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应力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荣建红 云国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5-749,共5页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交换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各向异性来源于界面交换作用,应力各向异性对材料的磁化难易程度有较大影响.当外磁场方向与应力场方向平行时,应力场的存在...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中交换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各向异性来源于界面交换作用,应力各向异性对材料的磁化难易程度有较大影响.当外磁场方向与应力场方向平行时,应力场的存在将促进该方向的磁化.反之,应力场将会阻碍该方向的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 铁磁共振 立方和单轴各向异性 交换各向异性 应力各向异性
下载PDF
外应力场下双层铁磁薄膜中的铁磁共振性质 被引量:6
2
作者 荣建红 云国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483-5488,共6页
用铁磁共振方法得到了双层铁磁薄膜的色散关系解析表达式.发现共振场依赖于层间耦合强度和应力场.假定层间为反铁磁性耦合,且铁磁层A有较强的平面内各向异性.随着外磁场的增强,铁磁层B中的磁化强度突然由最初的反平行转为平行,从而导致... 用铁磁共振方法得到了双层铁磁薄膜的色散关系解析表达式.发现共振场依赖于层间耦合强度和应力场.假定层间为反铁磁性耦合,且铁磁层A有较强的平面内各向异性.随着外磁场的增强,铁磁层B中的磁化强度突然由最初的反平行转为平行,从而导致色散曲线的阶跃,并且发现光学模阶跃幅度比声学模大.随着应力场的增强,B层中磁化强度反转所需的外磁场减弱.此外,在不同的交换耦合强度和应力场下,光学模共振场对外磁场方向的依赖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铁磁薄膜 界面相互作用 应力各向异性场 铁磁共振
原文传递
应力各向异性对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磁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荣建红 云国宏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交换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对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交换作用导致单向各向异性,应力各向异性对材料的磁化难易程度有较大影响。在外磁场方向接近应力场方向时,共振频率向高值方向移动,...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交换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对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交换作用导致单向各向异性,应力各向异性对材料的磁化难易程度有较大影响。在外磁场方向接近应力场方向时,共振频率向高值方向移动,其它区域共振频率则向低值方向移动。对频率线宽而言,接近应力场方向,频率线宽加宽,其它区域频率线宽则变窄。此外,当磁场变化时,应力的存在使得共振频率向低值方向移动,尤其在β=π方向情况较为复杂,在弱场范围出现了两个区域:即在某磁场范围内,共振频率向高值方向移动,且频率线宽加宽;而其它范围的共振频率(线宽)是向高值方向移动(加宽)还是向低值方向移动(变窄),取决于外磁场的相对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共振 铁磁/反铁磁双层膜 单轴各向异性 交换各向异性 应力各向异性
下载PDF
磁性薄膜中铁磁共振线宽对应力各向异性的依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玲 荣建红 +1 位作者 王焕 张晓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0-605,共6页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应力各向异性场对磁性薄膜铁磁共振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力各向异性场的强度和方向会改变系统的难易磁化程度,并且在弱(强)磁场区域系统频率线宽会向低(高)值移动。随着应力各向异性场强度的增强,系统的频率... 采用铁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应力各向异性场对磁性薄膜铁磁共振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力各向异性场的强度和方向会改变系统的难易磁化程度,并且在弱(强)磁场区域系统频率线宽会向低(高)值移动。随着应力各向异性场强度的增强,系统的频率线宽随外加磁场的变化曲线出现跃变点,即在此处磁化方向由反平行转向平行,且临界场将随着应力各向异性场强度的增强向强磁场区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线宽 应力各向异性
下载PDF
Discrepancy of the magnetic behaviors 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 on the Co/FeMn and FeMn/Co interfaces with ultrathin Pt spacer 被引量:1
5
作者 LIU Yang,FU Yanqiang,JIN Chuan,and FENG Chu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73-479,共7页
The exchange coupling at the ferromagnetic/antiferromagnetic (FM/AFM) interface i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magnetic structure and the crystalline micro-structure. Co/FeMn/Co thin films with 0.4 nm Pt spacer layer ins... The exchange coupling at the ferromagnetic/antiferromagnetic (FM/AFM) interface i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magnetic structure and the crystalline micro-structure. Co/FeMn/Co thin films with 0.4 nm Pt spacer layer inserted into the Co/FeMn and FeMn/Co interface respectively were deposited by means of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two interfaces upon and beneath the FeMn layer show distinct behavi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Pt spacer inserted. There is a remarkable shrink of the interracial uncompensated spins within the FeMn bottom interracial monolayers, whereas a relaxation of the pinning strength of the FeMn interfacial spins along the out-of-plane direction occurs at the top in- terface. XRD analysis indicates the Pt layer upon the FeMn layer forms an fcc (002) texture, implying the magnetic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FeMn interfaces has crystalline structural orig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S exchange coupling exchange bias SPACER stress anisotropy lattice match
下载PDF
Effect of Ti cap layer thicknes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i/Ni/Ti films
6
作者 封顺珍 徐芹 +3 位作者 东艳晖 马志春 刘继宏 孙会元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S1期406-408,共3页
Nanogranular Ti(3 nm)/Ni(30 nm)/Ti(t nm )(t=1,3,5,7,10) films were prepared by fac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from Ti and Ni onto glass subst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The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ilms stron... Nanogranular Ti(3 nm)/Ni(30 nm)/Ti(t nm )(t=1,3,5,7,10) films were prepared by fac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from Ti and Ni onto glass subst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The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ilms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Ti layer thickness.X-ray diffraction(XRD) patterns of all as-deposited films showed strong FCC Ni(111) peak.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pendicular coercivity of the Ti(3 nm)/Ni(30 nm)/Ti(3 nm) film reached about 36 kA/m.With the increase of Co layer thickness,coercivity(Hc)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The grain size and magnetic clusters slightly increased and the value of roughness(Ra) was smallest at t=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ron sputtering perpendicular coercivity magnetic films stress anisotropy
原文传递
直径对玻璃包覆非晶合金微丝磁性的影响
7
作者 邸永江 贾碧 江建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直径分别在6.3~28.0μm、20.2~28.0μm和14.0~35.2μm之间的玻璃包覆非晶态FeCuNbVSiB、FeBSiCMn和CoNiFeSiB微丝。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测试了玻璃包覆微丝的组织结...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直径分别在6.3~28.0μm、20.2~28.0μm和14.0~35.2μm之间的玻璃包覆非晶态FeCuNbVSiB、FeBSiCMn和CoNiFeSiB微丝。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测试了玻璃包覆微丝的组织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研究了不同成分玻璃包覆磁性合金微丝的玻璃包覆层厚度、合金芯直径对微丝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包覆磁性合金微丝的磁性能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微丝成分和微丝尺寸。轴向磁化时随着微丝直径及玻璃包覆层厚度的增大,3种微丝的径向饱和场强度降低,FeCuNbVSiB和FeBSiCMn微丝的轴向矫顽力先分别由508A/m和390A/m降低到486A/m和278A/m后再升高到2570A/m和342A/m,CoNiFeSiB微丝的轴向矫顽力由171A/m降低到63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包覆合金微丝 非晶态磁性材料 应力各向异性 退磁因子
原文传递
应力各向异性下耦合三层薄膜铁磁共振(英文)
8
作者 荣建红 王焕 云国宏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937,共7页
研究铁磁/铁磁/反铁磁三层薄膜中应力各向异性场对共振场的影响.得到系统存在声学和光学两种模,并且随着应力场的增强,在某些区域声学模和光学模共振场均向高值方向移动.此外发现声学模共振场对两铁磁层厚度的依赖较大,对光学模而言,随... 研究铁磁/铁磁/反铁磁三层薄膜中应力各向异性场对共振场的影响.得到系统存在声学和光学两种模,并且随着应力场的增强,在某些区域声学模和光学模共振场均向高值方向移动.此外发现声学模共振场对两铁磁层厚度的依赖较大,对光学模而言,随着两铁磁层厚度的改变,应力各向异性场对其共振场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共振 磁性多层薄膜 应力各向异性
下载PDF
K_0固结天然饱和黏土中柱孔扩张弹塑性解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林 李镜培 +1 位作者 龚卫兵 张凌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为研究天然饱和黏土中圆孔不排水扩张引起的土体力学响应,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K_0固结特性、应力历史及柱孔扩张过程中径向、环向和竖向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和大变形理论,结合弹塑性边界条件推导了K_0固结饱和天然黏土中柱... 为研究天然饱和黏土中圆孔不排水扩张引起的土体力学响应,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K_0固结特性、应力历史及柱孔扩张过程中径向、环向和竖向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和大变形理论,结合弹塑性边界条件推导了K_0固结饱和天然黏土中柱孔不排水扩张问题的弹塑性解析解,并与既有数值解答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以往基于初始应力各向同性假设下的柱孔扩张解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土体K_0固结特性和应力历史对柱孔扩张过程中土体应力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柱孔扩张弹塑性解答与既有基于严格本构关系的数值解基本一致,且可以退化为基于初始应力各向同性假设条件下的解答;土体K_0固结特性和应力历史对柱孔扩张过程中周围土体应力场和塑性区半径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对极限扩张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其影响程度均随初始各向异性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天然饱和黏土地基静压沉桩、旁压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应力历史 修正剑桥模型 柱孔扩张 弹塑性解析解
下载PDF
基于总应力法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镜培 李林 +1 位作者 孙德安 方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54-2163,共10页
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应力历史和初始应力各向异性,推导得出了静压沉桩过程和再固结过程中静压桩周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静压桩承载时桩侧土体应力状态与单剪试验及三轴试验中土体应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总应力法... 考虑天然饱和黏土的应力历史和初始应力各向异性,推导得出了静压沉桩过程和再固结过程中静压桩周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静压桩承载时桩侧土体应力状态与单剪试验及三轴试验中土体应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总应力法推导了天然饱和黏土地层中静压桩时变承载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本文解答进行验证,研究了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随再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土体原位力学特性与静压桩承载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桩结束后静压桩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承载力的增长,而且静压桩承载力在沉桩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增加的幅度较大,随后增长幅度变缓并趋于稳定;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越大,沉桩结束后承载力增长速率越快,但桩侧和桩端承载系数均随土体超固结比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应力法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再固结 承载系数 离心模型试验 时变承载力
下载PDF
宽速域下神经网络对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的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海杰 袁先旭 +3 位作者 陈坚强 孙东 朱林阳 向星皓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基于Pope修正的有效黏度假设,张量基神经网络(tensor based neural network,TBNN)构建了从雷诺平均方程湍流模型(RANS)的平均应变率张量和平均旋转率张量到高精度数值解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的映射.将高精度数值解用于TBNN的训练,从而... 基于Pope修正的有效黏度假设,张量基神经网络(tensor based neural network,TBNN)构建了从雷诺平均方程湍流模型(RANS)的平均应变率张量和平均旋转率张量到高精度数值解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的映射.将高精度数值解用于TBNN的训练,从而使TBNN根据RANS求解的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速度梯度预测其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并与对应的高精度数值模拟结果以及风洞实验结果对比以评估TBNN的预测能力.本工作将TBNN的预测能力从低速域拓展至高超声速工况,分别对低速槽道流、低速NACA0012翼型以及高超声速平板边界层3种工况进行了小样本的训练并成功预测,并以槽道流训练的TBNN较好地预测了低速平板边界层,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对于外推的低速槽道流算例,TBNN预测的结果在y^(+)>5的区域与直接数值模拟(DNS)以及实验的误差均在10%以内,预测结果揭示了TBNN对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的良好预测能力;对于翼型的预测效果尽管相较于槽道流略有下降,但近壁关键区域较RANS结果仍有显著提升;对于高超声速平板,TBNN在边界层内展现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在y^(+)>5的区域与DNS的误差同样在10%以内.基于Pope本构关系的TBNN方法在平板的高超声速工况下仍能较准确预测边界层内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方法在宽速域下的预测能力具有较好的表现,且模型泛化能力亦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基神经网络 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 湍流建模 宽速域 小样本
下载PDF
用正交偶极声波计算砂泥岩剖面地层应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阎树汶 乔文孝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简要介绍用正交偶极声波计算地层应力的方法原理 ,并给出一段计算应力剖面的实例。通过计算表明该方法与过去相比不同。在泥岩段水平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基本相等或相差甚小 ,在砂岩段才呈现较大差异。对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技术发展给出粗浅... 简要介绍用正交偶极声波计算地层应力的方法原理 ,并给出一段计算应力剖面的实例。通过计算表明该方法与过去相比不同。在泥岩段水平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基本相等或相差甚小 ,在砂岩段才呈现较大差异。对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技术发展给出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偶极声波 计算 砂泥岩 剖面地层应力 声波测井 快横波 慢横波
下载PDF
九江-瑞昌5.7级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兰荣 石玉涛 +3 位作者 曾新福 郑斌 赵博 吕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对较大,快波偏振方向不太集中。台站附近断裂分布单一的武蛟台(WUJ)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角度相差约35°,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也不一致。台站附近无断层通过的狮子洞台(SZD)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接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慢波时间延迟大小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S波分裂 主压应力方向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应力场对多层膜Permalloy/Cu/Co/NiO铁磁共振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王东 荣建红 +1 位作者 张蕾 王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6-930,共5页
采用能量极小原理研究了Permalloy(Py)/Cu/Co/Ni O多层膜结构中层间耦合强度和应力各向异性场对薄膜共振频率的影响,得到共振频率随外磁场强度变化关系式.结果发现外应力场强度和方向对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在本文中要强于层间耦合强度和... 采用能量极小原理研究了Permalloy(Py)/Cu/Co/Ni O多层膜结构中层间耦合强度和应力各向异性场对薄膜共振频率的影响,得到共振频率随外磁场强度变化关系式.结果发现外应力场强度和方向对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在本文中要强于层间耦合强度和交换各向异性场,外应力场方向对光学模共振频率的影响强于声学模,而外应力场强度对声学模共振频率的影响强于光学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共振 应力各向异性场 层间耦合
下载PDF
土体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坤勇 殷宗泽 梅国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03-1509,共7页
综合论述了土体各向异性在土体本构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各向异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试验手段、研究方法、理论成果和应用情况;对具代表意义的重要成果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分析了原生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 综合论述了土体各向异性在土体本构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各向异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试验手段、研究方法、理论成果和应用情况;对具代表意义的重要成果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分析了原生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土体材料的颗粒结构性是各向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复杂的应力状态是各向异性产生的客观条件;强调了各向异性,尤其是应力各向异性在土体本构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以后各向异性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原生各向异性 应力诱导各向异性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人工制备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结构性土方法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罗开泰 聂青 +1 位作者 张树祎 刘恩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15-2820,2834,共7页
通过对结构性黏土的研究可以掌握天然土受荷过程中的变形破坏过程,从而为考虑土结构性的结构物的设计、地基加固等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高、深和大型建筑的兴建,结构性黏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天然土都具有结构性和各向异性。发展了一... 通过对结构性黏土的研究可以掌握天然土受荷过程中的变形破坏过程,从而为考虑土结构性的结构物的设计、地基加固等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高、深和大型建筑的兴建,结构性黏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天然土都具有结构性和各向异性。发展了一种能够考虑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影响的结构性土的人工制样方法。通过对原料粉质黏土中添加水泥形成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添加盐粒并溶解后形成大孔隙组构分布和在水化过程中的侧限应力状态的结构性土样的端部施加竖向荷载,从而人工制备了具有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的结构性土样。然后对初始均质结构性土样、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结构性土样和重塑土样进行了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初步分析了初始应力对结构性土样的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和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结构性土的破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三轴试验 人工制备结构性土
下载PDF
K_0超固结土的统一硬化模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仰平 侯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将所建立的超固结土模型推广为能够反映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的弹塑性模型。它是通过将潜在强度Mf、特征应力比M和状态应力比ηk引入到模型的统一硬化参数中,使模型具有预测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剪缩、剪胀、硬化、软化... 将所建立的超固结土模型推广为能够反映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的弹塑性模型。它是通过将潜在强度Mf、特征应力比M和状态应力比ηk引入到模型的统一硬化参数中,使模型具有预测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剪缩、剪胀、硬化、软化和应力路径依赖性等基本特性的功能。采用SMP强度准则并结合变换应力方法对模型实现了三维化。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初始应力各向异性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土 本构模型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三维化
下载PDF
原生和次生各向异性对软黏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建 刘正义 严佳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66-670,共5页
为更好地区分原生各向异性和次生各向异性对软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对原生各向异性明显的原状软黏土和基本消除了原生各向异性的重塑黏土,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两种不同b值下主应力轴偏转角不同的不排水定轴剪切试验。试验... 为更好地区分原生各向异性和次生各向异性对软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对原生各向异性明显的原状软黏土和基本消除了原生各向异性的重塑黏土,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两种不同b值下主应力轴偏转角不同的不排水定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黏土的内摩擦角以及归一化强度都随着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加,而重塑黏土变化不明显,说明主应力方向变化引起的次生各向异性对重塑黏土强度影响较小。此外,原生各向异性对土体的应力应变开展有较大影响,对孔压开展模式基本无影响,但会影响孔压开展幅值。近似各向同性的重塑土基本消除了原生各向异性,因此该试验可为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土体各向异性的深入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方向 软黏土 原生各向异性 次生各向异性 强度 应力应变 孔压
下载PDF
K_0超固结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被引量:14
19
作者 侯伟 姚仰平 崔文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5-803,共9页
结合K_0超固结土模型、旋转角ω公式、临界状态不排水条件以及基于SMP的变换应力张量建立了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统一表达式;采用三轴压缩、三轴拉伸的应力洛德角θ、旋转角ω建立了三轴压缩、三轴拉伸条件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基于临界... 结合K_0超固结土模型、旋转角ω公式、临界状态不排水条件以及基于SMP的变换应力张量建立了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统一表达式;采用三轴压缩、三轴拉伸的应力洛德角θ、旋转角ω建立了三轴压缩、三轴拉伸条件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推导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应力洛德角θ、旋转角ω的表达式,进而得到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分别采用三轴压缩、三轴拉伸和平面应变条件下试验数据对所提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进行验证,预测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基本吻合表明了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土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 临界状态 不排水抗剪强度
下载PDF
各向异性场对非晶态合金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鲍丙豪 任乃飞 王国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19-2523,共5页
在非晶态合金材料中引入应力感生各向异性场及磁各向异性场,根据Maxwell方程组及带Gilbert项的Landau-Lifshitz方程,得到了能揭示非晶态合金材料应力阻抗效应的理论,理论结果可定性地解释实验结果.对不同各向异性场参数下的应力阻抗效... 在非晶态合金材料中引入应力感生各向异性场及磁各向异性场,根据Maxwell方程组及带Gilbert项的Landau-Lifshitz方程,得到了能揭示非晶态合金材料应力阻抗效应的理论,理论结果可定性地解释实验结果.对不同各向异性场参数下的应力阻抗效应进行了大量计算,获得了一些对理论和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阻抗效应 应力感生各向异性 横向有效磁导率 非晶态合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