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艳荣 孔祥明 +2 位作者 曹恩祥 刘永亮 黄婉利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2-2177,共6页
研究了温度对不同沥青含量的新拌水泥沥青浆的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影响,以揭示该类复合胶凝材料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规律。在0,20℃和40℃下测量浆体的扩展度,获得了流动性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测定新拌浆体凝结硬化过程... 研究了温度对不同沥青含量的新拌水泥沥青浆的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影响,以揭示该类复合胶凝材料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规律。在0,20℃和40℃下测量浆体的扩展度,获得了流动性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测定新拌浆体凝结硬化过程中半绝热温升来研究温度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水泥水化速率下降,浆体初始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增强;随沥青掺量的增大,初始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降低,流动保持性的温度敏感性增大;含阳离子乳化沥青的浆体初始流动性、流动保持性以及水泥水化延缓程度受温度的影响均大于含阴离子乳化沥青的浆体。水泥水化、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以及沥青的破乳是决定新拌水泥沥青浆流动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沥青胶凝材料 流动性 温度敏感性 水泥水化 扩展度 乳化沥青
原文传递
新拌水泥沥青浆体的流动性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孔祥明 张艳荣 +4 位作者 张敬义 马晓伟 曹恩祥 刘永亮 黄婉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9-575,共7页
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分析测试了添加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乳化沥青后新拌浆体的流动性(扩展度)及水化热;采用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分散体系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加入可大... 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分析测试了添加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乳化沥青后新拌浆体的流动性(扩展度)及水化热;采用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分散体系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加入可大大提高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同时可延缓水泥水化进程;随乳化沥青掺量的增大,浆体流动性先增大后降低,流动保持性逐渐增强,诱导期逐渐延长;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浆体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的改善及其对水泥水化的延缓效果较阳离子乳化沥青更为显著;浆体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包括乳化沥青颗粒对水泥颗粒的吸附、乳化沥青破乳同时伴随水泥水化等几个过程,最终形成水泥、水化产物和沥青膜互穿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水泥-沥青胶凝材料(CAB) 扩展度 水泥水化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药液表面张力和粘度对苯达松水剂生物活性及增效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辉 张利斌 陶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0-154,共5页
通过采用有机硅助剂、丙三醇调节除草剂水剂苯达松的表面张力和粘度,测定其对铺展直径、干燥时间、稳定持留量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药液表面张力,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粘度、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苯达松对... 通过采用有机硅助剂、丙三醇调节除草剂水剂苯达松的表面张力和粘度,测定其对铺展直径、干燥时间、稳定持留量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药液表面张力,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粘度、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苯达松对龙葵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可提高32%和35.81%。增加药液粘度,最大稳定持留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干燥时间和铺展直径影响较小;苯达松生物活性逐渐增加并趋于平稳。苯达松对龙葵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大可分别提高32%和31.26%。适当降低除草剂水剂水表面张力或增加粘度可提高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粘度 铺展直径 干燥时间 最大稳定持留量 苯达松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液滴撞击大豆叶片表面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崔迎涛 秦超彬 +4 位作者 张志 刘道奇 董慧锋 张开飞 李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968,共8页
为提高大豆植保机械施药过程中的农药利用率,本文通过观察大豆叶片表面特征,分析大豆叶片生物性状,测量液滴在大豆叶片表面的接触角,测试大豆叶片表面的粘附性,进一步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单液滴撞击大豆叶片过程。结果表明,液滴撞击的动... 为提高大豆植保机械施药过程中的农药利用率,本文通过观察大豆叶片表面特征,分析大豆叶片生物性状,测量液滴在大豆叶片表面的接触角,测试大豆叶片表面的粘附性,进一步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单液滴撞击大豆叶片过程。结果表明,液滴撞击的动态压力会使得液滴嵌入叶表结构当中,毛状结构亦能刺透并使液滴破裂,影响液滴撞击过程的破碎规律。随着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加,液滴粒径大小为2. 25 mm时,液滴铺展直径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撞击速度1. 34 m·s^(-1)时,撞击We数55. 57,最大铺展直径为3. 94 mm,当撞击速度≥1. 03 m·s^(-1)时液滴出现破碎喷溅,随着撞击速度增加液滴破碎、喷溅、弹离叶片表面的数量迅速增加,当撞击We数> 32. 83时液滴撞击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破碎、喷溅,当撞击We数<32. 83时液滴未出现破碎现象。改变粒径大小,随着粒径增大液滴铺展直径随之增加,当液滴粒径<2. 19 mm时液滴撞击叶片表面后出现反弹,当液滴≥2. 19 mm时液滴撞击过程有反弹趋势,但是撞击动能不足、叶片高粘附性等因素影响,液滴未弹离叶片表面。因此,当撞击速度在1. 34 m·s^(-1),粒径2. 19 mm时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高速摄像机 We数 铺展直径
下载PDF
基于LBM的液滴撞击液膜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晨 黄剑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2,共6页
结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与VOF法对液滴撞击液膜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分子结构下液滴撞击液膜的铺展、水花的形成以及飞溅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描述,定量地讨论了水花飞溅的高度以及液滴撞击后在液膜上的铺展直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不... 结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与VOF法对液滴撞击液膜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分子结构下液滴撞击液膜的铺展、水花的形成以及飞溅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描述,定量地讨论了水花飞溅的高度以及液滴撞击后在液膜上的铺展直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形状液滴撞击液膜的动态特性和最大涡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滴在空气中撞击液膜更容易产生水花并伴随二次小液滴的产生,且铺展直径最大;液滴在氦气中仅会有水花产生,说明液滴在氦气中水花的飞溅受到了抑制;液滴在氮气中溅起的水花比甲烷高,但其铺展面积相近。在不同形状的液滴下,AR值较大的液滴不会出现射流现象,扁椭圆液滴撞击液膜后产生的最大涡量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液滴撞击 飞溅高度 铺展直径 最大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