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介质中热蒸汽的迁移特性及其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勇胜 杨元元 +3 位作者 高鹏龙 康学赫 王昊颖 常月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1437,共7页
蒸汽注射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并对包气带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修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修复方法。为了探讨热蒸汽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和蒸汽注射技术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本文通过一维模拟柱分别开展了热蒸汽在多孔介质中... 蒸汽注射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并对包气带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修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修复方法。为了探讨热蒸汽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和蒸汽注射技术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本文通过一维模拟柱分别开展了热蒸汽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实验和蒸汽注射修复氯苯实验。研究表明:模拟柱中给定点处温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环境温度段、升温段和饱和蒸汽温度段3个阶段,随着温度锋面向下迁移,其迁移速度逐渐减小;模拟柱中的压力分布在蒸汽覆盖区域且空间分布呈线性规律,给定点处的压力随时间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水饱和度随蒸汽迁移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注入蒸汽质量流量为0.3kg/h和氯苯初始质量分数为56.8mg/kg的条件下,热蒸汽修复细砂中氯苯3.5h后去除率达98.0%。模拟柱底部因蒸汽冷凝水达到饱和而产生出流液,出流10min时出流液中氯苯最大质量浓度达到152.98mg/L,70min后出流液中氯苯质量浓度低于7.00mg/L;介质中氯苯质量分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残留量为0.36mg/kg。蒸汽注射法有效地改善了SVE(土壤气相抽提)法"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注射 包气带 迁移 氯苯
下载PDF
基于核能综合利用的吸收式制冷方案研究
2
作者 孙兰飞 续玥榕 +1 位作者 赵晓 刘占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详细介绍了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吸收式制冷的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热电汽冷等联产的方案。以华龙一号核电堆型和泳池反应堆为例,分析了热能供给侧的参数条件,以及需求侧的用冷方案与用冷规模,结合供需双方的特点形成了基于核能... 详细介绍了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吸收式制冷的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热电汽冷等联产的方案。以华龙一号核电堆型和泳池反应堆为例,分析了热能供给侧的参数条件,以及需求侧的用冷方案与用冷规模,结合供需双方的特点形成了基于核能综合利用的热水供能和蒸汽供能的吸收式制冷方案,并对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华龙一号堆型的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案和基于泳池反应堆的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案,均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和社会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 热水型 蒸汽型 区域供冷 经济性
下载PDF
高温运行后T91钢过热器管蒸汽侧氧化膜微观结构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钟万里 李正刚 +1 位作者 王伟 杨兵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对运行85 000h后的T91钢过热器管内壁氧化膜的组织结构和微区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其形成机理。分析表明,氧化膜与金属基体间存在一过渡区,过渡区内Cr元素被O氧化,Fe元素向外层扩散而流失,造成该区域Fe浓度下降而Cr浓度相对升高... 对运行85 000h后的T91钢过热器管内壁氧化膜的组织结构和微区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其形成机理。分析表明,氧化膜与金属基体间存在一过渡区,过渡区内Cr元素被O氧化,Fe元素向外层扩散而流失,造成该区域Fe浓度下降而Cr浓度相对升高;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其分界面为原金属表面,外氧化层富含Fe元素而不含Cr元素,主要成分为Fe3O4,内氧化层则由(Fe,Cr)3O4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钢 过热器 蒸汽氧化 氧化膜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利用声波资料评价稠油热采区蒸汽波及范围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克超 陶果 +1 位作者 胡润苗 王克杰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利用声波(或地震波)进行地下蒸汽和含气识别是孔隙弹性波动理论研究的应用方向之一。根据双相多孔介质声波传播理论与相关实验以及对于大量现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概括了蒸汽波及范围内声波测井响应在声学方面的2个特征,即声波速度的... 利用声波(或地震波)进行地下蒸汽和含气识别是孔隙弹性波动理论研究的应用方向之一。根据双相多孔介质声波传播理论与相关实验以及对于大量现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概括了蒸汽波及范围内声波测井响应在声学方面的2个特征,即声波速度的低异常和幅度的强衰减。据此总结了利用声波资料评价蒸汽波及范围的实用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肯定了利用声波资料评价蒸汽波及范围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考察了蒸汽波及范围对稠油生产的影响,为稠油剩余油描述及相关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和思路;同时,也为利用孔隙介质弹性波动理论评价地下蒸汽分布范围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现场实际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弹性理论 声波测井 声波衰减 蒸汽范围 蒸汽前缘 平均含水率 测井解释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高压加热器及蒸汽冷却器的设计研发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方 《电站辅机》 2017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二次再热技术的超超临界机组,是燃煤机组中技术含量与运行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在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中,高压加热器和蒸汽冷却器是工程配套中重要的辅机设备。介绍了二次再热系统中高压加热器及蒸汽冷却器的结构设计,以及对特殊材... 采用二次再热技术的超超临界机组,是燃煤机组中技术含量与运行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在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中,高压加热器和蒸汽冷却器是工程配套中重要的辅机设备。介绍了二次再热系统中高压加热器及蒸汽冷却器的结构设计,以及对特殊材料的选用,并提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加热器 二次再热 蒸汽 冷却器 双列 设计 冷却段 材料
下载PDF
电位法在稠油油藏火驱火线前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丽 王茹燕 苏朱刘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2期40-43,4,共4页
分析了油藏火驱驱油机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火驱分为已燃区、火墙(燃烧带)、结焦带、蒸汽带、热水和轻质烃带、油墙(富油带)、剩余油区、原始含油区等8个区带,研究了火驱驱油的电阻率模型,对火驱的各个区带的电阻率变化特征作了详细... 分析了油藏火驱驱油机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火驱分为已燃区、火墙(燃烧带)、结焦带、蒸汽带、热水和轻质烃带、油墙(富油带)、剩余油区、原始含油区等8个区带,研究了火驱驱油的电阻率模型,对火驱的各个区带的电阻率变化特征作了详细解剖分析。在某油田火烧区实施了电位法的监测,获得了射孔段电阻率的平面分布图像;结合模型和实测资料描述了已燃区、蒸汽带和剩余油区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驱油机理 电位法 电阻率模型 火线前缘 蒸汽带
下载PDF
稠油蒸汽热采区声波资料异常现象的物理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克超 陶果 王克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2-507,共6页
针对稠油蒸汽热采区常见的声波资料异常现象,根据双相多孔介质声波传播理论及相关实验结果,对于这一特殊的声波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解释,认为注入蒸汽的影响导致了纵波速度的低异常及幅度的强衰减,而使声波测井资料显现出异常高时差值或... 针对稠油蒸汽热采区常见的声波资料异常现象,根据双相多孔介质声波传播理论及相关实验结果,对于这一特殊的声波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解释,认为注入蒸汽的影响导致了纵波速度的低异常及幅度的强衰减,而使声波测井资料显现出异常高时差值或出现“跳变”现象.据此总结了利用声波资料评价蒸汽波及范围与蒸汽前缘的解释方法,并进行了多井评价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同时,也为利用孔隙介质弹性波动理论评价地下蒸汽分布范围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现场实际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弹性理论 声波速度 声波衰减 蒸汽前缘 蒸汽波及范围 测井解释
下载PDF
应用OCS实现换热站蒸汽阀的PID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禄 裴锐 杨立宏 《仪器仪表用户》 2020年第10期35-37,109,共4页
介绍了应用OCS控制器实现换热站蒸汽阀门的PID自动控制,以实现"汽水交换"的自动调节。从换热站的换热工作原理、控制系统设计、PID参数设置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OCS控制器的控制过程,换热站将蒸汽源、一次进水、二次回水、二次... 介绍了应用OCS控制器实现换热站蒸汽阀门的PID自动控制,以实现"汽水交换"的自动调节。从换热站的换热工作原理、控制系统设计、PID参数设置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OCS控制器的控制过程,换热站将蒸汽源、一次进水、二次回水、二次供水整合在自控系统中,并对上述工艺环节的工况温度压力值进行实时采集和环路控制,以针对室外环境温度实现自动化的温度调节。对蒸汽源阀门的PID调节包括参数初始化和自整定控制两部分,期望值(设置温度)、过程值(采集温度)、控制值(阀门开度)的反馈调节实现换热站的PID控制。经测试,应用OCS一体化控制器的换热站蒸汽阀自动控制器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控温调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站 OCS 阀门 蒸汽 PID 控制 自整定 死区
下载PDF
汽轮机多分散模型中的成核区和分液滴的特殊方法
9
作者 青格勒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19期64-65,共2页
采用所提出的多分散方法可以看出成核区各位置产生的液滴对湿蒸汽流的影响,并可被认为是一种有用和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汽轮机 多分散模型 成核区
下载PDF
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倩倩 魏亚 +1 位作者 张景硕 冯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采用三点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抗断裂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钢纤维与RPC基体的黏结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拔试验得到了钢纤维与RP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结果表明:对于素RPC,其脆性大,断裂能值低... 采用三点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抗断裂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钢纤维与RPC基体的黏结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拔试验得到了钢纤维与RP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结果表明:对于素RPC,其脆性大,断裂能值低,蒸养使其脆性增加;掺加钢纤维后,蒸养可改善钢纤维与RPC基体的界面过渡区,增加界面黏结强度,使钢纤维被拔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了RPC的抗断裂性能,与钢纤维掺量为1%(体积分数)相比,当其掺量为2%时,蒸养对提高RPC抗断裂性能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蒸养 抗断裂性能 黏结强度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蒸汽腔扩展速度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周游 鹿腾 +3 位作者 武守亚 石兰香 杜宣 王峻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341,共8页
蒸汽腔发育扩展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成败的重要特征,蒸汽腔扩展速度是评价蒸汽腔发育扩展情况的关键指标。以SAGD技术理论与传热学原理为基础,提出观察井温度法和蒸汽腔边缘法2种计算模型计算蒸汽腔水平扩展速度;根据新疆风城... 蒸汽腔发育扩展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成败的重要特征,蒸汽腔扩展速度是评价蒸汽腔发育扩展情况的关键指标。以SAGD技术理论与传热学原理为基础,提出观察井温度法和蒸汽腔边缘法2种计算模型计算蒸汽腔水平扩展速度;根据新疆风城超稠油SAGD典型区块生产监测数据和数值模型计算结果,明确了不同阶段蒸汽腔发育形态和观察井的温度变化规律;利用观察井温度数据进行了蒸汽腔扩展速度分析,并采用不同时间蒸汽腔的扩展速度预测了蒸汽腔边缘泄油带温度分布和SAGD产量。研究表明,观察井测温曲线高温带的温度函数与测深呈线性关系,该特征段可用于计算泄油界面倾斜角、蒸汽腔扩展边缘和蒸汽腔扩展速度等关键参数,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观察井温度法和蒸汽腔边缘法2种模型计算蒸汽腔扩展速度结果可靠,可为SAGD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观察井温度 蒸汽腔 蒸汽腔扩展速度 泄油带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微结构形成机理的影响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高展 葛竞成 +4 位作者 张春晓 杨军 刘开伟 王爱国 孙道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125-15133,共9页
养护制度是影响混凝土微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而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尝试通过控制养护温度或湿度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由于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其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效果有限。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养护制度是影响混凝土微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而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尝试通过控制养护温度或湿度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由于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其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效果有限。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同时控制养护温度、湿度,甚至压力的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应运而生。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主要通过生成大量高密度C-S-H凝胶来为混凝土提供强度,且随着蒸压养护的持续,C-S-H凝胶向强度高、密度大的托勃莫来石转变,促进混凝土强度进一步增长。然而,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在快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会使混凝土产生孔隙率增大、孔径粗化及界面过渡区性能变差等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为此,常采用降低水胶比、掺加矿物掺合料、延长养护时间、二次养护等措施,来改善蒸汽养护与蒸压养护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性能和孔隙结构,从而提升混凝土微结构的稳定性。本文在综述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形貌、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结构影响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养护制度下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结构的有效措施,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提升混凝土微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和机理,以期为混凝土养护制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后,指出了不同养护制度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微结构形成与演变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养护 蒸压养护 水化产物 界面过渡区 孔结构
下载PDF
汽轮机叶顶间隙泄漏流结构及高损失区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丽华 王佳欣 +1 位作者 李盼 云爱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55-2062,共8页
对某带有高低齿汽封的汽轮机高压1.5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下泄漏流在汽封和下游静叶流域内引起的高损失区分布规律,探究了泄漏损失的产生机理,并对级内黏性损失进行了区分和量化。结果表明:泄漏流在汽封腔内引起的黏性损... 对某带有高低齿汽封的汽轮机高压1.5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下泄漏流在汽封和下游静叶流域内引起的高损失区分布规律,探究了泄漏损失的产生机理,并对级内黏性损失进行了区分和量化。结果表明:泄漏流在汽封腔内引起的黏性损失主要分布在齿下节流处和与汽封齿的撞击点处;下游静叶流域内泄漏涡并不直接引起损失,泄漏流与主流较大的速度差异是引起黏性耗散的主要原因。随着叶顶间隙增大,泄漏流具有更高的湍动能,与主流掺混引起更大的黏性耗散。上游静叶中黏性损失较小,静叶和动叶尾缘处的尾迹损失发生突增,下游静叶流域内的掺混损失约占级内黏性损失的1/3,且随叶顶间隙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顶泄漏流 高低齿汽封 体熵增率 高损失区
下载PDF
水下燃气-蒸汽弹射气-液两相流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晓磊 乐贵高 +1 位作者 马大为 李仁凤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和均质多相流理论,采用汽化模型模拟燃气与冷却水的汽化过程,使用动态网格分层技术模拟导弹的运动,对燃气-蒸汽弹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研究.通过与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喷水效应实验对比,验证了数值...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和均质多相流理论,采用汽化模型模拟燃气与冷却水的汽化过程,使用动态网格分层技术模拟导弹的运动,对燃气-蒸汽弹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研究.通过与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喷水效应实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弹射过程中流场结构、二次流现象和变深度弹射载荷和内弹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导弹弹射过程中汽化现象发生在弯管壁面处,汽化后的燃气-蒸汽高温区随着发射筒体积的增加发生偏移;燃气-蒸汽在发射筒和弯管截面上存在隔离区和二次流动现象,并且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漩涡;弯管受到的最大冲击力出现在0.16s附近和30°~60°弯曲角范围内;弹射深度每增加10m,观测点压力增加0.25MPa,弹动时间延迟0.0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燃气-蒸汽弹射 气-液两相流 动态网格分层技术 汽化模型 载荷 内弹道
原文传递
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2 位作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烃类含氧衍生物(Hedycaryol)和4-萜品醇(4-Carvomenthenol)等4种物质;垂枝香柏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为11.74~14.32mm,均为中度敏感。【结论】垂枝香柏挥发油富含萜类物质,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枝香柏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抑菌圈直径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蒸汽驱过程中油藏压力的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35,共2页
结合矿场实践 ,以某油藏的 10 0m井距、反九点井网的一个井组为例 ,对蒸汽驱过程中分阶段油藏压力控制进行探讨 ,以提高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蒸汽驱过程中对油藏要分阶段控制压力 ,保证在有效的生产压差下使蒸汽带不断扩展 ,从而... 结合矿场实践 ,以某油藏的 10 0m井距、反九点井网的一个井组为例 ,对蒸汽驱过程中分阶段油藏压力控制进行探讨 ,以提高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蒸汽驱过程中对油藏要分阶段控制压力 ,保证在有效的生产压差下使蒸汽带不断扩展 ,从而高效率地驱替井间原油 ,提高了在现有的开采工艺条件下汽驱的可操作性。蒸汽驱的全过程必须要把对油藏压力的控制贯穿到方案设计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油藏压力 蒸汽带扩展 采注比 间歇注汽 连续注汽 蒸汽吞吐
下载PDF
烃类水蒸气转化炉的金属尘化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德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介绍金属尘化的概念和腐蚀机理,概述了国内外烃类水蒸气转化装置发生金属尘化的事例,重点分析了Uhde,Lurgi及FW转化炉防金属尘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介绍了转化炉采用少量管件短程穿越金属尘化温度区的设计理念,并对新型耐金属尘化合金给... 介绍金属尘化的概念和腐蚀机理,概述了国内外烃类水蒸气转化装置发生金属尘化的事例,重点分析了Uhde,Lurgi及FW转化炉防金属尘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介绍了转化炉采用少量管件短程穿越金属尘化温度区的设计理念,并对新型耐金属尘化合金给予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炉 金属尘化 水蒸气 出口管系 温度区
下载PDF
基于非稳态渗流传递的煤炭地下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勇 梁杰 王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31-238,共8页
为了解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平面二维地下气化区为模拟对象,研究了水平煤层地下气化过程中渗流传热传质与燃烧气化反应耦合过程的特征,建立多孔介质非稳态渗流传递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煤焦在不同... 为了解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平面二维地下气化区为模拟对象,研究了水平煤层地下气化过程中渗流传热传质与燃烧气化反应耦合过程的特征,建立多孔介质非稳态渗流传递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煤焦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火焰工作面移动速度、燃烧区与气化区温度场、产物浓度分布规律及瞬态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煤燃烧气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沿渗流气化通道的热渗透作用区域,随着气化过程的进行,气化工作面不断向气化区出口方向推移;在摩尔分数为0.15,0.20,0.33供氧量、富氧-水蒸气工艺条件下,火焰工作面的移动速度分别为0.125,0.174,0.274 m/h;氧化区、还原区在二维温度场中存在清晰的热分界线,随时间的推移,其面积比从0.5增大到2.5,最后还原区的范围逐步扩展到出口;提高供气中氧气浓度,热渗透作用区域内的温度相应升高,煤粒燃烧气化反应期缩短,煤气中H2和CO含量增加;模型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富氧-水蒸气气化 瞬态渗流传递 反应区扩展
下载PDF
汽轮机性能试验中湿蒸气区焓值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留坤 沈发荣 严正波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8,355,共5页
针对目前汽轮机湿蒸气区抽汽焓值计算模型的缺点,利用抽汽口级效率的概念建立了湿蒸气区抽汽焓值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国内三大汽轮机厂的原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由湿蒸气区抽汽焓值的计算结果,拟合热力过程线得出排汽焓值。通过能... 针对目前汽轮机湿蒸气区抽汽焓值计算模型的缺点,利用抽汽口级效率的概念建立了湿蒸气区抽汽焓值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国内三大汽轮机厂的原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由湿蒸气区抽汽焓值的计算结果,拟合热力过程线得出排汽焓值。通过能量平衡法对排汽焓值进行验算,该方法的特点是迭代计算量小,迭代计算3次内可完成计算,当最末一级处于湿蒸气区时,程序不需要迭代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简单,程序移植性好,所需测点少,测点积累误差小,误差小于0.25%,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抽汽口级效率 湿蒸气区 焓值计算 热力过程线
下载PDF
近井地带高含水饱和度对火驱开发效果影响的实验
20
作者 李鑫 赵仁保 +4 位作者 孙梓齐 门子阳 何金堂 朱智辉 袁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7,共9页
火驱技术是注蒸汽开发后的有效接替技术,然而注蒸汽后近井地带储层形成的高含水饱和度对火驱的点火、火线推进和开采效果的影响尚未明确。利用燃烧管实验装置将高含水饱和度的油砂填充到注气端附近,以模拟近井地带储层的高含水饱和度,... 火驱技术是注蒸汽开发后的有效接替技术,然而注蒸汽后近井地带储层形成的高含水饱和度对火驱的点火、火线推进和开采效果的影响尚未明确。利用燃烧管实验装置将高含水饱和度的油砂填充到注气端附近,以模拟近井地带储层的高含水饱和度,并研究了近井地带储层的高含水饱和度对火驱的点火、火线推进特征及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井地带储层的含水饱和度高达91.7%时,依然可以实现成功点火,形成有效驱替。近井地带储层的水能起到蒸汽驱油作用,加快火线的推进速度,缩短油墙的形成时间,从而导致火驱受效时间提前,但也会降低火驱过程中的燃料消耗量和氧气利用率,导致火线前缘的燃烧效果变差和原油采收率的降低。研究成果可为蒸汽吞吐后转火驱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技术 蒸汽吞吐 含水饱和度 燃烧效果 火线前缘 近井地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