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尤袤《遂初堂书目》研究综述
1
作者 田萌萌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1-54,共4页
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是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藏书目录,开创了中国古代目录著录版本的先例。梳理分析20世纪以来的有关研究发现,对尤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卒年的考订、诗歌、文集以及其交游等方面。关于《遂初堂书目》的研究,主要是考辨... 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是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藏书目录,开创了中国古代目录著录版本的先例。梳理分析20世纪以来的有关研究发现,对尤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卒年的考订、诗歌、文集以及其交游等方面。关于《遂初堂书目》的研究,主要是考辨、目录学价值等方面的成果。对尤袤及《遂初堂书目》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一些空白仍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袤 《遂初堂书目》 作者研究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忠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3,共6页
就文本而言 ,古代易学有重文本符号和重文本意义两种倾向 ,从而导致象数易和义理易两种不同的诠释学 ;而易学诠释活动 ,汉唐清代偏重文本本意 ,宋明偏重心理创造 ;从易学诠释学承传看 ,易学诠释是以批判为特色的解构 ,惟有解构才使得易... 就文本而言 ,古代易学有重文本符号和重文本意义两种倾向 ,从而导致象数易和义理易两种不同的诠释学 ;而易学诠释活动 ,汉唐清代偏重文本本意 ,宋明偏重心理创造 ;从易学诠释学承传看 ,易学诠释是以批判为特色的解构 ,惟有解构才使得易学整合发展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诠释 文本 解构
下载PDF
从传统诗经学到现代诗经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5-69,共5页
《诗经》的中国文化元典地位的确立 ,以儒家诗教为本 ,中国传统诗经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疏释文本为基础的传、序、笺、疏之学 ,总括地可分为训诂、考证、义理三类内容 ,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是其... 《诗经》的中国文化元典地位的确立 ,以儒家诗教为本 ,中国传统诗经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疏释文本为基础的传、序、笺、疏之学 ,总括地可分为训诂、考证、义理三类内容 ,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是其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化过程中 ,到 2 0世纪初 ,传统诗经学也在求新、求变 ,酝酿内容、形式和方法论的重大变革。现代诗经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经学 衰颓 革新
下载PDF
毛奇龄“推移”说与清代汉易复兴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忠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4,共7页
毛奇龄提出易有变易、交易、转易、对易、移易,演《易》系辞用移易,并证之以经文。他从《系辞传》"乾坤成列"、"刚柔相推"、"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出发,整合了易学史上以卦变为核心的易象说,提出移易说,以... 毛奇龄提出易有变易、交易、转易、对易、移易,演《易》系辞用移易,并证之以经文。他从《系辞传》"乾坤成列"、"刚柔相推"、"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出发,整合了易学史上以卦变为核心的易象说,提出移易说,以此详细推演了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毛氏的移易说以全新的易学象数视域解读《周易》经文和《易传》,从中提炼和抽绎出"移易"、"聚卦"、"分卦"等概念,进而解构和重建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以此探索卦与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与以往卦变说不同的、以移易为核心的符号系统。他以移易之象和其他象解《易》,成为清初复兴汉易最重要的标志。同时,他运用考据的方法对于宋代图书之学进行全面的检讨和批判,开清初考据学之学风,对于清中后期乾嘉学派形成和汉易鼎盛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奇龄 《易》 易学 卦变 移易 汉易复兴
下载PDF
上博竹书《诗论》与《诗经》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春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8,共7页
上博竹书《诗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论诗之作。它的发现 ,对解决《诗经》文本的形成和传流及儒家诗教的传承和流派问题 ,特别是对解决《毛诗序》和《毛诗传》的渊源问题 ,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许多学者已就此作出一... 上博竹书《诗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论诗之作。它的发现 ,对解决《诗经》文本的形成和传流及儒家诗教的传承和流派问题 ,特别是对解决《毛诗序》和《毛诗传》的渊源问题 ,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许多学者已就此作出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研究和推断 ,其中 ,李学勤、廖名春、江林昌三位先生各自的研究观点很有代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诗经》学 《毛诗序》 孔门诗教
下载PDF
方玉润生平事迹及著述辑证——兼论《诗经原始》的诗学观 被引量:3
6
作者 冯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83,共13页
方玉润是清代著名诗经学家,其《诗经原始》一书对后世诗经研究影响极大。在详细考辨方氏生平事迹及著述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其学术渊源,并还原其诗学观的本质。
关键词 方玉润 《诗经原始》 诗经学 诗学
下载PDF
荀子《诗》学与先秦“诗传”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102,共6页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传",《荀子》中存有的两种"诗传"的迻录文字,披露了荀子"诗传"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诗学 以诗证礼 诗传
下载PDF
程颐易学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方鹿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义理解易的易学思想,并确立了宋易之义理学派,大大促进了宋代易学和中国易学的发展。程颐易学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程颐易学 中国易学发展史 易学思想 义理受派 宋代易学
下载PDF
王质《诗总闻》中的“因情求意”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雁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宋人经学新说,多自刘敞《公是匕经小传》开始,王质的《诗总闻》有推波助澜之功。王质对陶潜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有时影响到对经典的解读。王质《诗总闻》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论说是“以意细推”,细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方法值得注意,一... 宋人经学新说,多自刘敞《公是匕经小传》开始,王质的《诗总闻》有推波助澜之功。王质对陶潜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有时影响到对经典的解读。王质《诗总闻》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论说是“以意细推”,细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方法值得注意,一是将《诗经》“降格”、纳入历史中,以与后世的史事和文学作品建立联系,二是以当时的风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诗经》,以显示古今虽隔而人情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总闻》 王质 《诗经》研究
原文传递
再论朱熹《诗经》学发展阶段及特点
10
作者 刘育 《朱子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6-152,共17页
朱熹《诗》学思想的变化伴随着其理学思想的成熟而发生。宋绍兴二十年(1150)至淳熙四年(1177)为朱熹《诗经》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尊重前贤、循《序》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五年(1178)至淳熙十三年(1186)为朱熹治《诗... 朱熹《诗》学思想的变化伴随着其理学思想的成熟而发生。宋绍兴二十年(1150)至淳熙四年(1177)为朱熹《诗经》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尊重前贤、循《序》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五年(1178)至淳熙十三年(1186)为朱熹治《诗》的第二阶段,以经传分离、以《诗》发理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十四年(1187)至庆元五年(1199)为朱熹《诗经》阐释的第三阶段,以省察践行、以“理”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朱熹的《诗经》学观是把握其专经思想的基础,也是弥合专经研究于理学思想的关键,朱熹对《诗经》的反复涵咏、解读,也对其理学思想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朱熹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解《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可以体现由崇序到斥序以至废序的“正反合”的过程,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朱熹诗学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诗经》学 《诗集解》
原文传递
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文本转译的理论基础
11
作者 杨思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59,100,共7页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叙事路径及诠释学、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以文字文本、建筑作品、建筑观念为研究对象的深入化、特性化研究路径,明确了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之间转译的诠释学、图像学基础。提出了转译中应注意的建筑图像文本的阐释具有多样性、图像文本的客体解读具有与主体信息不同的可能性、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建筑理论诠释方式等三个问题,为以省域为单位的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明确了研究路径,阐明了转译问题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筑理论 区域性 研究路径 文本转译
下载PDF
刘绍攽《诗经》学阐释思想初探
12
作者 张煜婧 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人深旨,以文本语境与历史语境的双重考证来深化《诗经》教化育人、移风易俗的社会性功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解《诗》非“汉”即“宋”的偏颇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攽 《诗经》学 《诗逆志》
下载PDF
魏源《诗古微》论《诗经》二《南》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志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8,共6页
魏源所著《诗古微》是清代《诗经》学史上阐发三家诗微言大义的一部力作。魏源重新诠释了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从而否定毛、郑以"后妃"、"夫人"解二《南》的迂腐之见。关于世次,魏源否定二《南》... 魏源所著《诗古微》是清代《诗经》学史上阐发三家诗微言大义的一部力作。魏源重新诠释了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从而否定毛、郑以"后妃"、"夫人"解二《南》的迂腐之见。关于世次,魏源否定二《南》皆西周盛世乐章的说法。《诗古微》说解二《南》诗旨新颖独特,体现了二《南》的国风特色,但作为经学家固有的经学意识,魏源说诗也存在论述武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诗古微》 诗经研究
下载PDF
清代《诗经》学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派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宇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的派别,意在为清代《诗经》研究描绘出一个轮廓和线索,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经 诗经学
下载PDF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论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国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和传承规律的。《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合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不同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和传承规律的。《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合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不同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互差异的文化子系统。同化和异化是《诗经》文化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决定力量,遗传和变异是《诗经》文化发展演进的表现形态。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审视《诗经》学的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可以为《诗经》文化传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经》学 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诗经》评点与《诗经》传播——以晚明时期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5,176,共10页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试需求,而且其批评样式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在明清两代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乐此而不疲,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为《诗经》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诗》学宝藏与文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评点 《诗》学 以“经”解《诗》 以“诗”解《诗》
原文传递
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
17
作者 李冬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39,共6页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 ,《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著作 ,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治学态度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 ,对于《诗序》的作者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 ,《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著作 ,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治学态度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 ,对于《诗序》的作者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性的看法 ,并主张废序言诗 ,这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苏辙在《诗集传》中对于《毛诗序》的辩驳 ,以正视苏辙在《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毛诗序》 辩驳论 诗学思想 诗经研究 创新意识
下载PDF
文献丰富,义理淹洽,经集互证之典范——评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18
作者 欧阳一锋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一书,深刻分析了汉赋与诗经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扎实,文献详赡,合理利用量化统计,充分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丰富意蕴,具有辩证思维,且注重还原文学生态,剥离层累积淀,揭橥了理论范畴的原始涵义...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一书,深刻分析了汉赋与诗经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扎实,文献详赡,合理利用量化统计,充分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丰富意蕴,具有辩证思维,且注重还原文学生态,剥离层累积淀,揭橥了理论范畴的原始涵义与时代新变,对赋学、诗经学、乃至古代文论、文体学研究皆极具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思豪 《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互证 学术价值
下载PDF
汉四家《诗》说大义浅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前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4-32,共9页
汉四家《诗经》学在经文用字和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上有差别,但要旨并无不同。它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围绕"礼",具体阐发了儒家关于夫妇、父子、君臣等的等级伦常思想及乐的功用。
关键词 汉代 《诗经》学 四家诗 礼治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经》研究新方法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宪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此...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此。新《诗》学方法为《诗经》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它的总结亦可为今天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学术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