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卫东 董苁蓉 韩维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首期在上颌5-5粘接直丝弓托槽,排齐舌倾的上前牙。然后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重建牙合关系。最...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首期在上颌5-5粘接直丝弓托槽,排齐舌倾的上前牙。然后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重建牙合关系。最后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全口牙位的精细调整。对治疗前后患者硬组织变化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磨牙及尖牙均达到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下颌骨向前改善明显,下面高增加明显,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疗效明显,可以有效改善上下颌的骨性和牙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直丝弓技术 安氏Ⅱ2错牙合
原文传递
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宇帆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8-51,56,共5页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之临床效果及术后稳定性。方法选择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8例,性别不限,年龄>12周岁,ANB角为0°~4°;磨牙和(或)尖牙为近中关系;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拥挤度<...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之临床效果及术后稳定性。方法选择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8例,性别不限,年龄>12周岁,ANB角为0°~4°;磨牙和(或)尖牙为近中关系;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拥挤度<3 mm,第三磨牙形态及位置无明显异常。全部患者采取拔除37、47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分析常规头颅侧位片。结果治疗后,前牙取得正常覆覆盖关系,下中切牙角减少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ANB增加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及尖牙均建立中性关系,后继第三磨牙基本达正常位置,取代第二磨牙并与对颌建立咬。结论对于轻中度Ⅲ类错合患者,与传统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的设计相比,拔除37、47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可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下颌第二磨牙 减数拔牙 直丝弓矫正技术
下载PDF
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姜洪涛 原工杰 +1 位作者 于维娟 刘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0-84,88,共6页
目的探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10—2015年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5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代偿性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10—2015年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5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代偿性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后面型改善,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SNA角增加(2.87±1.08)°,SNB角减小(0.61±0.8)°,ANB角增加(3.47±1.05)°,SN/MP增加(2.17±1.34)°,OP/FH增加(2.97±0.29)°,U1/SN增加(5.09±3.43)°,L1/MP减小(2.29±3.02)°,结论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中轻度骨性Ⅲ类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扩弓前方牵引 直丝弓矫治技术 骨性Ⅲ类错畸形 恒牙早期
原文传递
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春华 刘梅 +1 位作者 胡小坤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配合快速扩弓,并对治疗前、后头颅...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配合快速扩弓,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矫治结束后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前牙反解除,患者凹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加1.37°,A点前移,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ANB角趋于正常。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直丝弓矫治技术 安氏Ⅲ类错 恒牙早期
下载PDF
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的效果
5
作者 刘青敏 罗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取不锈钢丝...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取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龈沟液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咀嚼效率、家长满意度和治疗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AL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美观度、牙齿形态、咬合度等家长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咀嚼效率和家长满意度,降低龈沟液AL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畸形 直丝弓矫正技术 不锈钢丝矫正技术 并发症 碱性磷酸酶 咀嚼效率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畸形非拔牙矫正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裘军 王萍 王列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0-181,共2页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反患者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特点。方法对18例上颌前牙反患者用正畸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 18例上颌前牙反患者经矫治后上唇明显前移,颏点后移、凹面型明...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反患者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特点。方法对18例上颌前牙反患者用正畸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 18例上颌前牙反患者经矫治后上唇明显前移,颏点后移、凹面型明显改善,下唇位置与颏突轻度后移。结论正畸治疗可改善反患者的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 直丝弓矫治技术 头影测量
下载PDF
片段弓技术与树脂夹板技术在青少年前牙脱位固定中的对比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旭 王锐 王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前牙脱位中,直丝弓片段弓技术与金属丝-树脂夹板技术复位固定脱位前牙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煤炭总医院口腔科急诊就诊的青少年前牙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38颗患牙),采用直丝弓片段...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前牙脱位中,直丝弓片段弓技术与金属丝-树脂夹板技术复位固定脱位前牙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煤炭总医院口腔科急诊就诊的青少年前牙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38颗患牙),采用直丝弓片段弓固定技术;B组24例(30颗患牙),采用金属丝-树脂夹板固定技术。常规复位固定后.随访观察1年。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直丝弓片段弓固定技术的24例患者(A组,38颗患牙)中,成功36颗,有效2颗,失败0颗,总有效率为100.00%;采用金属丝-树脂夹板固定技术的24例患者(B组,30颗患牙)中,成功22颗,有效3颗,失败5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青少年前牙脱位进行再植固定,直丝弓片段弓固定技术效果良好,明显优于金属丝-树脂夹板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固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片段弓 金属丝-树脂夹板 前牙脱位 固定
下载PDF
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葛荣晖 史克佳 +3 位作者 张海婧 安颖慧 刘善忠 刘东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50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对照... 目的:探讨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50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对照组采取日常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敏清。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12个月时的牙面脱矿情况,并测量釉质脱矿指数(EDI)及激光龋齿探测仪探测值(DD值)。结果:治疗第6、12个月,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12个月时牙釉质脱矿率均高于治疗第6个月(P<0.05);治疗第6、12个月,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第6、12个月,两组EDI值、DD值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12个月时EDI值、DD值均高于治疗第6个月(P<0.05);治疗第6、12个月,观察组EDI值、DD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可有效预防釉质脱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 奥敏清 牙釉质脱矿 牙釉质再矿化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Ⅱ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前玲 郭晓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II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包括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12.5岁,矫治设计均为传动直丝弓技术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II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包括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12.5岁,矫治设计均为传动直丝弓技术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1]。结果 1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7.5个月,其中打开咬合平均用时4.2个月。治疗后都得到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及磨牙中性关系,前牙突度得到明显改善。SNB、ANB、SPAS、MAS、U1-NA、L1-NB、U1-L1、U1-NA距、L1-NB距、FH-MP的变化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可以有效地矫治低角II1不拔牙错合下颌后缩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低角 安氏Ⅱ1 不拔牙
下载PDF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保成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对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 目的对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经MBT直丝弓矫治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治疗前开牙台(7.43±1.52)mm,治疗后(2.30±1.14)mm。通过X线投照测量,水平方向SNA角平均增大1.65°。U1-SN术前(114.72±9.74)°、术后(105.12±8.15)°,U1-L1术前(112.58±9.12)°、术后(122.83±7.56)°,L1-MP术前(78.54±6.72)°、术后(81.56±6.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操作简单、简化了治疗程序,且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中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 安氏Ⅱ类1分类错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前磨牙区开的原因分析
11
作者 王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1-683,共3页
对440例非开的错患者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正技术,正畸治疗进入正畸第三阶段前观察前磨牙区的覆情况。有41例患者出现了前磨牙区的Ⅰ度开。其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患者前磨牙区开的发生率明显... 对440例非开的错患者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正技术,正畸治疗进入正畸第三阶段前观察前磨牙区的覆情况。有41例患者出现了前磨牙区的Ⅰ度开。其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患者前磨牙区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拔牙矫治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开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前磨牙向拔牙间隙侧倾斜,前磨牙区托槽定位不佳,磨牙升高,不良口腔习惯。因此对于拔牙矫治患者,在关闭间隙过程中要使用硬丝轻力,争取牙的整体移动;前磨牙区的托槽定位要兼顾尖牙和磨牙的临床冠高度;颌间牵引要慎用,使用颌间牵引过程中要用轻力及加强磨牙支抗;要加强口腔卫生宣教,防止患者发生不良的口腔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直丝弓矫正技术 开 托槽定位 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