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度-时间曲线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子芮 李世刚 +1 位作者 于丽伟 梁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曲线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的效果。方法:87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均采用颈肩同治法,治疗前后均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治疗后并行临床疗效评价、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测试。比较正常神经支配与部分及完全失...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曲线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的效果。方法:87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均采用颈肩同治法,治疗前后均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治疗后并行临床疗效评价、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测试。比较正常神经支配与部分及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肩关节在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五方面评分[疼痛(P)、关节活动范围(R)、日常生活能力(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的变化差异;并对比治疗前后时值的变化,以及三种神经支配情况改变的差异。结果:三种神经支配情况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正常神经支配者在P、R、A、F方面评分改善高于部分失神经支配者(P<0.05),而M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部分失神经支配者的P、R、A及M方面评分改善高于完全失神经支配者(P<0.05),而F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时值方面,正常神经支配者治疗前后时值无明显改变(P>0.05),部分失神经支配者大部分恢复正常范围(P<0.05),完全失神经支配者治疗后时值明显缩短(P<0.05),但仍>10ms。治疗后支配冈下肌和小圆肌的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用于颈源性肩周炎治疗的预后及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时间曲线 颈源性肩周炎 预后 疗效
下载PDF
强度-时间曲线检测在颈源性肩周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世刚 罗子芮 +1 位作者 汤远兴 梁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8月—2011年12月共有169例肩周炎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颈源性肩周炎84例,单纯性肩周炎患者85例。使用CX-3电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分别检测冈上肌、冈...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8月—2011年12月共有169例肩周炎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颈源性肩周炎84例,单纯性肩周炎患者85例。使用CX-3电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分别检测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四块肌肉。判断标准分为正常神经支配、部分与完全失神经支配,计算各肌肉及总的阳性率,比较四块肌肉阳性率的差异,并记录四块肌肉的基强度、时值。结果:颈源性肩周炎的强度-时间曲线测定阳性率为92.86%;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91.67%、90.48%、59.52%,其中冈下肌与小圆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三角肌,也高于冈上肌的阳性率;正常与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基强度无明显差异,而后者的时值明显高于前者。结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临床上检测建议选择冈下肌与小圆肌两块肌肉,基强度仅作为参考,而时值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时间曲线 颈源性肩周炎 基强度 时值
下载PDF
心律平和胺碘酮对心脏起搏阈值和强度—脉宽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景峰 朱纯石 梅伯英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观察心律平和胺碘酮对正常麻醉狗的心脏起搏阈值(PT)和强度-脉宽曲线(SDC)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律平使正常麻醉下的狗的PT升高、SDC上移及起搏器的安全范围降低;而胺磺酮无此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心律平 胺碘酮 起搏阈值 心脏
下载PDF
面神经炎的电生理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华强 周燕 +1 位作者 应薇娜 卫国华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对面神经炎(双称Bell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面神经炎患者主要施行了瞬目反射(Blink-Reflex)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结果:瞬目反射(Blink-Reflex)测定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有电生理的...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对面神经炎(双称Bell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面神经炎患者主要施行了瞬目反射(Blink-Reflex)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结果:瞬目反射(Blink-Reflex)测定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有电生理的异常特征。结论:瞬目反射(Blink-Reflex)测定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Bell)麻痹 瞬目反射(Blink—Reflex) 强度-时间曲线 诊断
下载PDF
划痕敷药针刺红光照射综合治疗重度面神经麻痹160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金完成 李路草 +3 位作者 詹欣荣 刘凤云 谢恒 宁俊忠 《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37-339,共3页
本研究对有神经变性反应的重度面神经麻痹采取穴位和神经运动点的敷药、针刺和面部红光照射等综合治疗方法。通过观察研究,表明有明显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瘫痪肌群张力的作用,对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起到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敷药 针刺 红光照射
原文传递
颞骨内面瘫面肌支配神经运动点的易伤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任重 曹志伟 费声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76-78,共3页
本文应用SEM—4201型神经兴奋测试仪,对国人额肌、眼肌、口肌进行测试,得出各肌强度—时间曲线的正常阈值。通过各肌间阈值对比,得出眼肌阈值<额肌阈值<口肌阈值的结果,即眼支运动点兴奋性最大,最易受损伤。又对165例... 本文应用SEM—4201型神经兴奋测试仪,对国人额肌、眼肌、口肌进行测试,得出各肌强度—时间曲线的正常阈值。通过各肌间阈值对比,得出眼肌阈值<额肌阈值<口肌阈值的结果,即眼支运动点兴奋性最大,最易受损伤。又对165例面瘫病人进行测试发现,眼肌失神经支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失神经支配 强度-时间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