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李红艳 黄善球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前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表现为项目间的差异性、地区间的不平衡性、一三线人才匮乏性和人才培养效益不高几个特点。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正处于单轨制模式到多轨制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目前后备人才培养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目前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表现为项目间的差异性、地区间的不平衡性、一三线人才匮乏性和人才培养效益不高几个特点。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正处于单轨制模式到多轨制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目前后备人才培养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体制、资金、普及和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加快训练体制改革 ,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另外 ,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投入结构 ,积极开发竞技体育产业 ,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建设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训练体制 培养模式 中国 区间 普及 项目 现状 投入结构
下载PDF
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马志和 徐宏伟 赵鸽尔 《体育科研》 2003年第3期55-5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中国应借鉴国外社会自治型的经验,转变政府职能,在充分保障原有体制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构建教育系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中国应借鉴国外社会自治型的经验,转变政府职能,在充分保障原有体制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构建教育系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市场 政府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59
3
作者 马志和 徐宏伟 +1 位作者 刘卓 罗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我国青少年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体校存在着学、训矛盾,管理体制不顺以及人才输送缺乏效率等问题。提出调整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进行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制度创新 市场化机制 青少年 体校 后备人才 结构调整
下载PDF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 被引量:73
4
作者 郭建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运用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结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竞技后... 运用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结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青少年体育工作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范畴。从竞技范畴看,建国以来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高、中、初新三级训练网络初步建立,体教结合得以深化,社会"办训"积极性很高,后备人才培养得到有效改善。但"业训"理念滞后、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体校出口不畅、在训规模萎缩、选材面狭窄、竞赛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做好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校规范化办学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业余训练 新三级训练网 社会办学 体校办学 学训矛盾
原文传递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贵敏 曹继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6,共4页
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即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失衡,产权边界模糊、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的投资与收益主体间的失衡。应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 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即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失衡,产权边界模糊、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的投资与收益主体间的失衡。应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具体策略是:①实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投资主体的多元化;②有计划地分步推进体制转型;③建立“体教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④实行竞技后备人才的市场交流制度;⑤加强教练员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群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体制 转型
下载PDF
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姜龙江 张卫新 姜馨 《冰雪运动》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加强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已成为保证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利用冬奥会这一良好契机,改善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走访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指出我... 加强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已成为保证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利用冬奥会这一良好契机,改善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走访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指出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机制、体制、管理模式和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提出和论述了改进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吴晓华 伊剑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冰雪后备人才,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的基础和根本。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其现状特点是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其主要形成原因...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冰雪后备人才,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的基础和根本。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其现状特点是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其主要形成原因在于我国冰雪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亟待完善,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滞后。建议:1)强化"举国体制",创新冰雪后备人才培养模式;2)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冰雪后备人才培养质量;3)发展冰雪运动文化,扩大冰雪后备人才培养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 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 对策研究 北京冬奥会
下载PDF
中国体育运动学校嬗变历程、现实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柳鸣毅 但艳芳 张毅恒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7,共14页
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 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认为,依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转型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改革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时间节点,其经历了创建开端期(1953-1971年)、体制机遇期(1972-1990年)、地位凸显期(1991-2008年)和改革挑战期(2009年至今)四个时期。受社会治理环境和体育治理改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滞后、办校理念陈旧、体教融合障碍、文化教育不足等内部问题障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体校管理"转变为"体校治理"理念下,体校应形成以开放、多元的公共体育事业参与机制,实施精准破解瓶颈、精准培育人才、精准扶持发展、精准履行职能、精准释放功能的改革举措,促使其朝着政策跨域化、培养精英化、布局重点化、层级体系化、功能多元化的精准治理趋势发展,从而使我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学校 体教融合 后备人才培养 精准培育 精准治理
下载PDF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4
9
作者 汪广茂 宋允清 +3 位作者 侯远峰 张向群 王新国 苏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5,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对广东省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教练员队伍、后备队伍、科研水平、管理及竞赛体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体教结合” ,训练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多渠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思路。
关键词 广东 后备人才 “体教结合” 训练体制 竞技体育 业余体校 教练员 办学模式
下载PDF
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杜伟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等,对江苏省5个市有关教体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江苏省体育传统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指出了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等,对江苏省5个市有关教体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江苏省体育传统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指出了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训练、输送完善的课余训练体系,为实现建设江苏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的目标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体育传统项目 体育后备人才 青少年 俱乐部 教体结合
下载PDF
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37
11
作者 潘前 陈伟霖 吴友凯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总结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讨论了我国现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因体教脱节而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关于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战略转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战略转变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波 汪作朋 +1 位作者 葛春林 崔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输送渠道单一且成才率低。建议:形成"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强化体系,构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挖掘社会力量;投资与分配方式多元化;夯实学校体育基础;优化选材机制:提高选材的科学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波 王松 +2 位作者 陈颇 尹志华 黄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孕育了体教融合政策的时代价值和目标要求。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精神的指引下,概述了学界在体教结合时期的研究,明确了体教融合政策的目标导向与重大意义,对国内有关体教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孕育了体教融合政策的时代价值和目标要求。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精神的指引下,概述了学界在体教结合时期的研究,明确了体教融合政策的目标导向与重大意义,对国内有关体教融合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体教融合的理念阐释、价值引领与政策解读,以及体教融合背景下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体育院校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内容。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体教融合组稿专题的4篇文章进行了评述,旨在呈现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领域中的体教融合热点问题。最后针对体教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 青少年健康发展 后备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冯庆梅 夏思永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观;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观;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和教练员的市场化,提高他们自身水平;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扩大竞技体育项目的普及化程度和健全运动员的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9
15
作者 贾志强 董国民 贾必成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及发展路径。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新格局:体育和教育部门管理体制联动发展,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多元统一,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发展,“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综合...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及发展路径。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新格局:体育和教育部门管理体制联动发展,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多元统一,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发展,“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综合保障体系。发展路径:加快“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格局的融合发展;建立不同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建立与后备人才培养相匹配的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丰富多元化培养体系;继续推进“一校一品”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建设;制定优秀篮球后备人才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的考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竞技篮球 后备人才 体教融合 新格局
下载PDF
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训矛盾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星栋 肖丹丹 张瑛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运用实践调查法对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中802名优秀苗子、各基地中78名教练员进行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日均参训时间较长,文化课成绩受训练的影响较大,学训矛盾始终存在;造成学训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学习与训练的时间... 运用实践调查法对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中802名优秀苗子、各基地中78名教练员进行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日均参训时间较长,文化课成绩受训练的影响较大,学训矛盾始终存在;造成学训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学习与训练的时间矛盾、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政策的实施力度不足、竞赛体制不健全、对成绩的盲目追求、学校教学模式不完善等六方面。为促使学训平衡,需围绕主要成因实施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乒乓球 后备人才 学训矛盾
下载PDF
节约型社会与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为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83-1584,F0003,共3页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不足和人才培养效率低下,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运用节约型社会理念,探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对策,即通过深化"体教结...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不足和人才培养效率低下,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运用节约型社会理念,探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对策,即通过深化"体教结合";提高教练人才素质;调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海市实施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审视与思考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郭修金 虞重干 平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49,共3页
上海市体教结合经过20年的发展,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运动项目布局、梯队结构趋于合理,教练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费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人才培养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路径依赖"的强势惯性、体教两家工作着力点不尽... 上海市体教结合经过20年的发展,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运动项目布局、梯队结构趋于合理,教练员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费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人才培养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路径依赖"的强势惯性、体教两家工作着力点不尽相同、专业体校吸引力不断下降、人口基数低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等问题。在后奥运时代,运动员文化教育应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融入"科教兴市"主战略,全社会动员全方位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高水平运动队
下载PDF
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牛云杰 闫民 郭修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59,共4页
“体教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新时期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加强和完善“体教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竞赛制度,转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重心,才能保证“体教结合”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关键词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下载PDF
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夏漫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5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域外经验,提出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域外经验:学训结合,以学为先;协同合作,多元共治;制度优化,法律健全;注重规划,成长保障。对我国的启示:将...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域外经验,提出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域外经验:学训结合,以学为先;协同合作,多元共治;制度优化,法律健全;注重规划,成长保障。对我国的启示: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后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扩大后备人才培养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后备人才培养需多主体参与,多元化协同;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