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果花 曾慧兰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笔者对6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在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血流通路障碍、过敏反应、枸橼酸盐中毒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预防用药,保证整个管道系统连接紧密,安装正确,保证采... 笔者对6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在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血流通路障碍、过敏反应、枸橼酸盐中毒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预防用药,保证整个管道系统连接紧密,安装正确,保证采集血管充盈,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等,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采集 外周血 不良反应 对策
下载PDF
单个核细胞绝对计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及时机选择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婷芬 李庆山 周铭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 37例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前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单个核...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 37例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前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单个核细胞(MNC)比例测定及其绝对计数,以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监测CD34+细胞计数。结果采集产品的MNC中位数为1.7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35×106/kg;MNC绝对计数是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的唯一相关指标,而外周血WBC计数和MNC比例与采集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无关。进一步分析提示MNC绝对计数达10×108/L单次采集效率提高,中位CD34+细胞采集量达1×106/kg以上,可作为启动采集的阈值。结论外周血MNC的绝对计数能快速、简便地动态监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变化,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采集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单次大容量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行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
3
作者 江明 丁凌录 +6 位作者 曲建华 钟笛 陈瑢 郝建萍 迪丽娜.阿不来提 王蕾 温丙昭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单次大容量采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7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后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数(MNC)、分离采集过程中收集的干细胞混悬液的混浊程度及病人的状况,采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单次大容量采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7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后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数(MNC)、分离采集过程中收集的干细胞混悬液的混浊程度及病人的状况,采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仪按患者全血容量(TBV)的3个循环单次分离并采集外周血的干祖细胞,计数MNC及CD34+胞数,冻存10-14 d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术,观察造血重建的情况。结果:7例患者单次大容量采集到的MNC及CD34+平均细胞数分别为7.25×108/kg和5.57×106/kg,采集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较重的肢端及口唇麻木感,余6例均无其他明显不适,采集顺利。行APBSCT术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平均天数分别为+8.9 d和+8.7 d。结论:部分恶性淋巴瘤患者可单次大容量采集到足够量的干祖细胞,且采集过程是安全的,行APBSCT术后造血重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大容量 干细胞采集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