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植物直根抗折力和抗折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欣 刘静 +3 位作者 郑永刚 尹瑞平 吴永胜 郭建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8-342,共5页
以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的直根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进行两端固定式折断试验,研究了土体内的根系受到径向折断力作用时,不... 以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的直根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进行两端固定式折断试验,研究了土体内的根系受到径向折断力作用时,不同径级直根的抗折力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在1~6mm径级范围内,4种植物直根抗折力随根径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抗折强度随根径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4种植物直根平均抗折力、抗折强度种间差异性均显著。随着径级的增加,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4种植物直根平均抗折力范围分别为(79±5.8)^(1 119±104.46),(32±6.12)^(410±36.1),(12±1.5)^(141±6.2),(8±1.2)^(100±2.56)N,直根平均抗折强度范围分别为(62±9.68)^(43±4.01),(25±3.82)^(15±1.42),(8±1.01)^(6±1.29),(6±0.61)^(4±0.14)MPa。1~6mm径级范围内,4种植物种内径级间平均最大折断变形量差异性不大,平均最大折断变形量排序为柠条(16.77mm)>沙柳(14.7mm)>沙棘(11.22mm)>白沙蒿(8.6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根 抗折特性 径级
下载PDF
二种植物同径级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抗弯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玥 刘静 +2 位作者 张格 张欣 赵英铭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19,共4页
以3~4年生柠条和沙棘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悬臂梁试验对同径级的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进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2种植物同径级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抗弯力与直径均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而抗弯强度随直径变化无明显规律,在均值左右波动;多数径... 以3~4年生柠条和沙棘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悬臂梁试验对同径级的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进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2种植物同径级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抗弯力与直径均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而抗弯强度随直径变化无明显规律,在均值左右波动;多数径级范围,同种植物间平均抗弯力和平均抗弯强度均表现为直根段大于侧根分支处;相同径级时,当直根段和侧根分支处直径〉2.5mm时,2种植物直段根和侧根分支处抗弯力和抗弯强度的种间比较均表现为柠条〉沙棘;柠条直段根抗弯强度约为沙棘直段根抗弯强度的1.12倍,柠条侧根分支处抗弯强度约为沙棘侧根分支处抗弯强度的1.0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沙棘 抗弯力 抗弯强度 直根 侧根
原文传递
通过GC-MS比较乌药直根与块根中挥发油化学组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金凯 康显杰 +4 位作者 应泽茜 罗云云 江康丽 杜伟锋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乌药直根与块根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分析鉴定,对乌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中挥发油的差异。结果: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分析后,乌药直根挥发... 目的:研究比较乌药直根与块根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分析鉴定,对乌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中挥发油的差异。结果: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分析后,乌药直根挥发油鉴定出50种成分,乌药块根挥发油鉴定出46种成分,两种挥发油共鉴定出58种成分。结论:乌药直根和块根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种类的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挥发油 GC-MS 直根 块根
原文传递
黑沙蒿根系抗拉敏感性初探
4
作者 翟宇家 刘静 +1 位作者 李雪松 李瑞燊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5-39,共5页
以黑沙蒿根径1~5 mm根系为研究对象,使用TY8000式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探究直根和分叉根的轴向抗拉力与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沙蒿根系可缓冲和调节自身所受轴向拉力;不同径级下粗根敏感性均值强于细根,径级越大敏感性越稳定,相同径... 以黑沙蒿根径1~5 mm根系为研究对象,使用TY8000式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探究直根和分叉根的轴向抗拉力与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沙蒿根系可缓冲和调节自身所受轴向拉力;不同径级下粗根敏感性均值强于细根,径级越大敏感性越稳定,相同径级下直根敏感性均值强于分叉根,直根敏感性更稳定;黑沙蒿根系敏感性最大值与径级呈幂函数负相关,直根:y=4.0804x^-1.061,R^2=0.9508,P<0.05;分叉根:y=5.5672x^-1.141,R^2=0.9393,差异性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 直根 分叉根 敏感性
下载PDF
加载速度对直根段、侧根分支处抗折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晨嘉 刘静 +3 位作者 武艺儒 杨东旭 刘嘉伟 张强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6-9,23,共5页
以3~4年生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选取直径1.5~2 mm和3~3.5 mm 2个径级根系,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测定相同径级的直根段和侧根分支处对于加载速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同径级直根段抗折强度均大于侧根分支处抗... 以3~4年生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选取直径1.5~2 mm和3~3.5 mm 2个径级根系,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测定相同径级的直根段和侧根分支处对于加载速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同径级直根段抗折强度均大于侧根分支处抗折强度,且抗折强度随加载速度增加而增大。最大加载速度与最小加载速度下抗折强度差异性显著。当加载速度为860 mm/min和10 mm/min,根径1.5~2 mm,柠条直根段、侧根分支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63.79 Mpa、39.20 Mpa和50.76 Mpa、27.40Mpa;沙柳分别为25.54Mpa、26.05Mpa和19.22 Mpa、14.55 Mpa;沙棘分别为9.65 Mpa、6.76 Mpa和6.17 Mpa、4.28 Mpa;白沙蒿分别为6.40 Mpa、2.67 Mpa和4.96 Mpa、2.35 Mpa。同样,根径3~3.5 mm时,柠条直根段、侧根分支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53.42 Mpa、33.00 Mpa和41.17 Mpa、19.38 Mpa;沙柳分别为20.03 Mpa、16.22 Mpa和16.60 Mpa、10.60 Mpa;沙棘分别为7.76 Mpa、3.47 Mpa和5.41 Mpa、2.27 Mpa;白沙蒿分别为5.33 Mpa、2.39 Mpa和3.26Mpa、1.5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度 直根段 侧根分支处 抗折强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对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冠 杨璐 +2 位作者 张玉峰 罗三莲 郑纪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 :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 :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 目的 :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 :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牙根吸收
下载PDF
两种托槽对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性根尖外吸收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光平 李明霞 +3 位作者 韩雨 徐晓梅 徐洁 黄素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9-1544,共6页
背景:正畸治疗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根尖外吸收现象,严重的牙根吸收会减小根冠比例、降低牙齿稳定性,甚至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目的:对比高转矩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双颌前突患者上颌切牙正畸性根尖外吸收发生的差异。方法:选择2... 背景:正畸治疗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根尖外吸收现象,严重的牙根吸收会减小根冠比例、降低牙齿稳定性,甚至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目的:对比高转矩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双颌前突患者上颌切牙正畸性根尖外吸收发生的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男性双颌前突患者49例,年龄13-16岁,其中24例采用高转矩自锁托槽进行正畸治疗(自锁托槽组),25例采用传统直丝弓托槽进行正畸治疗(传统托槽组)。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拍摄锥形束CT,采用CS 3D Imaging Software软件观察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牙根形态,测量牙根长度,计算上颌切牙与侧切牙间根尖外吸收量。研究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正畸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矫治效果,其中自锁托槽组矫治疗程短于传统托槽组(P <0.05);②锥形束CT显示,矫治后两组患者的牙根形态发生一定程度改变,大部分仅表现为轮廓的改变,个别牙齿根尖变短;③矫治后,所有切牙均发生了根尖外吸收,未发现牙根吸收量超过4 mm以上病例;自锁托槽组4颗上颌切牙的平均根尖外吸收量少于传统托槽组(P <0.05),上颌中切牙根尖外吸收量少于传统托槽组(P <0.05),上颌侧切牙根尖外吸收量与传统托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使用同一托槽时,同侧中切牙根尖外吸收量少于侧切牙(P <0.05);④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直丝弓托槽,高转矩自锁托槽在矫治双颌前突的过程中可能具有缩短疗程及正畸性根尖外吸收风险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口腔 正畸 自锁托槽 直丝弓托槽 牙根尖外吸收 双颌前突
下载PDF
基于ANSYS和Pro/E的直齿圆锥齿轮齿根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钱学毅 郭波 邹丽梅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7,共2页
利用Pro/ENGINEERWildFire2.0强大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建立复杂的直齿圆锥齿轮齿廓三维模型。同机配置ANSYS—Pro/E接口,将轮齿模型导入ANSYS中,形成相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齿根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齿根弯曲应力等值分布图,为直... 利用Pro/ENGINEERWildFire2.0强大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建立复杂的直齿圆锥齿轮齿廓三维模型。同机配置ANSYS—Pro/E接口,将轮齿模型导入ANSYS中,形成相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齿根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齿根弯曲应力等值分布图,为直齿圆锥齿轮的精确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圆锥齿轮 齿根应力 有限元分析 ANSYS Pm/ENGINEER
下载PDF
4种植物生长旺盛期侧根分支处与相邻上级直根抗折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鹏飞 刘静 +5 位作者 朱宏慧 张欣 张格 李有芳 苏禹 王晨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3-4年生并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夹具、TY8000伺服强力机,对有生命力的、根径为1-4 mm的侧根分支处及其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折力进行测定,分析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与相邻上级直根抗折力、抗折强度... 以3-4年生并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夹具、TY8000伺服强力机,对有生命力的、根径为1-4 mm的侧根分支处及其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折力进行测定,分析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与相邻上级直根抗折力、抗折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尽管4种植物各径级侧根分支处平均根径大于相邻上级直根的平均根径,但侧根分支处的抗折力和抗折强度均小于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折力和抗折强度;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的侧根分支处抗折强度分别为相邻上级直根的71.5%、62.9%、45.4%、35.4%.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折力与根径呈显著的幂函数正相关,抗折强度与根径呈显著的幂函数负相关;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抗折强度大小均为:柠条(33.66、47.06 MPa)〉沙柳(17.31、27.54 MPa)〉沙棘(3.97、8.75 MPa)〉白沙蒿(2.18、6.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相邻上级直根 抗折特性
原文传递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程锋 简志杉 +3 位作者 朱莹 张纯燕 胡丽 陈莉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骨性畸形的程度分为2组:轻中度骨性组(-4°≤ANB角<0°)和重度骨性组(-8°≤ANB角<-4°),每组按照采用的矫治技术不同又分为2组:传动矫治技术(T组)和MBT矫治技术(M组)。结果 97名患者均已结束治疗。轻中度骨性组:59名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恢复Ⅰ类关系,面型明显改善,但T组中U1/SN角、L1/MP角、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重度骨性组:38名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或基本解除,其中14例出现下颌前牙过度舌倾(M组9名,T组5名),面型改善不佳。24例矫治结果较理想的患者,T组中U1-NA值、U1/SN角、L1-NB值、L1/MP角、LLP、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结论相对于MBT矫治技术,传动力矫治技术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时,存在可使面型改善更加明显、上下前牙的代偿倾斜度更小、牙根吸收的风险率更低等优势,应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传动矫治技术 掩饰性治疗 牙根吸收
下载PDF
外力作用下4种植物根系易损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有芳 刘静 +4 位作者 张欣 李雪松 姚喜军 王晨嘉 苏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为探讨根系在轴向拉力和径向折力下的易损部位。[方法]以3 4 a的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测定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力与抗折力。[结果]表明:在1 4 mm根径范围内,4种植物侧... [目的]为探讨根系在轴向拉力和径向折力下的易损部位。[方法]以3 4 a的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测定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力与抗折力。[结果]表明:在1 4 mm根径范围内,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力、抗折力均与直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与直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同径级时,每种植物单根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表现为侧根分支处小于相邻直根,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强度为柠条((23.70±3.97)、(28.02±4.40)MPa)>沙柳((14.86±1.28)、(20.33±1.76)MPa)>沙棘((10.60±2.40)、(15.86±3.90)MPa)>白沙蒿((5.07±1.25)、(8.80±1.74)MPa),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折强度为:柠条((33.66±7.74)、(47.06±4.41)MPa)>沙柳((17.31±1.91)、(27.54±3.82)MPa)>沙棘((3.97±1.23)、(8.75±1.70)MPa)>白沙蒿((2.18±0.39)、(6.15±1.01)MPa)。[结论]无论受轴向拉力还是径向折力,4种植物根系易损部位均为侧根分支处。造成垂直根模型(WWM)和纤维束模型(FBM)预测根系固土能力偏高的补充原因为:(1)模型根系全部计入直根的抗拉力,忽略了侧根分支处,而侧根分支处是根系固土的薄弱点。(2)模型假设所有根系为轴向受拉的杆件。实际根土复合体发生剪切时,根可能承受轴向拉力,也可能承受径向折力。对于抗折强度小于抗拉强度的植物,模型必然高估根的实际固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相邻直根 抗拉力 抗折力
下载PDF
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旭 张鑫瑞 +3 位作者 伍祥 张超 张利花 王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1587,共7页
针对目前传统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存在伪根、程序实现复杂、受线路长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提出一种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消去不同步角度,求解出线路长度放大倍... 针对目前传统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存在伪根、程序实现复杂、受线路长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提出一种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消去不同步角度,求解出线路长度放大倍数,推导出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故障距离。该算法仅利用解析表达式即可求出故障距离,不存在伪根,无需判别故障类型,且不受线路长度变化的影响,程序简单、容易实现,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原理推导和ATP-EMTP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基本不受线路长度变化、不同步角度、过渡电阻、负荷电流等因素的影响,且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非同步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 杆塔直线距离 线路长度变化 伪根
下载PDF
4种植物生长旺盛期根系易受损的外力类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有芳 刘静 +5 位作者 张欣 苏禹 王晨嘉 李雪松 毛振华 刘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9-344,共6页
在植物生长旺盛期,采用材料试验机测定3-4年生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在1-4mm径级范围内的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拉力与抗折力,研究4种植物根系易受损的外力类型。结果表明:同径级条件下,柠条和沙柳的侧根分支处、相邻直根均... 在植物生长旺盛期,采用材料试验机测定3-4年生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在1-4mm径级范围内的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的抗拉力与抗折力,研究4种植物根系易受损的外力类型。结果表明:同径级条件下,柠条和沙柳的侧根分支处、相邻直根均表现为抗拉力小于抗折力,而沙棘和白沙蒿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均表现为抗拉力大于抗折力。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柠条(23.70±3.97)〈(33.66±7.74)MPa,沙柳(14.86±1.28)〈(17.31±1.91)MPa,沙棘(10.61±2.40)〉(3.97±1.23)MPa,白沙蒿(5.07±1.25)〉(2.18±0.39)MPa;相邻直根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柠条(28.02±4.40)〈(47.06±4.41)MPa,沙柳(20.33±1.76)〈(27.54±3.82)MPa,沙棘(15.86±3.90)〉(8.75±1.71)MPa,白沙蒿(8.80±1.74)〉(6.15±1.01)MPa。在生长旺盛期,造成柠条和沙柳根系易损的外力类型为轴向拉力,造成沙棘和白沙蒿根系易损的外力类型为径向折力。同一径级下,4种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为侧根分支处小于相邻上级直根。4种植物根系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种间差异均为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在4种植物根系固土作用中,1-1.5mm范围内的细根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相邻上级直根 抗拉力 抗折力
下载PDF
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喜军 王林和 +1 位作者 刘静 刘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为植物固土护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和林格尔县境内采集5种植物根系,每种植物采3株标准株,对直径0.5~4mm的根系按0.5mm分级,采用织物强力机(加载速度为200mm/min)测定5种植物各径级根系的室内轴向抗拉力并计算抗拉强度,同时分析根型(鲱骨型、二分枝型)、生长时期(生长季初期(5月)、生长旺盛期(8月))、土壤含水量(0%,6.8%,18.8%,26.6%)对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断裂比例均在60%以上,侧根分支处抗拉能力明显不及相邻的直段根;无论是鲱骨型还是二分枝型,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低于相邻直段根的抗拉力,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和沙棘直段根的抗拉力分别是相邻侧根分支处抗拉力的1.39倍、1.33倍、1.46倍、1.63倍和1.91倍;5种植物2种根型侧根分支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的种间差异相同,均表现为柠条〉沙柳〉沙地柏〉沙棘〉白沙蒿,根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生长旺盛期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沙棘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均值分别为30.57,18.19,9.52,8.54和5.34MPa,生长季初期分别为26.79,15.25,10.17,6.76和6.10 MPa,生长时期对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均在α=0.01水平下差异显著;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强度均随周边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对其影响显著。【结论】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是根系抗拉的薄弱点,其抗拉力是正确评价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直段根 抗拉力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不同方法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颖 王茹燕 +1 位作者 邹玲 高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去除直根管和弯曲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的差异。方法:建立直根管、弯曲根管的体外标准化模型,用根管锉、超声冲洗器械、EndoActivator配合注射器冲洗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随后打开模型,体视显微镜下拍照,软件测量,计...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去除直根管和弯曲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的差异。方法:建立直根管、弯曲根管的体外标准化模型,用根管锉、超声冲洗器械、EndoActivator配合注射器冲洗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随后打开模型,体视显微镜下拍照,软件测量,计算氢氧化钙残余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方法去除氢氧化钙能力:直根管中K锉≈EndoActivator≈P5>直接冲洗;弯曲根管中EndoActivator≈预弯P5>P5>预弯K锉>K锉>直接冲洗。弯曲根管与直根管之间,K锉组、P5组、EndoActivaor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种方法均不能完全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EndoActivaor是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直根管 弯曲根管 超声 EndoActivator
下载PDF
下颌全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的生物力学建模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展 牟雁东 +2 位作者 钱英莉 蒋文涛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建立下颌全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其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载荷作用下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方法根据志愿者颌面部CT扫描图像建立下颌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和全牙列(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周膜)的模型,并以... 目的建立下颌全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其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载荷作用下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方法根据志愿者颌面部CT扫描图像建立下颌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和全牙列(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周膜)的模型,并以Roth托槽的实际数据建立一套托槽模型,与牙齿间的空隙用粘结剂来填充;弓丝和每个托槽都考虑接触,并使用弹簧元连接托槽和弓丝,模拟扎丝的作用,施加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载荷。结果切牙出现牙冠向舌侧、牙根向唇侧的转矩移动,其牙周组织和牙根的应力较高,特别是中切牙,其牙周膜的最大应力为3.97 kPa;第1磨牙远中根也出现应力集中,牙周膜的最大应力达到5.75 kPa。结论为了避免切牙的牙根吸收,可考虑增加前牙托槽的转矩;第1磨牙远中根也容易发生牙根吸收,建议适当降低正畸力值或采用微植体作为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直丝弓矫治器 有限元分析 CT扫描 应力分布 牙根吸收
下载PDF
“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佳静 王曙辉 +2 位作者 崔韶阳 李辉 罗菁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 目的:观察“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调查,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分级强度评分(PPI);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1.29%,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治愈率为37.10%,总有效率为79.03%;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NI、VAS、PPI、PR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NI、VAS、PPI、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王之派”曲旋直提法联合神经根阻滞可以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曲旋直提法 神经根阻滞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顺直型与宽窄型复式河道水沙分布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吉祖稳 胡春宏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在总结水槽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顺直型及宽窄相间型复式河道的过流能力、流速及含沙量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式河道的水沙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在总结水槽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顺直型及宽窄相间型复式河道的过流能力、流速及含沙量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式河道的水沙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通过比较滩槽流速比及滩槽流量比可以知道,宽窄复式河道的滩槽动量交换较顺直复式河道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直型 宽窄型 复式河道水沙分布规律 过流能力 流速 含沙量
下载PDF
直插式根灌节水装置设计及应用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虎林 冯起 +3 位作者 石新根 吴建明 孙澎 宋旭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5-71,共7页
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举措之一。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工生态林和经济林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需求,结合干旱地区水文、气候、土壤特点,为解决干旱地区高效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科学问题及... 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举措之一。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工生态林和经济林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需求,结合干旱地区水文、气候、土壤特点,为解决干旱地区高效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科学问题及技术难点,达到有效抑制干旱地区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解决干旱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插式根灌节水技术",并对其根灌技术装置,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制作及试验,为直插式根灌节水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及成果。直插式根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地下滴灌技术,能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灌水效率,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层的湿润深度。直插式根灌节水技术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果树经济林发展、人工生态林建设、荒漠化治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开创一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途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直插式根灌 节水技术 灌溉 装置
下载PDF
微种植钉支抗与平面导板在下前牙过长型深覆■矫治中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王静 孙一凡 +1 位作者 路茜 庞淑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种植钉支抗与平面导板对下前牙过长型深覆■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下前牙过长型深覆■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并分别通过微种植钉支抗(微种植钉组)和... 目的:对比分析微种植钉支抗与平面导板对下前牙过长型深覆■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下前牙过长型深覆■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并分别通过微种植钉支抗(微种植钉组)和固定式平面导板(平面导板组)压低前牙。比较2组下前牙压低效果、覆■变化量、根尖吸收量等。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矫治前后的SNA角、SNB角、ANB角、U1-PP、U6-PP及L6-MP变化不明显(P>0.05)。2组矫治后L1-MP比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矫治前后的咬合打开量、Spee曲线深度、U1压低量、L1压低量、U6伸长量、L6伸长量及咬合打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种植钉组下颌中切牙及侧切牙根尖吸收量显著低于平面导板组(P<0.05),2组尖牙根尖吸收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种植钉支抗和平面导板用于成人前牙深覆■矫治,能有效压低下颌前牙,矫治效果良好,但后者可导致牙根吸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 微种植钉支抗 平面导板 直丝弓矫治 牙根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