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下切河流地貌演变机理及其与河床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怀湘 王兆印 +1 位作者 陆永军 余国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为研究河床结构在下切性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对中国典型下切性河流区域的地貌特征与河床结构发育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河流剧烈下切使得河谷边坡超过临界坡度后,易于失稳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滑坡现象... 为研究河床结构在下切性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对中国典型下切性河流区域的地貌特征与河床结构发育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河流剧烈下切使得河谷边坡超过临界坡度后,易于失稳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滑坡现象,河流演变从而进入下切拓宽阶段。大量边坡物质进入河道,促进了河床结构的发育,能够维持较高的河道纵坡降,形成裂点。河床结构是河流系统自我调节作用的体现,形成了"侵蚀下切-崩塌滑坡-河床结构发育-抑制侵蚀下切-平衡"这一负反馈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如果外在条件(如地壳抬升)不变,河流系统的演变方向将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河道下切 河床结构 崩塌 滑坡 裂点
下载PDF
山区河流床面结构发育野外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怀湘 王兆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9-1344,共6页
山区河流在长期的河床演变中常发育一定的床面结构,起到增加河道稳定性等作用,从而对未来演变过程产生影响。为研究床面结构的发育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蒋家沟泥石流堆积体上设计了野外现场试验,分析不同工况下床面结构... 山区河流在长期的河床演变中常发育一定的床面结构,起到增加河道稳定性等作用,从而对未来演变过程产生影响。为研究床面结构的发育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蒋家沟泥石流堆积体上设计了野外现场试验,分析不同工况下床面结构的形成、河床演变机理及人工建设床面结构所带来的后果。结果表明,达到动力平衡时,河道中发育的床面结构越强,消耗水流能量越多,从而稳定维持的纵坡降越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道纵剖面。自然发育的床面结构受到运行工况的控制,即不同工况决定了不同的床面结构分布。此外人工结构能起到和天然结构相同的作用,即消耗能量、延缓下切,改变演变方向等,因此能够用于山区河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床面结构 坡降 野外现场试验
下载PDF
典型山区小流域河床结构分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怀湘 王兆印 +1 位作者 余国安 陆永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9,共8页
本文选取了长江上游支流吊噶河作为典型小流域,通过详尽的实地现场考察,对吊噶河流域中河床结构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床演变过程中水流与河床结构相互适应与调整,不断趋向于平衡状态。河床结构越强的河段... 本文选取了长江上游支流吊噶河作为典型小流域,通过详尽的实地现场考察,对吊噶河流域中河床结构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床演变过程中水流与河床结构相互适应与调整,不断趋向于平衡状态。河床结构越强的河段,消耗水流能量越大,从而接近平衡时能维持的坡降也往往越大。如果河段中坡降过大而河床结构没有充分发育,则河段因此处于不平衡状态,床面将受到冲刷。历史上经历剧烈下切作用的河段如V型深沟段,常常因发育较强的河床结构,维持住了高坡降,从而形成山区河流纵剖面上常见的台阶状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河床结构 侵蚀下切 天然河流考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