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平邑县皇圣卿阙、功曹阙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相臣 唐仕英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3期15-19,24,共6页
皇圣卿阙、功曹阙是建于东汉初期的墓前石建筑 ,由阙基、阙身、斗拱、阙顶四部分组成。本文对两阙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制和画像内容进行了阐述 ,认为两阙是研究古代历史 ,特别是建筑史、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关键词 山东 平邑县 皇圣卿阙 功曹阙 画像石刻 建筑形制 汉代
原文传递
复制·重整·回忆:欧阳修《集古录》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衣若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40,共11页
欧阳修在其《六一居士传》中说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加上自己一老翁,是为"六一"。"六一"条件之完成,与《集古录》关系密切,并且由于《集古录... 欧阳修在其《六一居士传》中说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加上自己一老翁,是为"六一"。"六一"条件之完成,与《集古录》关系密切,并且由于《集古录》,开创了新的学术领域,造就了欧阳修的金石学家地位。关于《集古录》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是讨论成书经过和时代;一是针对其内容,肯定其在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校雠学、书法艺术、文学批评、理学思想(辟佛排老)等层面的意义与价值。该文尝试将视野转向物质文化的角度,从文人收藏文物的意识形态,探析《集古录》的文化特质。笔者概括了"复制"、"重整"与"回忆"三个层次,认为通过复制金石文字,重整文字所建立的历史体系,欧阳修确立了历史文化凭借物质以传承的观念。而《集古录跋尾》里的伤逝片段,又与拥有金石榻本、证成文明轨迹的无上愉悦,形成哀乐互显的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集古录》 物质文化 收藏 金石学
下载PDF
晚清地方官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以近代江南地区的碑刻资料为分析基础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南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5,共8页
碑刻资料保留了地方官署管理民间经济活动的大量记录,客观地反映了地方官对待民间经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在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中着力构建市场秩序、保障市场运行,体现了积极发展工商业经济、规范民间日常经济活... 碑刻资料保留了地方官署管理民间经济活动的大量记录,客观地反映了地方官对待民间经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在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中着力构建市场秩序、保障市场运行,体现了积极发展工商业经济、规范民间日常经济活动的努力,呼应了晚清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整。但是,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地方政府继续维护牙行的垄断利益,屈从于行规、业规等民间习惯法,维护旧式行会的权威性。这些矛盾做法,构成晚清时期经济管理活动中新旧共存的过渡特色,导致了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江南地区 碑刻 民间经济活动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8年第11期110-115,119,共7页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文献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实物史料功能。文章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发现有关部门虽已采取措施着手保护,但仍不足以扭转当前不容乐观的形势,仍需通过扩大宣传、资金资助、人才培...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文献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实物史料功能。文章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发现有关部门虽已采取措施着手保护,但仍不足以扭转当前不容乐观的形势,仍需通过扩大宣传、资金资助、人才培养、数字化保护等措施加强对碑刻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文字碑刻文献 少数民族碑刻
下载PDF
浙江图书馆藏胡震存世墨迹初探
5
作者 胡镇 王敏 吕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胡震是清代金石书法大家,真草篆隶皆精,以篆刻闻名于世。新见浙江图书馆藏胡震存世墨迹种类有信札和书法,是研究胡震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章就信札中主要人物、事件及历史背景展开分析,旨在对胡震的生平行... 胡震是清代金石书法大家,真草篆隶皆精,以篆刻闻名于世。新见浙江图书馆藏胡震存世墨迹种类有信札和书法,是研究胡震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章就信札中主要人物、事件及历史背景展开分析,旨在对胡震的生平行迹与交游进行补充。同时,运用图版对比法考察胡震临摹汉唐碑刻作品,分析其结字和用笔特点,通过其“碑帖融合”的艺术实践,揭示其书法的“崇古”观念,也为当代书家学习和临摹汉唐碑刻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 信札 书法 碑刻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辽代丧葬礼俗补遗——皇帝为臣下遣使治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国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5,共6页
有辽一代,每有高官显贵去世,辽朝的皇帝们大都要派遣临时使职官前往,处理丧葬诸事。诸如"总襄事"襄理丧事,护灵官礼送灵榇,敕祭使祭奠赙赗,"治攒厝"护棺督殡,"督营造"监凿茔穴,发引使执绋引柩,敕葬使主... 有辽一代,每有高官显贵去世,辽朝的皇帝们大都要派遣临时使职官前往,处理丧葬诸事。诸如"总襄事"襄理丧事,护灵官礼送灵榇,敕祭使祭奠赙赗,"治攒厝"护棺督殡,"督营造"监凿茔穴,发引使执绋引柩,敕葬使主持葬仪,传旨官宣诏追封,等等。这表明,辽朝建国后,特别是到辽代中后期的圣、兴、道及天祚四朝,以儒家礼仪文化为重要构件的汉文化,已为包括最高统治者——皇帝在内的辽朝各阶层人士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丧葬礼俗 皇帝 遣使 治丧 石刻史料
下载PDF
“数字拓片”构想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晓丽 张春新 吴中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数字拓片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拓片艺术的一种新途径,是保护石刻文物的一种新思考。本文充分发挥艺术专业学科的优势,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套将石刻浮雕物图像转化成"数字拓片"的方案,实现了数字拓片的自动生成。... 数字拓片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拓片艺术的一种新途径,是保护石刻文物的一种新思考。本文充分发挥艺术专业学科的优势,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套将石刻浮雕物图像转化成"数字拓片"的方案,实现了数字拓片的自动生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方便、快捷,经处理的图像效果较理想,是制作数字拓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石刻 拓片 数字拓片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石刻文献之历史功用——广西石刻研究之七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海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石刻文献自其发生,因材质易得、风雨不侵、经久耐磨、外力难坏、可传久远,遂受到人们的青睐,以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昭告国是、助理民生、推动教育发展、传播宗教信仰、记录私人行迹、传播文学、... 石刻文献自其发生,因材质易得、风雨不侵、经久耐磨、外力难坏、可传久远,遂受到人们的青睐,以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昭告国是、助理民生、推动教育发展、传播宗教信仰、记录私人行迹、传播文学、传播书法等,而今看来,这些曾经的信息已成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多将石刻文献作为金石学看待,使得石刻的文献价值未能得以完全发挥。了解石刻的历史功用,会有助于加深学界对石刻文献价值的认识与开发利用,有助于学界对人类发展史各项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石刻 文献 功用
下载PDF
从敦煌遗书看中古书法史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毕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72,共11页
遗留到今天的主要中古时期的书法作品大多为石刻文献一类,墨迹保存得非常少。敦煌遗书问世之后,不但为文字学家考证汉字形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且对专门研究书法史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具有原真意义的宝藏,原因在于它们终于揭开了当时的... 遗留到今天的主要中古时期的书法作品大多为石刻文献一类,墨迹保存得非常少。敦煌遗书问世之后,不但为文字学家考证汉字形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且对专门研究书法史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具有原真意义的宝藏,原因在于它们终于揭开了当时的书写语境,对我们鉴定现存书法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珍贵依据。通过文献的梳理和书写实物的比较,对敦煌文书的书法史价值做出一些实证性总结,以便给予关注书法史的学者们一些理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迹 石刻 书手 书写 书法
下载PDF
说“打”“拓”
10
作者 黄璟 冯国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30,共15页
椎拓技术的产生对石刻文献的保存、流传、阅读具有重要意义。汉末出现的俗字“打”是唐宋时期椎拓义的正字。在现有唐代文献中,表示椎拓义的“打”字共有9例,记录了从官方至民间的多次椎拓活动,体现出唐代北方地区椎拓活动的丰富样貌。... 椎拓技术的产生对石刻文献的保存、流传、阅读具有重要意义。汉末出现的俗字“打”是唐宋时期椎拓义的正字。在现有唐代文献中,表示椎拓义的“打”字共有9例,记录了从官方至民间的多次椎拓活动,体现出唐代北方地区椎拓活动的丰富样貌。“打”的椎拓义可能是由其本义击打引申而来的。如今常用来表示椎拓义的“拓”字,则是由“打”字产生的异体字,其椎拓义在北宋后期才逐渐确立。由唐至宋,椎拓义的表示经历了从“打”字到“拓”字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椎拓技术 演变
原文传递
现当代泰山石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俊领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1949年以来,泰山石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石刻著录数量不断增加,已达2516处。综合论述较为广泛,学界认为泰山石刻在宗教、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个案探讨深刻独到,学者们提出无字碑为秦阙等重要看法。尽管这一时期研究成果十...  1949年以来,泰山石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石刻著录数量不断增加,已达2516处。综合论述较为广泛,学界认为泰山石刻在宗教、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个案探讨深刻独到,学者们提出无字碑为秦阙等重要看法。尽管这一时期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著录和多角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 石刻 史料 书法艺术
下载PDF
汉魏晋南北朝碑刻同形字辨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红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同形字是汉字字库中字形相同,音义不同的字。认真辨识文献中的同形字,沟通字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同形字的方法,对于识读和整理古籍,编纂汉语文字典词书,以及研究汉字发展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辨识了汉魏六朝碑刻中的10个... 同形字是汉字字库中字形相同,音义不同的字。认真辨识文献中的同形字,沟通字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同形字的方法,对于识读和整理古籍,编纂汉语文字典词书,以及研究汉字发展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辨识了汉魏六朝碑刻中的10个同形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形字 魏晋南北朝 辨识 碑刻 字际关系 汉魏六朝 汉语文 发展史 汉字 字形 字典
下载PDF
金陵南朝石刻遗存艺术特征分析——以萧景墓神道石刻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召锋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1-43,共3页
基于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南京南朝石刻遗存,以最具代表性的萧景墓神道石刻为例,分析了南朝石刻的具体数据信息,举例说明了南朝石刻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纹样特征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金陵 南朝 石刻 萧景墓神道
下载PDF
辽朝“里”“村”问题再探讨——以石刻文字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国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58-166,共9页
辽朝制度承唐仿宋,也包括乡下基层组织"村""里"的设置。辽朝"村""里"设置状况在《辽史》等文献中鲜见,多见诸辽代石刻文字。石刻文字资料显示,辽朝京城近郊与偏远州县"里""村&q... 辽朝制度承唐仿宋,也包括乡下基层组织"村""里"的设置。辽朝"村""里"设置状况在《辽史》等文献中鲜见,多见诸辽代石刻文字。石刻文字资料显示,辽朝京城近郊与偏远州县"里""村"设置杂乱无序,并无规律可循。辽朝的"村"除了作为乡下基层组织之一种,有不少同于"庄""寨",具有自然聚落之性质。辽朝"村""里"地名类型多种多样,一些名称还沿用到了近代乃至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基层组织 “里”“村” 自然聚落 石刻文字
下载PDF
焦山碑刻研究四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光中 《镇江高专学报》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通过对焦山四块刻石的考释,对前人屡误为唐刻的《金刚经》辨正为隋前书,对洪亮吉、张问陶、康有为与镇江文人的交游及其影响,作了考述和评析。
关键词 焦山碑刻 人物故事 考释
下载PDF
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尚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陈寅恪先生治史,十分重视地下新出文献,但于石刻文献研究涉足较少。本文分析他对清人过信金石有所不满,认为古史资料应以群经诸史为多数之所汇集,金文古刻仅为少数脱离之片断,重视石刻,但不泥于石刻。他于石刻类著作阅读极广,且... 陈寅恪先生治史,十分重视地下新出文献,但于石刻文献研究涉足较少。本文分析他对清人过信金石有所不满,认为古史资料应以群经诸史为多数之所汇集,金文古刻仅为少数脱离之片断,重视石刻,但不泥于石刻。他于石刻类著作阅读极广,且多曾求取善拓,备校众本,在四裔民族史研究、李唐祖籍及氏族研究、唐代政治史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诸方面,均曾依凭石刻文献,取得可观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唐史研究 石刻文献利用 四裔民族史研究
下载PDF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交通管理略论——以乌江流域碑刻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静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通过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交通状况的探讨,结合相关碑刻文献,认为该地区的交通管理具有官民一体的管理主体、丰富多样的管理对象及习惯法的管理方式等特征。研究该地区古代交通管理有利于借鉴传统交通文化的有益部分,更便于探寻乌江... 通过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交通状况的探讨,结合相关碑刻文献,认为该地区的交通管理具有官民一体的管理主体、丰富多样的管理对象及习惯法的管理方式等特征。研究该地区古代交通管理有利于借鉴传统交通文化的有益部分,更便于探寻乌江流域地区的发展规律,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古代 交通管理 碑刻
下载PDF
新出土石刻史料与李德裕相关问题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可先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90,共9页
李德裕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活动在新出土的石刻史料中有着较多的记载。梳理这些石刻史料有助于李德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由新出石刻史料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李德裕展开研讨:第一,石刻文献有关李德裕资料的清... 李德裕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活动在新出土的石刻史料中有着较多的记载。梳理这些石刻史料有助于李德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由新出石刻史料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李德裕展开研讨:第一,石刻文献有关李德裕资料的清理;第二,从石刻文献考察李德裕与牛李党争;第三,从石刻文献考察李德裕与唐代文化;第四,石刻史料与李德裕的文学创作;第五,石刻文献与李德裕的世系、生平和交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文献 李德裕 牛李党争 文化 文学 生平事迹
下载PDF
岑仲勉教授对石刻碑志等史料的考释——以唐与朝鲜半岛关联石刻等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拜根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9,共8页
岑仲勉教授(1885-1961)20世纪前半期活跃于中国史学界,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学问大家。他研究领域广博,涉及隋唐史、中西交通史、黄河变迁史、古代姓纂谱系、西北民族等。对此,学界均有不同程度的探讨。然而,岑著中有关中古石刻碑志,特别是... 岑仲勉教授(1885-1961)20世纪前半期活跃于中国史学界,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学问大家。他研究领域广博,涉及隋唐史、中西交通史、黄河变迁史、古代姓纂谱系、西北民族等。对此,学界均有不同程度的探讨。然而,岑著中有关中古石刻碑志,特别是唐朝东北边疆,以及对石刻碑志中涉及唐与朝鲜半岛政权交往的诸多人物事件的研究,学界至今却鲜有论及。鉴于此,探讨岑教授对石刻碑志的考析,发掘其中涉及的唐代东北边疆乃至朝鲜半岛人物事件,无疑也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仲勉 石刻碑志 东北边疆 古代朝鲜半岛
下载PDF
石刻文献传播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朝辉 高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6期77-80,共4页
石刻文献因采用“石”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时空相契、内外相融的传播传承方式,产生耐久、互文与集体无意识交叠的历史积淀意蕴,形成把“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传播中,具体的时代意识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石刻文献因采用“石”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时空相契、内外相融的传播传承方式,产生耐久、互文与集体无意识交叠的历史积淀意蕴,形成把“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传播中,具体的时代意识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相互碰撞、相互磨合,使石刻文献成为新时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有力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文献 传播 传承 中华美学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