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雷琦峰 蔡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08/2016-02在我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的患者160例160眼,记... 目的:回顾性分析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08/2016-02在我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的患者160例160眼,记录患者术后视力情况,调查高眼压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记录高眼压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上皮瓣完整,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畏光,19眼出现结膜充血、异物感明显。LASEK术后3mo的平均眼压为18.40±4.98mmH g,高于术前的16.27±2.24mmH 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视力为1.33±0.56,明显高于术前的1.09±0.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眼发生术后激素性高眼压,发病率为5.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切削深度(OR=3.209)、最大径线曲率(OR=3.071)、眼底C/D值(OR=9.224)为导致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比较常见,但是对视力无明显影响,切削深度、最大径线曲率、眼底C/D值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治疗与预防中需要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定期复查和检测眼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术 激素性高眼压 影响因素 视力 眼底C/D值
下载PDF
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对LASEK术后反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香琼 李婧 易村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44-846,共3页
目的:评价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LASEK治疗的300例60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300眼。对照组术后单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试验组术后联合应用普拉洛芬与氟米龙... 目的:评价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LASEK治疗的300例60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300眼。对照组术后单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试验组术后联合应用普拉洛芬与氟米龙滴眼液点眼,观察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及术后并发症haz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角膜刺激症状在术后3d内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5~7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同时期haze发生情况,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激素性高眼压12例(4.0%),试验组发生4例(1.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普拉洛芬与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LASEK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术后早期角膜刺激症状,有效预防和控制haze以及降低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下雾状混浊 激素性高眼压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聪 庞辰久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该手术是在相对健康眼上进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引起了广泛重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LASIK手术中需要制作角膜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该手术是在相对健康眼上进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引起了广泛重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LASIK手术中需要制作角膜瓣,手术后由于角膜瓣的存在,改变了原有角膜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LASI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角膜上皮水肿、角膜瓣水肿、角膜层间积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性反应、角膜扩张及"低眼压"等表现,使早期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误诊。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进行分型有利于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分型
下载PDF
LASE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帖彪 乔宝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对行LASEK术的416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0.1%氟米龙)滴眼液4个月,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18眼发生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对行LASEK术的416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0.1%氟米龙)滴眼液4个月,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18眼发生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发生率为4.33%,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给予0.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仅1例加服醋甲唑胺,眼压均降至正常,视力完全恢复。结论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治疗后不影响视力恢复。术前认真检查发现可疑病人,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提高LASE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高眼压 皮质类固醇性
原文传递
EPI-LASI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楚艳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31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EPI-LASIK激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美国VISX STAR S4 IR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激光治疗,术后滴用0.1%氟米龙眼液4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1、2、3、6个月、1年观察眼压变化,对于高眼压者... 目的:探讨EPI-LASIK激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美国VISX STAR S4 IR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激光治疗,术后滴用0.1%氟米龙眼液4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1、2、3、6个月、1年观察眼压变化,对于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本组394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发生率为2.79%。结论:EPI-LASIK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可诱发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术后 0.1%氟米龙眼液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