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兵 杨建国 张晓 《交通标准化》 2010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可为该工程后续施工和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公路隧道 围岩变形 衬砌受力
下载PDF
浅埋富水地层防水型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彦之 《北方交通》 2021年第9期74-77,共4页
运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线对浅埋富水地层铁路隧道衬砌结构轴力、弯矩峰值大小及位置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衬砌结构轴力峰值不断减小;衬砌结构弯矩峰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浪形增大;轴力在衬砌... 运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线对浅埋富水地层铁路隧道衬砌结构轴力、弯矩峰值大小及位置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衬砌结构轴力峰值不断减小;衬砌结构弯矩峰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浪形增大;轴力在衬砌横断面上呈“鸡蛋”式分布。当地下水高于拱顶时,隧道衬砌结构轴力和弯矩值都比较大,设计时应将水荷载作为浅埋富水地层隧道结构受力的主要荷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富水 防水型 铁路隧道 衬砌 结构受力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穿黄隧洞工程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钮新强 谢向荣 符志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共7页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的关键工程,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还需面对河床游动、深度冲淤、砂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隧洞渗漏、围土稳定、压力输水安全与长期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技术难度高。为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的关键工程,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还需面对河床游动、深度冲淤、砂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隧洞渗漏、围土稳定、压力输水安全与长期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技术难度高。为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将《复杂地质条件下穿黄隧洞工程关键技术》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的一个课题。通过对工程总体布置优化和多项专题研究,包括按1:1比尺建立洞顶埋深30余米的隧洞仿真试验模型,较真实地模拟外部水土环境和内水压力等工况条件,经过试验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推动了有关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洞预应力衬砌 超深工作竖井 1∶1仿真试验 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 监测自动化 长距离盾构法单头施工 施工控制标准 穿黄隧洞工程
下载PDF
武都水库坝后背管设计
4
作者 覃克非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武都水库坝后背管的布置、结构计算、结构型式及配筋、防腐设计和安全监测设计。坝后背管因其对大坝混凝土施工干扰小,已广泛采用。设计除满足结构强度和抗外压稳定外,还需满足外包混凝土的限裂要求。在高地震区,应采取措施加强... 介绍了武都水库坝后背管的布置、结构计算、结构型式及配筋、防腐设计和安全监测设计。坝后背管因其对大坝混凝土施工干扰小,已广泛采用。设计除满足结构强度和抗外压稳定外,还需满足外包混凝土的限裂要求。在高地震区,应采取措施加强背管与坝体混凝土之间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后背管 钢衬钢筋联合受力 背管结构型式
下载PDF
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锋 代宾 兰刚 《轧钢》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改进棒材短应力线精轧机的轧制尺寸精度,在分析短应力线精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上下拉杆平衡装置的平衡力、增设轧辊轴承座机架压板的顶紧螺栓、使用经过精密加工的专用轧机调整平台、将轧机吊装方式由对角线斜吊改为轧机轴承座... 为改进棒材短应力线精轧机的轧制尺寸精度,在分析短应力线精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上下拉杆平衡装置的平衡力、增设轧辊轴承座机架压板的顶紧螺栓、使用经过精密加工的专用轧机调整平台、将轧机吊装方式由对角线斜吊改为轧机轴承座水平吊起后,将精轧机的弹跳值减小至0.3mm,轧机轴向窜动量减小至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应力线轧机 结构 轧机弹跳 轧辊轴向窜动 平衡装置 顶紧螺栓
下载PDF
主应力场驱动的复杂薄壁件刚度增强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南 戴宁 +2 位作者 郭策 余逸 龚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针对传统井字形加强筋等加强方式在复杂薄壁件的刚度增强效果并不总是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薄壁件的刚度增强方法。探究了基于主应力场模型的王莲筋脉布局的仿生原理,提出了主应力场驱动的复杂薄壁件轻量化刚度增强优化方法。实验... 针对传统井字形加强筋等加强方式在复杂薄壁件的刚度增强效果并不总是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薄壁件的刚度增强方法。探究了基于主应力场模型的王莲筋脉布局的仿生原理,提出了主应力场驱动的复杂薄壁件轻量化刚度增强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井字形加强筋结构相比,结构质量基本相同时,该方法生成的复杂薄壁件的比刚度增大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主应力线 高刚仿生结构 肋壳结构 三维打印
下载PDF
短应力线轧机端盖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平格 万炬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4-98,152,共6页
对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外侧静迷宫端盖的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以减轻端盖的质量、提高端盖的强度与刚度。以减少静迷宫端盖质量和最大应力应变作为优化目标,使用Creo建立端盖的参数化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静力学分析,构建响应曲面... 对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外侧静迷宫端盖的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以减轻端盖的质量、提高端盖的强度与刚度。以减少静迷宫端盖质量和最大应力应变作为优化目标,使用Creo建立端盖的参数化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静力学分析,构建响应曲面模型并进行敏感度分析,最后通过MOGA算法对端盖设计参数进行最优求解。优化后与初始值相比,端盖质量减少了16.58%,等效应力降低了22.10%,等效弹性应变下降了20.39%。优化后实现了端盖的轻量化,提高了设计强度和刚度,为以后短应力线轧机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应力线轧机 静迷宫端盖 MOGA算法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型棒材短应力线轧机及其轴承装配
8
作者 靳长青 《河南冶金》 2021年第3期48-51,共4页
随着短应力线轧机的升级换代,轧机轴承装配质量成为了制约轧钢生产稳定运行的关键工序,从短应力线轧机的发展过程、轧机轴承结构、失效形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明确了轧机轴承安装要求,从而降低了轧机轴承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短应力线轧机 轴承 结构 失效 安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