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2021年5月滇西漾濞M_(S)6.4地震序列特征及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雷兴林 王志伟 +1 位作者 马胜利 何昌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1-286,I0001,共27页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滇西苍山西麓漾濞地区发生M_(S)6.4(MW6.1)强震,相关地震活动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本研究分别就该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M1.0以上地震的双差定位、主要地震的矩张量反演和破裂传播方向、应力场...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滇西苍山西麓漾濞地区发生M_(S)6.4(MW6.1)强震,相关地震活动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本研究分别就该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M1.0以上地震的双差定位、主要地震的矩张量反演和破裂传播方向、应力场反演及断层滑动趋势以及潮汐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矩心深度为6.0 km。根据断层破裂传播方向分析结果及精定位余震分布判定,主震震源断层产状为走向137°,倾角75°,滑动角-167°,破裂沿南东向单侧扩展,右旋走滑含正断层分量。漾濞地震序列发生在红河断裂带北段延伸方向上的乔后—巍山断裂附近,但主震震源断层及主要余震的分布在走向和位置上均明显偏离已知的乔后—巍山断裂。地震序列受一个发育程度不高、含多级雁列构造的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为次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本文称为"漾濞断层")所控制,整体上沿北西向断层展布,主震与部分强余震为北西向断层活动所致,但中强前震和多数余震为北东向断层活动所致。中强震的断层破裂均为单侧扩展,北西向断层主要表现为南东向破裂扩展,而北东向断层沿两个方向破裂扩展,相邻地震还存在往返破裂现象。对截至5月23日所发生的M>4.0前震和余震进行了全矩张量反演。利用漾濞地震震中15 km范围内20多个MW>3.4余震的比较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该区的应力场,结果显示:主应力形状比φ=(σ_(2)-σ_(3))/(σ_(1)-σ_(3))为0.46±0.17;最大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188.0°±9.0°,倾伏角为12.4°±7.0°;中间主应力轴近直立,倾伏角为72.1°±11.3°;最小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80.3°±7.0°,倾伏角为10.4°±12.0°。本文还对理论潮汐应变及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受潮汐调制作用十分明显。5月18日18时及19日20时开始的两组前震群的首个主要地震以及5月21日晚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张量反演 应力场反演 前震 破裂方向性 滑动趋势 地下流体 潮汐调制
下载PDF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现今非均匀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骥超 万永革 +2 位作者 盛书中 李祥 高熹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8-592,共15页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作用区,是全球俯冲带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基于EHB地震目录,对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18.5°S—28.5°S)区域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该范围内俯冲带走向约为19...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作用区,是全球俯冲带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基于EHB地震目录,对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18.5°S—28.5°S)区域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该范围内俯冲带走向约为196°,倾角约为48°;利用该俯冲带研究区域内Global CMT目录,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进行区域应力张量反演,得到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研究区内精细的应力图像.结果显示:(1)俯冲带浅部(60-300km)应力结构非均匀特征明显,主应力轴倾伏角变化多样,并且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在24°S左右发生明显偏转,我们推测这可能与洋底构造路易斯维尔海链俯冲有关;(2)中部(300-500km)最大主压、主张应力轴由北向南逐渐发生偏转,这可能与由北向南流动的地幔流对俯冲板片产生推挤作用有关,并且这种推挤作用向南逐渐减弱;(3)深部(500-700km)最大主压应力轴沿俯冲方向分布;(4)本文的结果还发现了主俯冲带深部西侧"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应力结构不同,表明"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是分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 应力场反演 应力场非均匀性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川滇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郭祥云 陈学忠 +1 位作者 王生文 王恒信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9-607,共9页
利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和普遍接受的基于P波初动符号和振幅比HASH方法,研究给出川滇地区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1 893次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选择1 651个可靠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基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Hardebeck和Mi... 利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和普遍接受的基于P波初动符号和振幅比HASH方法,研究给出川滇地区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1 893次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选择1 651个可靠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基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Hardebeck和Michael的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研究区域的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南段红河断裂带尾部左右两侧应力方向相同,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以丽江—小金河为界呈现出不同的应力状态,位于分界线以南的滇中块体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而在分界线以北取向基本上沿NS方向;从青藏高原内部到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应力方向整体有一定的顺时针旋转趋势;块体东边界从北部的NNE-SWW向逐渐过度到南部的NW-SE向。滇西及滇西南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构造方向基本平行,为近SWW-NE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应力反演
下载PDF
Regional stress field in Yunnan revealed by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被引量:26
4
作者 JianHui Tian Yan Luo Li Zh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19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We determine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627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M ≥ 3.0 in Yunnan from January 2008 to May 2018 by using broadband waveforms recorded by 287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gional stations. The resu... We determine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627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M ≥ 3.0 in Yunnan from January 2008 to May 2018 by using broadband waveforms recorded by 287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gional stations. The results clearly revealed predominantly strike-slip faul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arthquakes in Yunnan, with focal depths concentrated in the top 10 km of the crust.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s obtained were combined with the global centroid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of 80 additional earthquakes from 1976 to 2016 to invert for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of stress field orientation by using a damped regional-scale stress inversion scheme.Results of the stress field inversion confirmed that the Yunnan region is under a strike–slip stress regime, with both maximum and minimum stress axes being nearly horizontal. The maximum compressional axes are primarily oriented in a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 and they experience a clockwise rota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whereas the maximum extensional axes are oriented largely northeast-southwest. The maximum compressional axes are in line with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ferred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and the southeastward escape of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whereas the maximum extensional axes are consistent with anisotropy derived from SKS splitting. Against the strike–slip background, normal faulting stress regimes can be seen in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as well as in other areas with complex crisscrossing fault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stress field inversion PRINCIPLE stresses YUNNAN region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反演岩体初始地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敦敦 傅永华 +1 位作者 朱暾 刘春菊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
提出综合应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应用于位移反演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方面的有效性.在算例中,以Burgers模型的计算数据作为改进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用遗传算法搜... 提出综合应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应用于位移反演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方面的有效性.在算例中,以Burgers模型的计算数据作为改进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用遗传算法搜索待反演参数解向量.计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能提高神经网络迭代算法的效率与可靠性.该方法应用于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反演具有迭代过程平稳、收敛快、结果准确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求得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初始应力场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反演
下载PDF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才军 晁定波 +2 位作者 刘经南 陶本藻 张德涵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结合青藏高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有限单元法,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三维线弹性数值分析模型。用地表水准和GPS资料提供的位移值作为地表边界约束条件,反演计算了青藏... 本文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结合青藏高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有限单元法,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三维线弹性数值分析模型。用地表水准和GPS资料提供的位移值作为地表边界约束条件,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应变场和应力场。数值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以南北向挤压为主,东西向拉张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应力场 大地测量 测量数据反演
下载PDF
巴西构造应力场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耀霖 Marcelo Assumpcao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6-174,共9页
基于观测的主应力方位资料,应用遗传有限单元法对巴西及邻区边界位移和板内力源进行了反演,确认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板块边界作用是控制区域应力场的主要因素,山脉和海岸地形造成的扩展力是控制应力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显示了板块... 基于观测的主应力方位资料,应用遗传有限单元法对巴西及邻区边界位移和板内力源进行了反演,确认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板块边界作用是控制区域应力场的主要因素,山脉和海岸地形造成的扩展力是控制应力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显示了板块在垂直载荷下的弯曲对局部水平应力场造成相当的影响.反演结果也表明,除了过去公认的东西向挤压作用外,巴西还受到相当明显的南北向构造作用.它的存在与最近GPS资料的分析是一致的.研究还表明遗传有限单元法是偏微分方程反演问题求解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 巴西 遗传有限元
下载PDF
2017年精河M_S6.6地震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发震断层性质的厘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兆才 万永革 +3 位作者 黄骥超 靳志同 杨帆 李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6-1348,共13页
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发生M_S6.6地震,深入了解该地震的构造应力背景及其所破裂断层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其孕震过程及震后的地震危险性估计十分重要.本研究自GCMT目录收集了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震中及其邻区的253个震源机制解,应... 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发生M_S6.6地震,深入了解该地震的构造应力背景及其所破裂断层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其孕震过程及震后的地震危险性估计十分重要.本研究自GCMT目录收集了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震中及其邻区的253个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地震及其邻区的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西北区域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从西到东呈现出NNW-NS-NNE的渐变过程,东南区域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稳定于NNE向,倾角都较小;最大主张应力轴都基本沿东西向,倾角相对较大;西北区域较大的R值显示出区域应力场主要受近NS向水平挤压作用,中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大,西部和东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小.根据所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结合发震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地质调查参数,估算该断裂的理论滑动角为137.7°,误差为21.3°,验证了地质上得到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判断该断裂滑动性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发生在该断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验证.本研究首先计算了发生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机制节面在所反演的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理论滑动角,发现理论滑动角与实际地震震源机制滑动角相差很小,验证了反演的局部应力场的正确性;而后计算了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上的理论震源机制与实际发生地震震源机制的三维空间旋转角,发现两者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本研究自地球物理角度确证了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滑动性质,为该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精河地震 应力场反演 滑动角 三维空间旋转角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远文 林红梅 潘文彬 《广西水利水电》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在工程地应力测试和试验洞变形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概化模型,试验洞施工开挖模型、地应力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神经网络进行了岩体地应力场三维变形反演分析,获得了岩体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在工程地应力测试和试验洞变形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概化模型,试验洞施工开挖模型、地应力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神经网络进行了岩体地应力场三维变形反演分析,获得了岩体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比较监测与计算位移,两者在量值上相当,在变形趋势上也基本相同,而且实测与计算所得地应力值较吻合,表明所获得岩体地应力场是基本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地应力场 模拟 正交设计 反演
下载PDF
呼图壁地区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艳永 王成虎 杨佳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6-1250,共5页
基于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运用CAP方法测定呼图壁地区2010-01-15~2017-01-02共50次M_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早期23次M_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_SATSI软件反演研究区时空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应力结... 基于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运用CAP方法测定呼图壁地区2010-01-15~2017-01-02共50次M_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早期23次M_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_SATSI软件反演研究区时空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应力结构类型表现为逆断型,整个区域主压应力P轴近NNE向且倾角较小,说明整个呼图壁地区应力场以NNE向水平挤压作用为主要特征。从空间上看,东部的水平挤压作用更为显著;从时间上看,2010~2016年受到更为显著的NNE向应力场控制,反映了研究区在不同时段应力场的调整变化,但没有改变该区域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E向的总体特征,说明整个呼图壁地区可能主要受一种较稳定的NNE向应力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地区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南堡凹陷北部断裂特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振荣 葛云龙 秦风启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4期1-4,19,共5页
南堡凹陷内存在新生代明显的伸展构造和不明显的走滑构造系统。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是控制凹陷形成和演化的主体构造 ,由不同级别的伸展断层构成一系列大型铲式扇正断层系。南堡凹陷裂陷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主动裂陷 ,同时也有被动裂陷成... 南堡凹陷内存在新生代明显的伸展构造和不明显的走滑构造系统。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是控制凹陷形成和演化的主体构造 ,由不同级别的伸展断层构成一系列大型铲式扇正断层系。南堡凹陷裂陷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主动裂陷 ,同时也有被动裂陷成分。裂陷动力学过程中共经历了 5次构造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新生代 动力学 应力场 断裂
下载PDF
大连地下石油储备库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崇 李海波 +1 位作者 李国文 刘亚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84-3990,共7页
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工程稳定性评价的基础。结合大连地下石油储备库工程,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地应力实测资料直接反演初始地应力场的新方法。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地应力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初始地应力与高程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主应力的方... 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工程稳定性评价的基础。结合大连地下石油储备库工程,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地应力实测资料直接反演初始地应力场的新方法。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地应力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初始地应力与高程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主应力的方向与模型坐标轴方向不重合,进行应力变换;最后,基于FLAC3D的FISH语言编写函数,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直接反演大连地下石油储备库的初始地应力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直接法反演的初始应力场的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该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分析 石油储备 FLAC3D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岩石破裂应力场动态反演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飞跃 杨天鸿 +4 位作者 张鹏海 周靖人 邓文学 侯宪港 赵永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7-1524,共8页
为获取岩石在破裂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首先进行室内物理试验获取声发射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利用实测声发射信息建立起岩石细观损伤表征方程,并通过FLAC^(3D)内嵌FISH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自动搜索声发射损伤影响范围内岩石单... 为获取岩石在破裂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首先进行室内物理试验获取声发射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利用实测声发射信息建立起岩石细观损伤表征方程,并通过FLAC^(3D)内嵌FISH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自动搜索声发射损伤影响范围内岩石单元并对其力学参数进行弱化,计算得到较为真实的岩石破裂动态应力场。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岩石破裂应力场与实测结果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岩石细观损伤表征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获得的岩石动态破裂应力场不仅可以从岩石力学的角度解释破坏产生的原因,也对预测岩石下一步破坏具有指导意义。但这种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应力场 FLAC^3D数值模拟 动态反演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岩体初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反演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延辉 侯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523-8529,共7页
为探讨深部岩体工程初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反演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分别对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及基于初始应变能理论的反演方法进行数值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岩体初始高水平构造应... 为探讨深部岩体工程初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反演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分别对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及基于初始应变能理论的反演方法进行数值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岩体初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过程中,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三种方法均不能满足要求;而基于初始应变能理论的反演方法效果较好,将该方法应用于狮子山矿区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计算表明各测点的地应力反演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模拟计算岩体初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深部岩体工程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的反演计算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构造应力场 反演 FLAC^3D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资料分析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晓明 刘芳 +2 位作者 张文韬 李娟 侯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0-1042,共13页
从地质构造运动和1970年以来M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分析认为,垂直差异性和水平剪切运动共同控制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使其表现出左旋剪切并具有较多的正走滑型断层机制解。根据平均力轴张量计算和自助线性反演结果,河套地震带的... 从地质构造运动和1970年以来M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分析认为,垂直差异性和水平剪切运动共同控制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使其表现出左旋剪切并具有较多的正走滑型断层机制解。根据平均力轴张量计算和自助线性反演结果,河套地震带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47°~52°,作用方向NE-SW;最小主压应力方位313°~322°,作用方向NW-SE。平均力轴张量计算结果显示,所辖次级块体的应力场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临河盆地的应力场与河套地震带相协调,呼包盆地的应力场表现出区域性差异,压应力方向在包头地区出现顺时针偏转,作用方向NEE;这种非均匀性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可通过历史中强地震和近期中小地震的应力轴水平投影分布图像得到证实。2003年以来,河套地震带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序曲线趋势下降,这种有序变化更多地是由临河至乌海地区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引起的,表明该构造部位有可能成为未来应力高度积累和加速释放的优先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震带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反演 一致性参数
下载PDF
四川长宁M_S6.0地震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尹欣欣 郭安宁 +1 位作者 赵韬 李少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1220,共6页
2019年6月17日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MS6.0地震,余震发育。本文利用区域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数据基于CAP方法计算了28°~29°N,104°~105°E范围内的14个MS>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2019年6月17日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MS6.0地震,余震发育。本文利用区域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数据基于CAP方法计算了28°~29°N,104°~105°E范围内的14个MS>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全球矩心矩张量目录和部分前人研究结果中该区域的共27个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研究区域的应力场。将研究区域按0.1°×0.1°划分成25个应力网格,最终得到9个网格的应力分布结果,大多数应力场方向稳定,根据主震所在应力网格点得到主震的断层类型为主逆冲型。本文研究成果为四川长宁地区的孕震机理、活动构造以及地震趋势判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反演 CAP震源机制解法
下载PDF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主震及中强余震(MS≥4.0)的震源机制及其应力场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姗姗 徐志国 +3 位作者 盛书中 张广伟 赵博 邹立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7-561,共15页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秒,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资料,采用HYPOINVERSE 2000方法对四川长宁MS6.0主震进行重定位,并使用...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秒,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资料,采用HYPOINVERSE 2000方法对四川长宁MS6.0主震进行重定位,并使用四川、云南、重庆和贵州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g CAP方法反演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序列主震的双力偶机制解、全矩张量解以及中强余震序列(MS≥4.0)事件的双力偶机制解。重定位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主震位置为(28.35°N,104.88°E),震源深度为6.98km,为极浅源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表明,长宁MS6.0主震的发震断裂主要为逆断兼左旋走滑性质,且全矩张量解显示其含有一定比例的非双力偶成分。主震发生后,连续发生的中强余震序列表现为走滑和逆冲型断层机制,发震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分段差异分布的特征,反映了发震断层错动过程的复杂性。基于震源机制解确定的震源区域应力场方向与整体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整体区域构造主压应力轴方向由长宁地震前的NWW向变为震后的NEE向。综合长宁地区的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和余震展布方向分析认为,此次长宁MS6.0地震是在背景应力场作用下,长宁背斜上的先存断裂破裂引起滑动而引发的,发震断层为NW走向的高倾角逆冲兼左旋走滑趋势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反演 长宁背斜 先存断裂
下载PDF
三维初始应力场在FLAC^(3D)中的反演与重构实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饶运章 饶睿 +1 位作者 王柳 吴莉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弥补地应力测量不能详尽反映区域地应力场规律的缺陷,基于套孔应力解除法实测地应力资料,提出了改进的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地下岩土工程初始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探究了利用FLAC^(3D)应力边界组合来重构初始应力场的方法,结合龙门山... 为弥补地应力测量不能详尽反映区域地应力场规律的缺陷,基于套孔应力解除法实测地应力资料,提出了改进的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地下岩土工程初始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探究了利用FLAC^(3D)应力边界组合来重构初始应力场的方法,结合龙门山矿区地应力测量工程实例,建立了三维实体矿岩模型,给出了该区域初始应力场反演的实现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多元线性回归理论能合理契合实测地应力场,采用应力边界组合重构初始应力场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场 反演分析 FLAC^3D 应力边界法 重构
原文传递
西藏邦铺矿区地应力测量及三维地应力反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飞 胡斌 +2 位作者 宋丹 甘露 欧光劲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西藏邦铺矿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初始地应力场复杂。根据矿区地应力实测资料和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初步确定研究区域内初始地应力场特征。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应力值与位移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粒子群算法从全局搜索最优的反演... 西藏邦铺矿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初始地应力场复杂。根据矿区地应力实测资料和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初步确定研究区域内初始地应力场特征。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应力值与位移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粒子群算法从全局搜索最优的反演参数。将地应力反演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两者在量值上比较接近,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的获得岩体的初始地应力场。通过反演分析,得到了西藏邦铺矿区合理的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场 非线性反演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海拉尔盆地三维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立 张学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了向压裂井提供井点周围及局部构造的地应力,在分析海拉尔希3区块地质特征和实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完成了海拉尔希3区块三维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出该区块... 为了向压裂井提供井点周围及局部构造的地应力,在分析海拉尔希3区块地质特征和实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完成了海拉尔希3区块三维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出该区块南一段油层顶部最大水平主应力集中分布在44~51MPa,最小水平主应力集中分布在37~42MPa,并得出了该区块横向及纵向地应力分布,为油田井网部署及压裂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数值模拟 反演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