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胸骨端薄层CT扫描并图像重组的骨骺发育分级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亚辉 魏华 +2 位作者 应充亮 万雷 朱广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68-171,179,共5页
目的运用薄层CT扫描并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探讨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CT分级方法。方法通过薄层CT冠状面、横断面扫描以及MPR、VR技术观察我国华东、华南地区460名1... 目的运用薄层CT扫描并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探讨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CT分级方法。方法通过薄层CT冠状面、横断面扫描以及MPR、VR技术观察我国华东、华南地区460名15~25周岁男、女性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发育影像特征,测量并计算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比值、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以及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比值,建立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CT分级方法。结果在Schmeling分级的基础上,融合锁骨胸骨端CT图像重组信息,将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过程分为1~5级,其中2级和3级分别包括a、b、c 3个亚级。结论应用于本分级的样本量大、年龄范围宽、可操作性强,利用CT图像重组技术,分析与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密切相关的数据,增加了本分级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容积再现 骨骺 锁骨胸骨端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锁骨胸骨端薄层CT的年龄推断研究
2
作者 孙雨潇 王欣怡 +4 位作者 热发提江·克然木 徐震 倪海元 占梦军 邓振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 采用Kellinghaus分级法对锁骨胸骨端薄层CT进行人工阅片分级,运用多种传统统计学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年龄推断模型,探索机器学习技术在四川汉族人群年龄推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91例10~30岁... 目的 采用Kellinghaus分级法对锁骨胸骨端薄层CT进行人工阅片分级,运用多种传统统计学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年龄推断模型,探索机器学习技术在四川汉族人群年龄推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91例10~30岁个体的胸部薄层CT影像,参照Kellinghaus分级法对所收集样本进行阅片分级赋分。随机选取1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余数据作为训练集,综合构建多种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年龄推断的传统统计学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值(Mean Absolute Error,MAE)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统计回归模型中效能最好的模型为三次回归模型,男性MAE值为1.34,女性MAE值为1.57;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对男性的预测效能最好,MAE值为1.39;支持向量模型对女性的预测效能最好,MAE值为1.51。结论在锁骨胸骨端年龄推断模型的构建中,机器学习模型在年龄推断中的准确性有一定提升,但与传统统计学回归模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机器学习方法在锁骨胸骨端年龄推断中的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影像学 年龄推断 机器学习 锁骨胸骨端
原文传递
基于CT扫描并图像重组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龄数学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华 特来提.赛依提 +2 位作者 万雷 应充亮 王亚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利用我国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变化规律,探讨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数据与生物学年龄的相关性,并建立推断骨龄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对我国华东、华南地区684名15~25周岁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进行CT薄层扫描... 目的:利用我国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变化规律,探讨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数据与生物学年龄的相关性,并建立推断骨龄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对我国华东、华南地区684名15~25周岁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进行CT薄层扫描并VR三维图像重组,测量并计算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及其长度比、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及其面积比等数据,并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再将50例训练样本代入数学模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左、右两侧骨骺与干骺端长度比、面积比在同一年龄组男女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锁骨胸骨端骨骼的发育规律与生物学年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有模型的准确率都高于70.5%(±1.0岁)和82.5%(±1.5岁)。结论建立的骨龄数学模型的可操作性强、准确性较高。这不仅可与图谱法相互印证和支持,提高骨龄推断的准确性;同时,该方法对未来研究其他单一部位骨龄推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骨骼 锁骨胸骨端 容积再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以锁骨内侧端最高点为标志行右静脉角部穿刺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国刚 刘玉林 +1 位作者 聂红艺 屈强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 研究以“颈锁等腰三角”为新标志的右静脉角穿刺的应用解剖。方法 将 74具成年尸体分为解剖观测组 (2 0具 )和尸体试穿组 (5 4具 )。以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P点 ,锁骨胸上结节 )为标志 ,向上作垂线 (N线 ) ,向外侧作水平线 (T线 ) ... 目的 研究以“颈锁等腰三角”为新标志的右静脉角穿刺的应用解剖。方法 将 74具成年尸体分为解剖观测组 (2 0具 )和尸体试穿组 (5 4具 )。以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P点 ,锁骨胸上结节 )为标志 ,向上作垂线 (N线 ) ,向外侧作水平线 (T线 ) ,沿锁骨向外上作斜线 (C线 ) ,通过局部解剖确定颈根部大血管与它们投影关系 ,进行了右静脉角部试穿 ,并测量其各项参数。结果 有 95 . 95 %的人 ,双侧锁骨内侧端存在明显的标志性突起即P点。 (2 )大多数人的右静脉角位于锁骨内侧端的稍上方。从右侧“颈锁等腰三角”底边的中、外 1/3交点 ,向锁骨胸上结节穿刺右静脉角部 ,是经颈根部大静脉置管的理想选择。只有不到一半的人 ,在解剖学上 ,存在着临床上作为穿刺标志的胸锁乳突肌三角。结论 以右侧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P点 )确立的“颈锁等腰三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内侧端最高点 右静脉角部 穿刺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