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文彬 袁静 +3 位作者 胡敏冬 张娇红 邬明 姚思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sub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SCLF)的疗效。方法93例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46例)和拉米夫定组(47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内...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sub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SCLF)的疗效。方法93例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46例)和拉米夫定组(47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疗程48周。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HBV DNA转阴率、存活率及病毒反跳情况。结果治疗4周和12周时恩替卡韦组的ALT值分别为(49.9±31.4)U/L和(33.2±20.5)U/L,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组的(88.6±58.2)U/L和(55.4±31.7)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生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后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1.7%及97.8%,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51.1%和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内恩替卡韦组的存活率为80.4%,高于拉米夫定组的61.7%。恩替卡韦组46例患者无1例发生病毒反跳,而拉米夫定组47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病毒反跳。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抗病毒效果及患者存活率均高于拉米夫定,且不容易发生病毒反跳,因此适合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红卫 李娟 +4 位作者 孟庆华 冯岩梅 赵敬敬 王金环 金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80-382,共3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HBV所致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化及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mg/日,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的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指标及治疗第4周、12周、2...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HBV所致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化及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mg/日,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的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指标及治疗第4周、12周、24周的HBV DNA定量的变化。同时应用MELD评分公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8、12、24周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治疗4周、8周、12周、24周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24周的血清白蛋白(ALB)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24周的MELD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0,P<0.01)。第4周、12周、24周的HBVDNA定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患者 临床
下载PDF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霞 段忠辉 +3 位作者 朱跃科 李娟 于红卫 孟庆华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低磷血症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97例乙肝患者分为慢性肝炎组(30例)、肝硬化组(28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组(39例),检测电解质、肝功能,分析3组患者的电解质异常情况,低磷血症发生情况。结果慢... 目的探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低磷血症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97例乙肝患者分为慢性肝炎组(30例)、肝硬化组(28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组(39例),检测电解质、肝功能,分析3组患者的电解质异常情况,低磷血症发生情况。结果慢性肝炎组低磷血症发生率为6.7%,肝硬化组为28.6%,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组为87.2%。3组血磷浓度分别为(1.11±0.18)mmol/L、(0.88±0.24)mmol/L、(0.46±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肝衰竭组,轻中度和重度低磷血症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磷血症是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监测血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硬化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低磷血症
下载PDF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时Th17/Treg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年花 陈斌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时的表达变化,进而探讨Treg/Th17细胞对内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腹腔注射D-Gal+... 目的:观察Treg/Th17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时的表达变化,进而探讨Treg/Th17细胞对内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腹腔注射D-Gal+LPS液(合D-Gal 400mg/kg,LPS 100μg/kg)急性攻击建立肝衰竭IETM大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频数,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节点大鼠结肠组织IL-10、TNF-α、IL-17A、IL-23、TGF-β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reg、Th17细胞频数在各时间节点均升高(P <0. 05),Treg、Th17细胞与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均有上升(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Treg/Th17型细胞因子IL-17A、IL-23、TNF-α、TGF-β、IL-10各时间节点表达均升高(P <0. 05),且各炎症因子与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均有上升(P <0. 05);正常组大鼠IL-10、TGF-β等抑炎因子水平高于IL-17A、IL-23、TNF-α等促炎因子,模型组Th17比例高于Treg,失衡向Th17方向偏移。结论:肝衰竭IETM发生时Treg/Th17细胞失衡,向Th17方向偏移,相关抑炎、促炎因子均释放增加,加剧IETM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TREG细胞 TH17细胞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顾静 甘建和 +2 位作者 陈丽 王艳 姚运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HBV-SACLF患者、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2、Th17的水...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HBV-SACLF患者、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2、Th17的水平;动态观察HBV-SACLF患者早、中、晚期Th1、Th2、Th17的变化趋势。结果1.Th1在HBV-SACLF组与CHB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1=0.04,P2=0.032)。Th2在HBV-SACLF组与CHB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1=0.007,P2=0.041)。Th17在HBV-SACLF组与CHB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1=0.003,P2<0.001)。2.HBV-SACLF患者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相比各细胞水平变化趋势:Th1逐渐降低(P1=0.001,P2=0.004)。Th2逐渐升高(P1=0.003,P2=0.048)。Th17逐渐升高(P1=0.002,P2=0.007)。结论 Th1、Th2、Th17的紊乱是导致HBV-SACLF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检测其在HBV-SACLF患者早、中、晚期的动态变化可以辅助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为临床的免疫调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TH1 TH2 TH17 TH1 TH2 TH17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