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其计算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文焰 张建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全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0-655,共6页
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壤水的达西定律,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在整个过程中使入渗率由非线性衰减阶段转为线性稳渗阶段的机理做了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砂层质地(中值粒径d50 )与埋深条件下稳渗率fp 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砂层质... 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壤水的达西定律,对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在整个过程中使入渗率由非线性衰减阶段转为线性稳渗阶段的机理做了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砂层质地(中值粒径d50 )与埋深条件下稳渗率fp 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砂层质地的中值粒径d50 及埋深Z与吸力值Sm 的关系。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得到了入渗过程中由非线性衰减阶段开始进入稳渗阶段的时间t1 。经试验资料验证,以上计算式不仅计算精度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别是在缺少土、砂水分运动参数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 黄土 减渗 稳渗率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下土体入渗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贵玉 徐学选 +3 位作者 王俊华 张小平 陈天琳 步秀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PVC管在野外刺槐林,沙棘林,荒草地3种植被类型下取原状土,土层深度分为0~30cm,30~60cm,O~60cm三个层次。将土柱放回室内,采用无压力的供水入渗装置测定土体的入渗性能。对每个土体的入渗过程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土体底部稳... 采用PVC管在野外刺槐林,沙棘林,荒草地3种植被类型下取原状土,土层深度分为0~30cm,30~60cm,O~60cm三个层次。将土柱放回室内,采用无压力的供水入渗装置测定土体的入渗性能。对每个土体的入渗过程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土体底部稳定出水率,以此定为该土层深度的稳渗率。同时提出以土层深度界定稳渗率,并指出低入渗层对一定土层的入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的入渗性能远大于扰动填装土;不同植被间入渗性能差异很大,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入渗性能差异显著,表层土的入渗结构好于心土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 低入渗层 稳渗率 黄土
下载PDF
基于Green-Ampt和稳渗不同入渗模型下的城市内涝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宝山 侯精明 +4 位作者 李丙尧 郭凯华 苏锋 邓朝显 付德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为分析Green-Ampt和稳渗两种入渗模型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水文及水动力方法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城市暴雨致涝过程。以Green-Ampt入渗模型计算产流,模拟研究区内涝积水过程,发现... 为分析Green-Ampt和稳渗两种入渗模型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水文及水动力方法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城市暴雨致涝过程。以Green-Ampt入渗模型计算产流,模拟研究区内涝积水过程,发现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内涝积水点均实现精确的模拟。计算了1a、2a、5a、10a、20a、50a6种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在两种不同入渗模型下的内涝积水总量与总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内涝积水达到峰值时,不同降雨重现期下Green-Ampt入渗下相较于稳渗内涝积水总量分别减少28.41%、26.49%、26.39%、21.04%、17.28%、15.02%,Ⅲ级及以上内涝积水总面积分别减少31.5%、28.6%、28.3%、20.7%、16.3%、12.7%。本研究应用不同入渗模型揭示了内涝积水程度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变化规律,对更合理地开展数值模型模拟以及城市雨洪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AMPT模型 稳渗 设计降雨 城市内涝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稳态渗流下非饱和土涵洞竖向土压力的迭代解与简化
4
作者 张常光 吴凯 +1 位作者 孟祥忠 王晓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
为描述稳态渗流下不同类别非饱和土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变化,应用圆弧小主应力轨迹法和Mohr应力圆获得考虑土拱效应的滑移面土压力系数,继而基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强度公式与吸应力理论,由水平薄层单元的竖向力平衡分别建立稳态渗流下上埋... 为描述稳态渗流下不同类别非饱和土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变化,应用圆弧小主应力轨迹法和Mohr应力圆获得考虑土拱效应的滑移面土压力系数,继而基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强度公式与吸应力理论,由水平薄层单元的竖向力平衡分别建立稳态渗流下上埋式/沟埋式非饱和土涵洞竖向土压力的迭代解,给出应用步骤并开展对比验证与方法拓展,最后结合吸应力沿深度分布规律提出涵洞竖向土压力的简化实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涵洞竖向土压力迭代解能合理反映土体类别、水分蒸发、降雨入渗和土拱效应的综合影响,并得到文献现场实测和理论公式数据的正确性验证以及对非饱和土涵洞的适用性;涵洞竖向土压力实用公式可显式表达且精度良好,方便估算不同稳态渗流下涵洞主要荷载;砂土涵洞可忽略非饱和特性影响而按饱和土计算竖向土压力,粉土和黏土涵洞可简化吸应力沿深度为线性分布;上埋式涵洞土拱负效应使得竖向土压力增大,而沟埋式涵洞土拱正效应使得竖向土压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 非饱和土 竖向土压力 稳态渗流 实用公式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CuW合金稳态渗流场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惠涛 白艳霞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
基于Cu/W两相的不互溶性,熔渗法成为Cu W合金的主要制备技术之一。基于等温假设模拟了液态Cu在W骨架中的稳态渗流行为,研究了稳态浸渗过程中流场的演变规律。计算分析了W骨架孔隙内的压力分布、铜液的流动速度、铜液的运动轨迹以及压力... 基于Cu/W两相的不互溶性,熔渗法成为Cu W合金的主要制备技术之一。基于等温假设模拟了液态Cu在W骨架中的稳态渗流行为,研究了稳态浸渗过程中流场的演变规律。计算分析了W骨架孔隙内的压力分布、铜液的流动速度、铜液的运动轨迹以及压力演变。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孔隙率的减小,Cu W60、Cu W70、Cu W80骨架的压力差减小;同时,毛细管当量半径减小、粘滞阻力系数与惯性阻力系数均增大,Cu液在W骨架中的浸渗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W合金 稳态渗流 W骨架 孔隙率
下载PDF
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2
6
作者 吴发启 赵西宁 佘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78,共4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影响坡耕地土壤入渗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坡面产流历时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负相关;土壤稳渗速率与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呈负相...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影响坡耕地土壤入渗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坡面产流历时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负相关;土壤稳渗速率与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呈负相关。通过综合因素分析可知,影响坡面土壤入渗和产流历时的主要因子为土壤物理性质和耕作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水分入渗 影响因素分析 土壤稳渗速率
下载PDF
次降雨条件下坡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63
7
作者 和继军 蔡强国 刘松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3-1268,共6页
以野外径流小区的次降雨产流产沙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随坡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性质的差异对坡面产流随坡度而变化的影响较小,在研究区的6场次降雨中,坡面产流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坡面径... 以野外径流小区的次降雨产流产沙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随坡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性质的差异对坡面产流随坡度而变化的影响较小,在研究区的6场次降雨中,坡面产流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坡面径流量均随坡度增大而增大,但坡面径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较弱,这主要由降雨量与入渗量之间的转化程度所决定;次降雨性质对不同坡度的坡面产沙规律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存在临界侵蚀坡度,但临界坡度不是唯一值,而是随着降雨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临界侵蚀坡度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临界坡度较大时,坡面产沙量随坡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也往往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坡度 次降雨 土壤侵蚀 稳渗率
原文传递
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樊贵盛 郑秀清 潘光在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基于冻融期间大田测坑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自然冻结土壤水分入渗试验,分析讨论了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相对稳渗率的影响和冻融期间土壤入渗能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 本文基于冻融期间大田测坑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自然冻结土壤水分入渗试验,分析讨论了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相对稳渗率的影响和冻融期间土壤入渗能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入渗能力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冻融土壤的相对稳渗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减小;冻融期间地下水埋深小的土壤的入渗能力始终小于地下水埋深大的土壤的入渗能力.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通过其对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实现.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季节性冻土地区冬、春灌溉合理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壤 水分入渗 地下水埋深 稳渗率
下载PDF
坡度和降雨强度对坡耕地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卫喜国 严昌荣 +2 位作者 魏永霞 李娜 陆永玲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不同坡度和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产流历时和稳定入渗速率二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地面坡度的增大,产流历时提前,稳定入渗速率逐渐减小,坡面产流历时与坡...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不同坡度和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产流历时和稳定入渗速率二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地面坡度的增大,产流历时提前,稳定入渗速率逐渐减小,坡面产流历时与坡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土壤稳渗速率与坡度呈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产流历时提前,稳定入渗速率逐渐增大;坡面产流历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降雨强度也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 坡耕地 降雨强度 坡度 产流历时 稳定入渗速率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朱冰冰 张平仓 +1 位作者 丁文峰 任红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双环法对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的37个县(市)进行原位测试,对其典型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利用蒋定生公式和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和Kostiakov经验公式;土壤... 利用双环法对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的37个县(市)进行原位测试,对其典型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利用蒋定生公式和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和Kostiakov经验公式;土壤稳渗速率与容重呈负相关,与孔隙度、>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粉/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土壤特性不同,而使土壤稳渗速率随土类发生有规律变化,黄壤系列土类最大,然后是石灰土、紫色土,红壤系列土类稳渗速率最小;土壤稳渗速率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呈现规律性的地域分异。四川盆地以及毕节地区是稳渗速率极高值区,陕南和陇南地区、三峡库区以及丹江口库区是稳渗速率高值区。金沙江下游地区以及湘东赣南红壤丘陵区是稳渗速率一般区,土壤稳渗速率的空间分异与长江流域目前的重点产沙区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地区 土壤入渗 稳渗速率
下载PDF
具有砂质夹层的土壤入渗计算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建丰 王文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全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根据室内系统的试验研究,对土壤具有砂质夹层的入渗计算问题,即非线性入渗阶段转为稳渗阶段时间与稳渗率,提出了一个以现有均质土积水入渗公式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Kostiakov入渗模型与砂层以上土体达到饱和所需水量建立水量平... 根据室内系统的试验研究,对土壤具有砂质夹层的入渗计算问题,即非线性入渗阶段转为稳渗阶段时间与稳渗率,提出了一个以现有均质土积水入渗公式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Kostiakov入渗模型与砂层以上土体达到饱和所需水量建立水量平衡关系,由该关系可以确定出非线性入渗阶段转为稳渗阶段的时间;再由实验数据回归的方法,将层状土转折后的稳渗率与均质土入渗过程在转折时刻的瞬时入渗率的比值与夹层的埋深及中值粒径建立相关关系,从而可由夹层土壤埋深、中值粒径以及均质土在转折时刻的瞬时入渗率确定出层状土转折后的稳渗率。该方法经试验数据的检验,除个别点外,误差均在5%以内。由于确定稳渗率与夹层土壤埋深、颗粒组成、均质土入渗规律等有关,实际确定时会有一定困难,因此该方法尚待完善和生产实际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夹层 入渗 稳渗率
下载PDF
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被引量:17
12
作者 范严伟 赵文举 +1 位作者 王昱 毕贵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9,共7页
对于土层夹砂结构,湿润锋穿过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变为稳渗率。为确定各因素下夹砂层土壤的稳渗率,在Green-Ampt入渗模型基础上,引入导水度系数(小于1)来量化上层土壤的导水程度,建立了改进的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采用HYDRUS... 对于土层夹砂结构,湿润锋穿过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变为稳渗率。为确定各因素下夹砂层土壤的稳渗率,在Green-Ampt入渗模型基础上,引入导水度系数(小于1)来量化上层土壤的导水程度,建立了改进的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采用HYDRUS-1D软件,模拟了不同土壤质地、初始含水率、压力水头、砂层埋深和砂层厚度条件下的稳渗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夹砂层土壤的入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稳渗率主要受土壤质地、压力水头和砂层埋深的影响。在相同压力水头、初始含水率和砂层厚度下模拟获得不同砂层埋深的稳渗率,并采用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拟合,求得导水度系数和进水吸力值。分析发现导水度系数变化较小,为简化计算,取其平均值0.9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土壤物理特性参数进气值倒数估算进水吸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秦王川地区的夹砂层土壤积水入渗试验及已有文献资料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待定参数少,计算误差基本在5%以内,且试验设计较简单,可为农田水分管理及工程防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数值分析 验证 层状夹砂土 稳渗率 改进Green-Ampt模型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方胜 彭韬 +2 位作者 王世杰 刘秀明 孟凡德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查明高异质性背景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在6类典型人为活动方式石灰岩坡地针对4类主要生境类型(土面、土石面、石沟、石缝)开展生境空间分布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Guelph入渗仪进行稳渗率实验。通过对... 为查明高异质性背景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在6类典型人为活动方式石灰岩坡地针对4类主要生境类型(土面、土石面、石沟、石缝)开展生境空间分布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Guelph入渗仪进行稳渗率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各生境土壤性质和土壤稳渗率关系,结合人为作用方式探讨各生境土壤性质和稳渗率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普遍高于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受土壤孔隙和岩石裂隙耦合作用影响。2)各生境条件下土壤稳渗率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呈现"斑块状"空间分布特征。3)坡地人为作用方式变化将改变原有生境的土壤性质,进而导致各生境土壤稳渗率随人为活动进程发生相应变化。人为踩踏作用影响较小的原生林、次生林和乔灌林坡地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稳渗率普遍高于石沟和石缝生境,但转变为人为踩踏作用强烈的放牧灌草地或火烧人为干扰地后,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退化严重,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增大,稳渗率显著降低。而石沟和石缝生境土壤性质和稳渗率受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稳渗率仍可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 入渗 稳渗率 异质性 土地利用
下载PDF
红壤水分扩散率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东海 陈明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研究了鄂东南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扩散率和入渗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高于心土层和底土层;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低于心土... 研究了鄂东南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扩散率和入渗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高于心土层和底土层;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低于心土层和底土层,影响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容重。供试土壤水分稳定入渗速率均是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和底土层,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表土层以石英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n=17),这是由于混状土柱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主要受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容重小,总孔隙度大,土壤水分扩散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水分扩散率 入渗速率
下载PDF
入渗水头对垂直一维入渗Philip模型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范严伟 赵文举 王昱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建立垂直一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多种典型土壤垂直一维入渗特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采用Philip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入渗水头对吸渗率、稳渗率有一定影响,提出了包括入渗水头...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建立垂直一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多种典型土壤垂直一维入渗特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采用Philip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入渗水头对吸渗率、稳渗率有一定影响,提出了包括入渗水头和饱和导水率的Philip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已有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简单地确定吸渗率和稳渗率,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土壤水分垂直一维入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水头 垂直一维入渗 Philip模型 吸渗率 稳渗率
下载PDF
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机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崇文 樊贵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8,129,共4页
基于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与相关参数的测定,分析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过程,探讨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土壤的入渗能力在农业生产周期内变化较大;耕作土壤由高含水量到低含水量的变化过程中,土壤干容重呈增... 基于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与相关参数的测定,分析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过程,探讨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土壤的入渗能力在农业生产周期内变化较大;耕作土壤由高含水量到低含水量的变化过程中,土壤干容重呈增大趋势,土壤入渗能力呈减小趋势;作物生育期内,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主要是由于土壤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研究结果可为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入渗 土壤干容重 相对稳定入渗率 土壤胀缩
下载PDF
三种方法测估的林地稳渗率对比初探 被引量:13
17
作者 闵雷雷 于静洁 +1 位作者 张广英 王胜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
稳定入渗率(稳渗率)是衡量土壤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双环入渗法(RI)、人工降雨法(RS)和Guelph渗透仪法(GP)测估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油松林地的稳渗率。三种方法测估的稳渗率分别为0.5mm/min,0.35mm/min和0.04mm/min。在此基础上,对... 稳定入渗率(稳渗率)是衡量土壤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双环入渗法(RI)、人工降雨法(RS)和Guelph渗透仪法(GP)测估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油松林地的稳渗率。三种方法测估的稳渗率分别为0.5mm/min,0.35mm/min和0.04mm/min。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为今后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渗透性能的初步研究,存在着测定的样本点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入渗法 人工降雨法 Guelph渗透仪 稳定入渗率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入渗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钟韵 费良军 +2 位作者 傅渝亮 金世杰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了揭示浑水入渗与清水入渗的差异,通过大量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的因素,研究了泥沙粒度组成、膜孔直径、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膜孔灌自... 为了揭示浑水入渗与清水入渗的差异,通过大量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的因素,研究了泥沙粒度组成、膜孔直径、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浑水膜孔灌入渗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泥沙粒度组成、膜孔直径、土壤容重以及土壤初始含水量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模型,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60 0,根据入渗时间利用这些模型可求得相应的累积入渗量、稳定入渗率,从而进一步判断浑水膜孔灌土壤的自由入渗能力.结论可为更深入地研究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规律和浑水膜孔灌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浑水入渗 泥沙粒度组成 稳定入渗率 单点源入渗
下载PDF
荒漠植被影响下的沙地稳定入渗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汤英 周宏飞 徐利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北沙窝试验区,分别选取沙垄顶、沙垄间不同下垫面条件(裸地和梭梭)的沙漠土壤进行双环入渗试验,研究沙垄和垄间梭梭树下,距树干不同距离(50,100,150,200cm)和不同方向(东、西、南、北)...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北沙窝试验区,分别选取沙垄顶、沙垄间不同下垫面条件(裸地和梭梭)的沙漠土壤进行双环入渗试验,研究沙垄和垄间梭梭树下,距树干不同距离(50,100,150,200cm)和不同方向(东、西、南、北)稳定入渗速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梭梭树周围不同距离的沙垄和垄间稳定入渗率与孔隙度变化规律趋于一致;梭梭树下稳定入渗率在距树干较近时最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放射状迅速下降,这一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示,沙垄间:K=3.9266e-0.2466(LR2=0.959),沙垄上:K=8.4713e-0.0739L(R2=0.933);沙垄顶上的稳定入渗率值为垄间相应位置处的3~6倍,梭梭周围二者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入渗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荒漠植被 沙地 孔隙度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长历时土壤侵蚀暴雨标准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占礼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从黄土高原的降雨、径流、入渗、暴雨的实际情况及收集暴雨资料的需要出发,阐述了拟定长历时(60~1440min)土壤侵蚀暴雨标准的必要性和思路。根据这个思路,笔者在已拟定的短历时(5~60min)暴雨标准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拟定了长历... 本文从黄土高原的降雨、径流、入渗、暴雨的实际情况及收集暴雨资料的需要出发,阐述了拟定长历时(60~1440min)土壤侵蚀暴雨标准的必要性和思路。根据这个思路,笔者在已拟定的短历时(5~60min)暴雨标准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拟定了长历时土壤侵蚀暴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暴雨 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