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林的密度管理与长期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盛炜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共8页
198 7~ 1999年 ,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对 9a生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了不同保留密度的管理。设立 6个固定样地 ,对林下植被变化作了 13a的连续观测 ,土壤肥力变化作了 9a变化测定 ,并对水土流失、枯落物量及其分... 198 7~ 1999年 ,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对 9a生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了不同保留密度的管理。设立 6个固定样地 ,对林下植被变化作了 13a的连续观测 ,土壤肥力变化作了 9a变化测定 ,并对水土流失、枯落物量及其分解速率进行了 8a的测定。结果表明 ,凡经间伐的林分 ,林下植被获得了良好发育 ,13a中林下植被种类达到了 30~ 36种 ,盖度达到 80 %~ 90 % ,而生物量达到 5t·hm- 2 以上。未经间伐密度较大的林分林下植被发育较迟 ,比间伐林分推迟 8~ 9a。适度间伐不会产生不利于地力维护的水土流失 ,合理的林分密度管理可提高微生物数量 ,达 2 .42倍。林分密度低而林下植被发育好的林分 ,枯落物分解速度快。杉木中龄林阶段 ,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 ,特别是 16~ 30cm的土壤 ,水解N和速效P含量下降 ,速效N下降最明显。林分密度大 ,生长量大的林分 ,速效N、P下降幅度也大。因此 ,通过间伐适当降低林分密度 ,对维护土壤肥力有较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管理 林下植被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 杉木林 人工林 长期生产力
下载PDF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分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星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每伐桩保留 1~ 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 ;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每伐桩保留 1~ 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 ;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度管理技术措施 ;综合考虑培育目标和立地条件 ,提出巨尾桉二代萌芽林分密度应以 1650~ 2 50 0株· hm-2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萌芽更新 人工定株 林分密度管理
下载PDF
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猛 曾伟生 +2 位作者 孟京辉 孔雷 姜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密度上下限以及杉木林分郁闭线;2)构建了杉木优势高模型、杉木材积模型、立地指数模型作为密度控制图的辅助方程;3)基于密度控制图,模拟了3种常见密度下,对杉木林分进行的3种不同经营措施(不进行任何经营措施,合理抚育间伐,对照性抚育间伐),获得不同经营措施下林分总收获量、林分总枯损量、林分年平均收获量等林分参数以及对相应的林分年龄,为合理安排经营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杉木人工林 密度控制图 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 不同经营措施
下载PDF
杉木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健儿 龚其锦 +1 位作者 陈善治 王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本文对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在林分密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杉木相对冠长与胸径生长率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林分株数按相对冠长的分布用正态分布拟合是适宜的,拟合率达73%左右,提出了以... 本文对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在林分密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杉木相对冠长与胸径生长率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林分株数按相对冠长的分布用正态分布拟合是适宜的,拟合率达73%左右,提出了以林分相对冠长的平均值作为基准,按标准差的一定倍数来划分林分生长级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林分各生长级林木的相对冠长临界值或范围随林分的年龄、优势高和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但林分Ⅳ、Ⅴ级木的比例却是逐渐上升的。杉木相对冠长指标可作为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相对冠长 抚育 间伐 林分密度
下载PDF
蒙古栎林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洪玲霞 雷相东 李永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利用汪清林业局1997年、200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61块蒙古栎林的固定样地数据建立了蒙古栎林全林整体模型。全林整体模型是一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它由8个非线性模型组成。利用Forstat2.0软件中的"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 利用汪清林业局1997年、200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61块蒙古栎林的固定样地数据建立了蒙古栎林全林整体模型。全林整体模型是一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它由8个非线性模型组成。利用Forstat2.0软件中的"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求解模型参数,保证了模型的无偏性。"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15%以下。应用全林整体模型可以进行不同初始条件林分的生长分析及制定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为蒙古栎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全林整体模型 林分密度控制图
下载PDF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Ⅴ.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系统收获表编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系统收获表是实现林分生长动态预测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森林经理界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和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解析了系统收获表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编制出杉木、马尾松人... 系统收获表是实现林分生长动态预测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森林经理界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和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解析了系统收获表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编制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系统收获表,经过实践检验,可适用于福建省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密度管理图 收获表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及密度预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建军 陆元昌 +2 位作者 赵秀海 孟京辉 向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7,共7页
【目的】密度控制图是一个集设计、展示、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有效工具,为同龄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是构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尾松林分密度进行评估,进而构建密度预警图,并根据预警图提出相应的... 【目的】密度控制图是一个集设计、展示、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有效工具,为同龄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是构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尾松林分密度进行评估,进而构建密度预警图,并根据预警图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建议。【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热林中心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建立的238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13年和2015年的复测数据,采用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马尾松密度控制图,基于最优密度的上下限以及二类调查数据,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预警图。【结果】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优势高模型、材积模型以及地位指数模型构建了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控制图;根据密度控制图和现有林分的密度情况,构建了热林中心密度预警图,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建议。【结论】本研究将热林中心马尾松分为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以及合理密度的林分,并根据林分所处的状态提出不同的经营建议。高密度的林分,采用疏伐的措施,将林分引向最优密度区间;低密度的林分,采取补植珍贵树种的方式,促使林分朝着合理密度方向发展,落入合理区间的林分,不采取任何与密度调控相关的经营措施,使林分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发展,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自然稀疏 密度控制图 密度预警图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研建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宇昊 牛青云 孟京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制约着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研究拟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实现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精准化。[方法]首先,以湖南省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基本密度控制图。其次,将碳储量等高线加入到基本密度控制图上,构建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增加了以碳储量调控为目标的密度调控功能。再次,基于所构建的密度控制图,以湖南慈利县为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生成密度诊断图,并提出相关经营建议。[结果]湖南省慈利县(1)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高于合理密度区间,林木对有限的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竞争,甚至有些林分会产生严重的自然枯死现象,亟待开展抚育间伐,降低林分密度;(2)少部分林分位于合理密度区间范围内,此时的林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木个体之间处于互相促进的状态;(3)少部分林分密度低于最优密度下限,此时的林地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亟待开展林下补植作业。[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马尾松林分密度控制图,能够精准指导森林抚育,此外还能够对森林经营单位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形成林分密度诊断图,进而为合理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Reineke自然稀疏 马尾松碳储量密度控制图 密度诊断图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研究
9
作者 徐旭平 吕延杰 王建军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4期79-88,共10页
【目的】构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为科学经营,合理调控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提升蓄积收获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四期一类清查复测样地的14... 【目的】构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为科学经营,合理调控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提升蓄积收获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四期一类清查复测样地的142块样地数据,应用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拟合生长曲线,构建林分密度控制图,并模拟无经营措施、合理间伐、重度疏伐3种模式下林分生长状态及收获量。【结果】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其决定系数R2为0.911,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8;优势高模型、蓄积模型2个辅助方程的拟合效果良好,其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应用最优生长密度上限与下限、林分郁闭线以及2个辅助方程绘制了密度控制图。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合理间伐、两次疏伐及达到目标胸径时,年平均收获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林分。同时,合理间伐林分达到目标胸径时的年龄、优势高均低于无经营措施林分,总收获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林分。【结论】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通过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直观展现了林分生长状态和抚育经营效果,并发现林分进入自然稀疏阶段后将密度控制在349~757株/hm2,能够提高达到目标胸径时林分蓄积总收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控制图 兴安落叶松 自然稀疏 林分经营模拟
下载PDF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Ⅲ.人工林密度管理图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辉 真边昭 +1 位作者 林浪 王题瑛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预测 林分密度管理图 计算机
下载PDF
Integrated Stand Growth Model of Mongolian Oak and Its Application
11
作者 Hong Lingxia Lei Xiangdong Li Yongci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3期65-66,共2页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n integrated stand growth model of Mongolian oak(ISGM_oak) using the data from 61 permanent sample plots measured in 1997 and 2007.ISGM_ oak is a group of non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s.The m...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n integrated stand growth model of Mongolian oak(ISGM_oak) using the data from 61 permanent sample plots measured in 1997 and 2007.ISGM_ oak is a group of non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s.The method of nonlinear error-in-variabl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ISGMoak with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stat 2.0,so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group of correlated equations in ISGMoak is unbiased and the equations are compatible.Model validation using bootstrap method showed that both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and square error are less than 15 percent.The ISGM_ oak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stand growth with different values of site index,stand density and to draw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diagram for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RCUS MONGOLICA INTEGRATED stand growth model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diagram
原文传递
Quantifying Growth Responses of Black Spruce and Jack Pine to Thinn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Density Management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被引量:1
12
作者 Peter F. Newton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年第4期409-421,共13页
Models for quantifying the growth responses of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and 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Lamb.) to precommercial thinning (PCT) treatments were developed. They accounted for the increased... Models for quantifying the growth responses of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and 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Lamb.) to precommercial thinning (PCT) treatments were developed. They accounted for the increased rate of stand development arising from PCT treatments through temporal adjustments to the species and site specific mean dominant height-age functions. Analytically, they utilized a relative height growth modifier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density-dependent height repression effects. A phenotypic juvenile age-mature age correlation function was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intrinsic temporal decline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PCT effect throughout the rotation. The resultant st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were in accord wi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xpectations when the response models were integrated into algorithmic variants of structural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Models Height REPRESSION PHENOTYPIC JUVENILE Age-Mature age Correlation Precommercial THINNING
下载PDF
Genetic Worth Effect Models for Boreal Conifers and Their Utility When Integrated into Density Management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被引量:1
13
作者 Peter F. Newton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Based on approaches deduc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from density control experiments, genetic worth effect response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Based on approaches deduc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from density control experiments, genetic worth effect response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and 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Lamb.) plantations. The models accounted for the increased rate of stand development arising from the planting of genetically-improved stock through temporal adjustments to the species-specific site-based mean dominant height-age functions. The models utilized a relative height growth modifier based on known estimates of genetic gain. The models also incorporated a phenotypic juvenile age-mature age correlation function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e intrinsic temporal decline in the magnitude of genetic worth effects throughout the rotation. Integrating the functions into algorithmic variants of structural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models produced st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that were consistent with axioms of even-aged stand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EA MARIANA Pinus banksiana Structural stand density management MODELS Phenotypic Juvenile Age-Mature Age Correlation Canadian BOREAL Forest Region
下载PDF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Ⅳ.改善林分密度管理图预测精度的方法
14
作者 潘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6,39,共5页
在用密度管理图进行林分蓄积的动态预测时,建立在优势木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基础上的收获密度效应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具体林分的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以立木度Rv为修正系数,来反映林分内营养空间结构对蓄积的影响,从而提高密度管... 在用密度管理图进行林分蓄积的动态预测时,建立在优势木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基础上的收获密度效应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具体林分的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以立木度Rv为修正系数,来反映林分内营养空间结构对蓄积的影响,从而提高密度管理图的应用精度。该方法可以使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对蓄积量的预测误差标准差分别从44.32m3/hm2、23.11m3/hm2减少到17.47m3/hm2、5.23m3/hm2,提高密度管理图在实践中应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图 预测精度 森林资源 动态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