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能自适应识别母线运行方式的备自投装置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江清楷 《电气技术》 2019年第8期115-1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220kV备自投装置,列出了母联备自投和线路备自投的充电条件及起动条件。以220kV逸仙变电站为例,指出该备自投装置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的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指出通过第... 本文介绍了一种220kV备自投装置,列出了母联备自投和线路备自投的充电条件及起动条件。以220kV逸仙变电站为例,指出该备自投装置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的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指出通过第三种方案改进的备自投装置能自适应识别双母单分段母线运行方式,实现母联备自投和线路备自投之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备自投装置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自投装置 双母单分段 充电条件 起动条件
下载PDF
缸内直喷型汽油车起动工况颗粒组分排放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志远 宋博 +1 位作者 胡雷 史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以一辆国V排放均质燃烧模式缸内直喷型(GDI)汽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GDI汽油车25℃冷机起动、25℃热机起动、5℃冷机起动等不同起动条件下GB18352.5—2013Ⅰ型试验的颗粒质量、数量排放及组分特性.结果表明:该车产生的颗粒物质量、数... 以一辆国V排放均质燃烧模式缸内直喷型(GDI)汽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GDI汽油车25℃冷机起动、25℃热机起动、5℃冷机起动等不同起动条件下GB18352.5—2013Ⅰ型试验的颗粒质量、数量排放及组分特性.结果表明:该车产生的颗粒物质量、数量排放受起动条件的影响较大,5℃冷机起动的颗粒物质量、数量较高;颗粒排放的碳质组分中有机碳约为总碳排放的81%,25℃热机起动有机碳与元素碳比例变化不大,5℃冷机起动有机碳比例降低15%;颗粒可溶性有机物(SOF)组分主要以脂肪酸和烷烃为主,25℃热机起动SOF组分变化不大,5℃冷机起动多环芳烃(PAHs)比例增大24倍;脂肪酸主要是C16:0和C18,受冷、热机起动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烷烃主要是C_(24)H_(50)、C_(25)H_(52)、C_(26)H_(54)和C_(27)H_(56),受冷、热机起动影响不大,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PAHs主要是中环和高环芳烃,受冷、热机起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型汽油车 起动工况 颗粒物 有机碳 元素碳 可溶性有机物(SOF)
下载PDF
改进A^(2)/N双污泥工艺启动条件的研究
3
作者 范荣桂 张玛格 魏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36,共6页
针对原有的A^(2)/N双污泥法,以实验室原有的AnOR反应器为基础,增设沉淀池与曝气生物滤塔构建部分一体化双污泥工艺装置,进一步简化处理流程,探究该工艺的启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启动条件为进水流量为3 L/h,硝化液回流比110%,维持... 针对原有的A^(2)/N双污泥法,以实验室原有的AnOR反应器为基础,增设沉淀池与曝气生物滤塔构建部分一体化双污泥工艺装置,进一步简化处理流程,探究该工艺的启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启动条件为进水流量为3 L/h,硝化液回流比110%,维持2/5池内污泥高度,厌氧池ORP在-200 mV左右,缺氧池ORP在-240 mV左右,好氧池DO质量浓度为2~4 mg/L,曝气生物滤塔DO质量浓度为2~3 mg/L,启动期COD、NH_(4)^(+)-N、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0%、98.8%、71.6%和65.0%,各项指标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A^(2)/N工艺 AnOR反应器 启动条件 脱氮除磷
下载PDF
静、动载荷下含弱层煤岩间超低摩擦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凯 肖晓春 徐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2,共9页
针对深部开采中发生冲击地压后大部分煤岩体向巷道整体倾出,在顶板表面出现摩擦痕迹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静、动载荷作用下含弱层组合煤岩体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方式下煤块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响应,通过对比可... 针对深部开采中发生冲击地压后大部分煤岩体向巷道整体倾出,在顶板表面出现摩擦痕迹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静、动载荷作用下含弱层组合煤岩体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方式下煤块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响应,通过对比可知,水平方向扰动是发生超低摩擦效应的主要原因,垂直方向的扰动则会加速超低摩擦的发生;水平残余位移随着水平静力的增大而增强,且在1200~1300 N时发生突变;在静、动载荷同时作用下并施加不同特征区间的水平力,煤块的运动状态随之改变,说明弱层的存在对于应力波具有消减的作用。此外,水平残余位移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呈对数增加,且在100~200 N时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层 组合煤岩 超低摩擦 残余位移 启动条件
下载PDF
常温下发动机冷热启动工况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忠伟 邓盟 +5 位作者 范咏玲 汪永东 周子航 李跃平 闫妍 吴怡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9,27,共10页
燃油汽车冷、热启动时污染物排放量大,研究启动排放特性对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发动机台架和汽车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PEMS),测量4台柴油和2台汽油发动机的冷、热启动排放,... 燃油汽车冷、热启动时污染物排放量大,研究启动排放特性对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发动机台架和汽车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PEMS),测量4台柴油和2台汽油发动机的冷、热启动排放,分析和对比颗粒物数量浓度(particulate number,PN)及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发现:柴油机冷、热启动的PN排放特性相似,但冷启动时PN出现明显浓度峰,且浓度大于热启动浓度;柴油机冷启动排放的CO和THC明显大于热启动排放量,但冷启动的NO_(x)排放量却低于热启动排放量;汽油机冷、热启动时也形成PN排放峰,但与柴油机不同,汽油机的PN排放形成峰值后渐渐下降,而柴油机则逐渐趋于稳定;汽油机的CO和THC排放在冷、热启动工况排放规律相似,且排放浓度相当,但冷启动排放的NO_(x)却明显高于热启动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汽油机 冷热启动工况 气体排放 颗粒排放
下载PDF
起动初始条件对GDI汽油机反转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文旭 洪伟 +3 位作者 解方喜 黄恩利 杨俊伟 汤绪雯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3,共7页
针对一台4G15缸内直喷汽油机试验研究了冷却水温、活塞初始位置、油轨内燃油压力等起动初始条件对反转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初始条件下膨胀缸和压缩缸控制参数的优化选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条件的变化,与... 针对一台4G15缸内直喷汽油机试验研究了冷却水温、活塞初始位置、油轨内燃油压力等起动初始条件对反转直接起动模式实现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初始条件下膨胀缸和压缩缸控制参数的优化选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条件的变化,与之相匹配的优化控制参数也有所改变。燃油压力和冷却水温降低后,需采用较浓的混合气。冷却水温在70-80℃之间时有利于反转起动模式的实现,提高燃油压力同样也有利于反转起动模式的实现。为使反转直接起动模式成功实现,活塞初始位置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当压缩缸活塞初始位置处于上止点后曲轴转角为-60°-70°之间时,在压缩缸和膨胀缸相继着火后可使发动机获得较大的正向转动速度,有利于提高起动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缸内直喷汽油机 直接起动模式 起动初始条件 控制参数
下载PDF
车辆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伟 刘海江 +2 位作者 李敏 童荣辉 周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4-1329,共6页
为解决在车辆驾驶性品质评价中主观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起步控制机理,确定了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的评价指标;接着在建立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方法;最... 为解决在车辆驾驶性品质评价中主观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起步控制机理,确定了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的评价指标;接着在建立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起步工况驾驶性品质评价方法;最后对已训练好的驾驶性品质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评价模型预测的每辆车的评分与主观评价人员主观评分误差在1分以内,不同起步意图的预测评分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主观评分和预测评分的相关系数达0. 82以上,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实现驾驶性品质的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步工况 驾驶性品质 模糊神经网络 评价
下载PDF
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训练学思考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建和 王海燕 +1 位作者 房巍 朱宝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共3页
为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实行,从专项训练学角度,就每局赛制缩短要求运动员高梯次起动、要求运动员调整原有节奏感以适应新赛制、提高2分发球制的发球、发球抢攻战术组合能力、重新审视训练负荷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为我国乒乓... 为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实行,从专项训练学角度,就每局赛制缩短要求运动员高梯次起动、要求运动员调整原有节奏感以适应新赛制、提高2分发球制的发球、发球抢攻战术组合能力、重新审视训练负荷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为我国乒乓球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11分赛制 起赛状态 比赛节奏 发球战术组合
下载PDF
汽车双质量飞轮启动工况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贵辉 陈闯 +3 位作者 石磊 李健 张忠仁 马俊明 《新技术新工艺》 2022年第3期69-74,共6页
汽车双质量飞轮可以有效衰减发动机的扭振,减少输入到变速箱的角加速度,可以使整车的共振转速降到怠速以下,进一步提升整车的NVH特性。但每次整车在启动工况下都要通过共振转速,动力传动系统会产生瞬时超负荷扭矩,从而引起车辆剧烈抖动... 汽车双质量飞轮可以有效衰减发动机的扭振,减少输入到变速箱的角加速度,可以使整车的共振转速降到怠速以下,进一步提升整车的NVH特性。但每次整车在启动工况下都要通过共振转速,动力传动系统会产生瞬时超负荷扭矩,从而引起车辆剧烈抖动,导致零件损坏,同时产生启动异响。为了解决双质量飞轮基于整车启动冲击和异响问题,基于AMESim软件搭建了双质量飞轮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双质量飞轮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双质量飞轮的初次级质量转动惯量、基础阻尼力矩、自由转角及扭转刚度对发动机启动工况的扭振衰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基础阻尼力矩和降低扭转刚度都可以有效降低双质量飞轮的启动扭转振幅,从而降低启动工况下的整车抖动与异响,该研究提出了双质量飞轮基于整车启动工况的仿真分析方法,解决了启动工况下的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幅过大的问题,能为双质量飞轮的整车匹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工况 双质量飞轮 异响 AMESIM 扭振 仿真 NVH
下载PDF
顺序控制与APC位置控制在连退机组的应用
10
作者 刘宇楠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7-173,共7页
顺序控制是连退机组入、出口区域实现自动连续生产的主要电气控制方式,以入口为例,从入口步进梁送卷到开卷机上卷、开卷机开卷、入口穿带直至焊接,都由顺序控制程序来完成,顺序控制不仅要完成每个单独过程的设备动作,还要负责实现过程... 顺序控制是连退机组入、出口区域实现自动连续生产的主要电气控制方式,以入口为例,从入口步进梁送卷到开卷机上卷、开卷机开卷、入口穿带直至焊接,都由顺序控制程序来完成,顺序控制不仅要完成每个单独过程的设备动作,还要负责实现过程之间的衔接配合,从而实现全自动生产。APC位置控制主要负责设备在固定位置间的自动移动,包括设备动作安全连锁条件、加速、减速、自动定位等,APC位置控制是顺序控制的一项重要执行功能。本文以顺序控制及APC位置控制在本钢浦项冷轧连续退火机组的应用为主要内容,介绍两种控制的程序原理及特点,结合对故障案例的分析讲述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控制 自动位置控制 开卷机 启动条件 运行条件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放电模式对建筑物上行闪电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王华伟 魏丽芳 王克谦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139,共5页
为了研究建筑物宽度变化对于上行闪电传播的影响,采用了上行闪电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对上行闪电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当上行闪电起始后单向通道垂直向上发展一段距离,通道比较暗,分支比较小;(2)上行闪电发展到达2... 为了研究建筑物宽度变化对于上行闪电传播的影响,采用了上行闪电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对上行闪电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当上行闪电起始后单向通道垂直向上发展一段距离,通道比较暗,分支比较小;(2)上行闪电发展到达2 km左右后,闪电通道的大部分分支将会产生许多小的分叉,其中部分分叉将会在高电荷密度中心处出现,另一部分分叉则绕过高电荷密度中心,向水平方向延伸发展;(3)随着建筑物宽度增加,上行闪电的通道总步长、上行闪电的水平延伸、垂直延伸有所增加、垂直延伸距离在3.1km-3.4km范围内变化。对建筑物上行闪电起始位置的研究,能够对建筑物电涌保护器的安装、选型等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宽度 上行闪电 数值模拟 启动条件 传播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双质量飞轮的启停工况传动系扭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志勇 毛阳 +1 位作者 史文库 张贵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研究发动机启停工况时装有双质量飞轮传动系的扭振特性,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的动特性仿真模型,分析获得了不同扭转频率和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并通过动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动机启停工况时传动系将产生瞬时大扭矩和... 为研究发动机启停工况时装有双质量飞轮传动系的扭振特性,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的动特性仿真模型,分析获得了不同扭转频率和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并通过动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动机启停工况时传动系将产生瞬时大扭矩和扭转振幅,从而引起车辆剧烈抖动,且可能导致零件损坏,然而增大双质量飞轮阻尼的解决方案却会影响怠速及匀速行驶工况时传动系的扭振减振效果.针对传动系不同工况对双质量飞轮阻尼的对立要求,结合磁流变液黏度可受磁场强度控制的特性,设计了一套阻尼可调的半主动控制式的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装置并对其进行启停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在启停工况时最大扭矩和相对转角比传统双质量飞轮明显降低,从而可降低启停时车辆及传动系的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飞轮 磁流变液 启停工况 扭振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
13
作者 陈龙 陶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发动机启停控制逻辑,提出发动机启停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开展2种运行状态下发动机启停工况仿真,对比分析无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下传动系扭转振动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相比无控制状态:定置停车时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23.8%和30.1%,车辆行进间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12.1%和23.6%。该方法可有效衰减发动机启停工况传动系扭转振动,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NVH(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混联传动系 启停工况 扭转振动 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下载PDF
井下回采面均压通风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灵涛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3期14-15,22,共3页
以井下回采面均压通风技术应用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通风问题的基础上,从均压启动条件、风机选型和安装调试三个方面对均压通风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介绍,希望能够为该技术在其他矿井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矿井 均压通风 启动条件 风机选型 安装调试
下载PDF
考虑启停工况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耀先 胡潇 +1 位作者 宋珂 章桐 《机电一体化》 2020年第6期3-12,共10页
以某汽车燃料电池SUV在ADVISOR仿真软件中所搭建的整车仿真模型为试验平台,针对启停工况给燃料电池带来的不利影响入手,对燃料电池在启停工况和怠速运行工况的工作状态进行优化,得出较理想的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燃料电池汽车包含耐久性... 以某汽车燃料电池SUV在ADVISOR仿真软件中所搭建的整车仿真模型为试验平台,针对启停工况给燃料电池带来的不利影响入手,对燃料电池在启停工况和怠速运行工况的工作状态进行优化,得出较理想的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燃料电池汽车包含耐久性在内的综合性能。将不同工况下对应的最优控制策略和工况识别模块结合在一起,制定基于工况识别的多模式切换能量管理策略,通过在不同最优控制策略之间的切换,实现整个工况范围内的最优。仿真结果表明,识别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整车在所建立的多模式切换能量管理策略下有着较好的经济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瞬时优化 启停工况 工况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起步工况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研究
16
作者 王小飞 顾以慧 《汽车零部件》 2021年第5期33-38,共6页
依托国内某大型汽车行业国企自主研发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项目,针对目前市场抱怨最多的低速工况,基于转速控制方式分析起步控制逻辑原理;基于起步工况时滑摩功产生原理,给出减少滑摩功的优化方案;从起步工况不同阶段深入分析产生顿挫的原因... 依托国内某大型汽车行业国企自主研发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项目,针对目前市场抱怨最多的低速工况,基于转速控制方式分析起步控制逻辑原理;基于起步工况时滑摩功产生原理,给出减少滑摩功的优化方案;从起步工况不同阶段深入分析产生顿挫的原因,针对原因给出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且该项目已经过数百万公里耐久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已初步量产投放市场并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起步工况 起步控制 起步冲击
下载PDF
不同开车工况对天然气脱碳装置响应特性影响
17
作者 王玉娟 唐建峰 +3 位作者 花亦怀 陈静 桑伟 刘云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70-1780,共11页
由于气田及输送环境影响,现场运行长期处于波动状态,而装置能否稳定运行与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动作是否及时有效息息相关。为分析装置在不同开车工况下的响应特性,本文基于实验室建有的天然气脱碳循环实验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研究... 由于气田及输送环境影响,现场运行长期处于波动状态,而装置能否稳定运行与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动作是否及时有效息息相关。为分析装置在不同开车工况下的响应特性,本文基于实验室建有的天然气脱碳循环实验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研究,分析其中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研究中,开车工况下不同进气流量、塔内压力以及贫液进塔温度对于吸收塔内温度场及闪蒸罐液位响应特性的影响差别不大。而对于开车工况处于较大的进气流量、较高的塔内压力、较低或较高的贫液进塔温度,其控制器响应会出现一定延迟或塔釜液位波动幅度较剧烈的情况。因此以吸收塔塔釜液位响应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BBD设计法对各因素交互作用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吸收压力对塔釜液位响应时间的影响极显著,并且在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中,吸收压力与贫液进塔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目标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碳 醇胺法 开车工况 响应特性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带速启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真军 章玮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896-900,共5页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在带速状态下无法可靠启动的问题,通过向逆变器施加两个短时零电压矢量的方式,使电机定子三相绕组短路,根据短路电流相量在αβ坐标系下的角度变化,辨识出电机转向和转速,通过对短路电流在dq坐标系下暂态...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在带速状态下无法可靠启动的问题,通过向逆变器施加两个短时零电压矢量的方式,使电机定子三相绕组短路,根据短路电流相量在αβ坐标系下的角度变化,辨识出电机转向和转速,通过对短路电流在dq坐标系下暂态过程的解析分析,估算出电机转子位置,给出了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幅值大小与初始转速和短路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带速启动实现方案。在TI公司的TMS320F28027作为主控芯片的驱动系统以及带风机负载的550 W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实验平台上对带速启动方案进行了评价,进行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转速和短路时间情况下的带速启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带速启动方案能够准确的根据短路电流判断出电机启动瞬间的转向、转速和转子位置,从而保证了永磁同步电机在带速状态下的可靠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位置传感器 永磁同步电机 带速启动
下载PDF
当量比条件下的掺氢汽油机冷启动工况三维数值模拟
19
作者 李岳林 童鹏 张子涵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提高传统汽油机的启动性能,同时降低启动阶段的燃料消耗率,本研究试图通过掺氢方式使汽油机在当量比条件下成功启动。采用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在当量比条件下掺氢汽油机冷启动工况的混合气分布与着火情况,期望找到一种更佳的掺氢汽... 为了提高传统汽油机的启动性能,同时降低启动阶段的燃料消耗率,本研究试图通过掺氢方式使汽油机在当量比条件下成功启动。采用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在当量比条件下掺氢汽油机冷启动工况的混合气分布与着火情况,期望找到一种更佳的掺氢汽油喷射方案。首先,构建了掺氢汽油机冷启动工况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气门运动规律、喷油量与喷氢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标定;然后,对构建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最后,在当量比条件下进行了冷启动工况着火情况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当量比条件下,与纯汽油机相比掺氢能够明显加快混合气的扩散速度,使混合气更快地在缸内实现均匀分布;纯汽油启动时首循环着火困难,掺氢能实现首循环着火,但当掺氢量过大时,会出现早燃现象;掺氢能够显著减少冷启动阶段HC和C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汽油机 冷启动工况 数值模拟 喷氢策略 首循环着火
下载PDF
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瞬态计算方法研究
20
作者 蒲大文 闫兵 +2 位作者 叶磊 黄燕 王兴民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10期27-33,共7页
内燃机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各个方面,但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声一直困扰着人们。为了减少内燃动力机组整机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将机组通过单层或双层隔振系统安装在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可知,进行内燃动力机组整机... 内燃机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各个方面,但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声一直困扰着人们。为了减少内燃动力机组整机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将机组通过单层或双层隔振系统安装在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可知,进行内燃动力机组整机振动分析时,除了要计算机组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整机振动外,掌握机组启停过程的共振响应情况也是必要的。本文以隔振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试验掌握了采用双层隔振系统的内燃动力机组启停过程典型共振响应特性,同时试验结果也为验证计算方法正确性的提供了依据。然后,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法为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内燃动力总成特点对机组启停过程加载了激振力,仿真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共振响应频率基本一致,最大幅值接近。本文提出的隔振系统瞬态计算方法,能够对机组启停过程的共振响应进行准确计算,为在设计阶段掌握内燃动力机组启停过程的共振响应特性提供了可能。该方法虽然是以内燃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为对象进行研究,对于采用单层隔振系统的内燃动力机组也可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系统 内燃动力总成 启停工况 瞬态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