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汶川M_S8.0地震强震动记录的山体地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伟 刘必灯 +2 位作者 刘欣 杨明亮 周正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2-462,532,共11页
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中,固定和流动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大量主余震记录,本文通过对其均方根加速度、相对持时、频谱等要素进行分析,讨论了山体地形效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自贡西山公园地形台阵各测点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台阵山脚基岩... 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中,固定和流动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大量主余震记录,本文通过对其均方根加速度、相对持时、频谱等要素进行分析,讨论了山体地形效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自贡西山公园地形台阵各测点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台阵山脚基岩位置地震动的均方根加速度和相对持时明显低于山体周边土层场地和山体基岩测点;随着高程的增加,山体基岩测点的均方根加速度逐渐变大,相对持时则变化不大,傅里叶谱形状也大体一致,在2.0—5.0Hz频段内有所放大;山体周边土层场地和山体地形对于相同地震动输入中不同频段内地震动能量的放大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二者的地表地震动强度产生显著差异,且前者对地震动持时的增加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地形效应 强震动观测 均方根加速度 相对持时 频谱
下载PDF
中国大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研究
2
作者 王飞 胡平 《国际地震动态》 2006年第5期8-13,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研究的意义。并以中国地震局防灾大楼和北京市人大办公大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为布设实例,阐述了中国大陆地区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两种布设方式。对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简化布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研究的意义。并以中国地震局防灾大楼和北京市人大办公大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为布设实例,阐述了中国大陆地区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两种布设方式。对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简化布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布设原则,用于指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结构地震反应 观测系统 布设原则
下载PDF
强震观测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3
作者 卢滔 杜振宇 霍敬妍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7期39-42,18,共5页
强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中涉及的部分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于本科教学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MATLABGUI,开发了可视交互式的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算例表明,该系统可较好的满足强震观测相... 强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中涉及的部分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于本科教学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MATLABGUI,开发了可视交互式的辅助教学与数据分析系统。算例表明,该系统可较好的满足强震观测相关的辅助教学和常规数据分析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MATLAB 辅助教学 数据分析
下载PDF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Mw7.8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继威 李山有 +3 位作者 宋晋东 汪源 侯宝瑞 白琳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地区发生了M_w7.8级地震,新西兰GeoNet共计222个台站记录到高质量的强震动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数据处理并计算加速度反应谱及傅里叶谱,以此研究此次强震动的幅值分布及特征分析和谱分析;强震动记录幅...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地区发生了M_w7.8级地震,新西兰GeoNet共计222个台站记录到高质量的强震动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数据处理并计算加速度反应谱及傅里叶谱,以此研究此次强震动的幅值分布及特征分析和谱分析;强震动记录幅值分布方向性显著,断层破裂正向尤为明显;与NGA-BA08和NZ06强地面运动预测方程进行对比,整体趋势符合强地面运动预测模型,但针对此次地震,NGA-BA08模型预测效果优于NZ06模型;谱加速度衰减程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缓慢、随周期的增加而减小。此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受断层破裂方向的影响较大,近断层区域PGA值较高主要受最大滑动集中区的影响,而该区域处于人烟稀少的山区,因此此次地震虽然震级较大且震源浅,但所导致的灾害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Mw7.8级地震 强震动记录 幅值 反应谱 强地面运动 地面运动预测方程
下载PDF
2016年新西兰M_S8.0地震震源及强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臧阳 孟令媛 周龙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MS8.0地震,该地震造成2人死亡,20多人受伤,仅10余栋房屋严重受损,致灾特征较轻.本文针对新西兰MS8.0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对该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视应力均偏低,震源破...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MS8.0地震,该地震造成2人死亡,20多人受伤,仅10余栋房屋严重受损,致灾特征较轻.本文针对新西兰MS8.0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对该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视应力均偏低,震源破裂过程为应力上调模式,发震断层破裂相对充分,余震相对丰富.结合新一代衰减关系(NGA)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观测记录整体偏低,与基于震源参数对该地震PGA的理论估算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选取10km范围内6个台站的强震观测记录进行比较研究,初步认为影响该地震近断层区域PGA高值的因素主要是断层破裂面上最大滑动集中区的位置,而非主震的初始破裂位置.综合研究表明,新西兰MS8.0地震的强地面运动主要受到应力上调模式和最大滑动集中区位置的影响,致灾特征较轻则可能源于峰值加速度偏低和地表破坏较大地区的人口相对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地震 地震波辐射能量 视应力 NGA 强地面运动观测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