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封蛋白4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狄晨红 金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鳞癌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各30份,同时选取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CLDN4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R-HPV,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改变。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TCT联合HR-HPV与CLDN4联合HR-HPV检测对HSIL和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CLDN4表达阳性率上升(r=0. 832,P <0. 05)。HR-HPV感染与CLDN4表达共阳性主要出现在HSIL和宫颈癌组。TCT联合HR-HPV和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AUC分别为0. 683和0. 633。TCT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 0%、36. 7%、61. 2%、100. 0%、46. 7%; 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6. 7%、30. 0%、58. 0%、90. 0%、55. 0%。结论:CLDN4表达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CLDN4联合HR-HPV检测可指导临床HSIL及宫颈鳞癌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癌前状态/病理学 癌前状态/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乳头状瘤病毒科 连接蛋白类/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魏世华 岳养军 +2 位作者 赵瑞 田种泽 陈菊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分析鼻咽癌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 ,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自 1993- 0 1~ 2 0 0 0 - 12 ,我院收治的 175例鼻咽癌患者。分析各级医院误诊率及首发症状对鼻咽癌诊断的影响。结果 共误诊 36 9例次 ,首诊误诊率高达 93.1% ,误诊疾病达 ... 目的 分析鼻咽癌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 ,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自 1993- 0 1~ 2 0 0 0 - 12 ,我院收治的 175例鼻咽癌患者。分析各级医院误诊率及首发症状对鼻咽癌诊断的影响。结果 共误诊 36 9例次 ,首诊误诊率高达 93.1% ,误诊疾病达 2 0余种。结论 西北地区属鼻咽癌低发区域 ,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 ,是造成鼻咽癌误诊的主要原因 ,提高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鳞状细胞癌 误诊 病理类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误诊鳃裂癌四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彩平 王弘士 +1 位作者 孔蕴毅 王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4-637,共4页
目的阐明鳃裂癌的诊断需慎重。方法对4例误诊为鳃裂癌的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患者的原发灶均被发现,2例原发灶在杓会厌皱襞,1例在腭扁桃体,1例在头顶皮肤。原发灶发现的时间为自首次手术时至首... 目的阐明鳃裂癌的诊断需慎重。方法对4例误诊为鳃裂癌的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颈部囊性转移性鳞癌患者的原发灶均被发现,2例原发灶在杓会厌皱襞,1例在腭扁桃体,1例在头顶皮肤。原发灶发现的时间为自首次手术时至首次手术后41个月。结论4例中无一例为鳃裂癌,因此鳃裂癌的诊断需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 囊性 鳃裂 鳞癌 颈部 原发灶 误诊 发现
原文传递
Cytokeratin表达在舌鳞癌淋巴结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魏远坚 胡顺广 +3 位作者 廖贵清 朱文平 郭海鹏 邱月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3201-3204,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检测舌鳞癌淋巴结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对40例舌鳞癌患者及清扫淋巴结163个(常规临床检查颈部淋巴结阴性pN 0)进行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40例舌鳞癌组织中CK均表达... 目的:研究一种检测舌鳞癌淋巴结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对40例舌鳞癌患者及清扫淋巴结163个(常规临床检查颈部淋巴结阴性pN 0)进行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40例舌鳞癌组织中CK均表达阳性,40例颈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发现5例有转移者(共23枚淋巴结),CK检测也为阳性。19个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者,CK也表达阳性。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加,淋巴结CK表达阳性率亦增加。CK表达阳性者预后较阴性者差。结论:CK免疫组化法是检测舌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而便捷的方法,而检测舌鳞癌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肿瘤进展程度与预后,特别对筛选组织学检查淋巴结阴性但存在微转移的患者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病理学 鳞状细胞/诊断 淋巴转移/诊断 角蛋白/免疫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yclin D_1和p16在青年妇女早期子宫颈鳞癌诊断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繁 王宗敏 唐云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 D1、p16在青年妇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子宫颈早期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观察Cyclin D1、p16在CINⅠ级40例、CINⅡ及CINⅢ级各20例、早期浸润癌30例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目的探讨Cyclin D1、p16在青年妇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子宫颈早期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观察Cyclin D1、p16在CINⅠ级40例、CINⅡ及CINⅢ级各20例、早期浸润癌30例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设立30例正常子宫颈及慢性炎性反应子宫颈上皮作对照组。结果Cyclin D1、p16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低表达,在CINⅡ~Ⅲ级组和早期浸润癌组中表达升高,且有递增的趋势(P〈0.01)。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与CINⅠ组,CINⅡ组与子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子宫颈组和CIN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组中p16表达亦较低,与子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浸润癌中Cyclin D1与p1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 D1和p16与CIN及癌变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恶性转化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p16/生物合成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周期蛋白D1/生物合成 宫颈肿瘤/诊断 基因 肿瘤抑制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异常诊治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云 周家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诊治结局,为临床正确处理提供借鉴。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746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示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893例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发生率为7.60%,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为5.82%,轻度鳞...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诊治结局,为临床正确处理提供借鉴。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746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示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893例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鳞状上皮异常的发生率为7.60%,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为5.82%,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1.26%,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0.47%,原位癌为0.026%;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符合率为49.67%,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符合率为81.82%,非典型鳞状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分布广泛,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达31.87%;细胞学级别高,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不典型增生(CIN)发病年轻化,在31~40岁年龄段占60%左右;病理的符合率仅36.11%;CINⅠ的微波(破坏)治疗和CIN切除治疗,治愈率为99.52%,残留率为0.47%,复发率为0.71%。结论非典型鳞状细胞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在没有HPV检测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行阴道镜检查是必须的;CIN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应加强对年轻妇女宫颈疾病的筛查工作;细胞学技术的改进,使异常宫颈细胞学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阴道镜点活切在宫颈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宫颈锥切有不可替代的诊断和治疗作用;足够范围的切除治疗CINⅢ具有可行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诊断 宫颈疾病/诊断 宫颈肿瘤/诊 阴道镜检查 电外科手术 子宫颈/外科学
下载PDF
宫颈癌高危人群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英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5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探索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ell test,TCT)检测技术对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6例宫颈癌高危患者进行TCT检测,按宫颈/阴道细胞的病理诊断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作出诊断,并对细胞异常病例进行病理活检对照... 目的探索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ell test,TCT)检测技术对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6例宫颈癌高危患者进行TCT检测,按宫颈/阴道细胞的病理诊断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作出诊断,并对细胞异常病例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结果不典型鳞状上皮29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6例,鳞状上皮癌3例。38例细胞异常患者,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者3例,均由细胞学确诊。结论TCT检测技术对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进一步筛查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诊断 癌前状态/诊断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下咽癌误诊分析
8
作者 苏立众 范国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提高下咽癌的早期诊断 ,减少误诊。方法 对 32例下咽癌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下咽癌出现症状较晚 ,其咽部不适、咽痛、痰中出血、颈部肿块等症状为非特异性 ,易误诊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结论 对 5 0~ 70... 目的 提高下咽癌的早期诊断 ,减少误诊。方法 对 32例下咽癌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下咽癌出现症状较晚 ,其咽部不适、咽痛、痰中出血、颈部肿块等症状为非特异性 ,易误诊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结论 对 5 0~ 70岁患者有上述症状者 ,一定要仔细检查咽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误诊 临床表现 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环状RNA表达及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
9
作者 卜川 蔡灿辉 +1 位作者 朱忠寿 魏日富 《中国校医》 2017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S-7)表达及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我院3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ciRS-7的表达。结果与癌周围正常组织相比喉鳞状细胞癌的ciRS-7呈现高表达。临床分期、吸烟史、...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S-7)表达及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我院3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ciRS-7的表达。结果与癌周围正常组织相比喉鳞状细胞癌的ciRS-7呈现高表达。临床分期、吸烟史、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已被证实影响ciRS-7的表达(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iRS-7表达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ciRS-7表达低的患者(P<0.01)。通过Cox回归分析ciRS-7对预后评估有价值。结论 ciRS-7与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ciRS-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微RNAS
原文传递
跨声门癌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路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提高跨声门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 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 5 6 .7% ,误诊率 43.3%。结论 在诊断跨声门癌时 ,除根据其临床表现外 ,应将纤维喉镜、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
关键词 跨声门癌 误诊 原因分析 鳞状细胞 诊断
下载PDF
5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立宇 孙先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假腺样(筛网状),并见粉刺样坏死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基底细胞样成分Ker(AE1/AE3)、Ker14、PCNA、LM及p53均阳性,Ker194例基底细胞样成分及2例伴随鳞癌成分同时阳性;Syn仅1例BSCC阳性;5例SCCKer(AE1/AE3)均阳性,3例Ker14弱阳性,2例Ker19弱阳性。5例BSCC和BCC其S-100、CgA、NSE及SMA均阴性。结论: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BSCC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清DR-70水平对舌癌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丹 龙星 乔治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2-513,共2页
目的 :研究DR - 70 (AMDLDR - 70 )在舌癌病人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比较分析了5 2例舌鳞状细胞癌和 4 2例舌良性肿瘤病人及 4 0个健康人的血清DR - 70水平 ,并跟踪分析舌癌病人的 3年生存率。结果 :舌癌病人的DR - 70... 目的 :研究DR - 70 (AMDLDR - 70 )在舌癌病人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比较分析了5 2例舌鳞状细胞癌和 4 2例舌良性肿瘤病人及 4 0个健康人的血清DR - 70水平 ,并跟踪分析舌癌病人的 3年生存率。结果 :舌癌病人的DR - 70阳性率 (75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7.5 % )和良性肿瘤组 (10 % ) ,且与其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 :本研究表明血清DR - 70水平能够预测舌癌的发生 ,同时也与舌癌患者的生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70 舌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10例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世峰 王琪 王书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直肠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10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 目的探讨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直肠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10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假腺样(筛网状),并见粉刺样坏死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8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2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基底细胞样成分Ker(AE1/AE3)、Ker14、PCNA、LM及P53均阳性,Ker19,8例基底细胞样成分及4例伴随鳞癌成分同时阳性;Syn仅2例BSCC阳性,10例SCCKer(AE1、AE3)均阳性,6例Ker14弱阳性,4例Ker19弱阳性。10例BSCC和BCC其S100、CgA、NSE及SMA均阴性。结论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BSCC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4例报告
14
作者 邬家如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共4例,年龄37~67岁,病程15d~2年。3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例伴局部疼痛。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 目的:探讨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共4例,年龄37~67岁,病程15d~2年。3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例伴局部疼痛。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均证实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4例均行根治术。病理特点:肿瘤大小2~18cm,平均5.7cm,仅1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镜下表现:癌巢有多边或梭形细胞构成,细胞质红染,3例可见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4例随访时间为12~85个月。3例健在,1例术后第11个月死于肺转移。结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有效可靠方法,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需辅以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乳腺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瘤7例
15
作者 胡炳钿 张开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40-340,共1页
目的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方法胃部不适及进食感胸骨后隐痛患者32例,采用国产XS-4及进口Olympus-XQ-20.30纤维内镜,进行检查,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43岁~66岁,进食感胸后隐痛不适感3例,胃部不适4例,这7例患者中有5例在内镜插... 目的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方法胃部不适及进食感胸骨后隐痛患者32例,采用国产XS-4及进口Olympus-XQ-20.30纤维内镜,进行检查,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43岁~66岁,进食感胸后隐痛不适感3例,胃部不适4例,这7例患者中有5例在内镜插入时即发现食管中段粘膜有异常改变,2例在内镜退出时发现食管下段粘膜有异常改变.在内镜通过食管时,我们采用边充气边注水,缓进、出细致观察的方法,对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丘疹祥和乳头状隆起处等粘膜可疑改变处均活检2~3处,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结果早期食管癌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未及肌层,而无淋巴结转移的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据国际抗癌联盟分期中的0~1期.因此我们将发现的7例定为早期食管癌。根据裘宁良对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可分为隐状型,肉眼仅能见病变部位粘膜较正常为红;糜烂型,可见病变部位粘膜轻度糜烂,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斑块型,癌变部位粘膜肿块隆起,呈斑块状分布聚积在一起;乳头型,肿瘤呈明显节状隆起,体积较小,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7例病理类型:糜烂性4例,斑块型2例,乳头型1例.病变分布长度2cm~4cm.原位癌1例,侵粘膜固有层1例,侵粘膜肌层5例,均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能否根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患者,进行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胃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201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海雅 赵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20期69-71,共3页
目的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管理中评价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的作用。方法应用CCT结合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201例ASCUS患者进行检测、随访。结果58.71%(118/201)的ASCUS病例为慢性宫颈炎,23.88%(48/201)为HPV感染,33.33... 目的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管理中评价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的作用。方法应用CCT结合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201例ASCUS患者进行检测、随访。结果58.71%(118/201)的ASCUS病例为慢性宫颈炎,23.88%(48/201)为HPV感染,33.33%(16/64)的HPV感染者伴宫颈上皮内病变(CIN),3例腺癌;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194例ASCUS病变消退,7例合并HPV感染者CIN病变未消退且ASCUS持续阳性,1例转为LSIL。结论对ASCUS患者需分类管理,合并HPV感染者必须及时治疗,定期复查CCT对早期发现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计算机辅助 诊断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煜程 胡风标 +2 位作者 沈毅 徐林浩 林乐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以及手术对该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46例食管鳞癌病人术前、术后8 d、术后30 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以及手术对该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46例食管鳞癌病人术前、术后8 d、术后30 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6、10(IL-4、IL-6、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L-2、INF-γ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2类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达趋势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手术后上述表达情况逆转。结论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2细胞功能增强,Th1细胞功能减弱;手术可逆转食管鳞癌病人Th1、Th2状态;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检测可能为反映食管癌预后和转移或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手术治疗 外周血 TH1 TH2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32例术前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黎明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6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诊断 误诊 子宫内膜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