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克凤 密建国 仲崇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确定了结构H型(SH)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晶体生长面为(001),系统研究了277K时三种动力学抑制剂对此晶面的影响.模拟显示抑制剂中的氧与表面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破坏原有的稳定结构,造成水合物笼型结构坍塌,达到抑制...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确定了结构H型(SH)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晶体生长面为(001),系统研究了277K时三种动力学抑制剂对此晶面的影响.模拟显示抑制剂中的氧与表面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破坏原有的稳定结构,造成水合物笼型结构坍塌,达到抑制水合物形成的效果.比较三种不同动力学抑制剂对SH的抑制效果得出:PVCap>PEO>PVP.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VCap对天然气水合物结构I型(SI),结构II型(SII)和SH三种不同晶型的抑制效应.模拟发现抑制效果的次序为:SH>SI>S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抑制剂 稳定晶面
下载PDF
低碳钢铸坯表面“夹渣”生产控制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建文 高福彬 刘红艳 《连铸》 2015年第4期65-68,共4页
主要对低碳钢表面及皮下的"夹杂"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夹杂"处取样、SEM分析发现"夹杂"主要成分为保护渣,为减少这些缺陷,采取了稳定结晶器液面、恒拉速操作、优化保护渣性能等措施。应用结果表明,低... 主要对低碳钢表面及皮下的"夹杂"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夹杂"处取样、SEM分析发现"夹杂"主要成分为保护渣,为减少这些缺陷,采取了稳定结晶器液面、恒拉速操作、优化保护渣性能等措施。应用结果表明,低碳钢由于"夹杂"产生的非计划品率由0.84%降低到0.20%以下,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浇注 卷渣 黏度 表面张力 表面质量
原文传递
有自由面的裂隙网络稳定渗流试验与数值分析
3
作者 张旭 盛建龙 +1 位作者 叶祖洋 周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8-884,共7页
为探究裂隙网络含自由面的稳定渗流特性,设计可视化的二维裂隙网络渗流试验装置,通过调节裂隙网络模型的上、下游水头开展一系列裂隙网络渗流试验,依次记录自由面水头高度和渗流流量大小;同时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Darc... 为探究裂隙网络含自由面的稳定渗流特性,设计可视化的二维裂隙网络渗流试验装置,通过调节裂隙网络模型的上、下游水头开展一系列裂隙网络渗流试验,依次记录自由面水头高度和渗流流量大小;同时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Darcy接口,建立等比例二维裂隙网络数值模型,复现试验工况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对比发现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这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以及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由面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上、下游水头高度及二者高度差:渗流水力梯度越大,自由面位置的下降越快;渗流水力梯度相同的水力条件,上、下游水头越高,形成的自由面水头越高,自由面降落曲线也越陡。其中,若上、下游水头高度不处于近似的水平,二者对于自由面位置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自由面变化的基本规律符合Dupuit公式的表述。稳定渗流的水力梯度与平均流量仅在流量较小时符合线性相关,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二者关系呈现明显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渗流 裂隙网络 自由面 透水层 渗流水力梯度 水头
下载PDF
隧洞开挖引起地下水运动的子模型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矿 吴家冠 张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3,共3页
基于ANSYS的APDL的二次开发,采用子模型技术处理隧洞开挖后形成的自由面。并以九里湾隧洞为例,分析了隧洞开挖后,隧洞周围孔隙水压力、渗流场流动矢量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洞室开挖后形成的自由面所有节点中,洞室的四个角点处的水力... 基于ANSYS的APDL的二次开发,采用子模型技术处理隧洞开挖后形成的自由面。并以九里湾隧洞为例,分析了隧洞开挖后,隧洞周围孔隙水压力、渗流场流动矢量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洞室开挖后形成的自由面所有节点中,洞室的四个角点处的水力梯度较大,其中边墙与顶拱的交叉处节点及边墙在底板稍往上节点处的水力梯度最大,顶拱自由面节点的平均水力梯度最小,为隧洞开挖的排水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开挖 稳定渗流 自由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Processes Involving Moving Heat Sources. Application to Weld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5
作者 J.M. Bergheau , V. Robin, F. Boitout 1. LTDS, UMR55 13 CNRS/ECL/ENISE, 58, rue J. Parot, 42023 Saint Etienne Cedex 2, France 2.SYSTUS International, 84 Bvd Vivier Merle, 69485, Lyon Cedex 03, France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0年第1期114-122,共9页
A wide range of weld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es involve the use of a heat source which is moving at a constant speed over the componen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ch processes implies a transient analysis ... A wide range of weld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es involve the use of a heat source which is moving at a constant speed over the componen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ch processes implies a transient analysis using a very refined mesh in order to follow properly the path of the heat source. The 3D-mesh size can be very large if one consider the welds length or the heat-treated surface size in industrial components.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to acceptable values, several techniq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first type is to use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Rosenthal equations. The second type of solutions consists in performing a transient analysis using adaptive meshing. Bu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involved processes, practical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quasi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over the major part of the heat source path. Numerical algorithms have therefore been developed to directly compute the steady temperature, metallurgical phase propor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This paper give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t numerical methods used to simulate weld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e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steady state calculation.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of them are discussed and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DING surface Treatment MOVING Heat Sourc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tical Solutions Adaptive MESHING steady-STATE Calculation.
下载PDF
MICELLAR PARAMETERS OF DIBLOCK COPOLYM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IONIC SURFACTANTS
6
作者 Noor Rehman Abbas Khan +1 位作者 Iram Bibi Mohammad Siddiq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The interactions of non-ionic amphiphilic diblock copolymer poly(oxyethylene/oxybutylene) (E39B18) with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DS)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The interactions of non-ionic amphiphilic diblock copolymer poly(oxyethylene/oxybutylene) (E39B18) with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DS)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were studied by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surface tension, conductivity,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and thereby the free energy of micellization (AGmic), free energy of adsorption (AG^ds), surface excess concentration (F) and minimum area per molecule (A).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CAC), polymer saturation point (PSP), degree of ionization (tr) and counter ion binding (l]).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check the changes in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aken place due to the interactions of diblock copolymers with ionic surfactants. The ratio of the first and third vibronic peaks (11/Is) indicated the polarity of the pyrene micro environment and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elle as well as polymer-surfactant interactions. Aggregation number (N),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n) and free energy of binding (AGb) for pure surfactants as well as for polymer-surfactant mixed micellar system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tension CONDUCTIVIT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Micellization.
原文传递
稳态电弧作用下触头烧蚀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行磊 陈默 +1 位作者 周学 翟国富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4年第16期6-9,共4页
稳态电弧作用下触头烧蚀特性的研究对于探究触头性能退化及失效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稳态电弧作用下的触头烧蚀特性展开了试验研究。采用触头开距可调的电弧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稳态电弧电流下的烧蚀试验,得到了触头烧蚀量和表面形貌... 稳态电弧作用下触头烧蚀特性的研究对于探究触头性能退化及失效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稳态电弧作用下的触头烧蚀特性展开了试验研究。采用触头开距可调的电弧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稳态电弧电流下的烧蚀试验,得到了触头烧蚀量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稳态电弧大小对于触头侵蚀和材料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电弧 触头侵蚀 材料转移 表面形貌
下载PDF
FEPG软件在渗流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娄一青 陈睿 金永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应用FEPG软件自动生成渗流计算程序,并将该程序应用于三维渗流场分析中.在稳定渗流计算时,采用死活节点法迭代求解自由面,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时,对计算参数加以适当的处理,采用合适的时间差分格式求解方程.算... 应用FEPG软件自动生成渗流计算程序,并将该程序应用于三维渗流场分析中.在稳定渗流计算时,采用死活节点法迭代求解自由面,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时,对计算参数加以适当的处理,采用合适的时间差分格式求解方程.算例表明,将FEPG应用于渗流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G软件 稳定渗流 死活节点法 自由面 饱和-非饱和渗流
下载PDF
求解潜水含水层剖面二维稳定流问题探讨
9
作者 罗美芳 唐仲华 +1 位作者 方琼 李杨 《地下水》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本文在对现有求解潜水含水层剖面二维流的多种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求解方法。提出的方法只需进行一次网格剖分,在网格节点编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潜水面与单元相交的形状概化为五边形、任意四边形和三角形,按五边形... 本文在对现有求解潜水含水层剖面二维流的多种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求解方法。提出的方法只需进行一次网格剖分,在网格节点编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潜水面与单元相交的形状概化为五边形、任意四边形和三角形,按五边形、任意四边形和三角形子程序准确地求出潜水面穿越的单元的渗透矩阵。同时不用计算完全在潜水面之上的单元的渗透矩阵。本文给出具体的思路、算法步骤,计算潜水面的位置,通过比较数值解与解析解,两者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该方法总体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流 潜水面 单元渗透矩阵 固定网格
下载PDF
基于特性曲面的发动机稳定工作区域研究
10
作者 邱香 柯晶晶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
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进行研究,发现速度特性曲线扭矩上升段为发动机不稳定工作区域,分析并指出了发动机在任意节气门开度下的稳定工作转速范围;结合某国产汽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测试了若干组速度特性曲线数据,建立了该发动机特性曲面,描... 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进行研究,发现速度特性曲线扭矩上升段为发动机不稳定工作区域,分析并指出了发动机在任意节气门开度下的稳定工作转速范围;结合某国产汽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测试了若干组速度特性曲线数据,建立了该发动机特性曲面,描绘了该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山脊线,特性曲面表明:山脊线左侧为发动机不稳定工作区域,山脊线右侧才是发动机稳定工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外特性 稳定转速 特性曲面
下载PDF
灌溉诱发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被引量:87
11
作者 金艳丽 戴福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93-1499,共7页
基于斜坡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及现场应力路径,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对原状黄土开展了等压/偏压固结不排水剪(ICU/ACU)和常剪应力排水剪(CQD)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得到了其稳态线和状态边界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灌溉诱发黄... 基于斜坡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及现场应力路径,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对原状黄土开展了等压/偏压固结不排水剪(ICU/ACU)和常剪应力排水剪(CQD)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得到了其稳态线和状态边界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GDS 稳态线 状态边界面 黄土滑坡机理
下载PDF
工程勘察中稳态瑞利面波法解释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37
12
作者 关小平 黄嘉正 周鸿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瑞利面波 层状介质 漏能型面波
下载PDF
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稳态温度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昭红 阳林 +3 位作者 田野 李立浧 傅明利 卓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3,共6页
温度是反映电缆中间接头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与交流不同,高压直流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层温度的变化影响着电场分布和空间电荷的积累,因此不仅要关注接头线芯的温度,更要研究绝缘层温度和绝缘层内外表面温差的变化。建立了高压直流XLPE绝... 温度是反映电缆中间接头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与交流不同,高压直流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层温度的变化影响着电场分布和空间电荷的积累,因此不仅要关注接头线芯的温度,更要研究绝缘层温度和绝缘层内外表面温差的变化。建立了高压直流XLPE绝缘电缆中间接头的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接头绝缘层稳态温度分布,并研究了不同线芯电流和电缆接头外表面温度分别对接头导线芯温度、XLPE主绝缘和硅橡胶(SIR)增强绝缘层温度分布以及绝缘层内外表面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高压下,线芯电流对三者影响较为显著;接头外表面温度对接头导线芯最高温度、绝缘层最高温度和绝缘层温度分布有影响,而对绝缘层内外表面温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中间接头 稳态温度场 有限元 线芯电流 外表面温度
下载PDF
确定稳定渗流自由面位置的一种简便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千军 张建红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8-423,共6页
本文指出,在求解水工建筑物具有自由面的稳定渗流问题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迭代法确定坝体下游的逸出高程,而并不需要首先确定整个自由面的位置。
关键词 稳定渗流 自由面 逸出高度 水工建筑物
下载PDF
稳态磁场辅助对激光熔凝层表面波纹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梁 胡勇 +2 位作者 宋诗英 赖三聘 姚建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7,共9页
利用稳态磁场辅助激光熔凝,在不改变激光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抑制了熔凝层表面的波纹。同时,建立了考虑熔池内部的传热、对流、相变、电磁力和熔池表面形貌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讨论了在稳态磁场作用下,熔凝层熔池内... 利用稳态磁场辅助激光熔凝,在不改变激光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抑制了熔凝层表面的波纹。同时,建立了考虑熔池内部的传热、对流、相变、电磁力和熔池表面形貌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讨论了在稳态磁场作用下,熔凝层熔池内部温度场和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及表面波纹的抑制原理。结果显示,稳态磁场所提供的洛伦兹力为抑制熔池对流的阻力,其方向与熔池对流方向时刻相反。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熔池内部的整体流速逐渐降低,但温度场的变化不甚明显。当稳态磁场的强度大于0.5 T时,熔池形状发生变化,熔凝层表面的波纹高度明显降低,但金相组织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激光熔凝 稳态磁场 表面形貌 熔池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孔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3,共6页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是继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同位素定年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沉积物定年。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的原理是:具有不同半衰期的成对宇宙成因核素浓度及比值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表...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是继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同位素定年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沉积物定年。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的原理是:具有不同半衰期的成对宇宙成因核素浓度及比值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表示成时间的函数。因此,通过测定石英中成对宇宙成因核素的含量,可以定量化沉积物的沉积时间。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几方面不确定性:测量误差、参数引入的误差以及与地质模型的差异所引入的误差,本文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了讨论。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点及地质背景尽可能符合地质模型;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应保证石英纯度以及选用^(10)Be含量尽可能低的铍载体。在最后,本文例举了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在昔格达湖相沉积和大邑砾岩定年中的应用,以及^(26)Al-^(10)Be-^(21)Ne联合定年。可以期待,这一方法在中国将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大型河流演化、中国早期人类的演化历史、第四纪早期冰川发育以及与青藏高原演化相关的构造和沉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埋藏年龄法 稳态侵蚀 沉积年代 地表地质过程
原文传递
船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波 张以良 熊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4期773-777,共5页
为寻找效率和空泡性能优良的螺旋桨,利用螺旋桨多参数协同优化系统对某吊舱螺旋桨开展迭代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螺旋桨各参数分布曲线采用贝塞尔样条曲线拟合,以确保各参数在优化过程中的光顺性;应用遗传算法,结合螺旋桨面元... 为寻找效率和空泡性能优良的螺旋桨,利用螺旋桨多参数协同优化系统对某吊舱螺旋桨开展迭代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螺旋桨各参数分布曲线采用贝塞尔样条曲线拟合,以确保各参数在优化过程中的光顺性;应用遗传算法,结合螺旋桨面元法的定常水动力性能预报工具,以提高螺旋桨效率及空泡性能为优化目标,对螺旋桨各参数分布进行优化及相关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优化桨较原桨效率略低,但空泡初生更晚,相同条件下空化面积更小,空泡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优化 遗传算法 定常面元法 贝塞尔样条曲线
下载PDF
应用稳态酸化模型计算酸沉降临界负荷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绍东 郝吉明 周中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共4页
应用稳定状态土壤化学模型PROFILE计算了柳州薄层砂页岩红壤和地表水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对模型所需参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收集、测量与计算方法,得到柳州地区针叶林植被区域由湿沉降计算总沉降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柳州薄层... 应用稳定状态土壤化学模型PROFILE计算了柳州薄层砂页岩红壤和地表水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对模型所需参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收集、测量与计算方法,得到柳州地区针叶林植被区域由湿沉降计算总沉降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柳州薄层砂页岩红壤已处于酸化的稳定状态,其酸度、潜在酸度和硫沉降临界负荷分别为1.96、1.88和1.1keqhm-2a-1,而地表水的酸度、潜在酸度和硫沉降临界负荷分别为0.88、0.80和0.61keq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酸化模型 临界负荷 酸沉降 红壤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中渗流体力和压差面力联合作用机理浅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良德 刘全 +1 位作者 洪波 姚顺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从渗流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真空预压的固结解析解,认为在地基中存在负压边界引起的瞬时稳定渗流与固结渗流2种不同特性的渗流.瞬时稳定渗流体力使膜下地基竖向拉伸、侧向受压,接近纯剪切应力状态,体积压缩变形较小,难以有效地加... 从渗流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真空预压的固结解析解,认为在地基中存在负压边界引起的瞬时稳定渗流与固结渗流2种不同特性的渗流.瞬时稳定渗流体力使膜下地基竖向拉伸、侧向受压,接近纯剪切应力状态,体积压缩变形较小,难以有效地加固地基.柔性膜上压差面力产生的偏应力与渗流体力的偏应力方向相反,大致可以互相抵消,使地基处于接近球应力状态.因此,膜上压差是加固地基的主要荷载,对地基的固结特性和最终加固效果起着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固结渗流 压差面力 渗流体力 瞬时稳定渗流
下载PDF
岩体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祖洋 姜清辉 +1 位作者 姚池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1178,1190,共9页
针对裂隙岩体的非稳定渗流问题,通过将Darcy定理扩展到包含干区的整个裂隙网络区域,并令潜在溢出边界条件为Signorini型互补边界条件,将湿区上的非稳定渗流问题转化为全域上的一个新的初边值问题。为降低试探函数选取的难度,建立与定义... 针对裂隙岩体的非稳定渗流问题,通过将Darcy定理扩展到包含干区的整个裂隙网络区域,并令潜在溢出边界条件为Signorini型互补边界条件,将湿区上的非稳定渗流问题转化为全域上的一个新的初边值问题。为降低试探函数选取的难度,建立与定义在整个裂隙网络区域上的偏微分方程(PDE)提法等价的抛物型变分不等式(PVI)提法,并给出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格式和迭代算法,与砂槽模型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将文中发展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含复杂裂隙网络的边坡非稳定渗流分析,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出边坡内部自由面随库水降落的变化规律,并能准确地描述裂隙网络内部渗流运动特征及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网络 非稳定渗流 自由面 变分不等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