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箱梁焊接细节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疲劳可靠性评估:疲劳可靠度指标 被引量:26
1
作者 邓扬 丁幼亮 李爱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2,181,共8页
提出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钢箱梁焊接细节疲劳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并以润扬大桥悬索桥和斜拉桥钢箱梁顶板-U型肋焊接细节为对象开展应用研究。首先,建立疲劳损伤极限状态方程并讨论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概率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方法... 提出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钢箱梁焊接细节疲劳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并以润扬大桥悬索桥和斜拉桥钢箱梁顶板-U型肋焊接细节为对象开展应用研究。首先,建立疲劳损伤极限状态方程并讨论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概率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疲劳可靠度的求解,得到疲劳可靠度指标随服役时间增长的变化规律和日循环次数Nd的随机性对可靠度的影响。最后重点研究疲劳荷载效应增长对可靠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对大桥日常运营管理的建议。结果表明:①将Nd作为随机变量处理是偏安全的,且Nd的随机性对斜拉桥焊接细节可靠度影响要较悬索桥更为显著;②悬索桥焊接细节的疲劳可靠度明显低于斜拉桥;③考虑疲劳荷载效应的增长会显著减小两桥焊接细节的疲劳可靠度;④为了得到钢箱梁焊接细节在服役期内的疲劳可靠度的准确评估,对其进行长期的应变监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疲劳荷载效应 可靠度评估 大跨桥梁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生命之环”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包联进 周建龙 +2 位作者 孙战金 高双喜 黄永强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5,167,共6页
"生命之环"采用空间钢桁架+钢筋混凝土基座的混合结构体系,上部结构正立面投影为竖立在地面的变截面环,环内外轮廓为非同心圆,内圆直径150m,底部相切于人工湖面,外圆直径约170m,横截面为顶点朝外的正三角形。整体建筑高度约为... "生命之环"采用空间钢桁架+钢筋混凝土基座的混合结构体系,上部结构正立面投影为竖立在地面的变截面环,环内外轮廓为非同心圆,内圆直径150m,底部相切于人工湖面,外圆直径约170m,横截面为顶点朝外的正三角形。整体建筑高度约为160m,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最高的同类型构筑物。结构形体确定、抗风设计、多参数化空间钢桁架设计、施工模拟计算、钢桁架与混凝土基座连接支座构造以及大直径圆钢管相贯焊节点设计等均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检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加强此类复杂工程的施工监控,在施工和使用过程进行了结构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构筑物 空间钢桁架 施工模拟计算 多参数化设计 结构健康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Bayesian估计的整体和局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晓丹 欧进萍 +1 位作者 侯钢领 王振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4-240,共7页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如何充分利用整体和局部传感器测试得到的信息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ayesian理论的结构整体局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根据Bayesian理论建立了关于频率、位移模态和应变模态...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如何充分利用整体和局部传感器测试得到的信息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ayesian理论的结构整体局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根据Bayesian理论建立了关于频率、位移模态和应变模态结构损伤的概率模型,静态应变信息提供了Bayesian理论的先验信息,使该概率模型充分利用了各种传感器信息;然后为了减少计算量,采用分步损伤识别的方法,在采用模态应变能指标初步定位损伤范围的基础上,用该文提出的逐个单元消去法定位损伤单元。最后对20跨刚桁架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比较考虑与不考虑应变传感器信息的损伤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信息融合 整体和局部信息 Bayesian理论 结构健康监测
原文传递
CNT纱线传感器配置算法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佳鑫 万振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为实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用四步法三维六向编织工艺,将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CNT)纱线传感器嵌入复合材料中,基于区域选择的多目标优化非支配近邻免疫算法进行CNT纱线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针对算法给出的配置方... 为实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用四步法三维六向编织工艺,将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CNT)纱线传感器嵌入复合材料中,基于区域选择的多目标优化非支配近邻免疫算法进行CNT纱线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针对算法给出的配置方案进行应力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算法给出的配置方案能满足在复合材料智能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要求的覆盖面积,在进行损伤源定位试验时误差不超过1 mm。证明基于非支配近邻免疫的CNT纱线传感器的优化配置方案具有应用的合理性,且在智能结构健康监测方面有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纱线 非支配近邻免疫算法 传感器优化配置 复合材料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