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宪权视角下的宪法正当性之评判——评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辉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7,共7页
制宪权是评判宪法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古典自然法学诉诸于人民制宪权而取得宪法正当性的评判。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是运用社会实证主义方法,在批判人民制宪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价值无涉的政治实体制宪权学说,在制宪权学说史上具有重... 制宪权是评判宪法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古典自然法学诉诸于人民制宪权而取得宪法正当性的评判。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是运用社会实证主义方法,在批判人民制宪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价值无涉的政治实体制宪权学说,在制宪权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施米特认为制宪权是现存政治实体对自身存在形式作出总决断的意志,宪法正当性在于其现实性。其学说关注宪法的现实正当性,拓展了我们对宪法正当性评判的视野和对制宪权认识的深度,但由于忽略价值正当性曾被法西斯利用,值得我们吸取教训。我们认为,制宪权是人民制宪权与政治实体制宪权的辩证统一,宪法的正当性与现实性不能相互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宪法正当性 现实正当性 价值正当性
下载PDF
传播学与人类学学科交叉的研究版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家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81,共8页
国内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交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研究面貌,一批被命名为媒体人类学、民族志传播以及标榜用人类学、民族志、网络民族志或田野调查等方法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从相关研究范畴与实践审视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因学科倾向以及民... 国内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交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研究面貌,一批被命名为媒体人类学、民族志传播以及标榜用人类学、民族志、网络民族志或田野调查等方法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从相关研究范畴与实践审视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因学科倾向以及民族志方法使用的严谨程度不同,这一学科交叉呈现出三种不同倾向。“人类学的研究”强调研究立场与学科归属的人类学范畴,“以民族志为取向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传播学科特征,而“以民族志为方法的研究”更多的是使用民族志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在这一复杂研究版图背后,呈现出的是传播学学者对以民族志命名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合法性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人类学 民族志 研究版图 学科合法性
下载PDF
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前提性质疑
3
作者 杨舆勇 《西南教育论丛》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讨论一种方法论首先应具备两大前提:一要明白这种方法论本体论是什么。一要明白这种方法论的价值观偏向是什么。当前教育学方法论存在的三大问题集中体现了其前提不足。主要表现为,用方法论论证教育学科的合法性、缺乏对教育本体清晰... 讨论一种方法论首先应具备两大前提:一要明白这种方法论本体论是什么。一要明白这种方法论的价值观偏向是什么。当前教育学方法论存在的三大问题集中体现了其前提不足。主要表现为,用方法论论证教育学科的合法性、缺乏对教育本体清晰认识的前提支撑、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本体 教育研究方法论 学科合法性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探讨
4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政治意义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学科合法性 探讨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探讨
5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政治意义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学科合法性 探讨
下载PDF
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前提性质疑
6
作者 杨其勇 么加利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48-52,共5页
讨论一种方法论首先应具备两大前提:一要明白这个方法论的本体论是什么;二要明晰这种方法论的价值偏向是什么.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存在的三大问题集中体现了这两方面的前提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用方法论论证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缺乏对教... 讨论一种方法论首先应具备两大前提:一要明白这个方法论的本体论是什么;二要明晰这种方法论的价值偏向是什么.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存在的三大问题集中体现了这两方面的前提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用方法论论证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缺乏对教育本体清晰认识的前提支撑;缺乏归一的价值观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本体 教育研究方法论 学科合法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