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58
1
作者 吉训明 凌锋 +10 位作者 缪中荣 张鸿祺 张鹏 李慎茂 朱凤水 支兴龙 宋庆斌 秦晓红 牛香美 张虹 朱雪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 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颈动脉溶栓和静脉窦内支架置入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所有患者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 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颈动脉溶栓和静脉窦内支架置入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所有患者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 6个月.术后随访 17~ 29个月,平均 23个月. 结果 12例患者均接受了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其中 10例患者同时接受机械性血栓切割治疗,另有 2例患者同时接受经颈动脉途径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总量 80万~ 290万 U,每例患者平均每天剂量低于 100万 U.出院时,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均获再通,临床症状改善,颅内压恢复.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抗凝治疗 6个月,平均随访 23个月,无一例血栓再形成.回顾文献,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症状改善率为 92%,死亡率为 5%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 93%,病死率为 3.8%.联合血管内治疗组与单一血管内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 2=1.27,P>0.05). 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 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支架置入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曹羽 龚航军 +2 位作者 韩刚 张云 张言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2676-2678,共3页
目的 探究三种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 目的 探究三种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解除肠梗阻,在患者解除梗阻、肠道功能恢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耐受手术后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择期腹腔镜的不同手术时机将98例患者分为A组(n=28)、B组(n=40)以及C组(n=30)。A组患者为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术后2~6 d行腹腔镜手术,B组患者为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术后7~11 d行腹腔镜手术,C组患者为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术后11 d以后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均成功置入支架并解除梗阻,无肠管穿孔及大量出血患者。三组手术均获成功,且均无中转开腹手术及死亡情况。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A组:60. 58±18. 44 ml,B组:57. 40±15. 67 ml,C组:56. 00±14. 94 ml)、手术时间(A组:116. 36±35. 41 min,B组:117. 54±35. 87 min,C组:120. 04±36. 05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A组:11. 80±3. 21枚,B组:11. 64±3. 13枚,C组:11. 64±3. 13枚)、住院时间(A组:5. 80±1. 52 d,B组:5. 61±1. 43d,C组:5. 58±1. 40 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A组:1. 58±0. 07 d,B组:1. 55±0. 07 d,C组:1. 56±0. 06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A组:14. 29%,B组:12. 50%,C组:16. 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行。择期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主要依据患者肠道恢复情况、手术耐受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 手术时机 支架置入术 结肠镜 腹腔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支架植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曹佳齐 丁跃有 郑宏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支架植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支架植入时机,将186例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A组127例和B组59例,其中A组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开通... 目的探讨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支架植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支架植入时机,将186例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A组127例和B组59例,其中A组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开通罪犯血管(IRA)后,即刻植入支架;B组在接受PTCA开通IRA后,积极给予抗栓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且靶病变狭窄>50%,延迟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情况、术后效果及预后。结果B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靶血管闭塞患者,发现8例患者的靶血管狭窄≤50%,免于延迟植入支架,最终B组51例患者纳入研究。B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少于A组,植入支架长度短于A组(P<0.05)。B组术后1 h内ST段回落、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3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患者比例均高于A组,慢血流/无复流和远端栓塞患者比例均低于A组(P<0.05)。B组围手术期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患者比例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出现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严重出血、再次心肌梗死和穿刺部位并发症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CA开通急性STEMI患者IRA后,延迟植入支架较即刻植入支架明显改善心肌血流动力学,减少MACE的发生,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支架植入 即刻 延迟
原文传递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丽丽 詹红艳 +3 位作者 王素洁 李培 刘江 张艳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 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3组,其中发病时... 目的 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3组,其中发病时间在6h以内者行静脉溶栓,发病时间为6~24h者行动脉溶栓,超过24h者行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情况。 结果 3种方法在治疗后24 h、7d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动脉溶栓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3种方法在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动脉溶栓的临床预后改善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临床预后改善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 结论 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治疗方法,其中治疗时间窗较长者采用动脉取栓联合急诊支架植入术或许能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基底动脉取栓术 支架植入术
原文传递
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术后冠脉支架再狭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卢晓操 王晓琳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5例行支架植入术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SR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D患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5例行支架植入术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SR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ISR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05例CHD患者中,19例术后发生ISR,发生率为18.10%。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伴有CHD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支架≥3枚、支架长度≥30mm、支架直径<3.00mm、伴有串联支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常规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停用阿司匹林者ISR发生率较无CHD家族史、无糖尿病史、无高血压史、无吸烟史、支架<3枚、支架长度<30mm、支架直径≥3.00mm、无串联支架、LDL-C<3.37mmoL/L、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未停用阿司匹林者明显增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伴有CHD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支架≥3枚、支架长度≥30mm、支架直径<3.00mm、伴有串联支架、LDL-C≥3.37mmoL/L、常规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停用阿司匹林是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存在着多种影响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ISR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及时、重点对因处理可能导致ISR的因素以减少ISR发生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架植入术 支架再狭窄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的名称演变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姜伟 赵晓峰 孟智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 culation ischemia,PCI)的概念逐渐被临床医师接受,其治疗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后循环缺血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可使后循环缺血患者明显受益,但手术...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 culation ischemia,PCI)的概念逐渐被临床医师接受,其治疗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后循环缺血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可使后循环缺血患者明显受益,但手术治疗方面未见有更多研究报道。我们结合国内外文献,概述了后循环缺血名称的演变,总结了后循环缺血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溶栓 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短期效应与安全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刚 吴宇红 +2 位作者 张学芳 谭文锋 张高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短期效应与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短期效应与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EECP组在支架植入术后给予EECP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而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气囊包裹但不进行反搏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记录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与30 min后的中心主动脉舒张压、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和心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EECP治疗或气囊包裹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在EECP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和30 min后中心主动脉舒张压分别为(71.0±8.7)mmHg(1 mmHg=0.133 kPa)和(81.2±9.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FC分别为(35.2±17.7)帧和(21.9±3.1)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为(73.2±10.1)次/min和(73.6±10.1)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和30 min后中心主动脉舒张压分别为(72.9±8.8)mm Hg和(74.1±8.6)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TFC分别为(37.8±18.8)帧和(37.0±18.6)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为(74.8±9.2)次/min和(74.9±9.3)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EECP治疗过程中有患者抱怨气囊不适、噪音影响等不良反应,但无出血、脑卒中、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 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慢血流的发生,而没有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植入术 增强型体外反搏 慢血流
下载PDF
血清s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8
作者 周欣峰 戚韶红 +2 位作者 周俊文 黄渌 庄舜玖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支架植入术的LASO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79例、未狭窄组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支架植入术的LASO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79例、未狭窄组127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及血压)、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空腹血糖(FPG)、TC、TG、HDL-C、LDL-C、sTREM-1]及下肢病变资料(包括下肢血管病变长度和双侧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完全闭塞例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TREM-1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效能。结果人口学资料共纳入10个因素,两组BMI及有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例数比较P均<0.05,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P均>0.05。两组实验室检查资料共纳入6个因素,两组LDL-C、sTREM-1比较P均<0.05,FPG、TC、TG、HDL-C比较P均>0.05。下肢病变资料共纳入3个因素,两组下肢血管病变长度及双侧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完全闭塞例数比较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血清sTREM-1及下肢血管病变长度、下肢血管完全闭塞是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REM-1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901~0.978),其cut off值为289.51 ng/L,此时其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3%、准确性为89%。结论血清sTREM-1是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支架植入术 血管再狭窄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1
9
作者 江时森 陈锐华 +12 位作者 宫剑滨 王立军 彭永平 张启高 徐军 严宝力 王景 何松清 蔡晓敏 邹莺 刘保军 诸葛海鸿 蒋琳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初步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我院 182例年龄≥6 0岁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分布和置入支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82例患者中 10 7例有单... 目的 :初步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我院 182例年龄≥6 0岁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分布和置入支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82例患者中 10 7例有单支、双支、3支或合并左主干病变 ,造影的阳性率为 5 8.8%。其中单支病变 4 1例 ,占38.32 % ,双支病变 32例 ,占 2 9.91% ,3支病变 2 1例 ,占 19.6 3% ,左主干 (LM )病变 13例 ,占 12 .14 %。造影结果显示 ,血管狭窄共计 199支 35 1处 ,其中LM 13支 13处 ,前降支 (LAD) 83支 14 4处 ,旋支 (LCX) 4 4支 87处 ,右冠状动脉 (RCA) 5 9支 10 7处。 199支狭窄血管共置入支架 12 2枚 ,扩张后置入支架的相关动脉为LAD 5 6例 6 0枚 ,LCX2 1例 2 4枚 ,RCA 30例 38枚。同一血管置入 2枚支架的有 10例患者。 12 2枚支架中 ,Coroflex支架 93枚 ,占 76 .2 3% ,Helistent支架 11枚 ,占 9.0 2 % ,AVE支架 17枚 ,占 13.92 % ,Bestent支架 1枚 ,占 0 .82 %。所有支架的直径范围为 2 .0~ 4 .0mm ,其中直径 2 .0mm 2枚 ,2 .5mm 2 3枚 ,3.0mm 4 9枚 ,3.5mm 2 9枚 ,4 .0mm 13枚 ;长度范围为 8~ 30mm ,其中≤ 10mm 2 1枚 ,10~ 15mm 4 3枚 ,16~ 2 0mm 37枚 ,2 1~ 2 5mm 13枚 ,>2 5mm 2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置入 老年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0
作者 何红英 宋计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商洛市商南县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商洛市商南县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血管穿刺时间、造影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特殊指引导管使用率、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PTCA)使用率、双钢丝使用率、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手术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血管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造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双钢丝使用率、支架植入成功率、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特殊指引导管使用率、PTCA使用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药依从性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倪水妹 叶家薇 张诗吟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表评价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40例服药依从性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差与年龄、文化程度、支架...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表评价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40例服药依从性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差与年龄、文化程度、支架植入时间、家庭月收入、医疗报销、药物费用、服药种类相关。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渐进式护理干预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春华 童益新 +2 位作者 郑菊仙 纪小兰 颜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37-1338,共2页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能迅速改善冠脉供血,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冠脉内支架植入后并不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因此,术后冠脉再狭窄仍有发生。Lissper[1]认...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能迅速改善冠脉供血,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冠脉内支架植入后并不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因此,术后冠脉再狭窄仍有发生。Lissper[1]认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支架植入术后 渐进式护理干预 健康行为
下载PDF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温切木.沙迪克 姚虹 姚翼青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按其手术时间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术后采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即采取一对一电...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按其手术时间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术后采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即采取一对一电话随访指导,每个月1次;短信指导,每2周1次;每日随时浏览网页中健康教育讲座及电子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管理,干预8个月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 网络健康管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患者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恺欣 张明 +1 位作者 陈军 王硕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研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DCB)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LEAOD)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88例LEAOD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 目的:研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DCB)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LEAOD)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88例LEAOD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研究组行DCB治疗,必要时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对照组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合并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晚期管腔丢失(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下肢动脉最小管腔直径(MLD)、踝肱指数(ABI)”及术后恢复情况(恶性事件发生率、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率、再狭窄率、Rutherford分级)。结果:两组术后首日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ABI高于术后首日,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日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M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MLD低于术后首日,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LLL值、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低,下肢动脉MLD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恶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率、再狭窄率及utherford分级≤3级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用于LEAOD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动脉狭窄,提升ABI值,加速下肢动脉血流恢复,减少再狭窄与恶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支架植入术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 下肢动脉狭窄
下载PDF
CTA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评估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菲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84-85,114,共3页
目的比较CT冠脉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CHD)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12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均在CTA检查后3个月内行CAG检查并分... 目的比较CT冠脉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CHD)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12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均在CTA检查后3个月内行CAG检查并分别判断ISR发生情况,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葑析CTA诊断价值。结果CAG检查显示158枚支架发生ISR者26枚(16.46%),CTA显示ISR发生27枚,两者共同检出23枚,CTA漏诊3枚,误诊4枚,诊断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8.97%,准确率为95.57%,一致性Kappa值为0.841;各级冠脉ISR发生率为LM 1枚(5.88%)、LAD 3枚(1034%)、LCX 7枚(22.58%)、RCA 6枚(15.79%)和PDA9枚(20.93%),CTA对LM、LAD、LCX、RCA和PDA中IS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6.5%、96.77%、94.74%和93.02%;CTA与CAG对冠脉再狭窄程度检查结果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用于CHD患者PCI术后ISR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对病灶位置和狭窄程度判断与CAG检查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置入 支架内再狭窄 128层螺旋CT CT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玉桂 张显岚 孙江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68-73,共6页
背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是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非常必要,如何快速有效地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避免内漏发生是支架研发的难点,而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的探... 背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是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非常必要,如何快速有效地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避免内漏发生是支架研发的难点,而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的探讨“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8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患者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均≤15 mm。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预后,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真、假腔直径。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8.3%(57/58),术中出现内漏2例,经隔绝瘤腔完全血栓化治疗而达到治愈;急性心肌梗死1例,抢救成功;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端闭塞1例。患者术后3个月胸主动脉真腔直径较术前扩大,假腔直径较术前缩小(P<0.05);患者术后3个月腹主动脉真、假腔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导丝技术结合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1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满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运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疾病 Stanford B型 “单向”导丝技术 新型Castor分支支架 支架植入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下载PDF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英 陆信武 +6 位作者 李维敏 黄新天 刘哓兵 殷敏毅 陆民 张培华 蒋米尔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总结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平卧位、局麻下,于病肢同侧顺行或逆向穿刺股总动脉,插入6F鞘管,造影证实闭塞病变。在电透荧屏监控下,通过鞘管插入5F的KMP导管,在0.035超硬导丝作用下,于闭塞端的... 目的:总结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平卧位、局麻下,于病肢同侧顺行或逆向穿刺股总动脉,插入6F鞘管,造影证实闭塞病变。在电透荧屏监控下,通过鞘管插入5F的KMP导管,在0.035超硬导丝作用下,于闭塞端的侧壁内膜下开创一个夹层平面,随着导丝在内膜下向前延伸,其顶端会形成半圆形的环。然后,导管和导丝环通过内膜下的夹层持续前进;当到达闭塞段远端时,将KMP导管的顶端转向腔内,使导丝和导管进入真腔。然后退出导管,顺着导丝插入7mm×40mm或合适大小的球囊导管,应用709~811kPa压力,逐步扩张再管化段。术中如发现新形成的通道受压而呈弹性回缩现象,可以植入8mm×40mm或适当大小的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最后通过导管或鞘管造影,检测血流通道是否再建成功。结果: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左下肢5条,右下肢6条,双下肢2例(4条),共15条肢体。11例中计13条肢体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6.7%。其中股动脉段闭塞5例(7条肢体),髂动脉闭塞段4例(4条肢体),胫闭塞段2例(2条肢体)。分别随访3~9个月(平均4.3月),均维持通畅。复查ABI为0.65~0.87,平均0.75,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IA是一种应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有效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支架 动脉硬化 闭塞性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辉 胡红耀 +7 位作者 饶珉 吴振中 任权 吴晶晶 王英 冯军伟 李忠 刘健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IVCS并发急性DVT患者,应用Aspirex装置PMT治疗DVT,同期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IVCS并发急性DVT患者,应用Aspirex装置PMT治疗DVT,同期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IVCS,有残留血栓的患者经导管进行辅助的溶栓治疗。患者治疗前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后取出。观察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1、3、6、12个月随访评估深静脉及支架内血流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100 min,平均(79.7±13.6)min。6例患者血栓清除Ⅲ级(完全清除);其余9例为血栓清除Ⅱ级(部分清除),置管溶栓1~3天后清除残留血栓。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无肺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出血等并发症。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外伤引起脑出血停止抗凝治疗后血栓复发;其余14例术后随访均无血栓复发,髂静脉支架均通畅。结论 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IVCS并发急性DVT安全可行,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性血栓抽吸术 支架置入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道支架植入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正金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植入胆道支架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PTCD)在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MOJ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CP组和PTCD组,各44例,ERC...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植入胆道支架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PTCD)在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MOJ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CP组和PTCD组,各44例,ERCP组经ERCP途径植入胆道支架,PTCD组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CP组成功率为93.18%(41/44),PTCD组成功率为90.91%(40/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ERCP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PTCD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低位梗阻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100.00%与75.00%),PTCD组高位梗阻有效率明显高于ERCP组(96.43%与8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03、2.771;P均〈0.05);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方面,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优于高位梗阻患者,PTCD组高位梗阻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优于低位梗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途径与PTCD途径植入胆道支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相比而言,低位梗阻ERCP途径更佳,高位梗阻PTCD途径更佳,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不同梗阻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途径,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 恶性阻塞性黄疸 支架植入 效果对比
原文传递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国瑞 任建庄 +8 位作者 段旭华 张文广 陈鹏飞 康泰 张庆辉 王朝阳 邝东林 李方正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闭塞/狭窄段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闭塞/狭窄段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远期通畅率。结果256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中232例(90.6%)血栓完全溶解,24例(9.4%)部分溶解,治疗前后患肢大腿与小腿周径差分别为(7.12±2.15)cm、(4.57±2.81)cm。206例髂静脉重建患者中单纯球囊扩张46例,球囊扩张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160例;平均随访15个月(9~24个月),单纯球囊扩张患者失访3例,出现髂静脉闭塞26例(60.5%),血栓后综合征(PTS)21例(48.8%),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失访11例,支架狭窄/闭塞13例(8.7%),PTS 15例(10.1%),两组闭塞/狭窄、P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管接触溶栓、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导管溶栓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