DInSAR两种方法获得的累计沉降值进行差值分析,发现两种方法的差值在5mm以内;在2310工作面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选取若干观测点,并提取各观测点的时序沉降值对工作面时序沉降进行量化分析,实验表明SBAS-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技术 SBAS-InSAR技术 煤矿地区 时序分析 形变监测
原文传递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74
2
作者 黄腾 孙景领 +1 位作者 陶建岳 黄昱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论述了地铁隧道底板沉降监测基准网的构成、布设形式及其平差基准的选取,并对隧道内沉降测点、差异沉降点的布置和施测方法进行了简单地介绍;讨论了对监测基准网进行整体稳定性检验的平均间隙法;根据地铁隧道本身的特点,介绍了隧道沉降... 论述了地铁隧道底板沉降监测基准网的构成、布设形式及其平差基准的选取,并对隧道内沉降测点、差异沉降点的布置和施测方法进行了简单地介绍;讨论了对监测基准网进行整体稳定性检验的平均间隙法;根据地铁隧道本身的特点,介绍了隧道沉降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与原理;结合南京地铁西延线隧道沉降监测实例,分析了隧道结构的沉降情况、沉降规律以及沉降成因,给出了有益的结论,为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隧道结构加固、基础处理和道床修筑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沉降监测 稳定性检验 沉降槽
下载PDF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与灰色预测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健雄 蒋金豹 张建霞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着主体荷载的增加,必然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而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着主体荷载的增加,必然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而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次应用二级水准测量方法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监测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高层建筑沉降规律正常、稳定性良好,从而为类似条件下的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 二级水准测量 高层建筑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工程建筑沉降预测的非等间距灰色建模 被引量:41
4
作者 黄声享 李志成 《地理空间信息》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介绍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了非等间距数列的灰色预测建模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建模过程。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沉降监测 非等间隔数列 灰色理论 分析预测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和SVR算法的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炳乾 邓喀中 范洪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0-886,共7页
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和预计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且两者无法实现集成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相结合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最终实现开采沉陷监测... 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和预计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且两者无法实现集成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相结合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最终实现开采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的一体化.首先利用D-InSAR技术获取开采沉陷的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然后将监测结果作为SVR算法的训练与学习样本建立预计函数;最后在已建立预计函数的基础上采用滚动预测方法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以陕西省大柳塔矿某工作面为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使用13景TerraSAR-X雷达影像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D-InSAR监测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开采沉陷的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其开采沉陷的最大绝对和相对预计误差分别为19mm,5.4%.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沉陷监测 动态预计 D—InSAR 支持向量回归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PS-InSAR在轨道交通形变特征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秦晓琼 杨梦诗 +3 位作者 王寒梅 杨天亮 林金鑫 廖明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3-721,共9页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变监测领域。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专题的形变特征。首先,利用26景TerraSAR-X影像在上海开展高分辨率PS-InSAR沉降精细测量,得到...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变监测领域。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专题的形变特征。首先,利用26景TerraSAR-X影像在上海开展高分辨率PS-InSAR沉降精细测量,得到轨道交通网络整体的沉降格局;然后,针对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分类探讨其形变特性及原因;最后,进行测量结果的精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已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沿线主要的沉降原因;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早期建设路段比晚期建设路段更稳定,高架路段比地下路段沉降速率更小;PS-InSAR与水准数据保持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 PS-INSAR 轨道交通 高分辨率
下载PDF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孙泽信 庞逸群 黄腾 《测绘工程》 CSCD 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
介绍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立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模型背景值的构造以及初值选取两个方面对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进,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 介绍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立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模型背景值的构造以及初值选取两个方面对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进,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沉降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 非等间距 灰色模型 预测分析
下载PDF
泰州大桥南锚碇巨型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技术 被引量:34
8
作者 陶建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及大型沉井基础的开发应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长67.9m,宽52m,高41m,在长江岸边的冲积沙土地质中下沉,选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两个施工方案,如何确保沉井结构和附近建筑物以及长江大堤...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及大型沉井基础的开发应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长67.9m,宽52m,高41m,在长江岸边的冲积沙土地质中下沉,选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两个施工方案,如何确保沉井结构和附近建筑物以及长江大堤的安全是关键;本文仅介绍沉井钢壳拼装,混凝土接高,深井降水和泵吸挖土的排水下沉施工方案,达到安全优质快速下沉的目的。研究结论:采用排水下沉,沉降系数大,深井降水效果好,泵吸挖土效率高、出泥量大,下沉速度再创新高;安全可控制,质量有保证,环境易达标;沉井接高浇筑质量和下沉偏差都得到了很好控制,达到规范标准;通过回灌水附近建筑物和长江大堤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深井降水和泵吸挖土的排水下沉方案,能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大型沉井基础的目的,同时也掌握了大型沉井排水下沉的关键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沉井 排水下沉 泵吸排渣 下沉监控 大堤安全
下载PDF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在海堤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葛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56-1860,共5页
阐述了海堤沉降长期在线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布里渊光纤应变仪BOTDR)对上海临港新城海堤k3+640和k3+780两个断面进行长期监测的系统设计、实施和监测结果。通过对k3+780断面光纤传感数据和水准观测数据比... 阐述了海堤沉降长期在线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布里渊光纤应变仪BOTDR)对上海临港新城海堤k3+640和k3+780两个断面进行长期监测的系统设计、实施和监测结果。通过对k3+780断面光纤传感数据和水准观测数据比对表明,最大应变位置与现场冲泥管带位置吻合;计算得到了断面沉降分布,其趋势和现场情况以及水准测量结果吻合;5个原位观测点上最大偏差为94 mm,平均偏差为39.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纤应变分析仪 分布式监测 海堤 沉降监测
下载PDF
SBAS技术在南京河西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郭乐萍 岳建平 岳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8,41,共4页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及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日趋明显。本文以2007—2011年16景日本ALOS PALSAR卫星升轨数据为例,采用SBAS技术分析了河西地区的沉降趋势,反演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场,并与水准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验...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及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日趋明显。本文以2007—2011年16景日本ALOS PALSAR卫星升轨数据为例,采用SBAS技术分析了河西地区的沉降趋势,反演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场,并与水准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SBAS用于沉降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集(SBAS) 沉降监测 干涉 形变场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对上海高架路的沉降监测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茹 杨天亮 +3 位作者 杨梦诗 廖明生 林金鑫 张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50-2057,共8页
上海市高架道路是上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之一,跨越11个行政区,打通了城市交通脉络。为保证其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利用高分辨率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高架路进行沉降监测,沉降结果与同期水准数据基本保持一致,最大误差不超过3m... 上海市高架道路是上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之一,跨越11个行政区,打通了城市交通脉络。为保证其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利用高分辨率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高架路进行沉降监测,沉降结果与同期水准数据基本保持一致,最大误差不超过3mm/a。进一步联合高架路的结构特性、运营车辆的动荷载情况、高架路施工进程,分析了提取的高架路沉降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时间演化行为。多因素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高架道路沉降格局与周边区域地面沉降密切相关,同时与高架道路自身荷载和运营车辆动荷载、高架道路建成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高架道路 沉降监测 运行状况 归因分析
原文传递
天津市地铁线不均匀地表沉降InSAR监测 被引量:22
12
作者 姜德才 张永红 +2 位作者 张继贤 吴宏安 康永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2,共6页
针对道路路面的高相干点目标密度较低问题,根据路面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提出了用于高相干点目标和高相干分布式目标联合提取的"三阈值二级探测法"。通过对COSMO-SkyMed高分卫星数据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处理和线目... 针对道路路面的高相干点目标密度较低问题,根据路面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提出了用于高相干点目标和高相干分布式目标联合提取的"三阈值二级探测法"。通过对COSMO-SkyMed高分卫星数据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处理和线目标空间缓冲区分析,获取了天津地铁沿线的高相干目标及其沉降信息,分析了主要影响路段。基于相同时段的153个水准点数据,对提取的大区域地表沉降信息进行验证。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三阈值二级探测法"适用于提取地铁沿线的高相干目标;改进MCTSB-InSAR的大区域地表沉降值与153个水准点数据差值的标准差为5.4mm/year,精度很高;基于高分率SAR影像的改进MCTSB-InSAR在地铁线路地表沉降监测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铁 不均匀沉降 时间序列 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卢欣奇 李学峰 +1 位作者 张勤斌 黄海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114,共8页
地面沉降是矿区采空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利用PS-InSAR技术对覆盖广西平南锡基坑铅锌矿的21景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地表沉降量分布云图、等值线剖面、观测点沉降速率变化曲线。与传统方法相比,PS-InSAR技术大大提高了地表沉降... 地面沉降是矿区采空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利用PS-InSAR技术对覆盖广西平南锡基坑铅锌矿的21景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地表沉降量分布云图、等值线剖面、观测点沉降速率变化曲线。与传统方法相比,PS-InSAR技术大大提高了地表沉降研究的直观性、整体性及预测性。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PS-InSAR技术获得的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运用PS-InSAR技术获得的采空区沉降区域与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薄弱区域基本一致;运用PS-InSAR技术获得的采空区沉降数据可以为地表沉陷防治、沉降规律总结及采空区治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PS-InSAR技术 沉降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在地铁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松 田林亚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地铁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得到合理的沉降预测模型,不仅可以预测出短时间内地铁区段的沉降量,并可了解地铁区段短时间内的沉降趋势。实验证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短期预报效果。
关键词 地铁 沉降监测 时间序列 数据处理 短期沉降预测
下载PDF
多时相Sentinel-1A InSAR的连盐高铁沉降监测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何秀凤 高壮 +2 位作者 肖儒雅 罗海滨 冯灿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0-611,共12页
多时相InSAR技术具有探测大范围毫米级地表形变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近几年,应用多时相InSAR技术监测以高铁为代表的大尺度人造线状地物形变备受关注。本文将C波段SAR数据用于高铁沿线路基形变监测,应用相位稳定性分析... 多时相InSAR技术具有探测大范围毫米级地表形变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近几年,应用多时相InSAR技术监测以高铁为代表的大尺度人造线状地物形变备受关注。本文将C波段SAR数据用于高铁沿线路基形变监测,应用相位稳定性分析和改进的StaMPS技术来增加相干性点的密度和形变参数解算的稳定性。采用研究区时间跨度为21个月的47景Sentinel-1A数据,对连(云港)盐(城)高铁及其沿线区域进行多时相InSAR分析,并利用同时期连续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观测数据对线性沉降速率和时序位移分别进行监测分析,进而对比验证二者的沉降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的Sentinel-1A数据能够获取毫米级的线性形变速率和时序位移序列,InSAR与BDS二者平均时序位移均方根误差为3.8 mm,与BDS监测结果相比取得很好的一致性,且连盐高铁线路整体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连盐高铁 沉降监测 Sentinel-1A
下载PDF
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国超 黄张裕 +1 位作者 徐秀杰 冯剑桥 《勘察科学技术》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随着现代工程建筑物规模扩大和建设难度的增加,如何科学、准确、实时地监测和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探讨了灰色系统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线性回归、灰色系统模型和新... 随着现代工程建筑物规模扩大和建设难度的增加,如何科学、准确、实时地监测和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探讨了灰色系统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线性回归、灰色系统模型和新陈代谢灰色系统模型等方法对比分析,得出灰色系统模型尤其是新陈代谢灰色系统模型有更高的精度,适合高层建筑物等大型建筑工程变形监测的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 线性回归 灰色系统 新陈代谢GM(1 1)
原文传递
应用PSInSAR技术分析上海道路网沉降时空特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秦晓琼 杨梦诗 +2 位作者 廖明生 王寒梅 杨天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7,共8页
城市道路网的持续稳定性监测不仅可以避免重大事故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道路网长距离、大跨度的实时监测需求,将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 城市道路网的持续稳定性监测不仅可以避免重大事故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道路网长距离、大跨度的实时监测需求,将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道路网的形变监测和预警,处理了上海26景时间序列TerraSAR-X卫星数据,对道路网的沉降进行时空分析。空间上,首先阐述道路网整体的沉降格局,然后探讨局部路段的沉降细节及其驱动力;时间上,分析温度变化对路面沉降时间序列变化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上海道路网沉降主要分布在浦东区,与路网密度相关,新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已成为道路网主要的沉降原因;沥青路面的沉降时间序列与温度变化存在时间相关性,沉降结果与水准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网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时间序列分析 沉降监测
原文传递
GPS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帝 高雅萍 许双安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2年第2期22-24,28,共4页
结合新疆某矿区的沉降监测项目,采用GPS技术建立GPS沉降监测网和数据处理方案,经过多期观测数据处理表明,采用GPS技术进行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可获得mm级的高程精度,满足了实际变形监测的要求,可为同类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GPS技术 矿区沉降监测 数据处理 沉降分析
原文传递
三维激光扫描用于开采沉陷监测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大贺 吴侃 陈冉丽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35,共4页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测量技术,具有高效、实时、高密度等优点。将三维激光扫描用于开采沉陷监测,提出了获取下沉盆地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讨论。通过实例应用,得到了沉陷区的下沉盆地DEM,直观全面地反映了开采沉陷盆地的...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测量技术,具有高效、实时、高密度等优点。将三维激光扫描用于开采沉陷监测,提出了获取下沉盆地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讨论。通过实例应用,得到了沉陷区的下沉盆地DEM,直观全面地反映了开采沉陷盆地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沉陷监测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广州地铁隧道运营期沉降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德智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沉降监测实例,阐述隧道内沉降测点、差异沉降点的布置和施测方法,以及沉降曲线拟合及分析,讨论隧道结构的沉降情况、规律及成因,为运营隧道的维修管理提供经验。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 隧道 运营 沉降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