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文明--探索建构理论观点型核心概念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若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4-70,共7页
立足于学界只存在"体育文化"而无"体育文明"的基本现实状况,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界没有"体育文明"概念的深层次原因。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逻辑演绎为基础,并结合了"专家意见函"的方法向有关专家... 立足于学界只存在"体育文化"而无"体育文明"的基本现实状况,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界没有"体育文明"概念的深层次原因。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逻辑演绎为基础,并结合了"专家意见函"的方法向有关专家征询该问题的意见。结果表明:"体育文明"核心概念的建构逻辑立场正确且有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并在分析现实状况与审视问题的基础上对"体育文明"核心概念进行了尝试性建构,认为"体育文明"属于理论观点型核心概念。"体育文明"建构的合理性原因主要在于学界"文化"与"文明"关系探讨忽略、"体育文化"自身存有一定缺憾与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文明 核心概念 建构
下载PDF
高校体育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飞平 龚秋玲 +1 位作者 唐宝清 曹汉湖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年第11期9-10,13,共3页
从体育意识文明、体育行为文明、体育制度文明三个维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明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体育知识贫乏、体育道德失准、体育精神缺失、体育行为失范和体育氛围欠佳等是影响高校体育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教育学、社会... 从体育意识文明、体育行为文明、体育制度文明三个维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明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体育知识贫乏、体育道德失准、体育精神缺失、体育行为失范和体育氛围欠佳等是影响高校体育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维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文明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高校体育文明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飞平 龚秋玲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91-94,共4页
由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而引发的人类人文危机,导致了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突显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高校体育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人文奥运精神,塑造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价值追求,... 由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而引发的人类人文危机,导致了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突显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高校体育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人文奥运精神,塑造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价值追求,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发展大学生的人文技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
下载PDF
从第三种历史观看体育与文明的隔阂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健生 漆正堂 +1 位作者 蒋炳宪 胡建忠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7,共4页
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体育的本质是文化,但不一定是文明。第三种历史观认为,游牧民族创造体育文化,而农耕民族贬抑体育文化。体育起源于游牧民族的野蛮,衰退于农耕民族的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出现在欧洲,因为欧洲是游牧文化传... 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体育的本质是文化,但不一定是文明。第三种历史观认为,游牧民族创造体育文化,而农耕民族贬抑体育文化。体育起源于游牧民族的野蛮,衰退于农耕民族的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出现在欧洲,因为欧洲是游牧文化传统,而古代中国长期以来谨遵农耕文化传统。体育的渊源与文明之间的对立决定了体育与文明之间存有隔阂,城市的诞生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了相似的生存方式,同时也诞生了相似的更高级的需求,体育与文明之间的隔阂才在城市文明中得以弥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第三种历史观 体育与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